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樂安公主女憑夫貴
第188章 樂安公主女憑夫貴

 第187章

 北京城有外城七門,內城九門,宮城六門,共計二十二座城門,每一座城門的功能皆不一樣。

 安定門位於北京城內城北垣之東,明朝初年明軍攻破元大都後,內縮大都北城牆五裡修築北垣,改大都為北平。元大都北之東門安貞門南移修築為新的北平城北之東門,取發兵蕩寇,凱旋而歸,獲得皇朝家國安定之意,定名為安定門。

 按照《易經》學說,安定門又稱“豐門”既豐裕之門。

 安定門就作天子檢閱凱旋之師,誇功耀威之用的,只是自明朝中葉以來,文臣獨大,武將倍受打壓,獻捷耀威這等盛事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如今大明江河日下,外憂內患,就連京畿重地也被洗劫過,人心惶惶,聽說明軍在遼東取得了一場大勝,天子要檢閱得勝之師,大家自然激動,扶老攜幼的過來看熱鬧了。

 程世傑看到官府居然組織衙役,正在對參加大典的百姓分發一個饅頭,他就想到了魯迅的《狂人日記》,在這篇小說裡,曾寫過一個故事,裡面的茶館老板為自己得了癆病的兒子購買人血饅頭充當藥的故事。

 他還以為這些百姓都是準備蘸著人血吃饅頭呢。

 程世傑知道人血,並不能作為治病的藥,反而血液中什麽樣的人都有,什麽樣的病也都有,送到京城的這些建奴俘虜,共計六千零六十七人,其實俘虜的時候更多,只不過有病死的,有被人打死的,也有嚇死的,只剩下六千多人活著可以到達京城。

 程世傑讓人打聽了一番,這才知道,這些百姓並不是拿著饅頭準備蘸著人血治病,而是因為崇禎皇帝擔心文臣跟他搗亂,故意不讓百姓過來參加獻俘大捷,這才自討腰包,采購了麵粉,製作了十萬多個饅頭,分發給前來參加大典的百姓。

 很多百姓其實並不關心什麽大捷,什麽獻俘大典,他們只是衝著饅頭來的,畢竟出來一趟,可以免費領一個饅頭,小孩子或者老人可以領兩個,每個饅頭半斤重,可以撐一天。

 在這個時候,程世傑這才留意到街道上的百姓,大多衣衫破舊,還有很多補丁,儒冠折扇的士子和穿金戴銀的顯貴商賈不是沒有,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就找不到他們的身影。

 崇禎皇帝力排眾議,態度非常堅決的舉行這場獻俘大典,對於百姓來說,還是不錯的,可以振奮人心,軍心士氣,但是對於文官集團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開端,張鳳翼作為兵部尚書,居然沒有半點功勞。

 這讓張鳳翼非常不爽,憑什麽?

 他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但凡軍隊打了勝仗,不都是他英明的領導嗎?

 他非但沒有功勞,反而因為彈劾程世傑被高起潛擺了一道,惹了一身麻煩不說,失去了聖眷,在朝中的聲威地位幾乎一跌到底。就連他的門生也暗暗抱怨他看風色的眼力實在太差了,跟著他混都不知道能不能有個出頭之日。

 侯恂也非常不爽,作為戶部尚書,掌握著全國的錢袋子,對他來說,哪個文武官員見了他不陪著笑臉?

 就像左良玉,他本是遼東車右營都司,

 崇禎元年(1628年),寧遠衛發生兵變,巡撫畢自肅自殺而死,因為此事丟了官職。崇禎三年的時候,認識了時任兵部右侍郎的侯恂,被一路提拔,短短兩年便一躍成為一鎮總兵,

這樣的躥升速度著實讓人瞠目結舌。 程世傑升官也快,那是他帶著寧海軍打出來的,左良玉卻不一樣,他是睡出來的,要不然怎麽可能獲得一個左小受的綽號?

 侯恂壓低聲音對張鳳翼道:“這大典,還是趕緊結束了罷……勞民傷財,毫無裨益,除了讓那幫軍頭得意一回之外什麽用都沒有!”

 張鳳翼心有戚戚焉地道:“可不是麽!那幫軍頭只是僥幸取得了一場慘勝而已,聖上便要誇功耀威了,實在是有些欠妥!”

 “是有些欠妥了!”

 侯恂鬱鬱地道:“死了一個總兵,折損三萬余精銳大軍,居然還被吹噓成大捷,這算是哪門子大捷?早早完事,早早打發他們回家吧,多在京城留一天,戶部就要多糜耗一大筆錢糧!”

 當建奴六千多名俘虜,被帶到街道上,每一名建奴戰俘,都被兩名京營士兵看押著,在這個時候,隨著禮炮的聲音停止,大典正式開始。

 傅宗龍開始宣讀聖旨,由於沒有擴音器,程世傑雖然有,卻沒有送給崇禎皇帝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傅宗龍喊破嗓子,也只能有幾十人聽見他的聲音。

 明朝有明朝人的辦法,那就是崇禎皇帝身邊的錦衣衛的侍衛親軍,這些錦衣衛是由,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將軍初名“天武”,永樂時改稱“大漢將軍”,選取體貌雄偉、有勇力者充任,作為殿廷衛士。校尉、力士揀選民間身體健康、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鹵簿、傘蓋,力士舉持金鼓、旗幟。

 傅宗龍抑揚頓挫的說道:“奴酋努爾哈赤狼子野心,身受皇恩不思圖報,反而起兵叛亂。大明不慎為其所乘,痛失遼東,遼東四百萬漢民,幾被殺掠一空,屠戮之慘,駭人聽聞。”

 一千余侍衛親軍也跟著大吼起來:“其子洪泰更是野心勃勃,喪心病狂,於己巳破口而入,橫行京畿,屠戮無算,氣焰囂張,蔑以加矣!”

 傅宗龍接著道:“幸而我大明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關外將士浴血奮戰,一戰海州,二戰八裡灣,屢挫建奴兵鋒。今更是在遼陽大敗建奴,斬首一萬九千四百零三四,斬甲喇額真十五,牛錄額真一百余,陣斬紅旗旗主貝勒莽古爾泰,貝勒德格類,生擒鑲白旗旗主阿巴泰,繳獲之豐,殺敵之多,聞所未聞,破口之恥,今已稍稍洗雪,此誠不世奇功也!”

 眾侍衛親軍接著道:“朕受命於天,蒙上天垂憐,取得大勝,不勝歡悅,今於安定門檢閱凱旋之師……”

 聖旨念完,全場沸騰,數千上萬的軍民山呼萬歲,那呼聲如海嘯一般,幾乎掀翻了安定門。

 程世傑以為這些建奴俘虜會被當作馬骨,妥善安置,然而,程世傑想多了,誰要是認為大明有多善良,那只能說你太天真了。

 很多人都以為中國歷朝歷代獨尊儒術,對待敵人太過寬厚,持這種看法的人根本就沒有了解歷史。

 事實上,中國歷代王朝對失敗者可是毫不客氣的,要麽被同化,要麽被屠戮殆盡,將所抓到的俘虜送到皇宮為奴更是幾千年來一直沿用的做法,要不你們真以為如此遼闊的疆域是充話費送的?

 很多老百姓尖叫著,怒衝著要推開維持秩序的官兵,衝上去撕了他們。破口之戰,建奴在京畿重地肆虐了數月之久,殺戮無算,在場很多人的子女親族慘死在他們屠刀之下,可謂仇深似海,現在哪裡還冷靜得下來!

 好在官府的盡力維持之下,這些被百姓打得遍體鱗傷的建奴俘虜被押著,開始繞城遊街,在遊街的同時,他們少不得被石頭、磚頭和爛泥巴之類的東西狠砸,能不能活下來,全看他們的運氣。

 就算活下來,他們最終還是要被拉到永定河河畔斬首。

 隨著俘虜被斬首後,裝在大車上再次拉進城,整個場面更加狂熱。

 程世傑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感歎:“怪不得都說,硬漢、盛唐、剛明!”

 至少在場小孩子看到鮮血淋漓的首級,卻不害怕,還有不少小孩子拿著石子砸那些首級。

 文臣集團終於勝利了,第一支進入京城城內跨馬遊街的軍隊,正是一片火紅的關寧軍,關寧軍將士的戰馬毛色油亮,高大健壯,馬蹄馬鞍鑲金飾銀,馬上騎士身披鐵甲,甲葉片片鋥亮如鏡,甲光耀眼,光是這氣勢就夠嚇人了。

 隨著祖大弼、祖大樂、祖可法等人在前,後面的三千余關寧軍鐵騎,在後面則是吳三桂以及麾下兩千余名關寧軍騎兵,五千余騎聲勢駭人。

 隨著五千關寧軍騎兵走過,接下來則是天雄軍,盧象升騎著白馬,手持青龍偃月刀(樸刀),身後是六千余名天雄軍將士,這些天雄軍將士人人披著嶄新的鴛鴦戰襖,士氣高昂……

 要說遊街的隊形,關寧軍和天雄軍都不算差,他們表現得極為出色,這是因為明軍一陣訓練隊列,除非是衛所兵,明軍同樣站軍姿,練習隊列,只不過行軍規則和手勢與寧海軍的略為不同。

 但是,他們都可以做到整齊劃一,在程世傑抵達京城的半個月以來,他們一直在訓練,作為精銳部隊,突擊訓練半個月,拉出來走一走,絕對沒有問題。

 有關寧軍和天雄軍在前,最後出場的寧海軍倒是不那麽引人矚目了。

 表面上被落了,程世傑卻暗中落了實惠,他讓人在京城周邊宣傳:“遼東的局勢已經趨於穩定,無地的百姓可以自行前往到遼東開荒,官府提供農具和種子!”

 這是天大的好事,這些年陝西、北直隸沒有一年不旱的,破產的農民越來越多,可開墾的荒地越來越少,他們都快活不下去了。

 聽說遼東那邊的地肥得很,人又少,到那裡開荒沒準是一條活路呢。

 這樣一來,明軍的勝利就跟老百姓的利益直接掛鉤了,軍隊打的勝仗越多,他們獲得的利益就越多,這叫他們如何能不狂熱?

 隨著大典過後,程世傑參加盛宴,只不過,他一直當自己是隱身人,直到宴會散後,這才跟著高起潛進入內宮。

 暖閣內,周皇后正抱著坤興公主。

 小公主看著崇禎皇帝、高起潛以及程世傑三人進來,起身甜甜的道:“兒臣坤興拜見父皇!”

 崇禎皇帝指了指身後的程世傑道:“過來見過海國公!”

 坤興公主躬身:“坤興見過海國公……”

 不等坤興公主說完,程世傑彎腰將坤興公主抱起來,伸手捏了捏坤興公主的小臉……

 這一幕可把高起潛給嚇壞了,這金枝玉葉,是你能碰的麽?

 然而,崇禎皇帝和皇后並沒有怪罪程世傑的意思,他也就稍稍放心了。

 在崇禎皇帝眼中,程世傑是臣,也是家人,畢竟是他的妹夫嘛。

 果然,程世傑仿佛像變戲法一樣,從褡褳裡取出一個熊貓玩偶,這是上一次回去的時候,程世傑給程家悅買的,在買的時候,就感覺坤興公主就像小家悅小時候一樣可愛。

 坤興公主雖然非常喜歡這個玩偶,可是她卻沒有敢收,可是望著周皇后。

 周皇后笑道:“還不快謝過海國公!”

 坤興公主甜甜一笑:“謝海國公!”

 程世傑摸著坤興公主的小手道:“哎呦,伱的小手這麽涼,是不是很冷啊。”

 坤興公主微微點點頭。

 程世傑想了想道:“高公公,讓人去我府上,把暖手寶取過來!”

 崇禎皇帝微微一愣:“暖手寶,是什麽東西?”

 “就是一個熱水袋,把熱水放灌進去,就可以暖手了!”

 程世傑笑道:“遼東那邊,可比京城冷多了,沒有暖手寶,將士們的手要凍壞了,挽不了弓,也握不住刀!”

 崇禎這才命宮女和太監將酒菜一一擺了上來。

 一看到這菜,程世傑微微皺起眉頭“怎麽又是這麽寒磣的菜式?陛下,你也太摳了吧!”

 崇禎卻一臉無賴地道:“朕的內帑花得差不多了,隻拿得出這樣的酒菜,你愛吃吃,不吃拉倒。”

 程世傑招招手讓曹化淳過來:“曹公公,我從遼東那邊帶了點海鮮回來,麻煩你再派人去幫忙取來!”

 曹化淳面色微變,皇帝親自設宴款待,就算是讓你吃生米你也應該狼吞虎咽,吃完了還得謝主隆恩啊,哪有你這樣挑三揀四一臉嫌棄的?真是嫌命長了!

 曹化淳戰戰兢兢的看著崇禎皇帝這邊,卻看到崇禎兩眼放光急不可耐的道:“快去快去,快點把他準備的東西拿過來!還有,把田妃、袁妃也請過來,今晚她們有口福了!”

 周皇后笑道:“這一次聽說你帶了三船東西回來,不知道都有什麽?”

 “東西可多了!除了鮑魚、海參之外還有大龍蝦、金槍魚之類的海鮮!”

 程世傑笑道:“對了,這一次我從遼東帶回了一件小玩意!”

 “什麽小玩意!”

 “等會就可以看到了!”

 程世傑所謂的小玩意,其實就是便攜式的燒烤爐,可折疊起來,如同一本書那麽厚,如某寶上賣的一樣,這可是居家或者旅行的好東西。

 明朝與後世不一樣,在後世,國內房車需求其實真沒有那麽大,畢竟,無論到任何地點,選擇住宿的旅館都非常方便,無論再怎麽奢華的房車,都不如賓館住著舒服,如果真閑賓館不乾淨,可以自帶床單被褥。

 在明朝可不一樣,明朝的客棧非常少,除了縣城以及,有的鎮上連客棧都沒有,並不是所有的出行的人都有仆從,要想要野外生火做飯,其實並不容易。

 但是這種便攜式的燒爐,只要打開就可以燒木炭,也可以從周圍撿些柴火燒,可以烤肉,也可以燒水,放上鍋也可以炒菜。

 東直門距離紫禁城不遠,高起潛的人和曹化淳的人前後腳走,一起回來,光大車就拉了十幾車,那些海鮮有的在新鮮的海水裡,有的則是直接被冰封成了冰塊。除了吃的,還有一些用的東西,比如羊毛布,上好的皮草,珍貴的藥材等等。

 一幫禦廚索性把家夥帶到禦花園來,當著崇禎皇帝的面將那些海鮮宰殺,烹調。

 程世傑先將暖水寶取出來,送給坤興公主一個,然後又用熱水灌了另外一個,送給了崇禎皇帝,接著高起潛指揮小宦官一口氣灌了七八個暖手寶。

 崇禎皇帝雙手放在暖手寶裡,感覺非常愜意,他並沒有獨享,而是道:“王承恩!”

 “奴婢在!”

 “把暖手寶送到李康妃和樂安公主那裡!”

 崇禎皇帝接著將幾匹羊毛布,棉布,以及棉花、海鮮等東西,裝了足足兩大車。

 程世傑這才取出折疊爐,讓人把木炭放進去,點燃了木炭,放著鐵板,開始燒鐵板魷魚……

 崇禎皇帝道:“我記得你打了一對熊掌,熊掌在哪?朕登基這幾年,還真沒有吃過熊掌呢!”

 曹化淳看得冷汗都下來了,程世傑居然指揮著崇禎皇帝在串羊肉串,這麽放肆就不怕掉腦袋麽?最讓他汗流浹背的是,崇禎不僅沒有怪罪的意思,還換了一身衣服,擼起袖子真認真地串起了羊肉串。

 周皇后見崇禎皇帝在添亂,就洗洗手開始接過崇禎皇帝的活兒,袁妃給程世傑醃製羊肉,調製調料,田妃嘻嘻哈哈的動手,處理金槍魚。

 程世傑居然跟皇帝混得跟一家人似的了,你真有本事!

 當然,程世傑跟崇禎皇帝還真算一家人了,畢竟,沒有成親的妹夫,也是妹夫。

 看著不等魷魚還沒有烤熟便迫不及待的張口就啃的崇禎皇帝,高起潛算是明白了,程世傑現在混得深入崇禎皇帝的心,只要程世傑這輩子不造反,他肯定會貴不可言。

 崇禎喜歡程世傑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程世傑給他漲臉了。

 破口之戰,就在崇禎皇帝剛剛登上皇位,皇位屁股沒坐熱,皇太極帶著六七萬兵馬殺到京城城下,這等於在崇禎皇帝在臉上重重甩了一巴掌。

 崇禎皇帝想著報復回去,接著逼著孫承宗發動了大凌河之戰,這一下,他的場子沒有找回來,反而被皇太極又抽了一巴掌,損失六七萬兵馬,丟了大凌河城。

 直到程世傑出現……

 吃個八成飽後,程世傑開始吹起牛皮來,把自己在戰場上陣斬莽古爾泰、德格類、生擒阿巴泰,指揮大軍重創建奴,逼退皇太極等等情節吹得是天花亂墜,說到驚險處,田妃和袁妃嚇得連連驚呼,就連小公主眼睛也瞪得滾圓。

 就這樣,君臣之間不談國事,隻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天南地北的瞎聊。

 ……

 紫禁城、仁壽宮。

 這本來明朝皇貴妃的寢宮,李康妃雖然沒有落到貴妃的稱號,但是她卻霸佔了貴妃的寢宮,要說崇禎皇帝高興,絕對是開玩笑。

 誰讓李康妃佔據著大義的名份呢?崇禎皇帝是她撫養長大的,崇禎皇帝要是對李康妃不敬,那就是大不孝。

 偏殿內,樂安公主朱微媞正在忙碌著做著自己的嫁衣, 她與程世傑的婚事,不出意外的話,已經板上釘釘了。

 作為女人,一輩子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其實不多,在後世,女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比如長相並不出眾的格王女王,還有老乾媽創始人……可問題是,在明朝,女人能夠改變命運只有三種途徑。

 第一出身好,第二嫁得好,第三生得好。

 在明朝,女人依舊是男人的附庸,只有三種方式女憑父貴,女憑夫貴,女憑子貴。

 朱微媞的出身,已經可以秒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她的父親是朱常洛,成了當朝樂安公主,崇禎皇帝的妹妹。

 可問題是,出身在皇家的公主,特別是朱明的公主,其實是非常悲慘的,她們無法自主自己的婚姻,就算被許配人家,也絕了上進之路,一般而言,有本事有能力的人,絕對不會尚公主成為駙馬。

 有權力的世家豪門也不願意與皇室結親,娶回一個祖宗。

 朱微媞的命運還算不錯的,她等到了程世傑。

 就在朱微媞感覺有些疲憊,準備休息的時候,顧紫衣急忙道:“哎呦,什麽風把王公公給吹過來了,奴婢向您……”

 “紫衣姐姐,你可別這樣說,咱家就是一個跑腿辦事的!”

 王承恩其實也非常聰明,朱微媞的命太好了,崇禎皇帝想要籠絡程世傑,她是唯一一個適婚的公主,女憑子貴這一點,他不知道,但是女憑夫貴這一點,朱微媞佔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