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四百四十章美洲大都督
最新網址:

第440章

紫禁城其實是皇帝的牢籠,很多皇帝一生之中,都沒有出過這個牢籠,皇城也是一座面積稍大一點的皇家小區而已。

在沒有網絡和電腦的時代,程世傑其實很少時間願意待在明朝,更多的時間其實是在後世,只不過,程家龍卻更喜歡在明朝,因為在後世,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少年,面對著繁重的學業,做不完的作業,無處不在的攀比。

在這種情況下,他過得非常艱難,然而,在大明朝卻不同,原來他是寧海軍總兵之子,天命少帥,現在卻成了廣平王世子,在他身邊一直不缺乏巴結他的人,更何況,程家龍還有極大的權力。

高傑麾下現在經過程家龍的指點,手底下有足足兩三萬人為人工作,這兩三萬人就是兩三萬個家庭,而且程家龍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在海王佔一塊地盤,自立為王,事實上,哪怕他不自立,只要等程世傑死了,他絕對不會像霍光的兒子霍禹一樣。

程家龍雖然與程世傑沒有明說,他不會逼程世傑當皇帝,但是程世傑只要將來撒手,程家龍絕對會學曹丕。

現在程世傑也非常頭疼,程家龍已經意識到了他的不足之處,正在瘋狂的學習,利用程世傑回到後世的時候,他不再像以前一樣,看書看不進去,學心沒有自驅力,現在他也算是拚了,光家教就請了四個,學習政治學,學習金融學、經濟學,當然還有軍事。

程世傑不願意進入那麽牢籠,可是程家龍卻非常願意。

程世傑想了半天,決定順其自然。當然,程世傑也知道這些人想要勸進他們的真正目的,現在寧海軍體系的這些將領和官員,與程世傑的利益是一體的,哪怕到現在,程世傑沒有給其麾下的將領和官員賞賜爵位。

但是,只要程世傑當了皇帝,他必須要分賞功臣。當年,劉邦當上皇帝,分封一百四十七位列侯,朱元璋開國當了皇帝,分封公爵二十五位,侯爵七十九位,伯爵十二位,子爵十一位,男爵二十三位。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其實都差不多,都會采取同樣的方式,程世傑可以自己不願意當皇帝,進入那個牢籠,可問題是,他不能阻礙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升官發財。

勸進,其實是也是為了升官,程世傑不成為皇帝,他們這些人心裡都不會安穩,憑什麽老子拚死拚活,卻不能蔭及子孫後代?

哪一個父母的奮鬥,是為了自己?還不是為了讓孩子過得好一點,生活得好一點,父母吃過的苦,不想讓孩子再吃一遍。

程世傑開始思考下一個重要的問題,大明的未來該走向何方。

就在周寧回到總參謀部的時候,吳勝、宋獻策急忙圍上去問道:“周總參謀長,怎麽樣?”

“唉……”

周寧長長歎了口氣。

雖然他還沒有正式回答,看到周寧這個樣子,誰不知道這其實已經是答案了。

宋獻策歎了口氣,程世傑既然不願意,誰也沒有辦法逼他,因為程世傑現在已經狠抓了軍權,特別是經過孟恩事件,他們就算想著借著程世傑的名號,利用士兵來勸進,也不行了。

皇袍加身的事情,永遠落不到程世傑頭上,因為程世傑不願意,他們可調到不了軍隊,大明的總參謀部雖然有戰時直接調動軍隊的權限,而且軍隊也會臨陣決斷之權,可是在程世傑的近衛旅控制范圍內,任何軍隊沒有命令,都不得靠近。

……

長安,同樣頭疼的人還是牛金星,牛金星是李自成的軍師,牛金星因與王姓親戚起釁(亦雲“以事忤同邑之巨紳”),被誣以抗欠賦稅、強佔婦女十八人,而遭“盆冤”,被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後來,牛金星成了李自成的俘虜,作為李自成麾下少有的文人,李自成就向牛金星問計,恰巧盧象升因當時蒙古入侵,不得不退軍,牛金星則成了李自成的軍師,現在則被李自成封為天佑殿大學士,為文官之首,實掌宰相之權。

李自成並且將十二歲的女兒李翠微嫁給牛金星的兒子牛佺,現在的牛金星不僅與李自成是君臣關系,還是兒女親家的關系。

朱佺見牛金星回來,趕緊迎接上去,說了一陣子家常話,眼見四下無人,這才壓低聲音問道:“父親大人,事情成了嗎?”

“沒有!”

牛金星搖搖頭。

牛佺非常不解:“父親,這天下大勢已定,大秦還有機會嗎?”

牛金星目光冷銳,也低聲道:“那位監國攝政王,為父也料不準他了。”

“這個天下還有父親料不準的人?”

“此戰之前,為父親就看錯了他,現在更不敢胡亂揣測了。不過為父觀他過往行事風格,或許要先胡後漢。先前是建奴,建奴完了,就收拾各地的土司,改土歸流,這樣的話,長安至少就還有兩三年的平安。”

“改土歸流?”

牛佺道:“中原以一統之勢,對上土司也難佔上風,難道他想憑著他,就要覆滅地司?這不大可能吧!這次雖然南京大捷,可是那位勝的並不輕松,據說死傷超過萬人,就連建奴在極盛時期,也沒能做到這一步,南京的那群書生卻做到的,足可見,那位也不是傳聞中的那麽強!”

“那也未必。”

牛金星說道:“三國之時,魏、吳、蜀三國,誰不是只有數州之地,哪個又有一統之勢?照樣攆著胡兒打!對胡之戰,在於有效之奮武,而不在於人數土地之多寡。自大明崩潰以來,自崇禎以下諸帝都不善治國,土地越多,治理越無效,人口越多,內耗越嚴重。程世傑論才具也不過偏霸之主,結果就能奮武無前,威懾天下了。”

牛金星是極端的利已主義,他其實並不是像表面表現的那樣,對李自成忠心耿耿,哪怕牛金星只是天啟七年的舉人,而且被革除了功名,事實上,他還真沒有看上李自成,三番兩次勸李自成登基,那也不過是把李自成架在火上烤。

天下大勢早已在程世傑北上的時候已經明朗,牛金星不是沒有看透,他勸進李自成,也就是把李自成當成最耀眼的靶子,只要李自成沒有經受住誘惑,正式登基,程世傑和他麾下的數十萬精銳強軍,就會把目標鎖死在李自成身上,有李自成這把耀眼的火把在,他就可以燈下黑,趁機消失。

良久,牛佺歎了口氣道:“那位對士紳狠,對士司也狠,對西夷也狠,據說這一陣子他不僅對小日子開戰,對荷蘭夷開戰,現在又即將與土司開戰,歷代先皇,哪怕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誰不是對土司束手無策?偏偏他自尋死路!”

“並非如此,如此看來,那位才是真正的天上人也,其定奪不可妄測!”

“那我們怎麽辦?就這麽龜縮在家等死不成?”

“你我父子二人,此時龜縮,正應天時。”

牛金星說道:“功業大事,已輪不到我們操心了。國家末世看生民。留多一條性命就是留多一分希望;國家盛世看學術,多一份卷宗,將來的興旺就是更增一尺高度。”

牛佺默然半晌,歎道:“還是父親大人你的看的長遠啊。此事於我等無險無禍,卻是功莫大焉!”

牛金星到底是大明系統培養出來的讀書人,見底其實並不差,眼界和格局都有,在歷史上,李自成登基後,給吳三桂引來清兵製造了借口,在李自成敗亡之際,牛金星讒殺李岩,致使起義軍軍心渙散,宋獻策因此出走。

因為很多人認為,牛金星才是李自成敗亡的罪魁禍首,事實上,牛金星讒言殺李岩,不過是因為想著努力挽回李自成的敗局。

這就是李自成的路線之爭,李岩代表著李自成軍隊中的理想派系,這個派系卻是佔據著大多數人:“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可問題是,在一支流寇軍隊時,這一個政策完成可以行得通,可問題是當李自成成為國君的時候,這就成了李自成軍隊敗亡的根本,不納糧,李自成拿什麽養活百萬大軍?殺盡士紳能夠解決問題嗎?

其實並不能,而是在製造新的問題。

……

程世傑從北京抵達南京以後,就來到了江南,並不回北京,只是帶著近衛旅,周遊江南諸州府,大明的具體的軍務、政務他都沒有過問,寧海軍於混亂中得到遼東,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北方和江南,官吏基本上都保留了原先的建制與人馬。

自然也不可能在戰前戰後這麽短的時間內刷洗吏治,不過因程世傑的身影不停出現在各地。各地官吏都打醒精神,不敢怠工,也不敢貪瀆,沒辦法,老百姓隨時可以見到最高統帥的情況下,誰也沒那個膽子。

剛好有幾個沒長眼的撞到了槍口上。自然是被程世傑剔了出來殺雞儆猴,這些貪腐的官員或者瀆職的官員,都被程世傑掛在樹上,警示其他人。

這幾個月下來江南的地方平靜地出奇,社會秩序也好得出奇,對外暫時沒有強敵騷擾,在內人心思安,一些裡老都說是大亂之後的大治。

當然民眾仍然窮苦,苦到了沒飯吃是正常的,就是大冬天的衣不蔽體,盡管這個時代的人耐寒程度遠遠勝過程世傑來的那個年代,可衣衫單薄食不果腹,沒有足夠的禦寒體能,一場雪飄下來自是難熬。

不過,由於有著程世傑和大明政府買單,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江南百姓的生活正在快速好轉,然而問題是,哪怕太陽底下也有陰影,以工代賑是有可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但是卻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在六月份,湖廣永順府的龍山縣,龍山縣就發生了集體投河溺亡事件,這件事放在太平時節駭人聽聞,放在這個亂世卻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然而,程世傑卻是悲憤無比,從永順執委會會員,到龍山工委會委員。一排跪倒在程世傑面前磕頭認錯。

程世傑查詢之後知道他們只是失察,並非故意作惡,事件的起因是,這些百余名百姓,因為家中沒有男人當家作主,而老的老小的小,就算前往工地乾活,也未能考核出工績,只能按要求給予半分工薪,也就是每天五升糧食,五升糧食放在後世,足夠一家五口吃上三天。

那是因為後世的人有大量的蔬菜,肉食可以吃,飯量小,還營養過剩,然而在這個時代,百姓肚裡沒有油水,飯量極大,普通十二三歲的孩子,一頓飯吃一升米,完全不是問題,如果孩子多,五升米根本就是吊著命不死。

這個世界上,只有窮病沒有辦法治,於是,走頭無路的老弱婦孺,不忍心看著自己年幼的孩子承受這麽大的負擔,於是,五十五位年過五旬,三十七位年過六旬,還有十幾名七旬老人,結伴跳河自殺,因為下遊正在修水庫,這些屍體,第一時間被發現,並且捅到了程世傑這裡。

這些官員有問題嗎?有,真有問題,一個瀆職罪是少不了的,不過程世傑真沒有下狠手,因為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規定是死的,怎麽開口子?如果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人開放恩賜,就會形成大量的“沒有勞動能力”的懶人出現。 www.uukanshu.net

對於永順府的執行委員會和龍山工作委員會的官員們,程世傑沒有下令將他們免職,只是罰俸懲戒懲戒。

就在程世傑忙著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巡視江南各州府的時候,位於遼東的碼頭上,一支規模相當驚人的船隊揚起了船帆,大量人員和物資上船,準備出海了。

這支船隊的總指揮官沈伯筠之子沈起東,沈啟東雖然是沈伯筠這個內閣成員的兒子,他還真沒有受到沈伯筠的優待,他因為歷經九死一生,這才發現詹州,回來的時候,就重病一場,差點死掉,若非程世傑從後世帶來了治病的良藥,沈啟東早就死了。

因為發現詹州的大功,程世傑封沈啟東為美洲大都督,一大幫西班牙水手在一邊看著,都挺納悶的。

說實話,他們挺羨慕沈啟東的,大明的皇帝是如此的支持他的事業,竟調派了二十六巨鯊級戰艘為他保駕護航,同時讓最傑出的工匠為探險船隊製造了最大的海船,有好幾艘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兩千噸。

哪怕是在造船工業高度發達的西班牙,這等龐大的巨艦也是很少見的。

大明強大的國力也為此次探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船艙內可保存兩三年之久的肉類罐頭、蔬菜罐頭甚至水果罐頭堆積如山,淡水也異常充足,以至於大明的水手還特地帶了很多黃豆,說是吃膩了罐頭後就用這些黃豆發豆芽來解解饞。

啃著發蛆的麵包和肉干穿梭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西班牙水手們默默無語淚兩行……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