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四百四十七章來者不善的哥薩克
最新網址: 第447章

 與歐羅巴不同,大明在東亞的影響力可不是他們可以相提並論的,哪怕到了大明日落西山,還有幾個小迷弟。

 其實早在大明未亡之前,朝鮮被迫向建奴稱臣,當神州陸沉、中原易鼎之後,朝鮮孝宗甚至制定了看起來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他這裡反清複明不僅僅是口號、而是一種實際行動,為此,秘密訓練軍隊,連接中原反清人士、重新交好日本,甚至提出假借朝鮮給明鄭和日本軍隊進攻東北的計劃。

 大明的影響力可以甩歐羅巴人幾條街,當然以前大明沒有實力,自然是有多大本事,乾多大的事,現在程世傑完全有實力和力量,把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國,完全驅逐出東亞。

 只不過,有些人記吃不記打,比如東籲王朝,這是明目張膽入侵大明三宣六慰,安南也差不多,這是兩條白眼狼,不收拾不行。

 而且,程世傑不準備簡單的教訓一頓,而是準備像呂宋島一樣,留地不留人。

 當然,在人口稠密的河南、山東、以及河北、四川,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也在進行,首先是四川人要佔據雲、貴、川土司留的空間,而河北、河南以及山東,則要填補建奴離開後留下的土地和生存空間。

 現在鼎新朝終於展開了這麽一場聲勢浩大的人口遷徙工程,當遠東三省的形勢稍稍穩定下來之後,朝廷就迫不及待地發出告示,號召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無地農民遷徙到遠東北定居,那裡有大把肥沃的土地地等著他們。

 雖然遠東三省建立起來了,可問題整個遠東三省一百零八縣目前人口加起來不足二十萬人,平均每個縣的人口不到兩千人。這點人口佔據著四五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千裡無人煙。

 然而問題是,這場遷徙工作並不容易,中華民族歷來安土重遷,尤其是農民,將自家那一畝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還要重,想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不要緊,在經過土司大軍征討安南的這件事後,這卻給了程世傑啟發,遠東三省氣候確實是比東北更加苦寒,可問題是,這裡有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土地更多,資源更豐富。

 一步一步,首先是將遼東那些沒有獲得赦免權限的流寇和戰俘組成的屯田百戶,這樣的屯田百戶在遼東還有兩千六百多個,連同家眷屬在內,共計約八十萬人,將這些沒有身份自由的屯田軍,先一步遷徙到特林省,分散安置,但是會縮短他們的勞改期限,直接讓他們開墾的荒地,屬於他們自己,只需要繳納百分之五的農稅就行了。

 至於遼東開墾出來的熟地,則讓河南、山東、河北百姓遷徙過去,這些屯田百戶所不僅僅是熟田,而且還建立了完善的生活設施,有房子、有水井、有倉庫、有道路、還有學校。

 完全是過去吃現成的,經過宣傳、動員,先讓三省百姓去看看,發現那裡真如朝廷所說的那樣,就可以過上小地主的生活。

 雖然遼東更冷,有火牆、火坑還有廉價的煤炭可以燒,盡管外面寒風呼嘯,房間裡溫暖如春,加上房間裡有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和糧食,這些條件讓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的百姓心動不已,經過一年多的動員,河南共計有二十五萬戶、山東共計二十三萬戶、河北共計十八萬戶,總計六十六萬戶,約三百多萬人願意遷徙到遼東。

 事實上,這三百多萬人大都安置在了遠東三省,當然朝廷也沒有完全欺騙他們,確實是給他們十倍的補償,比如遠東的耕地以每人一百畝為基礎,如果有田的,可以按照原田地畝數乘以十,比如張三原本有八畝地,一家六口,到了遠東,就會分配六百八十畝地。

 除了這麽大面積的土地,額外提供農具、耕牛、種子,發現被朝廷欺騙了的移民百姓,來到這裡,發現遠東的野獸多得嚇人,棒打麅子瓢舀魚。

 古代普通農民是很少有肉吃的,也就是在到一處荒原墾荒的時候靠著狩獵能夠過上一段頓頓有肉吃的好日子,一旦墾荒地附近的動物給殺得差不多了,想再吃上肉就很難了。

 不過卻可以人工養殖,古代養殖業不發達的原因就是糧食不夠人吃,吃肉成了奢侈品,可是在遠東這裡,隨便種點地,就可以吃飽喝足。

 朝廷也不是將移民扔在遠東就不管了,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采取遼東的模式,以百戶為堡,十個百戶在一起,建立一座鎮城。

 由於分配的土地太遠,靠近鎮城的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數移民墾荒的地點,遠離城鎮,他們只能趕著馬車去地裡乾活,乾完活再回城裡居住。

 當然,全兵皆兵是必須的,哪怕是十二歲以上的孩子,都要接受軍事訓練,帶著武器裝備去田地裡乾活。

 可問題是,雙管齊下,依舊難以解決遠東三省人口嚴重不足的問題。

 程世傑從廣東返回北京的時候,已經到了鼎新二年十月,得益於內閣的運轉,程世傑的工作也相當輕松,內閣的任何決議,會一式三分,一份交給程世傑審閱,雖然內閣向程世傑身邊逞送,可是依舊堆積了很多公務。

 另外一份會交給程家龍審閱,程家龍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內閣暫時不會以他的意見為主,而是注明世子以為如何如何,就像這次人口遷徙,遇到困境,程家龍就提出了一個意見,置換法。

 就在現在大明還有很多地主,雖然地主經過土地改革,但是,朝廷並沒有強搶地主的土地進行平均分配,而是以債卷的行式從地主手中購買的土地。

 最開始的時候,朝廷想著用未來的錢來還這一筆帳,特別是攻打江南,繳獲了一大筆錢,內閣準備動用這筆資金,不過程世傑直接否決了。

 現在程家龍提議,用這筆債卷,與地主做交易,可以獲得遠東土地的擁有權,然後孫之澋就同意了程家龍的提議,並且展開實施。

 大批地主其實沒有想過從朝廷手中獲得債卷的兌換,他們都是抱著花錢消災的方式,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現在朝廷兌換了。

 以遠東的土地跟他們兌換,並且製造了土契,拿著遠東土地的地契,這些地主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然而,朝廷是對普通百姓勸導為主,可是對地主卻是以強製為主,首先地主家中嫡子管事,每家出三個人,然後走一趟遠東。

 他們從海路出發,最先抵海參崴,經過休整以後,開始沿著海岸線,抵達特林,經過兩個多月的海上漂泊,他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也是安東大都督府的駐地治所,特林城。直到此時地主的子弟和管事們,這才發現特林省的土地居然如此肥沃,而且河流眾多,方便灌溉。

 從特林省返回以後,這些地主就決定開發特林省,不開發自己家祖祖輩輩積攢的田地就沒了,為了招募到足夠的勞動力,這些地主開出了每個月三個銀幣的工錢,包衣食,一天三頓飯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

 農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畝三分地沒錯,但誰不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點?很快就陸續有人報名,加入墾荒大軍,你擔著擔,我趕著牛,一路北上,去為自己的未來拚搏。

 而那幫地主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工錢按時足額的發放,衣服一年發四次,一次發兩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

 特林省的人口,迅速暴漲。當然,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搞定的事情,這股遷徙浪潮至少要持續二三十年,然後又要經過數十年的開發,遠東和東北地區才能成為大明新的糧倉。

 程世傑忙了半個多月,以後可以松口氣歇歇的時候,安北大都督盧象升送來了緊急軍情,這份軍情是,因為建奴受大明的軍事壓迫,被迫往西伯利亞遷移,受安東大都督在遠東的清繳,當時還有大約十數萬遠東部族被迫向西北遷徙。

 結果這些部落是依附到了建奴麾下,在博洛的指揮下用長刀長矛去奪取西伯利亞土著的牧場和土地,跟哥薩克爭奪生存空間,並且吞並弱小的部族以壯大自己……

 他們的到來讓平靜的西伯利亞變得風起雲湧,衝突與廝殺一刻都沒有停過,不過隨著戰鬥的持續,博洛居然越戰越強,到現在為止,他麾下已經擁有了二三十萬人口,至少四五萬控弦騎兵。

 這份軍情沒頭沒尾,讓軍部和總參謀部感覺莫名奇妙。

 程世傑看了看情報,最終從這份奏報中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博洛與哥薩克對上,雖然暫時佔據上風,可是他現在缺乏裝備,冷兵器的損耗其實並不比熱兵器小,博洛主動與盧象升接觸,希望清國可以向大明稱臣,清國世代為大明鎮守北疆。

 程世傑想起後世的一個電視劇,漢費萊主義,這部劇被吹上天花板,簡直來說,這一套其實大明官僚主義最常見的基本套路和操作。

 就比如某個大臣寫一份奏折,團花錦簇洋洋灑灑寫上上萬字,結果最重要的話,就夾在其中一段,如果忽視了這一段或者一句最重要的話,那麽結果就是上司的失察責任,該說的人家已經盡到了本份。

 周寧不解地問道:“盧大將軍這是什麽意思?”

 “他想與博洛議和,並且通商,借博洛之手與哥薩克繼續打,簡單來說就是驅狼吞虎!”

 “一拳砸下去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有必要這麽做嗎?”

 程世傑點點頭道:“非常有必要,現如今我們對安北大都督府境內的漠北三省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驛道體系,更沒有糧食,軍隊打仗,需要大量的糧食,可補給成了大問題,不是盧象升不想打,我們現在沒有能力給他們運輸補給!”

 周寧問道:“那王上的意思是……”

 “安北軍團要做好隨時下場的準備,這群哥薩克來者不善!”

 在原來的時空,大鵝利用了明清之戰,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內一直侵略到庫頁島,在這個時空,程世傑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如願。

 周寧道:“是不是小題大作了?”

 “絕對不是!”

 “大鵝是一個瘋狂而偏執的國度,他們屬蠻牛的,撞了南牆不回頭,而是想著把南牆撞倒!”

 程世傑現在手中有錢,把這些錢存著,什麽用處都沒有,只有花出去,才有形成經濟效益,隨著程世傑的一聲令下,海量的物資、裝備、糧食、彈藥開始向安北大都督府輸送。

 就這時,程世傑突然想明白了,盧象升應該是看到了哥薩克來者不善,事實上,正如程世傑所料的一樣,盧象升確實是看到了,博洛是一個悍將,一個被逼到絕路的悍將,甚至比盧象升遇到的八旗將領更難纏。

 可問題是,博洛打得非常辛苦,打了一波哥薩克, www.uukanshu.net接著又來一波,也幸虧西伯利亞的氣候寒冷,一年用兵的時間並不長,可問題是哥薩克已經增兵了三次,依舊沒有妥協或談判的跡象。

 這才讓盧象升擔憂起來,不可否認程世傑現在在安北部署了十數萬大軍,可問題是,安北實在是太大了,十數萬大軍其實遠遠不夠,若是哥薩克這種低廉的炮灰耗盡,他們的精銳部隊來該上了。

 盧象升其實摸不清程世傑的真實態度,漠北的土地,對於歷朝歷代來說,都是不重要的,如果程世傑不想要,那麽問題就簡單了,可是如果想要,那投入就大了。

 哪怕是以北京為起點,這也是超過三千多裡的補給線,太漫長了,也太危險了。

 必須早做準備。

 其實盧象升也在準備,他在瀚海周圍開始屯田,如果糧食可以自給自足,光運輸彈藥和裝備,盧象升有信心可以打贏這一仗,當然前提條件是,博洛可以堅持多久。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