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四百零三章腰帶斷了砒霜苦
最新網址: 第403章

 清軍殘部雖然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可問題是,他們沒有勇氣面對身後的寧海軍,則是把所有兵力和怒火向宋獻策所部發泄。

 包括關寧軍都認為,這支明軍,遠遠不是寧海軍的對手,因為他們沒有寧海軍那可怕的火箭炮,也沒有威力巨大的火炮。

 這些清軍士兵其實已經在作著最後的拚殺,他們實在太清楚了他們的結果,這就像大毒梟面對警察時的一樣,勸降幾乎沒有效果,他們知道他們所犯的罪行,就算自首也難逃一死,憑借著他們在京畿的罪行,程世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哪怕放下屠刀,在寧海軍的體系,並不存在赦免的情況,該殺的殺,該砍的砍,他們只有戰鬥到底。

 清軍騎兵無視前面那一排排指向自己的長槍,一衝到底!

 馬上,利刃撕裂血肉的悶響,矛杆折胸的脆響,戰馬瀕死的哀號,兩軍將士打肺裡發出的咆哮,驚天動地的響起,寧海軍的冷兵軍團前面三四排的長槍兵起碼有一半人被生生撞飛,而清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撞上冷兵器軍團重步兵陣列的騎兵也在接觸的那一瞬間血沫四濺。

 長槍將戰馬的軀體捅得通透,馬背上的騎士不是被長槍連人帶馬釘在一起就是被轟然倒下的戰馬甩飛出去,摔得昏天黑地,金星亂舞中數把長刀順著甲葉縫隙狠命刺入,將他們釘死在地上!

 如果從高空往下看,就會看到這麽一幅恐怖的畫面,上千清軍重騎兵活膩了似的狂吼著往一叢叢長槍猛撞過去,而長槍兵也狂吼著頂上來把槊鋒對準高速衝來的戰馬胸部,哪怕明知道這樣做的唯一結果就是同歸於盡也不曾稍稍遲疑!

 這樣的血肉碰撞無疑是極其慘烈的,阻擊重騎兵的長槍兵固然是死傷慘重,但是那些不要命的撞上來的重騎兵也是必死無疑,不是被當場捅死就是被發狂的戰馬甩入重步兵方陣中被捅成篩子,有一些撞穿了六排長槍兵,衝入寧海軍冷兵器方陣內部。

 只是非常可惜,經過六排寧海軍長槍兵的遲滯,衝鋒的清軍重裝騎兵已經耗盡了衝鋒的速度,而此時,數千名重裝步兵,舉起手中的武器,一把把巨斧或者陌刀,當頭劈落,將他們生生斬成碎塊!

 都說衝陣之士十有九人亡,這批衝陣的清軍重騎則是無一幸免,全部倒下了,一次性將上千重騎兵當炮灰擲出去,皇太極真是大手筆!

 最後一匹發了狂的戰馬在斧光閃過之後轟然倒下,這一輪驚心動魄的血肉碰撞到此結束。然而,此時,上萬清軍已經以泰山壓頂之勢逼近,無數件長兵對準了寧海軍冷兵器軍團的長槍兵。

 現在,長槍兵的狀態有點糟糕,方才清軍重騎那一輪不要命的衝撞已經將他們的陣型攪亂了,清軍根本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一排排長槍緩緩推了過來!

 血肉橫飛,斷肢和折斷的兵器散落一地!

 後面,程世傑率領的寧海軍近衛旅追擊戰鬥,也遇到了麻煩,困獸之鬥的清軍士兵,抱著炸藥包,或者是直接躺在地上的傷兵,等著寧海軍衝上來,然後引爆炸藥,與寧海軍近衛旅的追兵一起同歸於盡。

 短短半裡地,寧海軍近衛旅就付出了四百余人傷亡的代價。

 程世傑不得不放慢追擊的速度,在即將勝利的情況下,付出慘重的傷亡,是非常不智的,雖然寧海軍冷兵器軍團的傷亡也不小,可是他們不在乎,特別是宋獻策用對講機與程世傑通話。

 宋獻策懇請程世傑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可以表現的機會,如果事事都讓寧海軍熱兵器部隊出手,他們這些士兵會羞愧死。

 程世傑當然知道宋獻策的心情,寧海軍是一個講究實力的部隊,如果他們沒有打硬仗的本事,很難在寧海軍體系裡抬起頭。

 對於程世傑來說,這一戰是清軍與寧海軍的最後一戰,可對於寧海軍這個集體來說,這一戰,只是開始。

 沒錯,是寧海軍從一個地方藩鎮面向全國的開始,新的征程即將開房,誰也不願意在寧海軍這個體系裡落後,成為看客。

 程世傑同意了宋獻策的請求,他作為寧海軍的統帥,既然收編了大順軍,就要一碗水端平,該給大順軍舊部一個表現的機會,那就需要給。

 永定門外爆發了最殘酷的冷兵器對決,雙方都是披重甲持長兵,悍然而進,疊番而戰,沒有半點閃避的空間,只能一次次舉起長槍對準敵人狠命刺過去,或者眼睜睜看著長槍刺過來,刺中了你就完了,沒刺中,那麽恭喜你,你還能再活幾秒鍾!

 不少長槍兵一槍刺中敵人,還沒來得及抽回長槍就被對方刺來的長槍捅中,與敵軍同歸於盡,兩叢長槍之間那數米距離變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死亡地帶,死神在每一個人的頭頂盤旋,沒有人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到下一秒鍾!

 皇太極緊張的盯著戰場,握著馬鞭的手由於用力過度,指節都變得青白了。

 這一次他已經把最後的老本都押上了,如果能贏,還有一線生機,萬一無法突破,一切都完了!

 而這支名不經傳的敵軍似乎遠比他想象的要堅韌得多,關寧軍飛蛾撲火式攻擊,重騎自殺式衝陣,上萬清軍步兵人海衝鋒,愣是沒有辦法衝垮他們!

 雖然大順軍軍團的陣列已經被打得凹了進去,但是鬥大的“宋”字帥旗不曾向後移動半步,那些操著無數種古怪的方言士兵同樣沒有後退半步,倒下一排又頂上來一排,一槍換一槍,一命換一命,其凶悍頑強,連皇太極都一陣膽寒。

 “崩潰啊……你們倒是給朕崩潰啊……!”

 皇太極的祈禱沒有半點用處,他其實不明白,大明人是骨子裡帶著漢家的血勇,歷朝歷代崩潰的時候,差不多都會說軍隊腐敗,沒有戰鬥力。

 事實上,最底層的士兵,依舊是最勇猛的士兵,他們需要的其實不多,只需要一個相對公平的對待,不是哪支軍隊都可以在欠十三個月的情況下,可以與敵人拚到最後一兵一卒,現在的大順軍成為寧海軍以後,他們拿到了第二個月足額的軍餉。

 也分到了屬於他們的田地,沒錯,在大順軍接受寧海軍改編的時候,在大順軍控制的區域,也進行了土地改革,這個土地改革,與歷朝歷代,略微不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分到永業田。

 但是寧海軍士兵和家眷卻可以,他們分到的田地,與他們在部隊的表現是直接掛鉤的,戰場投降,臨陣逃跑,投降叛變,他們分到的田地和他們的家眷分到的地,都會被取消,剝奪。

 這個政策雖然殘忍,有些不盡人情,可問題是,作為地方軍鎮,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程世傑不是皇帝,他只能保證寧海軍士兵和軍屬的利益,而無法保證所有人的利益。

 有了屬於自己的地,屬於自己的宅子,領著程世傑直接發到手中,不會被層層剝削的軍餉,大順軍,不這些新加入寧海軍的將士寧願死,也不願意成為寧海軍的逃兵。

 寧海軍的冷兵器軍團還沒有崩潰,倒是清軍快崩潰了。

 在皇太極的號令之下他們固然可以舍死亡生地衝擊敵陣,死不旋踵,但是當戰況陷入僵持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他們已經是關內清軍最後的骨血了,就算他們能擊敗眼前的對手,明軍還是會源源不斷,一個軍團一個軍團的從四面八方合圍過來,他們還有能力擊敗明軍一個精銳軍團嗎?

 每當心頭閃過這個念頭,再看看眼前這些毅力跟駱駝有一拚的對手,再剽悍的清軍將領心頭也不由得掠過一絲無力感。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大概就是這麽回事吧。

 皇太極已經近乎絕望了,戰場失控,手裡的預備隊已經所剩無幾,而對面那個擁有駱駝般的忍耐力的對手卻沒有半點要崩潰的意思,再這樣打下去,這裡就是他的葬身之所了。

 皇太極咬咬牙,伸手要過一支馬刀,大喝:“正黃旗的騎兵,隨朕衝鋒!全部壓上去打垮對手!”

 眾將領大駭,齊聲叫:“皇上萬萬不可!”

 皇太極面色猙獰:“再不殺開一條血路,朕的軍隊就要在這裡覆滅了!三軍將士,隨朕衝鋒!”

 正黃旗那幾千騎兵已經衝殺過好幾輪了,頗為疲憊,但是看到皇太極拿起馬刀,他們又振奮起精神,換上體力相對充沛一點的從馬,放平長矛長槍,準備衝鋒,一張牙舞爪張滿是血汙和汗垢的臉龐上盡是視死如歸的悲壯。

 然而,皇太極並不知道,他就算可以衝破宋獻策麾下的冷兵器軍團,也失去了再次衝進京城的可能性。

 因為與此同時,寧海軍的第八旅分別撲向安定門和德勝門,第七旅則撲向廣渠門,拿下北京城只是時間問題。

 更讓皇太極絕望的是,後面程世傑率領的近衛旅步兵則衝了上來,步兵與騎兵不同,騎兵一旦失去速度就是靶子,但是步兵速度放慢,則可以減少威脅。

 “砰砰砰……”

 寧海軍的步兵面對前面的建奴,無論是不是傷兵或者殿後的死士,再或者是“屍體”都會提前補槍。

 這樣以來,那些清軍死士甚至來不及引爆他們手中的炸藥包,甚至他們想與寧海軍士兵同歸於盡都不可能做到。

 隨著寧海軍的步兵從四面八方跟上來,進一步壓縮清軍殘部的生存空間,清軍殘部越來越少,他們的軍陣范圍也被進一步壓縮,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甚至可以一眼看穿。

 如銀月色之下,黑壓壓寧海軍如漲潮似的漫野而來,天地之間充斥著千軍萬馬奔騰而過的隆隆巨響,人喊馬嘶之聲幾乎要將一切給掩沒。

 在寧海軍騎兵後面是數量龐大的步兵,無數火把匯成一條條連綿十裡的火龍,翻滾著、蜿蜒著。

 周寧橫在程世傑的戰馬前:“大帥,您現在千萬不要率軍衝鋒了,給將士們一個表現的機會,您不會連讓將士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也要剝奪吧?”

 明明知道周寧在用激將法,程世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戰場上已經不需要他這個統帥了,在現在的情況下,就算讓薩滿大神頂著頭盔衝鋒,清軍的敗局也無法逆轉了。

 現在的清軍殘部也就一萬余人,而更加重要的是,寧海軍的炮兵也慢慢跟上來了,用火炮可以解決的敵人,寧海軍絕對不會拿人命去拚。

 程世傑點點頭道:“如你所願!”

 “大帥,勸降嗎?”

 程世傑搖搖頭道:“不用!”

 “大帥,當年唐太宗還接受頡利可汗投降……”

 “這不一樣,頡利可汗可以破關進入關中,抵達長城城下,他並沒有來得及率軍對長安百姓大肆屠殺!”

 程世傑道:“本帥沒有資格勸降,大明死在建奴屠刀的百姓何止百萬?那些死在建奴屠刀下的百姓,會原諒他們嗎?肯定不會,憑他們打輸了可以投降,沒有這麽便宜的事情,機會本帥給過他們了,皇太極不願意投降,現在再讓他們投降已經沒有意義了!”

 周寧道:“末將明白了!”

 “袁世良,你看到皇太極所在的位置嗎?”

 “看到了!”

 “集中所有火炮,把皇太極崩了!”

 “是!”

 要論射擊速度,火箭炮肯定比後裝線膛火炮更快,可問題是要說射擊的精度,那肯定還是後裝線膛火炮。

 “轟轟轟……”

 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皇太極的王旗周圍,出現一團團橘紅色的火球,一顆顆炮彈落地爆炸,爆炸的衝擊波將皇太極身邊的侍衛和親兵掃得七零八落。

 皇太極運氣不錯,挺過了第一輪的炮擊,不過命運之神沒有永遠眷顧他,在第二輪炮擊的時候,一顆炮彈將一名清軍士兵的長刀炸斷,半截刀刃仿佛像橫飛的彈片一樣,將皇太極的戰馬,連同他的身體削成兩截。

 皇太極死了,死在寧海軍第九旅209炮兵第四營三連二排六班火炮之下,炮手楊喜興奮的手舞足蹈……

 隨著皇太極倒下,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終於畫上了一個血淋的句號。此次清軍南下,皇太極拚盡全力,集聚起了他所能集聚的最強大的力量,十四萬八旗勁旅除了八千余人留守關外,其余的悉數隨他入關,他親自率領一路,多爾袞率領一路。

 還包括了漠南蒙古軍、漠北蒙古軍、準噶爾軍也差不多是把最後一名拿得動刀拉得開弓的男丁都動員起來了,再加上投靠的明軍,總兵力何止四十萬!

 然而打到現在,蒙古軍基本上連個渣都沒有剩下來,多爾袞那一路在第一時間就被宋獻策和山西軍聯手拍死。

 皇太極本人所率領的這一路,是他所能掌握的最後一支大軍,現在連這支大軍也完了,在這場決定著兩個族群的命運的豪賭中,他輸了,輸得一乾二淨,輸得徹徹底底。

 清軍仍然在拚死廝殺,不過很多還活著的清軍士兵眼神裡都寫滿了迷茫、恐懼和絕望。皇太極被一炮轟殺,那些帶領他們從一場勝利走向一場勝利的將帥們幾乎一個都見不著了,入關的清軍只剩下他們這一點殘渣,他們的抵抗還有什麽意義?

 寧海軍是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的。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哪怕是輜重兵甚至是醫護兵,也拿著戰刀,朝著清軍殘部發起衝鋒。

 令人吃驚的是,清軍殘部居然活膩了似的徑直往寧海軍手中的刀刃上撞,完全沒了抵抗的意志,只求一死而已,英雄末路,不過如此。

 雖然城外的清軍一心求死,而北京城的清軍留守人員,包括范文程卻不想死,他帶著清軍留守部隊,打開北京城門,率領北京城全城百姓和文武百官,列隊向蔣無病投降。

 這些投降的大臣中,卻沒有溫體仁,也沒有王應熊等大佬。

 他們都清楚,就算他們投降,程世傑也不會饒恕他們,與此被程世傑折磨侮辱,他們不如死得快活一些。

 溫體仁用砒霜,毒殺全家老小,隨後用腰帶上吊,不出意外的話,反而出了意外,也不知道是溫體仁的腰帶質量太差,還是溫體仁太重,溫體仁在吊上橫梁不過半柱香的時間,他卻掉了下來。

 這將近半柱香的時間,讓溫體仁從鬼門關上轉了一圈,www.uukanshu.net 經歷過死亡的恐懼洗禮,溫體仁反而沒有了尋死的意志。

 腰帶斷了。

 王應熊這邊選擇與溫體仁差不多,只不過他沒有上吊,而是準備喝砒霜自殺,然而他剛剛抿了一小口,卻發現砒霜太苦。

 於是,他選擇向程世傑投降。

 在這個時空,雖然沒有了皮太癢,水太涼,卻有了腰帶斷砒霜苦。

 程世傑來到永定門外,看到了只有成堆屍體,還有還有那一隊隊神情木然的戰俘,這些俘虜裡建奴不多,大部分都關寧軍的俘虜,包括祖大壽、吳襄、吳三桂在內,好多熟悉的面孔……

 果然,關寧軍還是那個關寧軍。

 PS:本來想今天寫完,可能需要再水點字數了,抱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