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三百九十三章狗改不了吃屎
最新網址: 事實上,程世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就像海州之戰的時候,那個時候寧海軍剛剛成軍,好不容易完成了對登萊新軍的吞並,兩千五百余名成軍不到三個月的新軍,一下子擴充一萬余人馬。

 要裝備裝備沒有,要作戰技術技術沒有,別說當時多鐸率領一萬余精銳八旗,就算是一千人馬,寧海軍也不見得可以打贏,別說打贏了,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問題,可是偏偏,一場在二月份的倒春寒,將多鐸麾下一萬余人馬凍死得七七八八,讓寧海軍白撿一萬余顆首級。

 至於這些建奴的裝備,反而讓寧海軍鳥槍換炮了,度過了最艱難的起步階段。

 多爾袞的運氣實在是太糟糕了,在謝志良從山西鎮總兵的位置上重創以後,程世傑並沒有來得及給他恢復名譽,就被崇禎皇帝冷落了,朝廷方便為了弄死高起潛,啟用了擔任京營遊擊將軍的周遇吉。

 因為周遇吉成功殺了高起潛這個閹黨,所以他官升四級,直接成為山西鎮總兵,作為京營裡為數不多能打的將領之一,周遇吉與多爾滾的右翼軍團大打出手,作為釘子戶一般,硬是在一片廢墟的太原城上守了一個多月。

 多爾袞的運氣實在是太糟糕了,他抵達真定府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大順軍主力北上增援真定府,真定府這邊壓力太大了一點,又是一個極理想的攻擊出發點,萬萬不能丟。

 如果多爾袞早來一天,尚未進入真定府,他頂多就是撞上大順軍的先頭部隊而已,很輕松就能擺平;如果他晚來一天,大順軍主力就該進真定府城了,他頂多就是遇上大川軍的輜重部隊,非但不會有什麽危險,還能發一筆橫財。

 可偏偏,他遲不來早不來,在大順軍低達井陘縣的時候,他也剛好抵達井陘縣,跟大順軍主力撞了個正著!

 得知這一消息後,多爾袞也傻了,親自跑到前線來一看,好家夥,千真萬確!兵力至少是他們五六倍的大順軍主力正浩浩蕩蕩地朝他們這邊開過來,旌旗旌旗如雲,長槊如林,令人生畏!

 多爾袞只能長歎:“天不佑我大清啊!”

 要知道大順軍雖然只有六個旅的番號,可是實打實的將近三十萬野戰軍,哪怕按照寧海軍的精銳標準,還有二十多萬青壯,於是,從第十三旅至第十八旅,每個旅雖然下轄七個團,但是這四十二個團都是加強團,哪怕是輜重營,

也是加強營。

 宋獻策給程世傑耍了一個小聰明,番號就這麽多,那就往裡面多塞人,畢竟將來程世傑就算是要裁兵,也會給與工程百戶或屯田百戶的待遇,總比當普通百姓強。在井陘縣發現清軍主力部隊的時候,在這個小小的縣城城下,直接開過來至少十五個步兵加強團,外加二十九個加強營。

 除了大順軍的騎兵數量略差,共計七個騎兵營,不到兩萬騎,但是其他各營包括炮兵營,依舊屬於加強營的編制。

 多爾袞歎氣也沒用,仗還是要打的。經山西直撲真定府與左翼軍團合兵一處,奔襲大名道的企圖已經破滅了,多爾袞果斷選擇後撤與代善會合,而宋獻策麾下將領表示來了你還想跑?

 十五個步兵團外加二十九個營,共計九萬六千步騎軍迅速壓上,窮追不舍。這還不算,第十八旅那邊也有一萬五千大軍北上與主力軍會合,聲勢越發的浩大,一直追到井陘縣城下!現在清軍要考慮的可不是如何突破明軍防線,奔襲明軍大後方了,而是如何全身而退!

 另一邊,陳大勇率領的寧海軍第七和第九旅在接連掃蕩了十幾個州縣之後終於合兵一處,從固安出發,直撲順天府。

 也就是今天的廊坊地區。第九旅直撲豐台,陳大勇則率領第七旅殺向香河,目的再明確不過了,不錯,他們就是對北京形成合圍之勢!

 雷時聲率領的天雄軍則在八達嶺長城與清軍逐個山頭逐個山頭反覆拉鋸,完全不計代價了,就是要粉碎這道已經阻擋了他太久的軍都山防線!就是要從軍都山俯衝下去,踏平昌平,然後與友軍會合,包圍北京!

 得知八達嶺長城失守的消息,清廷文武百官無不噤若寒蟬,就連身經百戰的皇太極,也感到一股寒意,一股被人剝光衣服的寒意。

 八達嶺長城丟了,真定府丟了,順天府恐怕守不了多久,香河……香河堅持的時候恐怕還不及順天府。如今的北京,真的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沒什麽遮掩了。

 絕望之下,皇太極咆哮:“就沒有人可以用了嗎?多爾袞在哪裡?多鐸在哪裡?那六萬忠勇的滿洲勇士到底在哪裡!為什麽只剩下朕在孤軍迎戰了,為什麽?”

 絕望的吼聲在金鏖殿上回蕩,像是一頭重傷垂死的老虎在無力地咆哮。

 由於形勢太過混亂,皇太極暫時還不知道自己的側後翼已經暴露了,他現在就是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在皇宮裡急得團團亂轉!

 形勢越發的惡劣了。就在剛才,他收到多爾袞的急報,聲稱奇襲大名道的右翼軍團被大順軍擋了回來,計劃已經失敗了,大川軍主力抵達保定府南,擺開了決戰的架勢……

 這份急報讓皇太極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長時間的廝殺讓他深深的知道,程世傑吞並的明軍,沒有一支是好惹的!東江軍戰力本就強悍,換裝了寧海軍那精良的裝備之後就更加強悍了,當然,還有關寧軍的一部,大順軍……則是寧海軍吞並的第三支明軍。

 事實上,皇太極並不知道的是,大順軍其實是以寧海軍的老底子建立起來的軍隊,當初他們的真正用意就是為了防止大明朝廷朝寧海軍伸手,別看多爾袞沒有在軍報中了稟告詳細的戰果,恐怕是佔不了多少便宜!

 然而這次決戰卻是清軍無法逃避的,寧海軍咄咄逼人,清軍連連失利,他們不能再退了,再退就要退回關外去了!然而問題的關鍵是,現在他們想退回關外,已經不可能了,後路被斷了。

 皇太極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只能長長的歎息,而金鏖殿上的群臣更是哭喪著臉,不知所措。搞什麽啊,一個月前都還節節勝利,凱歌高奏的,怎麽一轉眼就左窘右困,四百楚歌了?

 難度他們的注都下錯了,這幫建奴壓根就沒有國運?

 北京城籠罩在絕望的氣氛之中,叫人喘不過氣來。

 程世傑倒是比皇太極快了一步,搶先收到了宋獻策的消息。他長長的籲出一口氣,放下了一塊心頭大石,對周寧說:“宋獻策他們成功了,真定府業已克複,保定旦夕可下,清軍的退路,快被我們封死了!”

 周寧拿著兩面黑虎旗,插到真定和保定的沙盤上:“建奴的退路全部被封死了,他們被壓縮在北京和保定這一狹小地區,孤立無援,糧秣不繼,就算有天大的本領也無力回天……這場戰爭已經沒有懸念了。”

 程世傑點點頭道:“是啊,終於要結束了……如果你是皇太極,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麽辦?”

 周寧沉吟著道:“北京城內的清軍還有四五萬吧?他們仍然有一戰之力,堅守北京只會被我軍四面合圍,但是向天津移動必然會跟第七和第九旅那兩個旅撞個正著,向南移動的話……對,他們肯定會選擇向西南打,因為第十三旅騎兵太少,打敗了他們,他們仍有一線生機,他們一定會往西南打!”

 程世傑點點頭道:“是啊,決戰的時刻到了……皇太極,我沒有時間跟你玩下去了,一戰定勝負吧!”

 周寧有些吃驚的看著他:“你要跟皇太極決戰?”

 程世傑道:“這不正是我一直在等待的麽?只要確定皇太極準備向西南突圍,本帥就過去!”

 周寧本想勸勸他,但是想到程世傑這段時間憋到快爆炸了,不讓他上前線發泄發泄,搞不好得憋出個好歹來,便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侵略如火”大概就是此時寧海軍最好的寫照,當其他各地的明軍將領開始四處鑽營,謀取最大利益的時候,也只有寧海軍在跟清軍拚命。

 在高陽遇襲的消息傳遞到北京城的時候,預示著整個真定府已經落入寧海軍之手了,那麽堅固的城池,宋獻策所指揮的大軍幾乎是一鼓而下,攻勢之凌厲,讓清軍為之膽寒。

 當然,這種硬碰硬蠻乾的打法也讓大順軍遭受了不小的傷亡,不過這些剽悍的戰士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戰死沙場是最好的歸宿,能響應在程世傑的帥旗下,戰死了也沒有什麽遺憾。

 因為寧海軍的撫恤制度在大明可是獨一份,三十六個月的軍餉,外加一百畝的永業田,可以世代繼承,五年免費,十年半稅,在所有士兵看來,程大帥付出了他的誠意,他們唯有一死報效程世傑。

 八達嶺長城防線的失守和真定府的失守對於皇太極乃至整個清軍來說,都沒有任何區別,這是一個可怕的事實:北京已經變成一座孤城了。

 京津唐三角區崩了兩角,真正的孤城!

 捧著這份帶血的戰報,皇太極抿著嘴唇,一言不發,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麽,只是那微微發抖的身體出賣了他。這不是怕,是震驚,是憤怒,更是迷茫。

 誰又能想到,他們挾全殲崇禎的北伐大軍之余威南下,席卷北直隸,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卻在短短兩個月之內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打從程世傑率領大軍北上以來,清軍一直在輸,不是輸一場兩場,而是各條戰線都在輸,都在節節敗退,這還是縱橫於白山黑水之間,曾經讓大明帝國戰栗的滿洲鐵騎嗎?

 難道那些勇猛無敵、以一當十的勇士都死光了,只剩下一群酒囊飯袋了嗎?

 “不,不是這樣的!朕相信自己的軍隊,朕相信那些追隨朕席卷了整個北直隸的健兒,他們絕不是懦夫,他們的意志和勇氣,絕對不會輸給寧海軍!”

 哪怕皇太極現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是他想不通:“到底是什麽把朕和朕的軍隊逼到了這等四面楚歌、山窮水盡的地步?”

 “是火器嗎?”

 “朕的火器比起寧海軍來隻多不少!”

 “是火炮嗎??”

 “朕的火炮同樣數量眾多?”

 “是民心嗎??”

 “不,朕施行仁政,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尊孔尊儒,這些都是沿用千年之久的良策,為朕迅速贏得天下縉紳士子、官吏之心,反倒是崇禎輕率魯莽,重用一幫無才無德的清流噴狗,把國事敗壞得無以複加,說到失民心,崇禎皇帝早就把民心給丟光了!”

 “到底是什麽讓朕功敗垂成??”

 “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皇太極長時間的沉默著,低垂著頭,心裡亂糟糟的,一會兒千百個念頭一齊湧上,如同一團雜草,一會兒又一片空白,什麽都沒有。

 皇太極心亂如麻,雖說他也是在戰火中長大的,從小到大大仗小仗不知道打了多少場了,什麽情況沒有碰到過?

 可是如此惡劣的形勢,卻叫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別說他,就算是把努爾哈赤請來,估計也是一籌莫展,他們以前可沒有試過像今天這樣被人逼入絕境的啊!換他也會臉比鍋底還黑呀!

 金鏖殿下,文武百官跪滿一地,見皇太極長時間不說話,甚至連看都不看他們,很多人便開始東張西望,用眼波交流著,眼角嘴角一起抽動,像是在發送著電碼,而眼睛就是接收器……

 若非親眼所見,你絕對不會相信,原來一個人的表情可以豐富到這種地步!像豪格、濟爾哈朗、薩哈廉這些實心眼的家夥就算了,他們只會對皇太極惟命是從,就算皇太極命令他們去死,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拔刀割斷自己的脖子。

 可是以溫體仁、王應熊為代表的漢官集團可沒有半點要與大清同殉的意思,他們投靠大清是為了高官厚碌,不是為了效忠誰的!

 可是現在,看似不可戰勝的清軍在寧海軍的猛烈打擊之下節節敗退,接連損兵折將,把京畿一帶的戰略要地丟清光了,北京已經變成一座孤城,隨時有覆滅的危險,這……這可如何是好?

 難不成還要賣皇太極一次,去舔程世傑的靴子?好吧,對於他們來說,節操簡直就是多余的,掉了就掉了,沒什麽了不起的,只要能保住性命,只要能保住高官厚碌,再賣一個皇帝,然後去舔程世傑的靴子又如何?

 可是想到程世傑那嫉惡如仇的性子,再想想自己曾經是怎樣暗算程世傑,暗算整個大明新軍,大家心裡拔涼拔涼的!

 就算他們願意徹底不要臉皮了,去舔程世傑的靴子,只怕程世傑也不會讓他們舔啊!

 吳襄、吳三桂、祖大壽等人的面色更加陰沉,抿著嘴唇,神情怨毒,在心裡問候著程世傑全家祖宗十八代。

 他們背負罵名,出賣了崇禎,出賣了三十萬北伐軍,換來了皇太極的賞識,換來了裂土封侯的承諾,可是,沒等他們把這些東西拿到手,程世傑就殺出來,一腳將他們煮熟的鴨子踢到了半空!

 連場惡戰下來,關寧軍精銳折損了過半了,現在吳襄和祖大壽兩個人加在一起不到四萬兵馬,這其中還包括了他們吞並了京營以及京畿的守軍五六萬人,如果不是擁有這五六萬人的新血加入,關寧軍的血,其實早就流幹了。

 也得虧是有剃頭加成,如果是在還沒有剃頭之前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他們早就表演花樣炸營甚至造反了!

 可是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換來的卻是一場接一場的失敗,程世傑的攻勢越來越猛,已經把北京變成一座孤城了!

 這次他們真的是押錯寶了,這可如何是好?

 “山海關那邊還有多少軍隊?”正胡思亂想間,皇太極突然開口了。

 吳襄遲疑了一下:“啟稟皇上,山海關那邊,還有一萬六千兵。”

 皇太極擰著眉頭,喃喃說:“一萬六千……一萬六千……就算全部調過來,恐怕也沒有辦法啊!”

 吳襄恭敬的說:“是的,山海關那邊一萬六千余兵馬,其中九千兵以輔兵為主,讓他們守城還行,打野戰那是萬萬不行的。”

 豪格冷冷的道:“依我看不是打野戰不行,是你根本就不肯把這一萬六千兵調入關內來,生怕把最後的本錢給折了!”

 吳襄叫冤:“肅親王,你可冤枉下官了!下官對大清可是忠心耿耿,連心肝都可以剜出來的呀!但是那九千兵確實是些輔兵,戰力極差,調入關來只能是浪費糧草而已!”

 皇太極心頭突突一跳:“糧草……”目光投向范文程:“范大學士,現在城裡還有多少糧草?”

 范文程從袖筒裡掏出一個小本本翻開來看了看,神色凝重地說:“啟稟皇上,城裡的糧草,已不足一月之用了。”

 眾人又是一驚,豪格蹭地跳了起來:“怎麽可能!前一陣子,不是全城士紳納捐,北京城裡的糧草夠吃半年的嗎,這才過了多久啊,就只剩下這麽一點了?是誰貪汙了!?”

 范文程也是非常無語。

 糧食確實是捐了不少,可問題是,京城的糧倉三天兩頭走水,據說是寧海軍的細作所為,光被寧海軍細作燒掉的糧食足足多達三百多萬石。

 想想其實不可能的,三百多萬石糧食要有多大一堆?可問題是,那些士紳官員紛紛捐糧,他們捐的只是數字,收糧的是他們的人,捐糧的也是他們的人,只是走了一遍帳而已。

 具體要用糧的時候,用到哪個糧倉,哪個糧倉被寧海軍的細作縱火焚燒,這些寧海軍的細作,簡直就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當然,寧海軍的細作沒有那麽厲害,在他們最後一次護送周皇后等人離開京城,寧海軍的細作就撤退了,要不然就作為死間,陷入沉睡。

 程世傑並沒有喚醒他們。

 范文程其實也清楚,這些大明朝的官員,那是狗改不了吃屎,他們依舊在貪汙,依舊在欺上瞞下,向程世傑獻媚的人,不知道有了多少。

 他們現在也是吃定了皇太極,皇太極若是敢跟他們翻臉,他們馬上就把皇太極給賣了。

 皇太極冷著一張臉下令:“從現在開始,立即對全城的糧食實行嚴格配給,讓城中富戶把所有存糧都交上來,隱匿不交者,殺無赦!”

 一大幫漢族文官打了個冷戰,差點就哭出來了。本來嘛,這可是哄抬糧價、囤積居奇、大發橫財的絕好機會啊,結果倒好,這位不僅不讓他們發財,還要他們把存糧全部交上去!

 他們開始想念崇禎了,至少崇禎還在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強行命令他們把存糧上交的,就算他們哄抬糧價把京城弄得民不聊生,崇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們這是中了什麽邪了,把這麽好的皇帝趕到了旅順,把皇太極這個大魔頭請進了北京城來?

 這回作死真的作得有點大了!

 眾官員紛紛用眼神交流,尋思著是不是皇太極給賣了。

 可是想賣皇太極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皇太極與崇禎皇帝是不同的,崇禎皇帝只有一個名號,京營說是掌握在他們手中,可問題是崇禎皇帝既沒有財權,也沒有人事權,所以,京營裡的將領升遷,其實掌握在文官手中。

 這就是悲哀之處。忠誠如周遇吉,也不得不向文官低頭,要不然,他就沒有出頭之日,說不定還會被找個機會弄死,死得不明不白。

 皇太極擁有著絕對的兵權,滿清還有五六萬兵馬,這些兵馬大都是滿蒙,以皇太極的尿性,京營的十數萬酒囊飯袋,早就被他借寧海軍之刀給殺得七七八八了。(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