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三百五十八章你不願意我願意啊
第358章 你不願意我願意啊

 第358章

 崇禎九年二月,北京的天氣異常反常。在二月初,還寒風刺骨,轉眼間到了二月中旬,天氣卻陡然間轉熱,太陽仿佛越壓越低,一直壓到天壇頂部,跟塊鐵板似的,叫人喘不過氣來。

 原本的積雪,在短短幾天內融化乾淨,與此同時,北京城也成了爛泥塘,到處都是泥濘,溫體仁在當值的時候,聽著街道上正在咒罵賊老天的百姓,似乎一個計策從他的腦袋中緩慢生成。

 無論是建奴也好,韃子也罷,想要啃動大明歷經二百多年建立的防禦體系,非常困難,就像上一次他們,費了老勁才放開的邊關防線,可問題是,只需要一個支點擋住,那就功虧一簣。

 平定州被謝志良率領太原府的潰兵擋住了,車臣汗部十數萬大軍,硬是沒有攻破井陘,更別提威脅京城了。至於蘭州被張繼武擋住,準葛爾汗部二十多萬大軍,也難以攻克,更別提程世傑擋在白河河畔,把土謝圖汗部的大軍圍殲在靖安堡與白河之間的山谷中。

 這樣的地帶在中原,要多少有多少,就像劄薩克圖汗部在佔據太原以後,一路向南,僅僅到了潞安府境內,他們就打不動了,就算他們可以調開大明守軍,可問題是庶族地主組織的團練武裝就讓劄薩克圖汗部頭疼萬分,最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在長治縣的郝家大院。

 這個位於長治南的小村,有一個土財主姓郝,郝老財主死得早,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叫郝煥臣,郝煥臣不學無術,卻獨愛舞刀弄槍,在蒙古大軍南下進攻長治縣城的時候,長治縣城很快就被攻破,但是郝煥臣卻組織二百多名村民,死守郝家大院,依靠著佔地不到三十畝的郝家大院,硬是死守十一天,反而讓劄薩克圖汗部將近兩千人。

 放建奴進來,結果恐怕還是一樣的,哪怕建奴在最強盛的時候,攻克沈陽城的時候,是利用沈陽總兵賀世賢從西門撤退,建奴這才攻克沈陽城,佔領遼陽的時候,是遼陽城被明軍棄守,攻克大安口、龍井關都是明軍棄守,哪怕到了崇禎四年,大凌河城之戰的時候,皇太極也只能采取圍困的方式。

 也就意味著,建奴攻城能力並不比蒙古人強,如果大明願意守,他們是很難攻破城池的,而大明卻有著兩千多座城池,僅僅長城防線就有一千多座堡壘,就算累死建奴,建奴也沒有能力攻破大明的城關。

 如果讓明軍出關進攻建奴呢?

 在建奴野戰優勢的情況下,只怕除了寧海軍之外,其他明軍根本就無力在野外浪地的情況下,戰勝建奴。

 想到這裡,溫體仁的眉頭擰成一團:“如何才能讓大明不惜一切代價出關進攻建奴?”

 如何才能……

 想到這裡,溫體仁的腦袋中頓有了主意。

 他急忙拿著筆,趕緊寫信。

 信不長,寥寥幾百字,對於溫體仁來說,揮筆立就。

 “來人!”

 “大人!”

 “馬上送到王大人手中!”

 “是!”

 ……

 額仁達布散淖爾,這是蒙古語“額仁”有“海市蜃樓”之意,“達布散淖爾”意為鹽湖,合起來就是擁有海市蜃樓的鹽湖。

 在明英宗時期,這裡已經建立了城池,當然說是城池,僅僅相當於中原的小鎮。皇太極從庫庫和屯撤退之後,就駐扎在這裡,他原本希望寧海軍可以追擊,

正好可以利用地勢打寧海軍一個反擊。 只是非常可惜,寧海軍並沒有追擊,皇太極決定將大金國的軍民分開,百姓往漠北轉移,在漠南隻留下八旗各一部,用來監視大明的動向。

 大明的軍隊沒有等來,卻等來了大明的內閣大臣王應熊。

 在王應熊抵達額仁達布散淖爾的時候,范文程負責接見他。

 范文程沒功夫跟王應熊廢話,他一臉不善的道:“王大人,你們做的這事,可不地道!”

 王應熊滿臉疑惑:“此話怎講?”

 范文程微微一愣:“你們為什麽不賞賜寧海軍?”

 這話反而讓王應熊感覺滿頭霧水,他很想問范文程是哪頭的,怎麽反而關心起來程世傑了?

 事實上,范文程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滴,程世傑與建奴交易蒙古韃子的首級,可問題是,大明朝廷不賞賜程世傑,反而罷免了程世傑的官,這讓程世傑非常生氣,於是中斷了與建奴糧食換首級的交易,反而出兵奇襲沈陽。

 如果不是皇太極早有準備,建奴的損失恐怕非常慘重,好在沈陽只有不到一萬人馬,大部分都漢軍旗,損失雖然重,皇太極也不太心疼,只是可惜了,不能再與寧海軍交易。

 當明白了范文程所說的不滿,王應熊內裡開始大罵程世傑,他們都以為程世傑對大明忠心耿耿,沒想到程世傑早就跟建奴眉來眼去了。

 “不知王大人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王應熊道:“對付我們共同的敵人!”

 “誰?”

 范文程的眉頭皺起:“莫不是拿我們大金當槍使?”

 “有利用價值,總比沒有利用價值的好!”

 王應熊此時還擁有著強大的底氣:“現在只有我們配合,才有一條生路,如果不配合,再等幾年,你覺得伱們還有機會嗎?程世傑反心昭然若揭……”

 “你們想要什麽?”

 “要你們汗王登基稱帝!”

 “稱帝?”

 范文程開始思考起來,皇太極登基是要冒相當大風險的。

 天子的威嚴不容冒犯,如果大明像歷史上那樣能戰之師盡喪,無力出關,他別說登基稱帝,就算是自稱宇宙大帝大明也無可奈何,可是現在後金國勢日衰,明軍戰力卻越來越強,登基稱帝的話勢必會招來明軍的猛烈進攻,後果嚴重。

 范文程捋須道:“風險太大了。”

 “整個大明,能戰之軍有三支,關寧軍與你們眉來眼去,這不是秘密,我想你們應該差不多拿下關寧軍了,另外兩支大軍,一支是天雄軍,一支是寧海軍!”

 王應熊道:“一旦你們汗王稱帝後,我們會極力促成崇禎皇帝禦駕親征!”

 聽到這話,范文程的呼吸急促起來。

 這就是另外一場土木體堡之變。上一次五十萬明軍一朝盡喪,蒙古大軍兵圍京城,要知道也先才三萬余人馬,他吃不下大明。可問題是,皇太極現在的實力可比也先強太多了。

 “王大人現在已經位極人臣,只怕汗王也沒有任何可以賞賜你的!”

 “王某此舉非是私利,乃為公心!”

 王應熊義正言辭的道:“尊孔尊儒,崇文黜武,乃是沿襲千年之國策,朱由檢小兒被程賊蒙蔽,反其道而行,親武夫,遠文臣,不重視聖人之道,道德文章,反倒迷信那些奇技淫巧之術,所以自取滅亡……”

 范文程道:“我大金絕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待大金入關後,必定將墨家、法家的勢力連根拔起,禁絕一切奇技淫巧之術,讓天下回歸正道!到時王大人就是開國第一功臣,子孫後代為公為侯,貴不可言,讓人好生羨慕呀!”

 王應熊正色道:“老夫是為了天下蒼生才出此下策,並非為了個人私利!”

 范文程拱手道:“王大人大公無私,高風亮節,老夫佩服!”

 王應熊拱手還禮:“范大人過獎了!范大人為建州事業勞碌奔波,鞠躬盡瘁,有武侯之遺風,令人好生欽佩呀!”

 范文程滿面笑容:“哪裡哪裡,王大人過獎了!”

 兩個人都在心裡低聲罵了一句:“虛偽!”

 雖然有各自的小算盤,各自的利益,但是范文程和王應熊在對付程世傑這一問題上,看法卻是完全一致的,程世傑必須死!

 他一手打造的寧海軍體系必須死!王應熊就不用說了,范文程雖然是後金的謀臣,但骨子裡仍然是儒生,孔孟之道在他心裡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他可以支持一個異族入主華夏,統治神州,但絕不能容忍有人顛覆儒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將儒家從神壇上一腳踹下去!

 程世傑全力推廣全民義務教育、倡士農工商一律平等、大興尚武之風、大興工業、大辦報紙、鼓勵女子放足、倡導男女平等……

 這一條條,一樁樁,都是在挖儒家的根,最讓人恐懼的是,在經過短暫的磨合之後,這一體系立即就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遼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士大夫階層恐懼萬分!

 程世傑必須死!

 哪怕弄死他的代價是異族入侵、舉國淪喪,也在所不惜!

 異族入主中原,還得依靠他們這些士大夫治理國家,而寧海軍體系一旦推廣開來,士大夫階層至高無上的地位將被剝奪,他們將不得不跟工人、農民、軍人、商人競爭角逐原本牢牢抓在他們手中的權力,這是他們無容忍的。

 ……

 程世傑抵達遼東的時候,自然是萬人空巷,無數百姓自發的出來迎接程世傑的到來,與後世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那些混帳不同。

 遼東百姓還是非常感覺程世傑的,在遼東他們只需要認真工作,就可以獲得他們足夠生活的錢財,無論中原多動蕩,遼東卻一片祥和。

 特別是金州作為遼東最大的城市,這裡既是寧海軍的政治中樞,又是經濟中心,也是教育中心,來自朝鮮的木材、稻米,來自蒙古的牲畜皮貨,來自關內的絲綢、茶葉、瓷器、棉布,來自寧古塔那邊的珍稀皮毛……都在這裡匯集、交易。

 數以千計的工匠夜以繼日,為寧海軍打造著火炮、槍支、兵器、盔甲,這裡的工廠一家連著一家,連綿十余裡,紅赫赫的火星直竄天際,打鐵聲絕年不絕。

 這座昔日遼東二十五衛座之一的金州衛城,跟南京、北京、杭州這些名城相比還差得遠,但是在北方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了。

 “爸爸……”

 程家悅衝出人群,來到程世傑面前。

 程世傑抱起程家悅,滿心歡喜。

 至於程家龍,則直接無視了。

 良久,程世傑望著程家龍道:“有沒有惹事?”

 “沒有!”

 不過,程家龍的謊言馬上就被程家悅拆穿,程家悅開始告程家龍的狀,程家龍滿臉淒苦,他感覺自己的屁股肯定要遭殃了。

 只是讓程家龍非常意外的是,程世傑並沒有揍他,而是問題他願意不願意回去。

 程家龍才不願意回去呢?

 回去幹嘛?

 天天做不完的做業,讀不完的書,雖然在明朝他沒有後世的電腦和手機玩,但是可以玩的東西可比後世多多了,在後世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在這裡,他可是寧海軍的少帥,海國公公子,要說一人之人,萬萬人之上,也不為過。

 程家龍感覺程世傑不太對勁,當然他沒有打擾程家悅與程世傑的父女天倫之樂,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寧海軍總參謀部觀政。

 在程家龍這個年紀,在後世他還是孩子,在這個時代,他已經大人了,畢竟,程家龍的身高比大部分成年人要高。

 在來到寧海軍總參謀部的時候,程家龍就發現了問題。

 “周總參謀長呢?”

 程家龍非常疑惑,總參謀部的換人了,而且換了好多陌生人,這讓程家龍意識到寧海軍肯定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李信原本鬱鬱寡歡,因為他的主意,讓周寧去職,讓孟恩徹底離開了寧海軍的權力中心,據說將來要調到吳淞口,雖然他的級別沒變,可是離開寧海軍的中樞,那就意味著再想回來就困難了。

 李信遲疑了一下,他還沒有來得及開口,陳國棟卻告訴了程家龍,他將孟恩如何勸諫程世傑,如何惹怒程世傑,包括周寧與張裕對調,孟恩被發配的事情說了出來。

 程家龍嘟囔道:“你們真笨,他不想當皇帝,我想當啊,我爹就是想當曹操!”

 李信的眼睛一亮,他現在終於明白了問題的所在。

 就想當年曹操為什麽沒有當皇帝?

 有人說內部反對聲音太大?這其實是扯淡,從龍之功誰不想要?荀彧隻代表一小部分人,最關鍵的問題是曹操沒有過了他自己的那一關。

 曹操這一生其實都是漢臣,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他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做大漢朝的忠臣,為國家鏟除奸佞,成就自我。

 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漢朝已經失控,各地軍閥割據,紛爭不斷,不敢說曹操的動機多麽高尚,但也沒有那麽卑鄙,事情都是一步步做出來的,當年曹操肯定是先要生存下來,等到他終於統一了北方,在群雄之中活下來的時候,曹操的內心,才開始慢慢起了變化。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壞的,曹操最終沒能做出稱帝的決定,跟他的經歷很有關系,畢竟幾十年都自稱漢臣,到老了突然要篡位,心裡那種糾結與矛盾,是非常複雜的。

 當然程世傑不願意當皇帝,其實跟他的性格有直接關系,他知道一旦走上了那一步,他一輩子就別想離開皇宮,只能成為權力的傀儡。他知道大明人心一直都在,別看史書上對大明多麽誣蔑,事實上,直到清末反清複明的反抗一直都不斷。

 在程世傑心中,大明是神聖的,大明是程世傑心中的白蓮花,他可以忍受自己為了自己權利養寇自重,但是不允許自己毀掉自己心中的白蓮花。

 隨著程家龍的一句話,李信豁然開朗。

 沒錯,程世傑不願意當皇帝,可是程家龍願意啊。

 程家龍是程世傑的嫡長子,有天然的理由繼承程世傑的一切,包括軍隊,也包括財產和地位,明正言順,擁有天然的合法性。最關鍵的是,程家龍不迂腐,他似乎受到了程世傑的影響,願意接受寧海軍現在的體系。

 “李信拜見少主!”

 李信沒有避諱陳國棟,他知道陳國棟一定會向程世傑匯報,那就投石問路,看看程世傑的態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