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這本小說很健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華夏大學
最新網址:

在那些鬧事的作者看來,文社一脈主導的改革,是在文化上傷害他們的利益,進行各種娛樂活動和其他文化內容的推廣,卻沒有看到,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面,還有一個方面,正在經歷著風馳電掣一般的改變。

這個方面就是科學。

雖然說這件事情聽上去似乎有些離譜,但整個作者世界在三百年間,是幾乎沒有任何科學進步的。

當然了,那個300年間,作者世界看似都有不少科學進步,比如現在的電腦就比300年前的電腦要強的多,300年前人類也不可能造得出懸浮大巴這樣的東西出來。

但這些並不是作者世界的人類取得成就,而是人類發掘出來的祖先遺產。

之前說過,人類在300多年前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忘記了所有的東西,失去了所有過去的記憶,也丟失了所有的資料,唯獨沒有失去的就是各種科技工廠,企業,以及相應的說明書啥的。

於是人類開始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術逆向科研,一點點有了現在的科技實力。但人類目前掌握的所有科學技術其實都在老祖宗留下的技術范圍之內,別說超越了,甚至還有40%左右的技術完全無法解析,根本弄不懂其中的技術原理。

可以說,人類在這300年來取得的一切科學進步,其實都是吃老本而已。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自然不是因為人類愚蠢,而是因為人類將所有的力氣和資源,都投入到了作者的培養之中。

科學技術根本無法傷害到映照生物,只有簽約作者的力量才可以為了活下去,為了活下去,所有的孩子從小就必須接受寫作的技術培養,如果成為了簽約作者固然很好,但無法成為簽約作者,那成為打工人也是極好的。

什麽,你很聰明,三歲就能夠解方程了,但是你寫不好?

抱歉,你去礦山挖礦吧,這樣才是為人類和世界出一份力,誰有功夫搞科研呀,又不能打敗映照生物。

這不是人類的目光短淺,而是單純的為了活下來。不過隨著世界的逐漸安全,一個全新的政策,以那麽不太顯眼的方式在實際悄然執行起來。

那就是“新人類政策”。

這個政策聽上去科幻味道極為濃重,但其實非常的樸實無華,那就是派出專業的智力測試團隊,前往全世界各個城市,對適齡兒童進行智商測試,然後挑選其中智商在150以上的,18歲以下的孩子進行征集,全部集中到一所新建立的,名叫華夏大學的學校之中學習,讓這些高智商的孩子全部培養成科研人才,為作者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進行鋪墊。

嗯,根據這個標準,普通人類的智商在110左右,而學校裡面的學霸和學神,智商一般在120和130左右。

學霸的標準既需要聰明之外,還需要努力的學習。而學神的標準就只需要聰明這一項就可以了。

平均100個人裡面,還有一個人的智商在130以上,這就是學神的標準。

而假如一個人的智商能夠在150以上的話,那基本上就是各個重點名牌大學的少年班的標準了,至於智商超過180的超級天才,只要正常的成長起來,諾貝爾獎都不在話下。

當然了,還有智商在200以上的,那就是下一刻愛因斯坦了。

其中智商在150以上,180以下的大學,幾年的時間裡面大概找到了3000人左右。這些人全部在華夏大學的普通班級裡面裡面。

智商180以上的學生,全部加入華夏大學的華夏班,只可惜團隊在世界各地奔跑了一年的時間,這才找到了總共100多個智商超過180的少年天才。之後幾年,平均下來每年能夠找到30個左右,所以總共到現在為止,華夏班也才200多名學生而已。

整個華夏大學也就3200人左右。

這個數量看上去似乎實在是太少了一些,完全不夠滿足作者世界的科學發展的需要,為何不將標準定在130以上,這樣好歹也能有幾萬名大學生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老師不夠,整個作者世界有資格成為老師,能夠給這些天才們上課的,只有那些平日裡專門負責逆向科研祖宗技術的工作人員。

但因為作者世界從來沒有專門培養這些人,為了能夠有下一代的研發人員,這些人居然是采取師徒製,甚至是家族制度來進行傳承。

因為沒有專門培養科研人才的學校,所以這些研發人員在年紀大之後,就要自己去社會裡面尋找資質優秀的學生,又或者乾脆就培養自己的孩子, 讓他們跟著自己一同搞逆向研發,一點點的成長,直到老一輩死去後,他們再去尋找新人,如此才勉強保證300年的時間裡面沒有斷代,能夠持續不斷地將老祖宗的技術逆向研發出來。

但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而且也很難找到真正的天才,但也只有這些人,才掌握了這個世界的科學技術,能夠傳授給華夏大學的大學生們。

華夏大學固然可以招收3萬名大學生,但能夠找到的老師只有50個,根本培養不了這麽多人,所以不如優中選精,隻招收3000個最聰明的人,將他們全都培養成合格的科研人才之後,在一邊讓他們搞科研,一邊培養更多的科研人才,從而徹底豐富整個作者世界的科學體系。

但這是針對華夏大學的普通大學生得計劃,而不是針對華夏班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基本上平均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將50名老師所有的科學技術和知識,全都掌握到了手中。

半年之後,華夏班的學生就已經徹底超越了自己的老師,開始獨立逆向研發遠古技術,而僅僅隻用了三年時間,原本還有40%沒有被逆向研發出來的科學技術,就只剩下不到30%了。

但這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是其中兩個智商超過了200的學生,他們已經跳出了祖宗遺留下來的技術,開始自己探尋和摸索自己想要的東西。

也就是在其中一位學生的身上,劉旭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好消息,那就是劉旭需要的超級智能翻譯AI,已經研發成功了。

(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