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棄主?主動出擊
望遠鏡的視野中,滿是喀斯特,或稱為岩溶地貌,石芽與溶洞、溶溝並存,峰叢、峰林與孤峰聳立。
黃立無心欣賞這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仔細觀察過後,才下令軍隊繼續行進。
離大方城越來越近,黃立的警惕也提高到了頂點,率兩營部隊,親自趕到前鋒,與李嶽一同指揮前進。
看似神態平常,但黃立已經全力運轉超能,實時預測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半分鍾,半分鍾……
除此之外,哨探偵騎也派出很遠,不斷地傳回偵察情報。
地形地勢太過複雜,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否則,就可能遭到敵人的伏擊。
山地營已經分布兩翼,提供著側翼的安全保障。由大昌和土兵組成的部隊,在岩溶地形還能保持相當快的行進速度,令黃立讚歎不已。
“大方的吳軍應該已經知道我軍在逼進,憑他們的兵力,或是調回扼守各要道關隘的人馬,集結於大方堅守,阻擋我軍進入水西腹地,夾擊吳三桂所部。”
“或是放棄大方城,退守七星關,保證吳軍能夠通過畢節,撤回雲南的退路。”
黃立騎在馬上,邊走邊思索著接下來的行動。
第一種可能性是最大的,也是黃立早就做好布置的。
大軍進抵大方城下,兩個山地營則將在水西所派的向導引領下,先行進入水西腹地。
第二種可能就更簡單了,留兵駐守大方城,主力進入水西,對吳三桂來說,恐怕是必敗之局。
吳三桂要麽退回雲南,要麽向東面的貴陽轉進,與李本深的人馬會合一處。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水西兵敗的消息,這是一件好事,說明援助行動還不晚,劉享和皮熊也應該無事。”
黃立思慮著,心中稍寬。
從湖廣返回重慶,再到出兵作戰,行將到達大方,已經快兩個月了。按照他的估算,水西再怎麽不濟,也不會如此快地落敗。
何況,還有劉享和皮熊,以及特遣隊在輔助。就算改變不了歷史,堅持半年也應該沒問題。
當然,黃立想不到吳三桂已經陷入困境,重蹈了奢安之亂時巡撫吳三善孤軍冒進的覆轍。
主要還是水西複雜的地形,對於任何外來的進攻者來說,都是如同噩夢般的存在。
溝壑縱橫,堵住一條路只需要堆積些石頭和樹木就能完成。哪怕換成是黃立,也要謹慎小心,對安坤這個地頭蛇不敢輕視。
這就是主場之利,東道主的優勢。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不是隨便說說的。
……………
大方城。
都統吳國貴、副都統高得捷、總兵沈應時、劉之複齊聚,分兵扼守要道的兵力也已經全部調回。
征剿水西,吳三桂親自率領的人馬,以及貴州提督李本深的兵力,才是主要的征戰部隊。
吳國貴等人只是駐兵各要道關隘,防備安坤兵敗竄逃,並不參與進入水西的作戰。
所以,他們各自率領的人馬並不多,加在一起也不過八千多的兵力。
明軍攻佔遵義,並向大方進軍,吳國貴等人得到消息後,便進行了緊急商議,以確定如何行動。
“已經派出三拔人與王爺進行聯絡,可現在依然未果。”吳國貴摸著濃密的連鬢胡子,國字臉上顯出無奈之色,“李本深那邊也沒消息,可明軍來勢洶洶,不日即到城下,諸位,該是做出決定的時候。”
高得捷身材魁梧,棱角分明的臉上現出幾分輕篾之色,說道:“明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我軍當主動出擊,一舉擊敗敵人。”
高得捷,又名高大節,以驍勇善戰聞名。所率步卒甚為精銳,臨戰向以少擊多,是吳軍中的一支勁旅。
沈應時和劉之複面面相覷,雖未言語,卻對高得捷的主動出擊,不表讚成。
吳國貴也認為敵眾我寡,在野戰中以少擊多,勝算不大。
其實,吳國貴有撤兵至七星關的想法,但卻不好明說。
因為主公尚在水西,他卻不戰而退,陷主公於危境。別說吳三桂日後算帳,光這名聲就臭大街了。
“敵人數倍於我軍,不可浪戰。”吳國貴搖頭,否決了高得捷的提議,說道:“死守大方城,又有些被動。”
水西地方太大,不知道吳三桂所部的具體位置,率軍亂撞般地前去尋找會合,根本就不可行。
可要替吳三桂擋住明軍,使明軍援助水西的行動不能成功,吳國貴又覺得兵力有差距,難有勝算。
高得捷依舊堅持道:“未戰先怯,徒增敵人氣焰。 我隻率本部人馬出戰,若敗,再堅守大方,或是退至七星關,也不晚。”
在三藩之亂時,高得捷在吉安城下,隻率百余精騎出戰,竟把大隊清軍殺敗,可見其勇力和膽魄。
此次出征水西,高得捷的本部人馬也就不到一千的精騎。但在他看來,足以敵萬。
吳國貴微皺眉頭,作為吳軍中的二三號大佬,高得捷的執拗讓他很沒面子。但他又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為退守找個借口。
“既如此,吳某便祝高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吳國貴作了妥協,緩緩說道:“若勝了自然萬事大吉,若敗了,咱們也要拿定主意,是堅守大方,還是退守七星關。”
七星關因地勢險要,自古扼滇川咽喉,為西南要衝。守住七星關,能保證吳軍退回雲南,也能為雲南的援軍提供便利。
“末將以為當堅守大方城。”沈應時發現吳國貴的目光投注到他身上,隻好硬著頭皮說道:“王爺尚在水西,不可使其孤軍奮戰。”
吳國貴面無表情,又看向劉之複。
作為降將,劉之複哪敢說棄守大方城,趕忙說道:“末將以為沈總兵言之有理。堅守大方城的同時,可派人聯絡王爺,還有貴州提督李本深,雲南那邊也要派人通知。明軍勢大,我軍集中後,卻也不處弱勢。”
吳國貴沉吟半晌,在這大是大非面前,也只能選擇政治正確。但政治正確,卻是最大的敗著,令其悔恨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