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丐俠擅長揍壞人》第261章今夜來盜寶
  “前面就是葫蘆山,真的就像一個碩大無比的葫蘆耶,名副其實啊!”一路走過來,見過奇形怪狀的大山多了去了,已經見怪不怪。

  縱然如此,沈金旺看到葫蘆山還是忍不住感歎一番。

  “天色已晚,咱們就在葫蘆山邊安營扎寨吧。”東方日出望著茫茫蒼蒼的葫蘆山提議。

  眾皆讚同。

  大家停下來輕車熟路,七手八腳的共同努力,不多一會兒就完成宿營地。

  晚餐過後,大家分開值夜警戒後,其余人等,休息的休息,練功的練功。對於葫蘆山內將要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

  葫蘆寺坐落在葫蘆山中,一片巨大的叢林中。白晝望去,一大片墨綠中映出一片金黃,煞是美觀好看。

  葫蘆寺中的大殿頂上,裝置著一個銅葫蘆,相傳此物已有千年歷史。寺名也因這一大葫蘆而得。

  雖然經過多少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洗禮,雲掃霧蒸,依然金光四射,毫無消損。

  寺中僧人無不視此物為寶,說它有鎮寺防災之功效。

  寺中僧人魚龍混雜,有犯法者,甚至是要殺頭的人,只要是步入佛門,就能免去殺身之刑。

  因此,許多爭勇好鬥之徒以及綠林的梟雄頭目,都歸附於寺中。

  鑒於此,寺中僧人的武技自然精絕異常,可謂刀矛技擊,無所不工。武林高手,綠林豪傑,對這一方土地,懷有欽敬之意。

  據說,即使那些平常下山挑水,上山打柴者,不管年齡長幼,都各有雄風,平常一二十人,都難是對手。

  樹大招風,雖然贏得許多人的尊敬,但同時也招人妒忌,尋上門來挑釁。

  這天,天剛破曉,僧人們依照慣例,登上殿台進行晨課佛事。有僧人突然看見殿柱上貼著一條白色布箋,長約尺余,在晨風中飄飄悠悠,上下翻動。

  眼尖的僧人說上面好像有字,有人反駁,開玩笑,柱子那麽高,布箋離地面有十來丈高,誰能上得去。

  眾人心疑,不搞個明白心裡放不下。唯恐有什麽不詳,誤了時間,釀成大禍。

  於是,就有人扛來雲梯,攀爬上去,將白箋揭了下來。只見上面寫道:

  貴刹殿頂上的鎮寺之寶——銅葫蘆,鄙人仰慕已久。今夜,我將小試牛刀,意欲將它歸為己有,不敢不事先告知貴刹。

  希望你們多加小心,多派頂尖高手看護,不要讓我得逞。

  囂張,囂張,實在囂張!竟敢明目張膽的下戰書,把寺中的一應僧眾氣的嗚呀怪叫。

  許多人都說,我們這些人雖然過去,都分別乾過這樣那樣的惡事,有過這樣那樣的不良行為。

  可是,自從來到寺中之後,都已經洗心革面,修身養性,專心念佛,把在外面與人結下的恩怨全都遺忘。

  這是什麽人,竟如此不恭,前來挑剔,想與我們大夥較量?

  寺中方丈,是年逾古稀的高僧,也是一位功夫很深的人。聽完弟子誦讀那白箋上的內容之後,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從容鎮定。

  他想了想慢慢的對僧眾說道:“我已年老體憊,無法替代你們去做事。好在有你們這些年輕力壯的後輩撐起咱們寺裡的門面。

  我希望你們不要驚慌失措,加強戒備,防患於未然。千萬不要讓寺內的寶物落入他人之手。

  倘若真被別人偷走,徒讓外人看我們的笑話,嗤笑眾僧無能,聲譽俱損。

  你們須知,此人既然敢如此狂妄自大,

自有他的道理,絕不是那種,長於夜間小偷小摸的行為,在說大話,欺騙別人。  他注定不是尋常之輩,萬萬不要輕視他,一切小心為上。”

  聽完方丈的一席話,眾僧全都應諾。有人說,等這賊人來了,我們設法將他捉住,捆綁山門,借以警告那些有非分妄想之徒。

  方丈出主意道:“以我之見,這事並不難辦,我們要防患於未然,設幾個守護之人,夜間當值,不知哪位願意承擔此任?”

  一聽這話,立即有數十位僧眾願意當值。

  方丈隨從這些人中挑出兩個武藝精強的壯僧,讓他們二人今夜守護銅葫蘆。

  方丈特別叮囑二人千萬不要懈怠,並諄諄告誡:我佛門弟子,宜慈悲不殺為懷,即使真的遇上賊人,也一定要先禮而後兵,切記不可魯莽,乾出令外人義憤填膺的事來。

  他真怕二人一時興起,傷了來著性命。

  兩位擔負保護銅葫蘆的僧人,對方丈的話應諾不辭。

  是夜,寺中外松內緊。兩位守護僧帶著刀劍,袖中還藏著袖箭、彈丸之類的利器,在大殿周圍巡察,一點不敢怠慢。

  熟料,夜半時分,忽然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附近的聲音都很難聽到。

  這時,兩位守護獸出現倦意,暗想,這樣的鬼天氣,小偷可能不會來了,即使出現意外,也很難把五百多斤重的銅葫蘆運走。

  產生這種心思後,二人一商量,就在廊簷下坐下來,還不時抬頭觀看。

  黎明時分,風停雨住,守護僧抬頭觀看,不覺大吃一驚,嚇得魂飛魄散,殿頂上的銅葫蘆不知何時,不翼而飛。

  二人呆若木雞。

  穩定心神後,急忙去見方丈,傳告消息,同時請罪。並且一再表示,去追擊那賊。說那賊雖然偷走了寶物,肯定行之不遠,是可以追上的。

  方丈聽後歎曰:“我可以理解你們的心情, 可見你們二人不足以堪當大任啊!現在去追,但終究解決不了問題。

  這賊終究不是常人,再難堪的結果,也只能接受了。自然,你們的武技也不錯,定要去追,可以從此往東去找。

  二人千萬不要分開,更不要分道而行,那樣,會自己把自己孤立,減少優勢。

  追到大道上就算了,再遠就不要去追了。

  我認為這個賊人絕不會從小路逃走,那樣,他怕人說他膽小軟軟。搞不好,說不定他還有意在等你們去追,好與你們角鬥,競技。

  如果去,可能會碰上那人,但,恐怕那寶物很難歸還了。”

  兩個守護人未等方丈說完,就迅速跑將出去,一瞬間,已追出山門二十多裡路。

  此時,地上的樹木草石,全都被水濕。風雨雖停,可雲霧依舊彌漫四周。路上不見人跡。

  又追了一會兒,突然發現前面百十步遠的地方,好像有一個人影在晃動。他們快速的的追上去,才看清楚,原來是一位,穿著粗劣短衣的北方壯漢。

  此人相貌雄偉,走路慢慢悠悠,看樣子,是有意放慢腳步,仿佛是在等待著什麽。

  最讓人驚駭的是,此漢子手上正舉著寺中的那個銅葫蘆。

  兩位僧人想起方丈曾說,此賊肯定以雙手捧著銅葫蘆行走。很可能,一隻手拿著此物,用另一隻手與人拚殺交手。

  若遇上自己敵不過的對手,就立即返回,可別虎口拔牙,捋了胡須惹來大禍。

  兩位守護僧看見賊人把玩銅葫蘆毫不費力,猶如拿著一個玩具,心生恐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