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丐俠擅長揍壞人》第232章張天英拜師
  張天英忙抬臉順聲看過去,只見一個高瘦的老者,從遠處踏步而來。

  觀那老者的年紀在六十歲左右,頭戴八楞瓜皮小帽,身穿灰布直襟大褂,生的身似寒松,面如滿月,顧盼之間,神采照人。

  一部銀髯飄灑胸前,直垂過腹,穩妥妥的一位美髯公。

  老者笑容藹然,徐徐走來。

  離得近了,張天英心中不由一顫,老者的白須與自己先前找到的那兩根白須一樣瑩澤。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老賊啊老賊,你自動送到小爺面前,小爺豈有放過之理。

  張天英打定主意,虎目圓睜,暗暗運氣,就要動手。

  老者呵呵一笑說道:“壯士,一定是為老朽而來吧。既然來了,就請到寒舍喝杯茶水。有什麽話,咱們兩個好好坐下說。犯不上讓小孩子受驚。”

  張天英心中一緊,暗暗吃驚,萬萬沒想到,老者居然看穿他,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既如此,也就順坡下驢,跟他走一遭,看看他葫蘆裡賣的什麽藥。

  老少三人,來到一個土牆院中,三間草房倒也寬敞。

  老者親自為張天英沏茶遞水,又端來一些乾果蜜餞,請張天英打牙祭。

  張天英提著十二萬分的精神,左右環視,只見屋中擺設雖然簡樸,但打掃的十分乾淨。

  靠著窗戶有張小桌,擺放著油燈古卷。牆上斜掛著一口寶劍,長纓墜地,劍稍斑駁,古色盎然,看來有些年頭了。

  老者打發小胖丫頭到外面去玩,敬茶之後,笑問:“差爺不必隱瞞,可是老朽那兩根白須引你來的嗎?”

  張天英內心一激靈,心說,原來那兩根胡須,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綻,把柄。好讓我憑借白須找到他,他如此做的目的是什麽?

  思忖至此,拱手相問:“老人家,果然如你所說,正是你老留下的白須引我到此踅摸。

  敢問你老人家,都這把年紀了,不好好安享晚年,何苦乾這些蠅營狗苟的下作勾當?

  再說了,你既然得了那麽多金銀財寶,又何必安於這種茅屋陋室之中,而應該是大把揮霍享受才是啊?”

  詢問真相之時,張天英將右手摸在懷中,他心有忐忑,恐遭不測,只要老者有異樣,他立刻掏出匕首,要其老命。

  老者越發大笑,說道:“差爺,何必動刀兵,老朽若要害你,在茶水裡面放些毒藥,何須給你動手的機會?請你把懷著中的利刃拿出來,讓老朽看一看,究竟有多鋒利!”

  老者此言一出,張天英羞愧無地,隻得掏出匕首,雙手托著遞到老者面前。

  老者雙手接過匕首,看了一看,說聲“不錯,倒也是純鋼精鑄,可惜還差些火候,不如讓老朽讓老朽與你淬磨一番。”

  說罷,猛然將匕首插進嘴裡,只聽“嘎巴”一聲脆響,好好的匕首頃刻之間斷為兩截。

  張天英心中大孩,一個花甲老人,居然能如同碎冰一般將鋼刀咬斷,可見其內功何等深厚。

  自己想要捉拿此人,難於上青天了!小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兩說。

  有道是不服高人有罪,我還是老老實實問個明白,聽他說出真相,再作定奪,是否與其動手。

  哪料想,不等他開口問,老者先行說道:“差爺,你跟我到內室來,給你看一樣東西。”

  說著話起身離座,先行進到裡屋,張天英隻好跟進去。

  只見地上摞著十幾個長條木箱,

老者將最上面的一個木箱子的蓋掀開,頓時光華四射,赫然全是黃金白銀,翡翠瑪瑙。  老者笑吟吟的說:“這些都是老朽從那些大戶人家拿來的不義之財。

  須知道,這些東西本來不該屬於他們,他們其心不正,專乾坑蒙拐騙的勾當。

  為了得到這些黃白之物,不惜殘害好人。來來來,你隨我到外面來。”

  說著話,老者又把張天英帶到了外面。只見挨著土牆有一口大甕,老者掀開其中一個,大甕的蓋子,張天英探頭一看,裡面堆滿了粗鹽。

  老者將枯枝一般的手伸進去,往上一提,居然拎出來一顆人頭。

  張天英慌忙退後一步,亮開架勢,隻待發招。

  老者讓他不必驚慌,對他說道:“你應該認得他,他叫於伯仁,半生害人。

  前年因為一塊地皮,逼死一家五口,你剛才看到的那個小丫頭,就是那戶人家的女兒。我見那小丫頭無依無靠,十分可憐,所以才將其認作孫女,帶在身邊成全她三餐溫飽。

  差爺,也是響當當的好漢,老朽問你,這種人該不該殺?”

  張天英仔細看過,果然是於伯仁,他知道他素來歹毒,如今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也是活該。

  看來其他幾個大甕裡,裝著的也是惡人的頭顱。

  老者將頭顱丟回甕裡,笑著對張天英說道:“差爺,老朽讓你看過金銀、人頭,也該對你說說心裡話。

  老朽半生漂泊,無兒無女,也無傳人,如今是風燭殘年,蹦躂不了幾天了。

  不瞞你說,我曾暗中觀察許久,認定你是一個忠義漢子,我想將生平所學悉數傳授給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你先別急著答覆,聽我把話說完,不論你願不願意拜我為師,那些金銀我都會讓你帶回去交差。”

  不等老者說完, 張天英排山倒玉柱一般倒頭便拜,口稱:“師父在上,受徒兒一拜!”說罷,哐哐磕響頭。

  老者趕緊用手攙扶,從這一刻起,二人便是師徒關系。

  張天英留在老者身邊,早晚勤加苦練,他底子厚,天生就是練武的好材料,加之師父肯教,徒弟肯學,半月之後,張天英的武功大增。

  月余之後,一天拂曉,張天英早起練功,卻發現老恩師和胖丫頭不見了。

  桌子上壓著一張字條,上面寥寥數字,是老恩師親筆所寫,告誡張天英好自為之,絕不可仗勢欺人,也不要找他的下落,兩人的師徒關系到此為止。

  張天英也是錚錚鐵漢,這一刻居然像孩子一樣嚎啕大哭,他是真心舍不得跟老師分別。只是朝著四方磕頭,算是送別老恩師。

  而那些金銀財寶,被老恩師悉數留下,讓他回去交差。

  張天英回去交差之後,辭去差事,自此離開海州城府,浪跡天涯,四海為家,專管不平事。

  俠義之舉,豪氣乾雲,令人稱頌。

  如此流浪幾年,直到遇到心上人,才回來定居此地。

  齊掃光聽完張天英的故事,感歎連連的說:“我總感覺你不是平凡人,你果真不簡單,原來是在府衙當差,看來職位不低。”

  張天英謙虛說:“就是一個小頭目而已,混碗飯吃。”

  幾人聊著天,康先生來換藥了。來的此大夫非彼大夫,是他的兒子康愛平。也是一個少年郎。眉清目秀,面如傅粉,文文靜靜,形同一個女孩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