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些家夥都是在撒謊!”崔弘度道:“如果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吐蕃人至少有五萬人,早就打到松州來了!”
“他們中當然有人在撒謊!”王文佐慢條斯理的答道:“但也不會都是在撒謊,其中還是有不少真話!”
“是的,但根本無法分辨!”崔弘度道。
“這倒未必!”王文佐笑道:“只要把這些情報綜合起來看看就能確定了,比如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這明顯說的是一支軍隊,像這個就應該不會有問題了!”王文佐指著地圖上的幾個相鄰的黑點說道。
“都督!”伊吉連博德推門進來了,他取出那份地圖:“您看,這是那些羌胡人稟告的吐蕃人出沒地點!”
“好,拿過來一起參詳參詳!”王文佐笑道:“靺鞨、百濟和倭國的郎黨還需要休養三四日,然後就可以出動巡查了,打上兩個勝仗,形勢就大不一樣了,那些羌胡人自然會站到大唐這邊來的!”
——————————————————
風吹過樹林,發出陣陣婆娑聲,縈繞耳邊。
谷地河水奔流,蜿蜒穿過河床,日光在水面粼粼波動。樹下,戰馬輕聲嘶鳴,伸蹄扒開覆滿落葉的濕軟地面。人們壓低聲音,緊張地開著玩笑。吐延芒結波不時聽見長槍的碰撞和鎖子甲滑動所發出的微弱聲響,但即便這些聲音,也顯得朦朧模糊。羌人少女小心的在人群中尋找阿克敦的身影,這能讓她覺得安心。
“前面還有多遠?”黑齒常之問道。
“走出這個山谷,然後向西沿著河流走三裡路,有一處淺灘,從那處淺灘渡河,折向東走五裡路就到了!”羌人少女的聲音有點輕微的顫抖,不知道為什麽,這個虯髯濃須的唐人將軍總是讓他不自覺的顫抖。
“很好!”黑齒常之滿意的點了點頭,出發前當他得知自己的向導是個女人還有點不高興,但隨著行程的持續,他的態度就改變了,吐延芒結波的眼裡這片高原就好像她的掌紋一般熟悉,某條河流、谷地、森林、泥沼,她都知道應該怎麽安全的通過,只是不知道為何她和自己說話時為何總是發抖,難道她衣服穿少了?那可不太好,這鬼地方的天氣太無常了,中午還是豔陽高照,下午就狂風暴雨,若是這羌人小娘子病倒了豈不是麻煩了。
“來人,把我那件狐皮襖子拿來!”黑齒常之道,他從部下手中接過狐皮襖子,遞給吐延芒結波:“穿上吧!這個暖和!我看你總是在發抖!”
“多謝將軍!”吐延芒結波有些窘迫的低頭感謝,她想說自己顫抖並不是因為寒冷,但她也知道此時最好是出言感謝。
黑齒常之擺了擺手,示意羌人少女無需在意。雖然面上沒有表示,但他心裡對王文佐讓自己承擔第一次巡視任務十分高興,上司的重視總是好事情,尤其像王文佐這樣前途無量的上司。
遠處傳來一聲微弱的鳥鳴,那是一種高亢而尖銳的顫音,有如一隻冰冷的手,劃過黑齒常之的頸背。又一隻鳥顫鳴應和,接著是第三隻、第四隻。這是伯勞鳥的叫聲。這種猛禽在朝鮮半島和遼東十分常見,黑齒常之對其叫聲非常熟悉,但在松州,他還未曾聽聞。
“有軍情!”黑齒常之舉起右手:“各軍準備!”
看到四周的唐軍展開隊形,披甲上弦,吐延芒結波感覺到一股無形的顫栗通過自己的身體,戰鬥要開始了!那些該死的吐蕃狗,總算可以向他們復仇了!少女下意識的握緊腰間的刀柄,全然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嘴唇已經滲出一抹鮮紅。
周圍安靜下來,四下寂然之中,她可以聽見陣陣馬蹄聲,距離雖遠,卻在迅速逼近,那是在前面的斥候,那個熟悉的人,他應該沒事吧?
億萬年的光陰仿佛來了又去,聲音越變越大,她聽見更多聲音,有人大聲叫喊,渡河時水花飛揚。戰馬在打著響鼻。她看到他了……雖然只是一刹那,雖然只是透過樹木的間隙,但她深知必是他無疑。即便是在這麽遠的距離,阿克敦的身影依舊清晰可辨,他的盔甲閃爍著陽光,灰色披風隨風飄動,不知道為什麽,他沒有戴頭盔。一瞬間後,阿克敦的身影就又消失在樹林中,取而代之的是一陣有節奏的呼哨聲。
“吐蕃人要到了,總兵力應該有三千人上下!”黑齒常之從呼哨聲中準確的閱讀出斥候傳遞的信息,他也曾經去定林寺上過課,理論上講他也是阿克敦、王樸他們的老師之一。他拔出佩刀,向前指了指:“弩手向前,三列橫隊!”
雖然是一場遭遇戰,但黑齒常之選擇的陣地還是很出色的。日光從唐軍弩手的背後投射而來,不用擔心晃了弩手們的眼睛,地面鋪滿厚厚落葉,背後是隆起的山脊,兩側密林遍布,腳下丘陵緩緩下降,直至河邊。地勢越低,矮樹叢便越見稀疏。黑齒常之下令騎兵全部下馬,在弓弩手的兩側列陣,丹陽藤牌手列陣於弩手之後,他本人身居高處大旗之下,面前是兩具隨行的“蠍子”。
斥候們的戰馬越過溪流,濺起漫天的水花,吐延芒結波的心不禁為之雀躍,他安然無恙,真好!她不禁低頭向神靈祈禱感謝。
阿克敦勒緊韁繩,戰馬高聲嘶鳴,他對黑齒常之高聲道:“吐蕃人馬上就要到了!”
“很好,回到你的位置去!”黑齒常之仿佛一塊冰冷堅硬的花崗岩:“吹號,歡迎客人!”
啊啊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陣陣號角聲響起,引起陣陣回音,吐蕃人的身影出現在河對岸的坡地上,橫隊無窮無盡,矛尖猶如寒星,羌人少女的心不爭氣的劇烈跳動起來,一下、兩下、四下,她不禁仇恨起自己來,為什麽?仇敵就在眼前,自己難道害怕了嗎?
吐蕃人並沒有讓唐軍等待,隨著陣陣牛皮鼓和號角聲,吐蕃人的橫列開始向前移動,與唐軍一樣,吐蕃人將步兵布置在當中,騎兵在兩側,而有些不同的是,吐蕃人的排成了三疊陣,一開始渡河進攻的只有第一陣,後面的兩疊留在原地等待著號令。
“好托大的吐蕃兵!”黑齒常之冷哼了一聲,心中警惕之心卻更盛了。這種三疊陣在古代民族的軍隊中其實很常見,比如古羅馬人就將軍隊依照年齡和裝備分為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輕和沒有什麽戰鬥經驗的士兵,第二列是有成年的有一定戰鬥經驗的士兵組成,第三列是年長且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被稱為後備兵。交戰時第一列先投入戰鬥,當第一列無法擊敗對手之後,第二列的壯年兵投入戰鬥,如果第二列還無法取勝,則一直在最後養軍蓄銳的第三列老兵投入戰鬥。有讀者可能會奇怪,為何古代的將軍們不將全部軍隊一次投入戰鬥,將敵軍徹底打垮而這麽麻煩呢?這豈不是添油戰術?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在冷兵器時代,大部分時候兩軍交戰的陣線長度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太長,原因很簡單,當時將領指揮軍隊的方式要麽是鼓號,要麽是旗幟,如果陣線超過一定長度,將軍就根本無法指揮軍隊協同作戰了。既然陣線的長度已經確定了,那麽雙方能夠直接交戰的士兵也有一定的上限,如果超出了這個上限,更多的士兵其實也只是在後面搖旗呐喊,沒法真正廝殺。那麽與其將所有的士兵一次性投入戰鬥,不如分成若乾列,根據戰況逐次投入戰鬥更靈活。
但也不是所有軍隊都能做到這種三疊陣的,首先這麽做通常每一疊陣的士兵數量都會處於劣勢,而陣中的士兵看到敵方數量比自己多的時候,必須能保持戰鬥的勇氣和韌性,這就很不一般了。吐蕃人敢於面對唐軍還擺出三疊陣來,說明其將領對自己士兵們的紀律和勇氣非常自信。
吐蕃士兵的靴子踏入河中,濺起水花,鼓聲如雷,震的吐延芒結波頭皮發麻,她突然有一種恐懼的感覺,自己真的能夠向吐蕃人復仇嗎?
最先開火的是唐軍的“蠍子”然後是弓手們,至於那些宣潤弩手,他們並沒有開始射擊,而是依舊保持原地不動,似乎像是一群雕塑。吐蕃人的行列不斷有人倒下,但旋即被後面的人填補空缺,就仿佛一堵會移動的石牆,勻速向前移動。直到雙方的距離縮短到只有大概五十步上下時,弩手們才開始射擊,射完的弩手退後,開始用腳踩住弩前的鐵環,用腰帶上的鐵鉤扣住弩弦,然後站直身體,用腰腹之力將強弩拉開,最後裝上弩矢。
面對如此強勁的強弩,吐蕃士兵的行列迅速出現了更多的缺口,雖然立刻被後繼者填補,但那種泰然自若的氣勢也不複存在了,終於吐蕃人陣中傳出響亮的號角聲,連續三聲。第一列的吐蕃士兵齊聲呐喊,然後快步衝了上來。
“弩手退後,換大棒!”
隨著號令聲,弩手們散開,退入後面藤牌手的間隙,他們將換上頂端包裹著鐵皮的大木棒,準備混戰時投入戰鬥,而藤牌手們先向撲過來的吐蕃人投出一排標槍,然後排成一道緊密的盾牆,頂住了吐蕃人的衝擊。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的將軍們都一致認為短兵相接是各種戰鬥中最殘酷,也是最考驗士兵勇氣和堅韌的一種。而吐蕃人就是憑借這個擊敗一個個敵人,將自己的帝國從青藏高原西南一隅擴張到從印度河到北方草原的廣袤土地的。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竭力劈砍撞擊著前面的盾牆,試圖將其衝開一個口子,衝破敵人的陣線,然後追亡逐北,砍殺敵人的潰兵。
從他們過往的經驗看,這個過程應該並不長,很少有人能夠抵擋這種猛烈的進攻的。但這一次,情況好像有些不對。對面的盾牆有著出乎意料之外的堅韌,他們相互用盾牌掩護,並不時從盾牌的縫隙刺出,將己方的勇士刺死,而己方的進攻大部分都徒勞無益的消耗在那面盾牆上了。
吐蕃陣中的號角聲再次響起,第二列的士兵開始向前移動,顯然吐蕃人的將軍已經不想再等下去了,他要增加籌碼,一舉擊潰對手。
“阿克敦,沙吒相如,你們幾個上馬,領騎兵從兩翼衝出,側擊敵陣!”黑齒常之大聲道,他很清楚再堅強的盾牆也不可能無限制的抵抗衝擊,戰場上對抗進攻的最好辦法不是防守,而是巧妙的反擊,吐蕃人這種橫列的弱點就是兩側,只要騎兵出現在戰場上,步兵本能的反應就是收縮兩側,防止敵軍騎兵的側擊或者迂回。
隨著唐軍中軍大旗的晃動,數百騎從唐軍兩側湧出,他們以極快的速度繞過了吐蕃人第二列兩側的頂端,然後向其射出一陣箭矢,然後向其背後掠過,受到威脅的吐蕃人第二列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位於橫列左右兩端的步卒開始向中央收縮,形成一個巨大的“門”字形。
“好,這些吐蕃人還真有兩下子!”黑齒常之讚道,直到熱兵器出現前,冷兵器步兵對付騎兵迂回的辦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兩翼收縮,橫隊變縱隊,組成一個類似於空心方陣的陣型,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在混亂的戰場上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不光要出色的指揮官,士兵們的勇氣和紀律也是不一般。
隨著吐蕃人後陣的號角再次響起,吐蕃軍的第三陣,也是最後一陣也開始向前移動了,與其一起移動的還有大旗和為數不多的騎兵,吐蕃人的戰馬並不好,高原上的馬匹堅韌,耐力好,但體型矮小,衝刺速度也不快,和唐軍高大的戰馬比起來也就比驢子強點,所以吐蕃軍隊中大部分騎兵都是由其他被征服民族的仆從軍擔任的,而這隊吐蕃軍由於還沒搞定當地的羌胡部落,騎兵少且弱,顯然吐蕃人這是要孤注一擲了。
祝大家520快樂,讀者都成雙成對,事事順遂,長樂未央!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