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命水滸》第124章:潯陽江頭
  老話說的好,建設需很長時間,破壞就在一瞬間。

  冷兵器時代的戰火還稍有收斂,石碣村商業街和獨龍鎮商業街破壞的還不算嚴重。

  朱富和武大郎重新返回各自的商業地盤,加上梁山紅磚、水泥的大量供應,又重新翻修和擴建。

  周邊的商人聽聞梁山已經大勝的消息,紛紛再次湧來,一時間客棧爆滿,貨棧裡的貨品一運來,立刻就有人拉走。

  來往主寨拉貨的商船不夠用,玄武水軍不得不支持一部分戰艦來運貨。

  買貨而走的商戶,臨走時還帶走一面梁山的杏黃小旗。

  隨著梁山武裝巡遊,聲威傳播四方,代表“武裝行商令”的杏黃小旗就是安全的保證,沿路山賊見了不敢劫掠,縣衙小吏不敢勒索,端得好用。

  政和六年(1116年)五月二十九。

  東京汴梁。

  蔡府一片忙碌,闔府上下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在為蔡京的七十大壽做準備。

  1047年出生的蔡京在1116年69歲的時候過70大壽,也是很合理的吧。

  正式生日宴會時間是六月十五,只有半個月時間了。

  許多遠地祝壽的客人已經到達,拿著禮單前來送禮的人員更是在大門口排成了長隊。

  可即便如此喜慶的日子,蔡京仍然開心不起來。

  一是那個可惡的晁蓋又打了勝仗,尤其是在劫掠自己生辰綱一周年的時候,這不是給你七十大壽添堵麽!而朝廷竟然挪不出錢糧組織大軍剿匪!童貫這家夥見勢不妙,也早早跑去西夏前線,說是那邊即將有大進展,要去督軍。

  二是自己的長子蔡攸開始有預謀的奪權了。當有外敵的時候,他們父子一起裡應外合給趙佶灌迷魂湯。當外敵都打倒的時候,父子之間卻開始了內鬥。

  蔡攸想要入樞密院的小心思人盡皆知。但只要蔡京一日不退,就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家有百口,主事一人,蔡京這個團隊裡不能出現蔡攸這樣明晃晃的“接班人”,否則團隊內部將再也無法團結。

  這些人精甘願做我門下走狗,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下賤,也不是我真的多麽了不起。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我這麽大年紀,遲早要在他們之中選一個接班人放權,所以才爭著表現!

  但凡我露出一絲“家天下”的傾向,手下這些人精看不到希望,就會反戈!攸兒怎麽就看不懂我的苦心呢?有些事能說不能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說啊!

  這次蔡攸急匆匆的跳出來,聯合徐槐乾倒了崔浩,已經開始引起這些人精的警覺了!

  唉,想把自己的財富、地位平穩的交給下一代,何其難也!

  ...............

  此時,蔡府內迎來送往的蔡攸也不開心。

  本來陰了老爹一手,和徐槐一起取得了京東西路的大權,他應該喜笑顏開才對。但最近一件煩心事讓他臉上無光。

  蔡攸長子蔡閑是個癡呆兒,從小和童貫這死太監的養女童嬌秀定了婚約,如今那童嬌秀長到十六歲,真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還跟隨京城名人李師師學藝,一身媚骨天成。蔡攸非常滿意,兒子雖然癡呆,但他不是啊!許多事情可以幫忙的,延續蔡家血脈才是大事!

  本來是件天大的美事,卻不想,童嬌秀去和李師師學藝時,被京城一個風流軍漢盯上了,兩人勾搭成奸三個多月,肚子都大了,實在滿不住,被人看出了端倪。

  現在滿京城都在傳這件風流事,

蔡攸現在只要出門,就會被人暗中指指點點,搞的好像被戴了綠帽子的是他一樣!  蔡攸現在氣的是一佛涅槃,二佛升天。發誓要那個風流軍漢去死!

  叫什麽來著?王喜還是王慶?不重要!都得死!

  他已經讓順天府尹去抓人了,抓了就想辦法弄死!蔡家和童家兩個大佬結親,竟然出現這種醜聞,往小了說有失文人體面,往大了說有失國體啊,若是被番邦得知,還以為大宋都是玩這麽花呢!

  這可不行!

  大宋是文人治國,禮儀之邦,絕對不能有這種汙點!

  ...............

  此時,大名府盧家。

  盧俊義正給管家李固、親隨燕青安排事務。

  “城門還是未開麽?”

  盧俊義最近要北上販馬,已經和遼國那邊聯絡好了,他這邊運送一批茶葉、絲綢北上,然後和遼國的生意夥伴一起深入草原挑選好馬,一來一回能賺近萬貫。

  “尚未,梁中書嚴令,不準一人進城,不準一物出城。說是防備梁山奸細進入,我看他就是膽小如鼠。”

  管家李固忿忿不平,為老爺不能北上遠行而憤怒不已。

  “梁山麽?”

  盧俊義做生意的,消息最是靈通。自己的兩個師弟,林衝、史文恭好像都投靠了梁山,我輩皆為良人,何苦做賊呢,唉。

  “小乙,去過內黃縣了?東西可給我師父送去了?”

  想起師弟,自然不能忘了師父,盧俊義的恩師周侗前年忽然從東京汴梁過來暫住,讓他欣喜不已。自從正妻周氏病故後,老師周侗就已經不和他往來了,讓他想要盡孝卻不能。這次有機會盡孝,盧俊義自然是百般孝敬。

  但師父周侗每每看到續妻賈氏,就皺眉不已,沒過倆月,就去內黃縣老家定居了。

  索性邯鄲大名府距離安陽內黃縣並不算遠,騎馬一天就能跑個來回。盧俊義不但給師父買了百畝良田,還常安排燕青去給師父送東西,前幾日剛送去了一柄得自遼國的寶弓。

  “已經送去了,老爺子很開心,還有,他最近新收了幾個弟子,在縣裡時常教他們習武射箭,看起來頗為自得。”

  燕青恭敬的回答道。

  “也好,師父一身好本領,是個閑不住的,有些事做也不錯。”

  盧俊義點頭,師父壽辰就在今日,如今出不得城,怕是不能前去祝賀了。

  ..........

  內黃縣,麒麟村。

  老武聖周侗今日過壽,許多鄉鄰前來祝賀,還有自己新收的四個十二三歲的小徒弟,分列兩側。

  分別是:

  王員外的兒子王貴,喜穿青衣。

  張員外的兒子張顯,喜穿綠袍。

  湯員外的兒子湯懷,喜歡黑衣。

  佃戶家的兒子嶽飛,喜...其實是因為白衣不用染色,最便宜。

  白衣最不耐髒,但嶽飛的衣服卻總是最乾淨的。

  周侗老爺子在四個弟子中最喜嶽飛。

  嶽飛本是內黃縣西側三十裡湯陰縣人士,當年黃河決堤,嶽飛一家遭難,老母親抱著嶽飛乘著水甕飄到了內黃縣。真可謂是開局一個甕,家業全靠雙手掙。

  嶽飛的父親嶽和在內黃縣,作為一個外來戶,在麒麟村打拚了十幾年也沒攢下一塊田地,一直靠給人做佃戶過活。

  盧俊義給周侗買了百畝良田,嶽和正好成了周侗家的佃戶。但周侗卻對嶽飛這個外表黑瘦,雙目炯炯有神的少年另眼相看。

  麒麟村幾個員外邀請周侗給孩子們教授武藝時,周侗滿口答應,又免了嶽和一家租稅,讓嶽飛跟他一起學文習武。

  “此子根骨奇佳,乃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當與我有師徒之緣!”

  周侗三個親傳弟子,盧俊義當了富家員外想著賺錢比練武多;林衝、史文恭做了反賊,以後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活。既然三個大號練廢了,我再開個小號!

  王貴、張顯、湯懷只能算是附帶的,跟欒廷玉、孫立類似,教授你武藝,卻入不得門庭。

  今日壽辰,老武聖也是有意顯擺自己這四個小徒弟,一番熱鬧之後,老武聖拿起盧俊義送他的鐵背寶雕弓,抽出三支箭,朝著百步外的柳樹連射三箭,正中柳樹上的疙瘩。

  “神射!”

  周圍賓客大聲稱讚。

  “哈哈哈,我這射術在東京汴梁也是一絕,這寶雕弓更是弟子千金從遼國購得,專程送我。大家不如拉動試試。”

  周侗大笑炫耀,並將寶弓傳給眾人觀摩。

  眾人一一拿起,摩挲一番,送還武聖,大聲稱讚周侗好武藝,好福氣。

  “可有人想要用此弓試射?”

  周侗再次邀請道。

  “不敢,不敢!”

  “拉不動,拉不動!”

  眾人紛紛推辭,光是拉開都費老鼻子勁了,還要瞄準射中百步外的目標,太難了,太難了。

  “飛兒,你來試試!”

  周侗見無人上前,將寶弓交給了身後的白衣少年嶽飛。

  “弟子技藝淺薄,不敢獻醜。”

  嶽飛謙虛道。

  “唉,盡管射來,讓眾人看看你的技藝。”

  周侗繼續鼓勵道。

  “如此,弟子獻醜了!”

  嶽飛今年十三歲,又黑又瘦。向師父躬身一禮之後,持弓上前。他知道師父今日如此炫耀,目的就是為了替自己揚名,千萬不能砸了場。

  周圍賓客鄉鄰見嶽飛如此模樣,都議論紛紛,看他細胳膊細腿,怕是連弓都拉不開吧。

  嶽飛是個出奇的大心臟,越是大場面越是冷靜,馬步一扎,抽出一支羽箭,雙臂一較力,鐵背寶雕弓咯吱吱的被拉開,形如滿月。

  “拉開了,他拉開了!”

  眾人驚訝的說道。

  “這少年莫非天生神力!”

  各位賓客剛才也都試過弓,一個成年人都未必能拉開,這個十三歲的黑瘦孩子竟然能拉一個滿,實在厲害。

  王貴、張顯、湯懷略帶嫉妒的看著場上的嶽飛,但讓他們上,他們還真不行,連弓都拉不開呢。

  “著!”

  自然吐息,弓臂回縮,箭如流星百步眨眼而過。

  “中了,中了!”

  在柳樹旁觀瞧的人大聲喊道。

  “咯吱吱!”

  嶽飛再開弓。

  “著!”

  “又中了,又中了!”

  “再射!”

  “中了,中了!三箭全部射中之前三箭的箭杆之上了。”

  周圍賓客看到從樹上取下的三根連在一起的羽箭,更是大聲稱讚。

  “神射啊。”

  “恭喜周教頭,弟子青出於藍啊!”

  “弟子幸不辱命!”

  嶽飛見今日沒玩砸,也長出了一口氣,躬身施禮,將寶弓送歸師父。

  周侗也哈哈大笑,將寶弓一推,道:“這就算是為師送你的禮物吧,以後持此弓,當建功立業,為國為民。”

  “謝師父賜弓,謹遵師命!”

  嶽飛也很開心,他還是第一次收到這麽貴重的禮物。對師父越發尊敬。

  熱熱鬧鬧一天,眾賓客離去。

  四個弟子收拾一番,臨走之前,嶽飛說道:“師父,聽聞梁山賊寇肆虐,等我們練好文武藝,一定報效朝廷,滅賊安民,如此方不負師父贈弓之恩。”

  “額......”

  周侗一時無語。想了好一會兒,才對四小隻說道:“為國為民的方式很多。與朝廷為敵,未必就一定是錯。上古至今幾千年來,朝代更迭不斷,你能說各朝開國元勳們就一定是錯的麽?”

  “這......”

  四人面面相覷,無法解答。

  “好啦,你們還小,這些事情不需要考慮,安心練習武藝便是。”

  “是, 師父。”

  送走孩子們,周侗也是無奈一歎。忠與義,他這個活了幾十年的老人尚且分辨不清,還是不要讓沒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們想太多為好。

  ..............

  忠與義的思考,江州的宋江也在煩惱。

  宋江被刺配江州,一路驚險不斷,好幾次差點喪命,但都化險為夷,終於抵達了江州牢城營,並被戴宗照顧。

  安頓下來沒幾天,就聽到了江湖傳言梁山再次大勝官軍,並四處武裝巡遊,威風的緊。

  “如果早些時候,我沒有去滄州,而是投靠晁蓋哥哥,如此威風的人裡,或許就有我一個吧!”

  “不,不行。父親希望我做個良民。我要懂得忠孝啊。”

  “我來江州被戴宗兄弟照顧,也是托吳用先生來信叮囑的福,梁山兄弟,如此義氣深重,難道不是我一生追求的麽?”

  “不,不可,我要忠心等待官家大赦天下,我要忍耐,忍耐啊!”

  因為提前被晁蓋截胡,宋江在江州沒了李逵的陪伴,戴宗忙著公務,想找張順、張橫、李俊喝酒又沒遇到人……

  身在家鄉千裡之外,宋江突然感覺好寂寞。

  於是他到潯陽樓上喝悶酒,肥羊、嫩雞、釀鵝、精肉配著據說是梁山泊產的瓊漿玉液酒,人一個,杯兩盞,倚闌暢飲,不覺沉醉。

  喝醉之後,忠、義之辯糾纏,感恨傷懷、潸然淚下,恍恍惚惚間寫下了一首詩詞,寫完最後兩句: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越看越滿意,落了題款,哈哈大笑離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