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29章:燒磚製泥
  皇權不下鄉的含義,不是皇權管不到鄉村,而是皇權不會直接插手縣級以下人事安排。

  所以村有村長,保有保正,鄉有鄉老,縣衙班頭、衙司、文書等皆為本鄉本土的人員擔任。少有外地人員。

  同樣,縣令、知府這樣的一縣、一郡長官,也不會由本地人擔任。

  雙方互有默契。縣令五年一換,知府三年一調,如走馬觀花。

  而本鄉本土的吏員卻是一輩子扎根於斯,乾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本地的坐地虎。趙家就是鄆城縣最大的坐地虎。

  宋江所在的宋家,朱仝所在的朱家,比起趙家都要差上一大截。

  雷橫的雷家就跟不要提了,雷橫就是個打鐵的匠戶,因為逐虎過澗被上任知縣提拔成了步兵都頭,這才剛剛脫了賤籍,三十好幾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有,守著老娘度日。

  所以這次來鄆城縣尋求商業合作,晁蓋也沒好意思聯系和禍害宋江、朱仝、雷橫這幾個朋友,直接找上了勢力更強的縣尉趙能。

  趙能趙能非常無能。這幾乎已經是鄆城縣眾人的共識。

  但晁蓋很喜歡跟這樣的人合作。

  “縣尉大人,我們能聊聊嗎?”

  晁蓋語氣和藹的問道。如果忽略身後沒面目焦挺和喪門神鮑旭,那氣氛就更融洽了。

  “能,能,當然能!天王想聊什麽?”

  趙能趕緊爬起,打躬作揖。

  “不急,不急,我們不如先拉拉家常,先從你家的族譜說起,聊上七八個時辰。聽說你的兒子都已經娶妻,真是好福氣啊。”

  晁蓋擔任東溪村保正多年,對縣尉這種縣內名人家底,自然是知根知底。

  “哎呦,我的好天王唉,咱們有事說事,您別嚇唬我啊。我們趙家人丁單薄,您的念叨我們可擔不起。若是被人知曉您在我府上,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啦。您就快說來意吧,我洗耳恭聽。”

  趙能嚇得一身冷汗,晁蓋一夜攻破濟州城之後,他的能力早就被人傳的能上天入地,對這種人他既不敢得罪,又不敢親近。

  晁蓋見把趙能唬住了,這才慢悠悠的說道:“聽說你家有石炭礦坑,我手裡正好有些閑錢,想要入股。開個價吧。”

  “天王唉,若是以前,憑著您的名頭,您一開口,送您一些乾股都沒問題。但您現在身份特殊,粘上就是滅門之禍。若是天王想要些石炭取暖,直接送您千斤如何?”

  趙能打著破財免災的想法,趕緊說道。

  “你是在打發叫花子嗎?”

  晁蓋臉上笑意更濃,語氣也更加溫和。但焦挺和鮑旭怒目圓睜,一左一右夾著趙能,似乎下一刻就要把撕碎吃了。

  現在市面上百斤石炭400文,一千斤才價值4貫。確實拿不出手。

  “不敢,不敢,天王,饒命!我送您五千斤,五千斤!”

  趙能不敢大聲喊,怕把人找來,壓低著嗓子乞求道。

  “你覺得我會缺你這20貫錢嗎?”

  晁蓋搖頭。鮑旭已經把牛耳尖刀抽出來了。

  “再加,再加,我還可以再加!我送五萬斤!”

  趙能也知道晁蓋是家財萬貫的富戶,現在成了梁山之主,錢少了根本就是羞辱,就當破財免災了。

  反過來想,自己用價值200貫的煤來買一條命,真是賺大了。

  “行了,我晁蓋一生最重公正、信義四字,豈能白白拿你的東西。我會按照市價向你買。

”  晁蓋循循善誘道。

  “您要買多少?”

  趙能松了一口氣,一下拿出五萬斤石炭送人他也有點心疼,連忙追問道。

  這世人大都是喜歡折中的,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要買,趙能多半要找借口不同意。如果逼迫他送出五萬斤,突然改口要買,趙能反而感覺佔了便宜,更是覺得晁蓋仁義。

  “你家礦場每日產煤多少?”

  “少時三四千斤,多時一萬余斤。”

  “銷售如何?”

  “如今夏秋時節,草木豐盛,石炭銷售不暢,每日也就三千斤供應城中富戶。”

  看來大宋時期,煤老板賺錢也艱難,但細水長流,每天都有產出,比起種地要強的多。

  “我以百斤四百文的價格,每日購買五千斤。”

  “真的嗎?”

  趙能沒想到還能碰上一個大生意。每天五千斤,就是20貫,一月就是600貫,一年就是7200貫。拋去人工和運輸成本,怎麽也能賺上4000貫。

  趙能突然振奮起來,為了這四千貫,去冒點險也無不可。

  “那是當然。不過,我們都這麽熟了,怎麽也要有個優惠吧。”

  “優惠?那,那是當然,我......”

  趙能想到要打折就肉疼,哆哆嗦嗦的說不出口。

  “那就八折吧。”

  “八折?”

  “怎麽,你不同意?”

  “不會,不會,當然不會。”

  “那就好。你在石碣村建一個貨棧,每日把五千斤石炭運到貨棧,找一個外鄉人當貨棧負責人。我會同樣安排一個外地客商與他交易,日付日結。萬一將來有人告你與我勾結,你也可以推脫是那貨棧負責人自己的行為。”

  看到晁蓋連後續交易的方法都安排好了,趙能也只能同意。

  所謂首領,不需要事必躬親,比如,按部就班的工作可以安排下屬去做,一件事的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抓兩頭放中間。

  但開創和引導性的工作時,必須親自上陣。比如這次采購煤炭事宜。

  趙能膽小懦弱,又貪財好利。正是乾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的典型。無論吳用還是公孫勝,跟鄆城縣尉都不熟悉,想要取信於他,讓他冒著“通匪”、“抄家”的風險參與合作,一個有“信譽”又有“身份”的人,就是必須的。

  這次合作很順利,趙能相信晁蓋的信譽,晁蓋也很大方的留下一錠五十兩的銀子,作為兩天的費用,之後又悄無聲息的離去。

  “人們都說托塔天王晁蓋踏破城池如履平地,見天算是見著了。我家這矮牆,他是想來就來,想去就去。”

  趙能陣陣後怕,拿起五十兩銀子,又開始欣喜。暗暗琢磨著明天先拉五千斤石炭去試試水,再找個倒霉蛋當替罪羊,如果以後這生意順利,趙家將再添一條財路,我趙能為趙家真是殫精竭慮啊。

  晁蓋帶著焦挺、鮑旭趁夜離開趙家,習慣性的打開精神“天眼”掃描了一下,現在覆蓋范圍已經擴展到半徑1440米,幾乎涵蓋大半個縣城。

  精神掃描中,有人半夜夢酣睡,有人豆腐點鹵水,有人夫妻案齊眉,有些老漢偷趴灰。

  衙門裡,宋押司就著油燈伏案抄公文;

  大街上,朱仝、雷橫帶隊巡邏吃混沌;

  青樓中,恩客才女撫琴鬥詩笑哈哈;

  巷弄後,乞丐拐子橫七豎八扣腳丫

  .......

  還真是一副百家風俗畫。

  很幸運,又增加了幾十個好感度60以上的“粉絲”。

  這就是自己的薅羊毛戰術,做點好事,薅幾根羊毛;再做點好事,再薅幾根羊毛。日積月累,慢慢就能給他薅禿了。

  晁蓋“看到”宋江、朱仝、雷橫他們,但想了想,還是沒去打擾。他雖然求才若渴,卻不願像宋江和吳用那樣用歹毒手段賺人上山。

  逼你家破人亡,還一副為你好的模樣。這種事晁蓋不屑為之。

  若願上山,自是有緣。

  若不上山,也不強求。

  什麽108魔星齊聚義,晁蓋不相信這種鬼扯的。

  像是喜歡人心做醒酒湯的矮腳虎王英、做人肉包子的孫二娘、殺人冒充黃牛肉的李立等人,晁蓋就不會把他們當成兄弟,更不會和他們講什麽義氣。

  晁蓋帶著焦挺、鮑旭去早年晁家在城中買的一處老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城門打開後,順利出城,趕到石碣村。

  朱貴從老家找來了自己的弟弟朱富,正好主持石碣村的交易事宜。

  天色將晚時,十輛牛車拉著五千斤石炭趕來,雙方順利的完成了第一批交易。

  石碣村臨著水泊,二十艘哨船駛來,立刻把石炭運回梁山。

  “石碣村河溝縱橫,蘆葦叢生。退可守,進可攻。而且還是阮氏三雄的老家,群眾基礎也好。我準備把這裡打造成一個據點。”

  窩在水泊裡練內功,是為了防備官府的幾次反攻。但這不意味著晁蓋要放棄對岸上的侵蝕。

  石碣村建立據點,一是隱蔽,官府未必會過來圍剿。二是容易撤退。萬一官府來攻,村民大都是漁民,大不了駕船入水泊躲避。

  “天王哥哥,我剛來梁山,寸功未立,如果不嫌,我願在石碣村常駐,為哥哥守衛此地。”

  笑面虎朱富雖然也是個開酒店的,但為人還算實誠,不做那害人的買賣,而且非常擅長釀酒。經常以笑臉迎人,是個搞商業的好手。

  “這石炭買賣,會是個長期生意,而且會越做越大。我給你批文,找阮小二借兵,把他老家房子周圍百米都圈了,建一丈高的圍牆。裡面平整土地建一個大貨棧。貨棧前面可建一座酒店,要能住人,能釀酒,再做些雞鴨魚肉飯菜。把咱們買石炭花的錢,再從別人手裡賺回來。”

  有買賣生意,就會有人氣。貨棧開起來,做買賣的人就多。酒店開起來,遠途的人就會來歇腳。只要不做害人的買賣,這聲譽就能打出去。以後這裡會是個很熱鬧的地方。

  朱富聽到晁蓋的囑托,自己的商業之魂也燃燒起來。立刻躬身領命。

  回到梁山,晁蓋滿懷期待的打開屬性面板,從六月初五穿越過來,如今已經兩個月,又到第二個月收獲的時刻啊。

  這次的業績可比上次強的多。

  姓名:晁蓋(托塔天王)

  身高:189厘米

  體重:99公斤

  天命:5859(民心所向,天命所歸。+5842點/月)

  氣血:162/162(+1點/分鍾)

  精神:1900/1900(+1點/分鍾)

  統率:62

  武力:100

  智力:54

  政治:46

  魅力:90

  特性:力大無窮、交易許可、精粹掠奪。

  技能:拳腳lv5、刀術lv5、鐵骨lv5、巨力lv5、話術lv3、騎術lv1

  光環:進攻術lv1:精神覆蓋范圍內攻擊力+10%、耐力+10%

  ..........................

  這次可是收獲了5859點財富。可得好好規劃消費一番。

  鐵錠:2點(百斤),花費1000點,兌換5萬斤生鐵,用來打造兵器鎧甲。

  木材:3點(千斤),花費1500點,兌換50萬斤木材,用於打造戰船,修築房屋。

  毛驢:6點(頭),花費600點,兌換100頭毛驢用於俘虜營的推拉拽磨。

  又從“雜貨”鋪裡,花費了100點兌換了磚窯圖紙,花費80點兌換了石灰和水泥配方。

  零零碎碎花下來,還剩2759點。留著以後開銷。

  安排妥當之後,晁蓋帶著焦挺、鮑旭跟著運煤船回到梁山,立刻啟動建設磚廠事宜。

  宋代磚廠和燒窯,一般用的都是圓形無頂墳包窯,遠遠看去就是個巨大的墳包,只是墳頭無頂,方便人擺放磚坯。

  正式燒窯時,在底部點火,每間隔幾天從頂部灑水,粘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就會變成青磚,用時30天左右。

  如果不灑水,自然冷卻之後,就會變成紅磚。

  青磚與紅磚硬度類似,但是青磚更加抗氧化、水化和大氣侵蝕。

  一爐燒完,得等待磚窯冷卻之後才能燒下一爐,這對燃料和熱力無疑是一種浪費。

  而且,出一窯磚,一萬塊左右,就要耗費一個月時間,產量實在低了些,根本不符合晁蓋大興土木的計劃。

  所以,晁蓋決定使用小時候農村常見的回字型的轉窯,來燒紅磚。

  紅磚不需要潑水,一般七天就能出爐。

  回字型的轉窯可以在燒火不停的情況下,實現車輪式的燒磚。比如有七孔窯口,就可以確保每天有新的土坯進入窯口,每天有新的紅磚燒出來。從而實現不間斷作業。

  回字轉窯沒有技術難度,只要思路打開,以大宋時代匠人的智慧, 很快就能開始建設。

  在充足人力的支援下,突出一個“梁山速度”。不過十天,虎頭山上就建成一座周長105米的回字磚窯,中間樹立著一根六丈高的煙囪。

  磚窯每間5米就有一個窯口,共計21孔窯洞,每個窯洞可容納磚坯5000塊。

  八月初十,梁山虎頭山磚廠第一批3孔15000塊磚坯入窯,晁蓋親自點燃了窯火。

  八月十七,虎頭山磚廠第一批紅磚出窯,用於烈士陵園建設。鮮紅如血的磚塊一投入使用就引起了梁山眾人圍觀。

  此後每天都能出窯15000塊紅磚,梁山建設速度大大加快。五百俘虜一天工作七個時辰,供應磚廠正常運轉。

  有了磚頭,晁蓋又琢磨起了建築三寶裡的石灰和水泥。梁山左側的青龍山遍地石灰岩和大理岩。只要知道配方,這兩種材料燒製並沒有難度。

  八月二十,青龍山石灰廠和水泥廠建成。又投入八百俘虜一天工作七個時辰,供應開山、鑿石、燒製造石灰和水泥。

  為了供應石灰廠和水泥廠消耗的燃料,每日從鄆城縣購買的煤炭從五千斤漲到了一萬斤。

  為了每天運輸這一萬斤石炭,又增加二十條哨船每天不停運輸。

  ...........

  連鎖反應之下,杜千和各營都開始反映自己建設進度放緩了。

  原本覺得四千俘虜營人數挺多的,現在怎麽變成人力稀缺了呢?

  面對各處都要追加勞力的請求文書,晁蓋突然覺得,該再想點辦法給梁山拉點免費勞動力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