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命水滸》第47章:收買人心
  出門不看黃歷的話,也許路邊一棵草都能將你絆倒。

  可就算看了黃歷,也未必能遇上好運氣。

  祝虎從祝家莊暗道逃出,在出口找到馬匹,快速向山下逃亡,回頭看看喊殺聲震天的莊內,羞愧之中又帶著慶幸,幸好逃得快。

  剛到山腳下,正想加速,忽然前路被一彪騎兵攔住了去路。

  這些騎兵扛著一面大旗,上面繡著一隻豹子曳尾旗。各個手持長槍,目光炯炯的盯著下山來的祝虎。

  當頭一將,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身穿鐵甲,披著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胯下霜花大宛馬,掌中丈八長槍。正是豹子頭林衝。

  “林衝在此等候多時了!”

  祝虎一聽林衝的名頭,嚇得撥馬便逃,自己如何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對手!

  林衝負責山下防禦,好不容易逮住一個漏網之魚,豈能容他逃掉,胯下霜花馬速度飛快,趕上祝虎,連續幾招將祝虎挑落馬下,對身後追來的騎兵道:“綁了。”

  不久,在其他地方巡邏的郭盛和呂方也趕了過來,見是那個祝家莊的老二祝虎,呂方攛掇道:“林大哥,為何不將其殺了,一了百了!”

  林衝搖頭道:“為將者當心無旁騖,以戰為先!如何處置俘虜,天王自然會有考慮,我們只需依令而行便可,不可擅自做主。”

  呂方雙手一攤,道:“天王或許希望祝家子弟都死光呢……”

  林衝抬手阻止他繼續說下去,道:“妄自猜測主君心意乃是大忌!文人尚且懂得收斂,何況我輩武人。軍令便是我們行事的準則,其他不要多想,明白了嗎?”

  呂方伸了伸舌頭,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郭盛道:“郭兄,你懂了麽?”

  郭盛點頭道:“軍令如山,如此而已。”

  呂方無所謂的一歎道:“好吧,算我多嘴。”

  祝家莊攻破之後,晁蓋盤點了一下收獲。府庫內金銀珠寶銅錢等類,價值十五萬貫左右。倉庫內的新舊存糧都有五萬石左右。

  按照一石糧食可供一人兩月食用來算,五萬石糧食差不多夠一萬人食用將近一年的。難怪祝家莊有信心挑戰梁山威嚴。

  如果不是祝家兄弟主動犯傻下山挑戰,而是利用有利地形堅守不出的話,還真有可能拖住梁山大軍。

  從莊內搜出的樸刀一千根,長槍兩千杆,腰刀三千柄,弓箭三百張,箭枝五萬支。

  還有違禁並殺頭之罪的皮甲三百件,鐵甲五十領。

  火油一百罐,冒煙氈席四百卷。

  俘虜五百余人。

  果然不愧是有鐵礦的祝家莊,如果不是硬碰梁山人馬,這樣一股勢力,連州府都會懼怕。

  人無外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果然是至理名言啊。

  這一次又是一波肥。

  但晁蓋不準備把這些錢糧運回梁山,他準備將祝家莊打造成為自己的岸上基地。

  從距離上來說,祝家莊距離梁山水泊岸邊只有七十裡地,急行軍一日的路程,騎馬幾個時辰便可趕到。

  從地形上來說,這裡易守難攻,山坡有林海阻路,山頂有三重石寨防護。

  從經濟上來說,這裡有足夠土地,可養百姓萬人,屯兵千人也不必為後勤擔憂。

  從長遠來說,梁山泊也需要向陸地擴展勢力。

  若是敵人不強,便可互相支援,將敵人消滅在山崗之外。

  若是敵人太強,

便可退入水泊中躲避。  進可攻,退可守。

  梁山水泊地形固然易守難攻,可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沒有農田,沒有財源,沒有固定增加的人口。

  困守水泊,再多的錢糧也有耗完的一天,只靠搶奪,最多就是做個山大王。

  先把水泊梁山打造成無法攻破的堡壘,再以此為中心四處開辟根據地。用根據地的錢、糧、人來反哺梁山。

  根據地越大,錢糧越多,人也越多,山頭越兵強馬壯;

  反過來,山頭越是兵強馬壯,能夠搶佔的根據地越大。

  實現一個良性循環。

  既然官府隻注重城池,不重視村鎮,那麽我就放著城池不打,隻佔村鎮。奪錢,奪糧,奪人!

  這便是晁蓋“武裝抗稅”之後的計劃---“武裝割據”。

  目前,先要在祝家莊打造一個試點。

  晁蓋要想在祝家莊這裡站穩腳跟,便需要穩定這裡的民心。為此,晁蓋決定盡快的召開一次公審大會。

  晁蓋一聲令下,軍兵們開始忙碌起來,一個長五丈,寬三丈,高一丈的台子在村中間搭建了起來。

  並借著攻破祝家莊的威風,向扈家莊、李家莊發出邀請,讓他們來觀禮。

  扈家莊的扈成拉著一些瓜果酒水前來慰問。

  李家莊莊主李應和親信鬼臉兒杜興被魯智深俘虜,也不用去請,直接從俘虜營裡帶出來就行。

  “多謝天王恩情。”

  李應和杜興從俘虜營裡出來,發現祝家莊已經被攻破。自己的李家莊也沒有被劫掠。心中感激,趕緊讓杜興回莊帶來厚禮。

  杜興帶著禮物回到祝家莊,看到晁蓋旁邊坐著的一員梁山將領有些面熟。仔細再一觀瞧,竟然真是自己的恩人楊雄。急忙過去搭訕。

  這杜興生的闊臉方腮,眼鮮耳大,樣貌奇醜,穿一領茶褐衫,戴一頂萬字頭巾,系一條白絹搭膊下面穿一雙油膀靴。

  杜興以前去薊州做生意,打死了一同做買賣的夥伴,下了大獄,後來被楊雄所救。他出獄後返回家鄉,遇到富豪李應,深得李應信任,做了李家莊主管。

  杜興見到楊雄,忙磕頭拜謝,述說薊州一別之後的情景。有了楊雄的幫襯,杜興也不那麽畏畏縮縮了,言語間也顯露出一個好漢的模樣。

  主要人物到齊,晁蓋在眾將擁簇下登上高台。

  台下早就聚集了數千聚集過來的祝家莊百姓。

  公審大會第一項:訴苦追責。

  早有軍兵將祝朝奉和祝虎二人捆綁起來,押跪在高台上,面向台下村民佃戶。

  村民們都感覺很新奇,心中又暗暗有點竊喜,誰能想到曾經高高在上的祝家父子,竟然有一天會跪在他們面前?

  李應和扈成兩人心有不忍,又暗自慶幸。幸好自己兩莊沒有主動挑釁梁山,否則跪在台上的怕還有他們兩家。

  有骨瘦如柴的礦工泣血祝家父子為了開礦隱瞞消息,搶虜人口,十余年有萬人枯骨;

  有村民哭訴,自己一家被祝家高利貸逼迫,土地賣盡,賣兒賣女;

  有奴仆哭訴,自己兒子被祝家兄弟捆在林中引誘獵物,被野獸咬死,不見全屍;

  有佃戶哭訴,自己一家田地欠收,交稅不足,女兒被祝家擄走,至今不見蹤影

  ......

  一莊莊,一件件。

  這些村民佃戶想起祝家父子每日錦衣玉食,飛鷹走狗,逍遙快活。而他們天天勞碌,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受苦受難。看向跪在台上的祝朝奉和祝虎多了十分仇恨。

  “殺了他!”

  “殺了他!”

  村民群情激奮。不要說村民不講情分。當你祝家巧取豪奪,將所有父老鄉親都變成自家佃戶的時候,哪裡還有什麽情分可言?

  李應和扈成對望一眼,都看到了眼中的震驚,這些泥腿子爆發起來,氣勢竟然如此驚人。幸好自己兩莊對村民都還不錯,李應在李家莊有大善人之稱,扈成也是老實人,口碑還行。

  晁蓋道:“祝家父子為了一己私利,造成梁山和村內百姓數百人的傷亡,必須承擔罪責!念在祝朝奉老邁,留他一條性命,趕出莊去。

  祝虎則是罪大惡極,就地正法。”

  楊雄掂著鬼頭大刀,再次兼職劊子手,在眾人喊殺聲中,將祝虎一刀梟首,鮮血噴灑一地。

  台下的村民頓時歡聲雷動,又攝於梁山的威嚴,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他們家的從軍子弟會被如何處置?不會也被一刀砍了吧?

  祝朝奉則是幾日內連喪三子,哭昏了過去。

  公審大會第二項:收買人心。

  收買人心第一招--放人。

  晁蓋宣布,此次戰爭起因,皆因祝朝奉父子貪婪、狂妄之罪。與普通村民無關,會將祝家莊、李家莊被俘人員放歸。

  “天王仁義!”

  祝家莊佃戶幾乎家家有男丁被征召參戰,許多人被俘虜關押,聽到此處才長舒了一口氣,幸好梁山人馬不來追究,否則打了敗仗,家中孩子哪有命在?

  收買人心第二招---分田。

  晁蓋將祝家的地契拿了出來,除了留下百畝土地作為鰥寡孤獨的養老田,其他全部分給佃戶。

  又引起眾人陣陣歡呼。跪下叩幾個響頭,感謝梁山的恩惠。

  先輩開墾的田地,被祝家搶走多年,現在轉了一圈又回到了他們手中。

  田地按人頭分配,確定人口戶籍,劃定地邊是個大活,晁蓋準備將吳用和那六十三個學子招來,主持分地事宜。

  收買人心第三招---發糧。

  祝家莊村民按照每人一石糧食、一貫銅錢的標準,無論家中男女老幼,皆可算數。憑人數領取。

  梁山共計支出8500石糧食,和8500貫銅錢。比起在祝家府庫內收繳的五萬石糧食,十五萬貫錢財,只是一小部分罷了。

  原本只有千人的會場,紛紛回家去叫人,全村內男女老幼齊上陣,來高台領取錢糧,景象壯觀。同時也讓梁山軍兵壓力倍增,隻好努力維持秩序。

  那些鐵礦礦工,每人發放十貫補償費,十石細糧;願意歸鄉的護送下山;不願意歸鄉的,梁山負責口糧將養起來,另有任用。這一下又發出去一萬多貫錢財,一萬細糧。

  梁山開辟出十條線來發放錢糧,進行登記。可還是忙到半夜才算結束。

  李應和扈陳也算是見識到了晁蓋的豪邁,以前只聽說晁蓋仗義疏財,扈成與杜興還不太相信。

  可親眼看到晁蓋將一萬八千石糧食,一萬八千貫銅錢分發下去,李應和扈成完全震驚於梁山的大手筆,果然不愧是乾大事的人。

  “天眼,開!”

  晁蓋的精神力掃過,一下收割了四千多天命值,剩下的五千多也大都處在藍色區域,可以慢慢爭取。

  這次公審大會效果還算滿意。

  晁蓋自然不可能一直在高台上等著錢糧發放結束,他收割完天命值之後,便先行離開。

  石秀和時遷過來,向晁蓋稟報道:“天王,祝朝奉已經醒了,在後堂與欒廷玉一起為祝家三兄弟準備葬禮。”

  晁蓋點頭道:“密切關注。”

  石秀有些不解道:“天王,真的要放了這祝朝奉麽?老狗也有三顆牙啊,別被他反咬一口。不如等他下山,我半路上將其刺殺。”

  晁蓋擺了擺手道:“祝朝奉此人已經油盡燈枯,活不過半年了。但是我既然答應了欒廷玉,就必須做到。祝朝奉此人代表的是我梁山的信譽,所以他還不能死!”

  石秀和時遷一聽事關梁山榮譽,也便不再反對。

  晁蓋繼續道:“祝朝奉不足為慮,而且,他卻還有存在的價值。村民雖然有善良淳樸的一面,但同樣有盲目、愚昧、自私、排外的毛病。別看現在對我們敬畏有加。可隨著時間推移,等他們生活安定,反而會埋怨我們佔據此地不走。所以,讓祝朝奉這個前莊主活著,對他們就是一種震懾!他們越是害怕祝朝奉回來,越會向我們靠攏。”

  石秀和時遷恍然大悟道:“天王高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