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17章:晁蓋造反
  七月十三,濟州府開始第三次募捐,百姓怨聲載道。

  七月十四,濟州團練使黃安率三千團練兵抵達梁山泊,下達禁漁令,收繳水泊沿岸漁民船隻。

  七月十五,要求各縣提前繳納秋稅和人頭稅。

  七月十六,征調百姓服勞役,不肯服勞役的要交免役錢。

  七月十七,水泊沿岸有漁民暴動,殺死兵丁,搶奪漁船。

  七月十八,團練兵馬駐扎村莊,與城中富戶衝突,屠之。

  隨著十日至期越來越近,董府尹表現的越發暴躁,不停催促黃安進水泊剿匪。

  黃安則以船隻不夠為由故意拖延。

  違期問罪的是你府尹董大人,關我們其他人什麽事?分錢的時候不夠大方,現在想讓我們出死力?怎麽可能。

  濟州團練兵馬在水泊邊駐扎,時間一長,這些士兵都耐不住寂寞,團團夥夥的到周邊村鎮耍樂,鬧的雞飛狗跳。

  鄆城縣內,一夥兒濟州兵大鬧酒樓,聞訊趕來的雷橫與他們對峙,卻被嘲笑一番。

  “真他娘的憋屈!都說這些家夥禍害鄉裡,簡直比賊寇還要可惡!”

  一向眼高於頂,自視甚高的雷橫氣惱的跟趕來的朱仝抱怨。

  “剿匪,剿匪,我看他們才是匪!”

  周圍百姓議論紛紛。

  朱仝也無奈搖頭,道:“走吧,知縣大人讓我們去府衙見他。”

  “什麽事?”

  “應是秋糧的事。”

  雷橫和朱仝到了府衙,見到那些大鬧酒樓的濟州兵也在。雷橫橫眉立目就要上前理論,被朱仝攔住,搖了搖頭。

  “靜觀其變。”

  不久,知縣時文彬到來。講述了事情原委。

  濟州兵丁護送州府稅吏到來,督促鄆城縣盡快征收秋糧。縣令時文彬安排馬兵都頭朱仝、步兵都頭雷橫各率二十人協助。

  朱仝、雷橫雖不情願,也得答應。

  一路征收,一路哀嚎。

  “怎麽淨讓我們乾這種損陰德的破事!”

  雷橫十分不滿。

  現在才七月,哪兒來的秋糧?征收的明明都是老百姓的口糧!

  現在距離秋收還有一個月時間,多少百姓會熬不過這段時日被餓死。

  一行人穿過東城門,路過西溪村,那裡百姓在村老的帶領下苦苦哀求,給他們留下一些口糧熬到秋收。

  但州府稅吏毫不留情,讓朱仝、雷橫帶人驅將百姓驅離。

  “這狗屁府尹,還真是天高一丈賽青天!地皮都刮了一丈去!”

  雷橫罵罵咧咧。

  “慎言。”

  朱仝看了一眼濟州府來人,悄悄提醒雷橫。

  “怕他們作甚。”

  雷橫嘴硬罵了一句,但聲音明顯小了很多。

  雷橫和朱仝讓手下硬生生擠出一條通道,穿過一條溪上小橋,便進入了東溪村。

  東溪村被搜刮的也很厲害,見運糧隊過來,也和西溪村人一樣,懇求少征糧,讓他們度日。

  “滾開,你們這群賤民!交糧納稅天經地義,哪兒容得你們討價還價!膽敢不交者,官兵進你們家門自取!到時候打破了瓶瓶罐罐,可不要怪我們。”

  稅吏毫不留情。

  “求求大人,可憐可憐我們!留一口吃的吧。”

  西溪村的百姓也追了過來懇求。

  “豈有此理,膽敢圍住稅吏,你們是要造反嗎?團練衛士、朱、雷兩位都頭,給我打!”

  稅吏大怒,

眼看就要發飆。  “住手!”

  一聲大喝,一個身形高大健碩的人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十幾個精壯莊客。

  “是晁保正來了!”

  “保正前段時間又外出了,今日方回。否則一定為我們出頭。”

  “保正,請為我們求情啊。”

  ........

  無論東溪村還是西溪村百姓,紛紛下跪,都請晁蓋為他們主持公道。

  “諸位鄉親請起。我來跟他們理論。”

  晁蓋大手一揮讓眾人起身,自己傲首闊步走向濟州府稅吏,道:“我乃本村保正晁蓋,百姓困苦,全靠一點薄糧苦熬。還請上差高抬貴手。”

  “去,去,去。你是什麽東西!區區一個村莊保正,也想讓我給你臉面。提前收繳秋稅,乃是府尹大人下旨,你們豈敢推三阻四,意欲造反麽?”

  稅吏指著晁蓋的鼻子罵道。他一個市級領導,根本不把村長當幹部。

  晁蓋高聲道:“我晁蓋一生最重公正、信義四字。

  府尹先是三次強製百姓募捐,這次又不顧百姓死活提前收繳秋稅,違背公正;

  我晁蓋雖只是區區一村保正,但受眾人所托,必將忠人之事,此為信義。

  公正信義所在,晁蓋萬死不辭。

  諸位上差,糧食請留下,分與饑餓的眾人!”

  “哼,好大的口氣,我看誰敢動!來人,給我抓住這個口出狂言之徒!”

  稅吏大怒,指著晁蓋,向左右下令道。

  濟州兵可不是稅吏這種不懂江湖事的文人,他們很多人都聽過晁蓋的大名,知道晁蓋義薄雲天,又武藝高強,他們這些小兵哪兒是對手。

  再加上晁家莊客已抵近他們身側,隨時準備動手的模樣。

  稅吏喊了半天,扭頭看手下兵丁都唯唯諾諾不敢上前,滿臉疑惑,又對朱仝、雷橫道:“你們動手,拿下晁蓋!”

  朱仝、雷橫驚訝於晁蓋的膽大妄為,竟然真敢放糧。同時又敬佩萬分,兩人不約而同都後退一步。

  “你們,你們,大膽!晁蓋,你不尊府尹大人諭令,真要造反麽?”

  稅吏也急了,口不擇言的威脅道。

  晁蓋冷笑道:“我晁家立足鄆城百年,一直都是大宋良民。我也添為東溪村保正,護一方平安。濟州府尹董昌言三翻四次搜刮百姓,民怨沸騰,不顧百姓死活。若是我將百姓的救命糧奪回,便是造反,那我晁蓋今日便造反又如何!

  今日這糧我放定了,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改,我說的!”

  晁蓋說完,一把抓起稅吏,揮手甩出兩丈遠,罵道:“滾吧!”

  “哈哈哈,太好了,有天王給我們撐腰,我們有救了。”

  “狗屁稅吏,滾回去吧。”

  “保正威武,我就知道有什麽事找保正就對了。”

  “保正說造反,不會是真的吧。”

  周圍百姓歡欣鼓舞,興奮的議論紛紛。

  那些濟州兵見狀急忙扶起稅吏向鄆城縣城內遁逃。

  “兄長,你這惹了禍事了。那稅吏逃到城內狀告縣令,怕是非要給你按個造反的罪名,派人來捉拿你啊!”

  朱仝急忙對晁蓋提醒道。

  “不如殺了......”

  雷橫瞧著那些狼狽而逃的稅吏和兵丁,露出一絲狠辣。但又很快閉嘴。造反的又不是他,而且現場這麽多人,消息是掩蓋不住的。

  晁蓋無所謂的搖搖頭,放走稅吏和濟州兵丁,是他故意為之。

  對於造反,晁蓋是認真的。這是他早就訂好的規劃路線。

  之所以奪取梁山之後還隱瞞消息,一是迷惑官府,為梁山購買物資打掩護;第二,則是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自己光明正大造反的機會。

  劫取生辰綱打的旗號是劫富濟貧,但實際上一兩銀子也沒有分給普通民眾。所以,無論旗號多高大上,在百姓心目中,劫取生辰綱的人,不過是個強盜而已。

  這是晁蓋不能忍受的。他打拚三十六年營造出來的義薄雲天托塔天王人設,怎麽能自我抹黑,以一個強盜的身份落草為寇呢?

  所以,他潛入濟州府假扮蔡羊蠱惑董昌言,騙錢是順帶,主要目的就是讓他激起民憤。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也。

  如今,濟州境內民怨沸騰,董昌言已臭名昭著,自身難保。

  晁蓋也該以救民護民的形象成為一個悲情英雄了。

  “兄長,你還是快去躲躲吧。”

  朱仝焦急道。

  晁蓋呵呵一笑,他的莊園內如今藏著背巍營的一隊人馬,各個手持樸刀,即便是朱仝、雷橫加上縣城內的衙役,都不夠自己砍的。如今該怕該躲的,可不是自己。

  我的舞台剛搭好,正待表演,豈能離去。

  晁蓋笑道:“兩位賢弟,你們可願意跟我一起為貧民百姓分糧,為濟州百姓分憂,打入濟州城,活捉那董昌言麽?”

  朱仝聞言,一陣錯愕,他想不到晁天王膽子這麽大,這時候還想著打進濟州城。他想了一下,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他家在鄆城縣頗有田產,又有兒有女,擔不起這個風險。

  雷橫有些意動,他最喜歡快意恩仇,晁天王很對他的脾氣。但想起城中老娘,頓時豪氣泄了一半。

  晁蓋看他們兩人表情就知道他們放不開,這就是小地主階級的軟弱性,遠不如那些一無所有的貧民敢打敢衝。

  “好了兩位賢弟,你們與其在這兒擔心我,不如早點回城,再晚兩步,怕是城門都要關了。咱們的時縣令是個好人,但是膽子卻小了點。”

  晁蓋呵呵一笑,雙手抱拳,為朱仝、雷橫送行。

  “兄長,珍重!”

  朱仝、雷橫滿面慚愧的抱拳告別。他們兩人也自認為夠膽量、夠義氣,但和晁蓋的豪氣比起來,只能自愧不如。

  送走兩人,晁蓋指揮眾人將糧食拉到東溪村祠堂外。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造反的嚴重性,都以為這是晁蓋的一次行俠仗義。

  晁家莊園六十名背巍營軍士手持樸刀在祠堂維持秩序。晁蓋登高台,向眾人拱手道:“我晁家在東溪村經營百年,積累了良田百頃的家業。今有不肖子孫晁蓋,膽大妄為,為民請命,做出背叛朝廷之事,恐怕很快就會被定為反賊,國內通緝,我無怨無悔。”

  說完,晁蓋向祠堂深處跪拜,磕了三個響頭。

  東溪村和西溪村的眾多村民這才突然意識到,今天的事情有些嚴重,晁蓋付出的代價有點大,原本亂哄哄的人群,都寂靜了下來。

  晁蓋起身,看向眾人,見他們都被震住,心說自己這演技還行。

  晁蓋繼續道:“我晁蓋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宗族和鄉鄰。現自逐晁氏宗族,以後但憑天命,福禍自擔,與宗族無關。並將良田百頃的田契,全部分與眾人。”

  晁蓋話音一落,台下轟然議論成一片。

  “怎麽會這樣?我們求保正幫忙,竟然讓他成為官府通緝了麽?”

  “保正這是為了我們啊,他現在連自己的祖傳家業都要丟了。”

  “保正,不對,現在不能叫保正了,他是我們的托塔天王,天王竟然自請出族了!”

  “天王真的要把自家田地分給我們這些鄉鄰麽?”

  .......

  眾人議論紛紛,晁蓋卻讓人取來了田契,按照事先計劃好的:

  晁家宗族分五十頃,雖然很多人出了五服,但畢竟都姓晁。

  晁家祠堂分二十頃,作為宗族贍養老人,照顧孤寡貧困之用。

  家中莊客分十五頃,畢竟跟隨自己一場。

  村內同鄉分十五頃,以全同鄉之誼。

  ...........

  眾人見晁蓋真的將田地分給了大家,紛紛稱讚晁蓋豪氣。

  拿一些注定帶不走的固定資產來換取好名聲,這筆買賣不虧。

  之後,晁蓋開始給大家分糧,東溪村的分完,西溪村分。

  周圍其他村坊得到分糧消息的,只要趕來,同樣也分。

  “謝天王救命之恩!”

  很多人拿著糧食離開前,都向晁蓋跪拜感謝。

  晁蓋微笑著揮手送別。這些拿著糧食離開的,都是自己仁義名聲的宣傳員,能把自己為了道義散盡家財,為貧民百姓分糧的美名傳出去即可。

  那些拿了糧食依然徘徊未去的,才是自己征兵的目標。

  “濟州府尹無道,我晁蓋為民請命,準備替天行道。打入濟州府,將他奪取百姓的錢財還與眾人,哪些好漢願隨我同行!”

  晁蓋為自己的造反打造了一個近期目標,那就是“為民請命,替天行道,打入州府,還財與民。”

  即便真的攻破州府,那裡有多少錢財,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旗號打出去之後,一些熱血青年和貧困百姓紛紛響應,半天時間招兵一百五十余人,還有更遠處的人聞訊趕來。

  而此時,鄆城縣內得到晁蓋造反消息的時文彬嚇了一跳,他在鄆城縣幾年,可是知道晁蓋勢力強大,非一般地主豪強可比。

  “快關閉城門,全城戒備。快請宋押司、趙縣尉、兵馬都頭來縣衙議事!”

  時文彬慌的一頭汗。 若是晁蓋攻破縣城,自己即便不被殺,也會因為丟土失責前途盡毀的。

  朱仝、雷橫緊趕慢趕,終於在城門關閉前擠進城。接著又一路小跑到縣衙向知縣稟報。

  時縣令聽完朱仝、雷橫講述事情經過,以及晁蓋無意縣城,打算前往濟州府時,這才松了一口氣。

  縣尉趙能非常無能,遇見這種事,本來應該他領兵平亂,一聽說對手是晁蓋,立刻安靜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得知晁蓋意圖,同樣長舒了一口氣。

  宋江則是眼神閃爍,暗自思量,假如是自己遇到這種狀況,自己敢像晁蓋一樣挺身而出嗎?

  答案是不會。

  “我的氣魄,終究還是不如晁大哥。我助人多為私義,晁大哥助人卻是公心,他才是百姓們的及時雨啊。”

  宋江讚道。

  一日後,晁蓋將糧食分淨,募兵三百,加上自己六十名精銳,打起“為民請命”的大旗,向水泊邊上黃安駐扎的團練營進發。

  黃安得到消息大怒。

  “豎子,竟不把我放在眼裡,豈能容你!”

  召集手下,準備分兵去圍剿晁蓋。

  梁山水泊中,吳用等人得到晁蓋舉起反旗的書信,也立刻行動起來,大戰將至。

  濟州府尹董昌言在府衙內沒有等到黃安出兵進梁山泊的消息,反而等到了一則,晁蓋舉起“為民請命”大旗,揚言要攻破濟州府,活捉董府尹的消息。

  “真是荒唐,這個晁蓋是誰?”

  董昌言一臉問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