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94章:沂州狄雷
  政和六年,二月二十。

  蔡京、童貫的軍令發布不到三天,詳細的圍剿計劃已經被機密司探聽清楚,把報告送到了晁蓋桌頭。

  “呵,倒是挺重視我,一下將近五萬大軍安排過來。”

  晁蓋微微一笑,並不太著急。

  宋軍的反應速度向來奇慢,做出命令,下達公文,籌集糧草,集結部隊,一路開拔,沒有一個月到不了梁山周邊。等朝廷大軍來了,周邊八縣的春播也就結束了。正好可以耗一耗。

  但還是召集梁山各位將領到聚義廳開會。三通鼓響之後,除了去獨龍崗主持大局的吳用,林衝、楊志外,其他主要將領已經到場。

  晁蓋先向他們通報了一下官軍動向,眾將聽完不但不怕,反而還摩拳擦掌。

  接連的勝利讓他們充滿自信。

  劉慧娘作為武院兵法教習,也特邀參加,作為晁蓋的軍事智囊提出專業意見。

  一番討論分析之後,眾人認為

  目前梁山玄武營擁有800石戰船3艘,500石戰船30艘,300石戰船100艘,是目前水泊內最大的水軍力量。官軍想要進攻水泊內的梁山主寨,就先要打敗梁山水軍。而以朝廷目前的形勢,只會大量征集運河民船,各方抽調又是時間。

  所以,官軍很可能會以西北方向的獨龍崗作為優先圍攻的方向。

  那不妨將獨龍崗將打造成一個堅固的誘餌,牢牢吸引官軍的注意力。而梁山主力則可跳出外圍,任意選擇敵人,再集中兵力進行打擊。

  晁蓋也很認同這樣的判斷。

  別看大宋有八十萬禁軍,但正式編制的內河水軍卻只有一支,常年駐扎在京師汴梁的金明池中,那是一座方圓十裡的人造湖。大宋立國百年,他們就沒離開過那個池子,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為了節省軍費還給裁撤了。

  所以嚴格說起來,大宋是沒有正式內河水軍編制的。正式的大宋水軍還是幾十年後宋高宗趙構為了躲避金人搜山檢海創建的。

  但在沿海,卻有一些地方廂軍和海軍軍鎮編制,從南至北有總共有五十多個軍鎮,共計五萬人左右。主要用以打擊海寇,保護商道。

  在山東沿海只有兩支水師部隊,分別是登州平海軍一千五百人;滄州鎮海軍五百人編制。

  以宋庭這點水軍力量,玄武營足以應對。

  那麽戰爭的主要戰場,看來將主要集中在獨龍鎮了。

  “命:杜千、宋萬將水泥、紅磚優先供應獨龍崗,建設城防!”

  獨龍崗林海防君子,卻防不住小人,若是官軍狠心燒山,林海迷蹤道迎刃而解。所以還是要靠鋼筋水泥磚塊建設實打實的防線。

  “命:金剛、神武兩營與豹韜、蒼狼兩營換防。”

  既然獨龍崗主要作用是防守,那就讓最擅守的金剛營和新兵神武營去堅守。將豹韜和蒼狼營的騎兵部隊隱藏,充分發揮他們的機動能力。

  “命,玄武營加強水泊周邊巡防,防止奸細窺探我軍虛實。”

  兩軍開戰,探子先行。梁山的探子早就撒出去了,沒理由官軍的探子不出動吧?

  “命,對外大肆宣傳,我晁蓋貪戀扈家莊上美色,一直在獨龍崗留戀忘返。吸引官軍來攻。”

  “天王,這個就不必了吧。”

  劉慧娘率先反對。

  “咳咳,貧道也認為不妥,天王還是要注意個人形象為好。”

  公孫勝乾咳幾聲,也表示反對。

  “好吧,好吧,算我沒說。”

  既然大家反對,晁蓋也沒有堅持,又吩咐機密司繼續關注官軍動向,並向獨龍鎮抄錄相關情報,這才宣布散會。

  “真是的,任性也該有個限度嘛。天王你如果很閑的話,應該多來武院看看,給學員們上上課。你可是名義上的校長呐!”

  劉慧娘繃著小臉抱怨道。

  鄆城一戰,又有許多基層士兵和軍官立功,有新的一批人到梁山武院就讀。最近劉慧娘可是忙的不可開交。

  “嗯,有理。那我就去上幾節課吧。我最近對統率、指揮一道,可是有不少心得啊。”

  統率達到80點的晁蓋自信心爆棚,應劉慧娘的邀請,準備去武院展現一下自己的風采。

  晁蓋剛去給新學員們上了一天課,就接到消息,鮑旭回來了。

  不會吧?只有鮑旭自己回來了?我都給李逵特意配備人手幫他去接老娘了,結果連李逵也一塊兒被老虎給吃了?

  當然不可能。

  但他們確實遇到了麻煩。

  一開始,李逵、鮑旭帶著六名陷陣營士兵買著大量禮品,風風光光的回到沂水縣百丈村。李逵穿著不合身的錦袍,說自己當官了。鮑旭和陷陣營士兵還很配合的口稱:“大人!”

  在鮑旭左一個“大人”,右一個“大人”的吹捧下,百丈村的人還真以為李逵當了大官,這是回來要接他老娘去享福了。

  李逵瞎眼的老娘淚水直流,抓著李逵的手說,孩子終於有出息了。

  只有李逵的哥哥李達和嫂子不信,他們太清楚自己這個惹事的弟弟是什麽貨色了。再加上李逵的懸賞還在,一兩百貫錢呐!

  以現在5貫錢就可以買一頭豬來算,可以買20頭大肥豬呢!

  何況李逵、鮑旭他們回去的時候買了大量禮物,還剩下不少銀兩,更是讓李達夫婦心動不已。

  於是,李達將他們穩住之後,連夜跑到沂水縣官府報了官。知縣大喜,派步兵都頭青眼虎李雲帶三十個衙役前去抓捕。

  如果只是李逵自己,疏忽大意之下可能真會被抓住。但有鮑旭和六個陷陣營士兵在,李雲那三十個衙役一個照面就被擊殺七人,李雲被鮑旭一劍砍中後背,帶著剩下的衙役,連滾帶爬的跑回了縣裡。

  村民這才醒悟,李逵哪兒是當官了嘛,分明是當了山賊!面對村民的指指點點,李逵臉皮再厚也待不住了,背起老娘就走。

  既然哥哥李達已經決裂,以後再也不會來往,那老娘就得跟自己走。李達是個沒本事的,他媳婦又是個刁鑽刻薄的貨,老娘跟著他們,只有受罪。

  一行九人,專撿山間小路奔走,老虎沒有碰到,官兵沒有碰到,原本以為一路順利了,卻被山賊碰到了。

  沂州青雲山有一夥兒山賊,山上有四名頭領,分別是艾葉豹子狄雷、瘦臉熊狄雲、餓大蟲姚順、鐵背狼崔豪。嘍囉巡山時遇到了李逵一行,聽李逵他們報出名號乃是梁山好漢,艾葉豹子狄雷立刻親自下山迎接。

  那狄雷和狄雲乃是平西王狄青的後人,但在大宋,將門就是這麽容易衰落,才傳了幾代,後人就只能落草為寇了。

  狄雷,身形修長似豹,擅使一對青銅倭瓜錘,力大無窮,武藝高強;他的弟弟狄雲身形龐大如熊,卻臉頰消瘦,擅使一對镔鐵軋油錘,武藝不在哥哥之下。

  姚順和崔豪則是他們的副將。

  他們早就聽聞梁山事跡,仰慕已久,對同為將門虎子的楊志頗為同情。

  這次遇到梁山好漢,自然是盛情款待一番。

  李逵、鮑旭風餐露宿兩日,早就饑渴難耐,便留在山寨修整。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在他們修整之時,青雲山卻遭到了沂州知府高封的圍剿。

  高封自認是高俅的本家,也是仗著高俅的勢力才得以升任沂州知府。

  誰知高俅一家遭了天譴,一家子都被火海毀滅死絕了。高封頓時就感覺到了危機。

  許多同僚都在眼睜睜盼著自己倒霉,等待取而代之。為此,高封必須做出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剿匪。沂州境內兩大山賊勢力:猿臂寨、青雲山。

  猿臂寨的老寨主強大力被新來的頭領苟桓給火並了,苟桓聚集了苟英,真祥麟,范成龍等一幫原官府叛將,實力大漲。高封使用招安之計,那苟桓一夥兒果然上當。

  殺人放火受招安,他們原本就是官身,等的就是官府招安轉正的機會。

  於是高封拉一派之後,自然就要打一派了。沂州團練三千余人,加上猿臂寨一千余人,合並四千圍剿青雲山。

  高封麾下團練營有萬夫熊、李飛熊、趙龍、錢飛虎、孫麟、李鳳鳴六將,猿臂寨有苟桓、苟英、真祥麟,范成龍四將。

  無論從將領人數,還是兵力上,青雲山都處於劣勢。即便加上李逵和鮑旭, 也只是利用青雲山地形,勉強守住。

  最後狄雷他們一合計,這不是辦法,還是得向外求援。

  鮑旭自告奮勇,從後山順著繩索爬下,一路潛伏逃出包圍圈,趕回梁山報信並求援。

  “天王,狄雷兄弟武藝高強,義氣深重,又仰慕我梁山,不可不救啊。”

  鮑旭的建議有些道理。

  但從梁山到沂州距離可不近,中間隔著數個州府,一旦大軍過境,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

  但又不能放著不救,李逵和六個陷陣營將士是梁山兄弟,不能放著不管。狄雷作為狄青的後人,意義也很重大。

  狄青作為百勝將軍,是大宋第一位從基層乾起,臉上刺字,卻能進入樞密院拜相的武將,在武將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雖然最後他被文人排擠,驚嚇而死,有些不體面。但將他的後人納入造反的隊伍中,絕對有利於提升梁山形象。對以後招降武將也有莫大的好處。

  大軍出行肯定不行,那就只能用小股精銳部隊,快速滲透了。

  一番琢磨之後,晁蓋決定讓換防回來的林衝率領三百豹韜騎隨行。一人雙馬,快去快回。

  三千團練兵加一千山賊而已,三百騎兵對戰足矣!

  聽說天王要去沂州,劉廣哪裡還坐的住,他早就想向沂州知府高封復仇,立刻前來請戰。

  晁蓋聽聞過劉家與高封的恩怨,便點頭同意。

  二月二十二日。

  晁蓋、林衝、鮑旭、劉廣、劉麒、劉麟,三百豹韜騎整裝完畢,一人雙馬,直奔沂州青雲山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