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73章:初入東京
  政和五年,臘月十八,晁蓋一行終於到達了東京城下。

  遠遠望見那綿長高大的城牆,如同巨獸匍匐在平原之上。

  大宋定都開封已經一百五十多年,經過逐年修建,如今的開封又稱東京汴梁,城牆高達十丈,周闊六十余裡,也就是說邊長就有十五裡長,站在牆邊的話,根本一眼望不到頭。東京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層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余萬,氣勢雄偉,規模宏大。

  這樣的城防體系,對於攻城一方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如果不是宋欽宗自毀長城,親自送死,那本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說這恢弘的城池是趙宋歷代祖先為子孫積累下來的財富和護身符的話,徽、欽二宗,就是徹徹底底的敗家子。

  悲劇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林衝終於又回到了家鄉,頗有些近鄉情更怯的感覺,道:“若非此行有正事要辦,真想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這開封八景。”

  除了董平曾進京述職,其他人都沒來過京城,對這裡很是好奇,雷橫連忙問道:“是哪八景?”

  “艮嶽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熏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台秋雨、開寶晨鍾。”

  董平撇了撇嘴道:“林大哥你說的太籠統了,他們根本就聽不懂,不親自去看看,不會明白那種震撼,說了也是白說。”

  林衝搖了搖頭,明顯興致不高。這裡有他美好的回憶,同樣也是貞娘埋骨之地,讓他如何也樂不來。

  眾人見狀也不好多問。

  李逵這個好奇寶寶早就湊到董平跟前道:“耍槍的,你給大家講講唄!”

  董平臉上冒了幾條黑線,自己外號叫“英勇雙槍將”好不好,“耍槍的”這種諢名一聽就沒有氣勢。自己果然還是太和善了,有機會要跟李逵這個渾人好好打一場,在他身上捅幾個透明窟窿。

  晁蓋打斷他們道:“不懂更好,將來我們一起親自去看!但如今當務之急卻容不得我們有半點分心。相信我,將來我們還會再來!”

  晁蓋心中也暗暗給自己打氣,這麽繁華的京都,被金人攻破之後,變成了荒蕪之地,既然我重生到這個時代,這種情況就絕不能讓它再次發生!

  還是先做正事要緊。自己的目標:悄悄的去,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手,不帶走東京一片雲彩,只收割一個高衙內的腦袋!

  在這個目標達成之前,一切都需忍耐。

  東京城內一百五十萬人口,在沒有高樓大廈的時代,可以想象這種人流有多擁擠,所以那些商賈、軍人家屬、複習趕考的學子往往會在城外的村鎮租買房屋,從而也帶動了城郊區域的發展。

  晁蓋一行人並沒有從東門進城,而是繞到了北門,先不進城,在北門外的柳園口村內租了一套院落。京城內不比其他,晁蓋等人身上的兵器太過扎眼,顯然與此行低調行事的宗旨不符。晁蓋六個空間,也裝不下多少東西。

  在小院內吃過晚飯,眾人在一起商議進城之後的行動細節,晁蓋考慮了一下明日進城辦事的人選,林衝一定要去,他熟門熟路;

  李逵也一定要去,他是顆定時炸彈,留在身邊晁蓋可以壓製他。若是將他留下沒了管束,以李逵的個性,不定鬧出什麽么蛾子來;

  董平也要去,自己身邊需要功夫高強的人助戰;

  劉麒、劉麟也要跟隨,兩人長的帥氣,垂手跟在身後,可以襯托晁蓋的威嚴,減少狗眼看人低的事件發生。

  剩下的劉唐和雷橫留守。

  劉唐雖然脾氣也很暴躁,但是大局觀念很強,膽大心細,同李逵那種又傻又二的狂暴是不一樣的;雷橫也很暴躁,但自從脫離了官府,近來越發成熟沉穩,不再那麽囂張,辦事嚴密,善於思考。

  有他們二人在城外可保自己一行退路。但要安撫二人,還得換一種說法。

  主意打定之後,晁蓋對劉唐和雷橫說道:“現在有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不知你們是否敢接受?”

  劉唐一聽說是重要任務,喜道:“舅舅,您說。”

  雷橫也也急忙拱手,能得天王信任,首先給安排任務,自當遵命。

  晁蓋雙手搭著二人的肩頭嚴肅道:“明日我會帶著其他兄弟進城,也許是三天,也許是五天,所以我需要兩個完全信的過,又靈活應變的人在城外為我們準備馬車,負責接應,有必要的情況下,甚至需要擊殺城門守衛為我們打開城門。總之,這是一個關系我們進城六人生死的重任,你敢接受嗎?”

  劉唐和雷橫聽到不能進城,多少有些遺憾,本想去見識一下京城的繁華呢,看來是不行了。但是看到晁蓋這麽重視這件事,他們也感覺到了身上的責任,於是點頭道:“天王放心,我們一定為你們守好退路!”

  晁蓋滿意的點了點頭,知道取舍,不拈輕怕重,有大局觀念,是好樣的!

  晁蓋在他肩頭拍了拍道:“我晁蓋最重公正、信義,言出必行,就是我的處世之道!我說過,將來一定帶你們風風光光的回來,好好逛一次京城,就一定會說到做到!”

  “舅舅的話,我信!”

  “天王從不誆人,我雷橫信服!”

  二人鄭重抱拳說道。

  見安撫好二人,留好後路,晁蓋接著說道:“我們此行目標很明確,第一,送林教頭回家祭拜,如果可能接張教頭出城。林教頭負責引路和溝通。”

  林衝道:“理所應當。”

  晁蓋接道:“找到目標後,董平、李逵、劉麒、劉麟負責清理周圍眼線,並封鎖周邊,不能讓高衙內的探子將林家的消息走漏。必要的時候,殺!我們只需要打個時間差,在官府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出城即可,不要留手,不要有顧忌。”

  董平、李逵、劉麒、劉麟四人拱手道:“是!”

  晁蓋繼續道:“劉唐、雷橫在這裡準備好馬車和行李乾糧,並不時在城門口遊走,觀察地形。每天晚上我會給你們書信一封與你們溝通。”

  晁蓋現在覆蓋范圍已經擴張到2100米,站在內城也能輕易給他們兩個送一封書信報。

  劉唐、雷橫也都知道晁蓋有神奇傳書的能力,一起拱手道:“是!”

  晁蓋繼續道:“祭拜完畢後,董平、李逵、劉麒、劉麟護送張教頭安全出城,和劉唐們匯合。盡快護送回梁山。”

  董平道:“是。那天王你和林教頭呢?”

  晁蓋道:“只有等你們安全離開了,我和林教頭才會動手收拾去收拾高衙內。一旦這事做出來了。高俅這廝定然不會饒過,派兵追趕和緝拿是一定的,所以我們會先向北過了黃河,擺脫追捕後,才轉回鄆城。怕是不能跟你們一路了。”

  董平有些感歎道:“恨不能跟你們一起做那痛快事!”

  其他眾人也是遺憾,李逵甚至嚷嚷著想要一起留下,被晁蓋拒絕。回去的路上有董平看著,李逵也鬧不出大亂子。

  晁蓋安慰道:“分工不同,卻同樣重要。”

  林衝起身向董平他們長鞠一躬道:“各位兄弟讓我明白什麽叫情義比天高。我先替嶽父一家在此道謝了!”

  說完躬身向眾人敬了一圈。董平、劉唐、雷橫、李逵、劉麒、劉麟他們也急忙抱拳還禮。

  晁蓋呵呵一笑道:“行了,還沒行動呢,別搞那麽嚴肅。說正經的,高俅畢竟是高官,事情出了之後,他想要調動官府的力量查我們,還是可以查到蛛絲馬跡。為了打亂他們視線,拖延他們發現的時間,從現在起,我們都要改掉名字,面對盤查、住宿的時候都要把自己的姓氏改為蕭,名字暫且不變。”

  林衝略一思索道:“東京城內城之中有遼國驛館,每年運送歲幣也有許多遼國商人參與,天王是準備要假扮遼人嗎?”

  晁蓋道:“不需要假扮,蕭在大宋也是大姓。我們事情辦完之後就往北逃,給他們一種假象罷了。”

  宋庭懼怕遼人,如同彎彎怕日本。但晁蓋即便想給宋庭找麻煩,也不會披上遼人的外衣, 就如同駁斥彎彎,晁蓋絕不會自稱日本人一樣。

  這是個原則問題。

  主意打定,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晁蓋、林衝他們六人騎著馬入城,劉唐他們也開始在城外尋找能走遠路的趕車人。

  從北門進入之後,眾人除了林衝這個本地人外,其他人都是左右張望、滿臉好奇,一副土包子進城的模樣。

  晁蓋雖然在天朝見慣了高樓大廈,但就如同在北京生活習慣的人,到了橫店影視城依然驚訝一般,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風情,不同的韻味,雖然在張擇端先生的清明上河圖中看過東京的繁華,可身臨其境,晁蓋還是被震撼了一把。

  東京分皇城、內城、外城三層城池,加上郊區郭外,共四層區域。皇城自然是住著皇帝老兒趙大官人。

  內城分布的就是宗廟、寺院、府衙、府庫、驛站使館,當然還有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商家、酒樓、藥鋪。

  外城分布的是官員的住宅、道觀、民居、商鋪。外城也是整個城市最熱鬧的地方,這裡面積廣闊,房屋櫛次鄰比,水塘湖泊、水道縱橫,店鋪林立,人流如織。

  在唐代城市內一般將坊市嚴格規劃,橫平豎直,整齊劃一,而且將商業區和居住區分開,居住區內禁止經商。但是到了宋代逐漸打破了坊市格局,坊市街道也不再規整,道路歪曲的同時,允許商人經商,街道上隨處可以開設店鋪,而這也成就了東京汴梁的繁華。

  蔡京、高俅等人的住宅就在外城。林衝和嶽丈張教頭家自然也在外城,一路由林衝領著前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