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212章:南下救災
  晁蓋離開燕京之前,又花費30萬點財富,為玄武軍區補充了60萬石粗糧,足夠他們堅持到明年夏收。

  一切安排妥當,晁蓋帶著一些親衛和柴進、耶律淳快馬南下。

  一路暢通無阻,於九月十八日抵達大名府。

  柴進、耶律淳則繼續前往梁山主寨,耶律淳作為遼國南院大王投降,於情於理,都應該在梁山主寨內給他建一座“遼國公”的府邸,以後再有遼國皇親國戚投降,也可一並入住。柴進作為迎賓司司長,需要回梁山主持此事。

  晁蓋則進入大名府尋找宗澤。

  “天王萬歲!”

  大名府軍兵見晁蓋和親衛前來,立刻行禮高呼。

  晁蓋頷首回應,只見大名府城外,裡三層外三層,連綿數裡,搭建了數不清的簡易窩棚。

  很快,天王抵達大名府的消息就長了翅膀一樣傳播開來。

  “太好啦,天王來了,咱們就有救了。”

  “聽北方傳來的消息,天王剛剛打敗了遼國人,收服了燕京城。”

  “有天王帶領,打勝仗不是應該的嘛。但我關心咱們的糧食,被水泡了半個月,再不退水,不要說今年收成,連種子都種不下,明年可就慘了。”

  “天王一定有辦法!”

  ........

  百姓議論紛紛,晁蓋進城,見到府衙內的宗澤正忙得不可開交。即便有三萬蒼狼軍協助,各項事務仍紛繁複雜讓他頭疼。

  更重要是的,又沒錢了!

  作為這次黃河決堤的主災區,之前梁中書獻出來的一百萬貫用來購買糧食,安撫民眾,分攤到各州縣之後,很快就花光了,但也僅僅是安撫住了民心,讓百姓維持一個半飽。

  “天王,您可回來了!”

  見到晁蓋,宗澤堆滿皺紋的臉,終於舒展開了一些。

  “受災損失如何?”

  晁蓋顧不上客套,走到書桌前,看著上面鋪著對的地圖問道。

  “決口處在滑縣境內,大水衝毀濮陽、東明之間數縣。之後,黃河之水分成兩股,一股沿五丈河東下出海;一股經鄄城、曹州、匯入梁山泊,再南下嘉祥、金鄉一帶匯入微山湖。

  一路之上,死傷萬人,近百萬百姓無家可歸。

  梁山泊水面升高五尺余,許多淤泥成田被淹沒,損失慘重。

  五丈河本就不寬,泥沙具下,河床升高,不但河道無法行船,還造成多處決堤。

  黃河之水改道開封,連那裡都被淹成一片澤國。”

  宗澤在地圖上一處處為晁蓋指出受災的地點,臉上愁容再次密布。

  “明白了。滑縣決堤處堵住了嗎?”

  晁蓋問道。

  “宋庭頗為陰損,多處決堤,最後連貫形成了長達三百丈的缺口,滔滔黃河水,非人力可以封堵啊。”

  也不怪宗澤犯愁,這種大自然的偉力,以封建時代的技術條件,確實無能為力。

  晁蓋手指在黃河故道上滑動了一下,細細思索。

  黃河泛濫問題起自大唐,定都長安二百八十年間,關中人口暴漲,黃土高原上森林樹木砍伐嚴重,甚至出現荒漠化痕跡,導致上游水土流失加劇。

  雖然在原始社會黃河泥沙量就非常大,但唐朝之後,泥沙量數十倍的增長,下遊泥沙淤積越來越嚴重,到唐末五代徹底失控,最終,黃河災害在兩宋集中爆發。

  濮陽以東的下遊河道淤堵嚴重,形成地上懸河,

致使黃河會不斷在濮陽一帶河道高低的交匯處決口,所以當地的澶州和滑州頻繁受災,從中唐的10年20年一決,發展到趙宋建國開始的兩三年一決。  趙大和趙二對治河很重視,一方面下令在上遊植樹護林固土,另一方面在黃河下遊大量設置到埽岸,黃河決口問題相比五代得到了初步的控制。

  然而下遊淤堵的問題,在沒有工業挖沙船的時代基本無法解決,用手挖腳刨的方式疏浚黃河,挖的泥沙還沒流的快。直到後世2023年,黃河下遊也沒有實現全線通航入海,就知道解決黃河淤堵有多難了。

  澶滑二州處於黃河上下遊的高低交匯點,赫然一個不穩定的定時炸彈,時人也已經預感到改變黃河現狀的大災早晚會在這裡發生,一旦這裡出現大規模決堤,就會直接影響黃河走勢,也就是變道。

  於是,宋真宗時,著書郎李垂在1012年寫了一篇《導河形勝書》,核心意見就是——現在黃河之所以決口主要是因為下遊河道出海不暢,如果放任那麽極有可能出現不規則變道,往北則貫穿河北,往南則奪淮河入海,都是千年一遇的大災,那麽既然一條河道這麽不痛快,不妨給他人工泄洪,一口氣給他挖六條河道同時出海,這樣一方面能減輕故道的出海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規劃六條河道的流域,可以建設廣闊的農業水利設施,還可以在地理上強化河北東部的軍事防禦。

  宋真宗認為“築堤七百裡,役夫二十一萬七千,工至四十日,頗為煩費。”,給否決了。

  於是,1034年,宋仁宗景祐元年澶州大決,黃河第一次改道,一路向北,經武邑、真定、河間,從天津入渤海。

  黃河變道可不是風輕雲淡的一句話,一條上千公裡長近千米寬的大河突然出現在另外一個地方,沿路的農田、鄉村、市鎮全部都會被衝毀,這便是影響數百萬人的災難!

  而新河道的深度、寬度通常都不夠,這麽多河水湧入一條新的河道裡,它就必然泛濫!三年一小決,五年一大決,沿岸百姓將一直處於威脅之中。原本富庶的河北東路成了黃泛區。

  於是便出現了著名的“三議回河”事件。

  顧名思義,就是三次商議讓黃河回到向東的故道。

  第一次回河之議,出現在1049年,宋仁宗皇佑元年。

  時任大名知府賈昌朝上書宋仁宗,說河北東路是朝廷賦稅和邊防重地,不能放任其成為黃泛區,提議在商胡口堵塞黃河北上的河道,下大力氣給京東故道清淤修堤,迫使黃河重回向東的黃河故道。

  然後,管河渠的工部侍郎李仲昌提供了另一個方案,商胡口依然要堵,但是不用立刻堵上,改道也不必往京東故道上改,而是在商胡道和橫隴道的夾角六塔集附近開一個小河,讓河水先一點點回歸橫隴道,等河水流的差不多了,就封閉商胡道,河道不就回來了麽。

  賈昌朝的方案致力於穩固河道,而李仲昌的方案則是禍水東引。碰巧,內閣執宰文彥博、富弼也是這麽想的:“與其淹河北,不如淹河東......”

  最終,宋仁宗決定采用李仲昌的方案,挖個小河試試。

  結果這條六塔小河還沒挖完就決堤了,一條小河如何能承載黃河之水,挖河的百姓當場被淹死無數,兩岸受災百姓更多。黃河從一股,變成了兩股。從天津入海的叫北流道,從滄州入海的叫東流道。

  巧好此時大宋在西夏剛打了敗仗,遼國又趁火打劫要求每年增加了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財政開始超支,偏偏商胡決口裂的非常大,工程量讓人望而卻步。宋仁宗選擇了躺平,隨黃河去吧。

  第一次回河失敗。

  第二次回河之議,出現在1072年,神宗熙寧四年。

  黃河再次大決堤,時任宰相王安石再提回河。因為黃河分成兩股,從天津入海的北流道經常決堤怎麽都治理不好,而從滄州入海的東流道相對平穩十幾年沒出事。

  於是便決定把北流道給堵上,讓黃河全部從滄州入海。

  神宗覺得這是個大事,於是派司馬光過去實地考察了一下,司馬光回來以後報告,能乾,東流道質量比北流道好不少,只要開河引水,河水就會被擠進東流道,但是這個活不能急,先把東流道的堤防修好,然後和之前六塔河一樣慢慢往東流道放水,最後北流乾的差不多,把它封了就行,全過程大約五年左右,千萬不能急功近利把北流直接堵上,不然準出事。

  但是王相公不同意,乾活就是要快,就是要出成績,第二年就把北流道給封堵了。

  但是東流道一沒疏浚,二沒固堤,又突然灌進了北流道全部的河水,頓時亞歷山大。

  當時有一條從衛州開啟,途徑大名府直抵天津以南的禦河,主要用於給北部前線的雄霸各州運輸物資,結果,東流道決堤後,河水就大量湧入禦河,泛濫沿邊各地,北流道借屍還魂成功。

  因為黃河泥沙太大,河床太高,通往雄霸各州的禦河也徹底不能用了。

  宋神宗大受打擊,想要學老爹躺平。王安石力勸,又花了十年時間,設立黃河疏浚司專門負責疏浚河道,開發疏浚河道所需的大型工具,這才算把黃河穩定下來。

  梁山水泊便是在這段時期陸續形成的。

  結果熙寧十年七月,黃河再次決堤,黃河之水衝入梁山泊形成了八百裡的規模,甚至差點奪淮入海,因為有梁山泊這個大水池的蓄水功能,才沒有實現。

  這下宋神宗也徹底躺平了, 說,水往低處流是天性,隨他去吧。王安石也被罷相。

  第二次回河失敗。

  第三次回河之議發生在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

  這次大臣們也不實際操作了,只是天天打嘴仗,黨爭嚴重,所謂的故道工程拖拖拉拉一直到1099年再次黃河大決堤,就再也沒人提了。

  後世許多人把《導河形勝書》稱為北宋第一邪書,稱李垂為滅宋的“毒書生”。說“三議回河”是瞎折騰導致滅國。反而把後世滿清“不作為”當成了“聖明”。

  中華民族從大禹治水開始,就有一種崇尚團結一心,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佛祖,團結一心克服困難的精神。

  面對自然災難,中華民族拒絕躺平。即便失敗,也有人一代代的站出來。即便一次次的遭受黃河洪水,河北兩路仍然是北方最重要的產糧區,人口繁盛。

  改造黃河本身沒有錯,錯在技術條件不成熟,還有當政者的急功近利。

  晁蓋心中已有救災思路。準備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先封堵滑縣決口。別人做不到的事,晁蓋未必做不到。

  第二步,幫助百姓重建家園,緊急補種小麥,防止明年夏天顆粒無收。

  第三步,以工代賑疏通東流河道,防止黃河再次泛濫。

  晁蓋看了看自己系統裡剩余的116.5萬天命值,勉強夠前兩步用。但是我花費這麽多,總得從別人身上找補回來啊!

  晁蓋摸了摸下巴,又想到了一個攫取天命值的好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