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348章:華夏使命
  有人說,華夏是頭睡獅,一旦醒來,整個世界都將顫抖。而雄獅需要有咆哮的深淵巨口,有支撐戰立行走的踏海雙足,有飽滿健壯的鼓鼓腹部,有綿長堅挺的高冷脊背,有飽滿肆意的尾部......

  帝國如今已初步具備了這樣的雄獅之姿。

  但諾大的江山需要治理,並非易事,尤其是西征之後,讓晁蓋越發感覺信念在征戰天下過程中的作用。

  心靈陣地,你不去佔領,就會被其他人佔領。否則就是為他人培養溫床。

  這便是梁山泊建立之初,晁蓋就要宣傳天道理念,甚至後來整合所有教派建立天道三十三天的原因。

  它是把雙刃劍,如果運用的好,又颯又利;運用不好,會把自己坑的體無完膚。

  中原之地信念以儒、釋、道三家為主。

  晁蓋對儒(官府權勢)、釋(富貴安逸)、道(清修避世)三者之上加一個天道(公平公正)。

  天道理念:

  壓製腐儒,複興百家。打儒家的舒適圈子,鼓勵文人抬眼看世界。複興百家,讓儒、法、工、農、兵、墨、雜、縱橫、陰陽等等流派再次發生碰撞,重新煥發活力。

  抑製佛家,引導富人。控制寺廟田產,抑製僧人數量。引導富人合理行善。

  規范道家,形成體系。將歷朝歷代為國家做過巨大貢獻大的英雄人物進行系統封神,成為道家護法神。

  十年來,整體取得了一些成效。三教合流,有效的避免了內耗,為對外征戰提供了一個安定的內部環境。

  對外征戰過程中,又遇到了北方長生天、扶桑神道、高原金剛乘、東南八面佛等勢力。

  長生天是原始的薩滿崇拜,其祖先、圖騰和自然崇拜,與中原地區同根同源,直接將長生天等同於天道進行替換宣傳便可。

  扶桑神道產生時間非常短暫,且雜亂不堪,八百萬牛鬼蛇神,直接取締鎮殺便可。

  高原金剛乘脫胎於南亞婆羅門,追求的是雄踞種姓秩序上的最頂端,享受超脫世俗的特權。而且他們在高原和東南諸國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對付他們,只能像華夏歷代滅佛運動中的那樣,用最嚴厲的手段,將他們打落塵埃,讓他們認清現實,安靜待在自己廟裡,修自己的禪,不要妄圖凌駕於普通人之上。

  最難對付的反而是那種已經成了氣候,有了各自經典,還有數千萬的狂信徒,隨時可以發起大戰的教派。

  與這他們那種“信我,或去死”的核心思想相比,天道教“公平公正”的核心思想太過溫和了。

  溫和往往就代表著感染力和戰鬥力不足。

  所以,晁蓋決定對天道教進行更加系統的改造,讓他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戰鬥力。

  晁蓋這次召集吳用、公孫勝、宗澤、宋江、林靈素,甚至一些大相國一些高僧,要重新補充完善十三年晁蓋編纂的《洪荒歷》。

  經過半年的修改完善,終於重新成書,並刊印全國。

  第一章:盤古開天。

  原始世界一片混沌,混沌不分清濁,不分善惡,不分歲月。但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時間,誕生了三千有神志的混沌神魔。

  神魔互相廝殺追求唯一。

  最終,最強大者盤古成為唯一勝利者,他成為了混沌,混沌便是他。但卻選擇自我犧牲,將混沌分開,從此身軀化為宇宙,精神作為天道。這個宇宙有了時間和空間、有了光明與黑暗、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清濁善惡。

  盤古身體化為無數宇宙塵埃,這些塵埃凝結成一個個宇宙中的星球。

  盤古精神作為天道布滿宇宙空間,將一個個星球包裹於精神海之中。

  這開天篇中,晁蓋引入了宇宙星辰概念,告訴華夏百姓,我們居住的是一個巨大的圓球。這一點隨著華夏帝國遠征和海洋開發,已經逐漸被證實。

  同樣,天上的無數繁星,也都是和地球一樣的巨大圓球,稱為星球。

  而這些星球之所以能在天空中懸浮,是因為被天道的精神海包裹。等將來科技進展到磁場理論,也可以把引力解釋為星球散發出的精神力的一種。

  星球理論,便可為華夏進行環球航行,發展物理、化學、天文探索星空等等學科提供理論支持。

  當其他各種創世神話還局限在某地、某山的時候,華夏直接開的是整個宇宙星空,這世界觀可以說提升一個檔次。

  第二章:龍鳳初劫

  開天之初,萬物自然運行,遵循天道規則,也產生了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彗星、黑洞等等種種天體。

  星球也會經歷氣態、固化、成球、初生、成長、死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星球中的強大者慢慢誕生意志,也開始以自身為中心,凝聚形成星系、星雲、星河、星域......

  在這其中,誕生了許多強大的意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無法理解那種存在,只能以我們的觀察,勉強將他們命名為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相二十八星宿。

  四相之間為了爭奪盤古遺產,爆發了波及整個宇宙的戰爭,持續不知多少歲月,造成星球殘破,星雲破碎,最後導致一起衰落。

  第三章:巫妖爭霸

  四相勢力衰落之後,在他們的殘軀上,卻誕生了以不斷吸納其他星球壯大體魄的巫,和不斷修煉精神壯大神秘力量的妖。

  巫的最終目的是想要繼承盤古的身體;

  妖的最終目的是想要繼承盤古的精神。

  盤古精神化身鴻蒙傳道。將宇宙運行的自然規律以有序修煉的方法傳播下去,殘破宇宙的無數智慧生命前來聽道。

  其中就包括三清、二聖、十二祖巫、兩大妖皇、九大妖聖。

  但有智慧的地方就有爭鬥,十二祖巫掌握法則,妖族創建天庭掌握神通,他們都想繼承盤古遺產,稱為宇宙唯一,二者互相爭鬥不休。

  第四章:女媧造人

  相對於茫茫洪荒的宇宙無邊無垠,地球只是圍繞恆星太陽旋轉的一顆普通星球。

  星球與星球之間以光為距離單位,光速一秒30萬公裡。

  但這裡卻無意間吸引了祖巫女媧降臨,她的到來為地球帶來了勃勃生機,萬物生靈。她又根據盤古的造型,用泥土捏出了許多小人,從而產生了人類。

  人類的誕生引來了天道意志的關注,女媧因為造人,被降下無數功德,從而成為超脫宇宙星河的聖人。

  這時候,所有神聖妖魔才明白,或許這個偏遠且渺小的星球才是整個宇宙星河最核心之地。而地球上的人類因為體型最酷似始祖盤古,從而天生便具有修煉肉身和精神的道體,乃是盤古選定,萬物之靈長,也成為宇宙星空中最為特殊的存在。

  三清、二聖、十二祖巫、兩大妖皇九大妖聖,以及一切渴望人類靈魂的妖魔紛紛向這裡投來注視的目光。

  在這裡,晁蓋引入了群星克蘇魯的概念。又點明了地球人類的特殊性。

  第五章:人族崛起

  在眾多不可名狀的神聖妖魔的注視,地球生靈被影響感染,而快速發展。

  太清陰陽寧和,傳下道家思想;玉清高尚神秘,傳下儒家精髓;上清有教無類,傳下殺伐之道。

  三清教化人類有功,天道降下無數功德,成為超脫宇宙星河的聖人。

  西方二聖,一個教化人類修持自身,渡己;一個教化人類慈悲為懷,渡人;同樣被天道降下功德成聖。

  但其他妖魔鬼怪卻急功近利,降下分神投影,要麽以人類血肉為食,要麽吞噬人類靈魂,皆業力纏身。

  妖魔鬼怪肆虐地球,殺戮無數人類時,祖巫後土不忍看到人類死後的靈魂被妖魔鬼怪吞噬,於是犧牲自己,化身六道輪回,讓人類得以重入輪回在地球循環重生。庇佑人類靈魂不能被。

  人族誕生初期,身體瘦弱,精神無力,面對強大的妖魔鬼怪無力對抗。但在諸聖教導下,慢慢強大起來,學會了使用刀槍兵器,學會了智慧謀略,還有許多練氣士具備翻江倒海之能。人類慢慢崛起。

  崛起的人類在人皇帶領下,開拓生存空間,反攻妖魔鬼怪,將他們逐一斬殺食之,並著作《山海經》以流傳後世。

  第五任人皇顓頊甚至發動“絕地天通”的能力,在九天與外界之間構築一道結界,想要將妖魔鬼怪們全部逐出九天之外。

  在與妖魔鬼怪驅逐的最後決戰的最後時刻,不甘失敗的水神共工撞破不周山,導致結界通天柱倒塌。共工雖死,但天河之水落入地球,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汪洋。

  遍布世界的人族死傷慘重,幸存者返回世界的最高處昆侖峰躲避大洪水。

  第六章:女媧補天

  危急時刻,女媧娘娘現身,歷代人皇三皇五帝自我犧牲,女媧娘娘以他們的魂魄化為五彩神石,修補天空結界,封堵了九天缺口。

  歷代三皇五帝被人族祭祀,靈魂經久不衰,一直為人類鎮守九天缺口,守護人類安寧。

  大洪水退去後,人類先祖再次從昆侖祖地開始向世界各地遷移。 www.uukanshu.net

  第七章:華夏使命

  人類第二次踏上征服世界的旅程,他們在遷徙過程中,逐漸忘卻了自己的來歷,並被妖魔鬼怪的投影蠱惑,信仰外神,自願獻出靈魂,充當接應妖魔降臨的人奸。只有華夏之地保留有最完整的人族傳承,三皇五帝和三清的傳說一直沒有斷絕。

  三皇五帝的靈魂苦苦鎮守封印缺口,抵擋外魔入侵,卻無法阻攔地球內人類的自我獻祭。地球人族靈魂外溢,壯大了域外妖魔的實力。埃及諸魔、所羅門七十二柱魔、十二翼天魔、光暗之魔、路西法等等,皆為掠奪靈魂。

  但妖魔仍嫌這樣的自我獻祭速度太慢,它們無時無刻不想衝破九天的封印,衝入地球,繼續將人類當成動物圈養,大肆收割血肉和靈魂。

  天道和諸聖為此降下修煉之法,於九天之外重建天庭,主動反擊域外妖魔;於九地之下建立地府,穩固人類神魂。

  自我修煉為仙、世人供奉為神、大徹大悟為佛。

  如今,世界戰亂不休,妖魔禍亂世間,天道複蘇,賦予華夏再次統一人族,拯救地球的使命。

  所有之華夏子民,皆應努力進取,以武止戈,平息世間紛亂,追求和平。

  所有之華夏子民,皆應傳播天道秩序,將仁、義、禮、智、信、忠、孝、恕、勇、嚴傳遍世界。

  所有之華夏子民,皆應修身功德,以求功德成神,繼續守護人族。

  在天道“公平、公正”的理念之外,再次添加了“犧牲、統一、和平、守護”這思想使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