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352章:瀚海飲馬
  這次歷時一個月的圍殺清繳行動取得大勝利,共擊破大小聚集點三百余,共計八萬八千一百帳,三十余萬人。

  晁蓋安排太子晁衝處理善後事宜,晁衝的處理也很簡單粗暴,斬殺所有部落酋長和軍事頭領及其家人,收編薩滿巫師,送到燕京接受天道教育。自己出面安撫並赦免普通部民,解放所有奴隸。

  這次瀚海之戰的消息也通過軍事專線傳回汴梁,刊發消息傳遍全國。國人對帝國打了勝仗的消息已經習以為常,卻驚喜的發現上面赫然多了太子晁衝寬厚仁慈處置俘虜、二皇子晁鋒親自領兵破敵的報道,讓眾人不禁讚歎帝國後繼有人。

  同時報道的還有常勝軍統帥郭藥師、豹韜軍統帥呂方、雲風軍副帥東方嘯、雷鳴軍副帥李助裂土封爵,一眾將領位列關內侯的封賞。其他立功人員封田更是不計其數。

  有功必賞,是華夏傳統,每一次大的征戰,都會造就一批爵爺的誕生,讓人津津樂道。

  古人常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飲馬瀚海”,並將此認為是北方征伐的大功勳。

  霍去病封壇祭天的狼居胥山、竇融勒石記功的燕然山都在貝加爾湖也就是瀚海周邊。

  與歷史上的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後返回中原不同,晁蓋下令以此地為根基,一直向北,建立瀚海都護府,由雷鳴軍統帥,燕然侯史文恭擔任大都督。

  參考遼國的群牧制度,將三百多個小聚集點改為集體牧村,為他們劃定遊牧遷移的草場地盤,集體牧村內所有草原、山丘、河流都歸集體所有,集體使用。牧村內設村長一人,馬倌、牛倌、羊倌數人,每三年一輪換,由牧民投票選出。

  這樣的集體所有製,打破了各草原部落是部族首領私人財產的規矩。把首領的私有財產,變成了所有牧民的共有財產,可以避免部落首領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

  每三年一輪換,既可以激發普通牧民的積極性,又會讓牧民之間互相防備,無法團結一心,避免出現有人想要作亂,一呼百應的情況出現。

  普通牧民對這種改革表示歡迎,被觸動了利益的首領們都死了,也沒法兒跳出來反對。所以改革進展的很順利。

  每十個牧村為一旗,由都護府派遣兵將來擔任旗主,建立鄔堡圍牆,內設小學、天道祭壇、糧店、馬店、雜貨鋪、鐵匠鋪等基礎設置。駐屯一隊漢軍騎兵六十名,草原牧村服役民兵一百名,維持當地治安。

  每十個旗為一城,由都護府任命人員擔任城主,建設城牆、兵營、工廠、醫院、客棧、商會、學校等等各項基礎設置,由火車、公路貫通。

  “父皇,瀚海之地已處極北之地,在這裡設城,意義何在呢?”

  在慶功宴會上,篝火燃燒,牛羊肉飄香,眾將觥籌交錯,拿著酒壇放聲高歌,次子晁鋒再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苦寒是真的,極北卻未必。此戰之後,我將帶你們繼續沿勒拿河北上,探一探這瀚海之北的風光。”

  現在正值五月末,正是河流解凍,天氣溫暖之時,西伯利亞的廣闊大地萬物繁盛,讓孩子們看一看這北方到底有多大,有多遼闊。避免他們像後世的康熙一般,打了勝仗卻將整個北方拱手送給沙俄。

  後世的西伯利亞擁有1322萬平方公裡土地,地下隱藏豐富的金銀銅鐵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各類資源。就拿這瀚海周邊來說,就藏有後世沙俄八分之一的煤炭資源。

  但同樣,因為地處偏遠,自然環境惡劣,夏天氣溫還好,北極圈以南林海草原可以達到三十度左右,但冬季氣溫極低,能達到零下四五十度,生存條件艱苦。

  西伯利亞的主要居民是土著的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他們在極端的氣候條件下過著半遊牧半漁獵的生活。由於物資匱乏,他們的生活水平很低,房屋簡陋,食物經常出現不足。沙俄佔領之後,開始大面積開墾土地進行農耕,種植小麥和土豆,終於讓食物充足了起來,人口也越來越多,養活了四千萬人綽綽有余。

  既然北方部落和老毛子都可以在這裡生存,以吃苦耐勞勤奮自律著稱的華夏百姓,當然也可以!

  牛羊馬駝鹿放起來!

  土豆,小麥種起來!

  廣闊的領土可以不去開發,但絕不應該以“無用之地”的名號來隨意丟棄。

  帝國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打了勝仗還將土地割讓的短視做法,只會為後世子孫留下千年隱患。

  因為敵人的心裡“帝國的邊界便是沒有邊界”,今日你割雅克薩,明天他就要尼布楚,後天他就要伊犁,大後天他就要旅順......甚至連海南島都想要!

  當人家在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的田野裡享受生活時,我們卻只能通過自我結扎來避免人擠人,實在有些難堪。

  一塊土地人口的承載量是有限的,超過這個限度就要出問題。是人口不想增加嗎?是現有資源已經不足以再承擔更多人了。

  六月初三。

  在完成瀚海都護府的框架後,晁蓋讓史文恭和李助自行建設瀚海城。

  安排豹韜軍、雲風軍、羽林軍、浮屠軍沿著草原繼續向西,前往伏爾加河畔梁讚城的北庭都護府集結。

  眾將絲毫不覺勞累,反而充滿了鬥志。

  雖然主將們裂土封爵了,但是郭盛、劉麒、劉麟、風會、傅玉、雲龍、穆弘這些副將可都還渴望著戰鬥更進一步呢。耗在東北的玄武都護府十幾年固然安穩,但是也少了一些戰鬥和立功的機會,如今帝國北患既除,下一步必然是西征。能夠參與到西征中,才能立功啊!

  四部大軍準備啟程事宜,晁蓋則對晁衝、晁鋒道:“你們也準備一番,跟隨我和陷陣營一起向北,看一看這北方疆域到底有多遼闊。”

  “陛下,需要我派兵護衛嗎?”

  史文恭趕緊過來自薦道。

  晁蓋想了一下,以後這裡就是瀚海都護府的地界,確實也該讓史文恭明白一下疆域的范圍,於是便點頭道:“你帶三千騎兵跟隨便可。那都護府的事?”

  “請陛下放心,李助處置事務井井有條,加上本部主力在此,量這裡的蠻子也鬧不出亂子。”

  史文恭自信笑道,他的封地燕然山也在瀚海以前六十裡外,以前沒少跑到瀚海諸部來打秋風,對這些部族的習性和實力了若指掌。

  “陛下可多帶些兵力前往,北方蠻荒,即便是蒙古人也很少深入,吉凶莫測。此處治理,貧道有萬人便可。”

  李助這些年也不嚷著把史文恭擠下台了,兩人配合越發默契,史文恭勇猛無敵,李助詭計多端,樊瑞手腕巧妙,在遼國上京臨潢府的時候,就把遼國契丹遺民唬的一愣一愣的,同化和移民效率也是最快的。

  現在又到瀚海之地,對付這些布裡亞特蠻子,他們的手段多的是。

  晁蓋對他們的本領都放心,卻不打算帶更多人隨行,道:“此行隻為探索疆域,確定邊界,人多無用。瀚海之地冬季來臨太早,多留些人手,加快建好城池,安穩過冬才是。”

  “是,陛下。”

  史文恭他們長期駐扎在漠北,也明白這個道理,便躬身應是。

  六月初四

  晁蓋帶著兩個兒子,在李逵陷陣營、史文恭三千雷鳴騎的護衛下,先沿著貝加爾湖北上抵達勒拿河口。

  勒拿河自貝加爾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出,自南向北,流往位於北冰洋,全長4400千米。晁蓋便以此河作為玄武都護府與瀚海都護府的邊界。

  勒拿河的名稱來自古鄂溫克語,意為大河,發音便是“勒拿”,所以晁蓋讓隨行畫師在地圖上,依然將其標注為“勒拿河”。

  “勒拿河以東為玄武都護府,以西為瀚海都護府。”

  晁蓋一行在河西一側騎馬快行,草原區速度可以達到每日一百五十裡,森林區速度只能每日八十裡。

  每次晚上過夜,晁蓋都會讓眾軍砍伐樹木、挖掘土坑打造一個簡易防護,再搭建木屋、挖掘地窩子。

  第二天離開時,再在中間地帶來一記“天降神碑”。五丈高、一丈寬、半丈厚的石碑,正面是鎏金小篆“天道”二字,背面是“仁、義、禮、智、信、忠、孝、恕、勇、嚴”十個大字。

  等都護府向這裡拓展勢力時,這裡可以作為軍屯地點。即便無人駐守,被周邊遊牧遊獵部落佔據,也可以用“神碑神文”來蠱惑他們。

  一路行走,西伯利亞的風光,廣闊、原始、新奇,讓晁衝和晁鋒對北方的印象大為改觀。

  “原來北地竟然如此遼闊,以前我還以為堪輿圖把北方的比例畫錯了,原來真的這麽大。”

  晁衝一直咂舌,他們騎馬沿著大河走了一個月,至少深入北方兩千裡,可遙望北方依然一望無際。

  “北地因為寒冷,它的廣闊讓人很難探索。繼續向北,還有五千裡才能順河抵達北方大洋,但是再往北就太過深入了。我們將從這裡折向西方。”

  晁蓋一個河灣處叫停了部隊,現在進入七月份,天氣溫暖,即便此處白天也有二三十度的氣溫。可繼續向北就進入高寒山林區和北極圈,再繼續深入在天氣變的冷之前就回不來了。

  “父親,原來瀚海之北真的還有如此許多部落,並非人煙絕跡。”

  晁鋒以前讀書,都覺得北方一定是冰天雪地,想不到還有如此大的河流,如此的鳥語花香。一路上遇到許多沿河而居的野蠻部落,大軍倒也沒有為難,反而還用一些糧食和他們交換了一些肉食和魚。

  一路上還遇到斑斕的猛虎、黝黑的棕熊、低頭吃草的麋鹿、靈活的雪貂,親眼所見的景色讓他打破了書中的固有印象。

  “北方苦寒,是因為這裡夏天短暫,冬季綿長,氣溫極低。單靠漁獵並不足以養活太多部落,但是在北方大面積種植的土豆卻可以在這裡很好的生長。在中原,土豆無法作為主食,是因為中原氣溫高,土豆容易發芽腐爛。而這裡長久的低溫,卻可以讓土豆長期儲存,成為主糧。看似沒有無用處的土地,或許只有尚未開發的寶藏。”

  晁蓋語重心長的說道。

  七月二十日。

  自勒拿河灣向西千裡,抵達了另一條大河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乾流全長3481千米,同樣是一條自南向北流淌的河流,地形南高北低,總落差達到1578米,因此也呈現出上遊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圍人口稀少。中下遊因地形平坦,凍土廣布,多沼澤濕地的狀態,擁有豐富的鱘魚、哲羅魚、細鱗魚、茴魚、白鮭等魚類,河流兩岸以圖瓦人、埃文基人、鐵勒人、哈卡斯人、雅庫特人、涅涅茨人等部落漁獵為生。

  晁蓋大軍經過,讓這些部落驚懼,他們從未經過如此強大的部落軍隊。晁蓋同樣不對他們打擾,只是充滿善意的用一些糧食兌換一些皮毛和魚類。

  在北方生存的部落是將來華夏移民瀚海之後最好的老師,這種在北方嚴寒地帶生存的經驗,是多少金幣都換不來的。不但不能殺,還得好好保護。等火車通向瀚海城之後,要經常前來與這裡的部落做些交易。

  八月十日

  順葉尼塞河向北一段之後,在平緩地帶跨過大河,繼續向西千裡,抵達鄂畢河流域。

  鄂畢河發源於阿爾泰山,比起勒拿河與葉尼塞河,鄂畢河更加寬闊平坦,水流非常適合航運,全長4315千米,每年上遊約可通航190天,下遊約可通航150天。

  這條河將作為瀚海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的邊界線。

  九月十五

  沿著鄂畢河逆流向南,進入中亞。史文恭這才與晁蓋分別,返回貝加爾湖畔的瀚海城。www.uukanshu.net

  十月初三

  晁蓋一行繼續向西,抵達北庭都護府梁讚城。全程萬裡。

  這次高強度、遠距離行軍,讓晁衝與晁鋒疲憊的同時,也開拓了眼界。

  “可知我為何放著西方戰事不顧,非要帶你們做這萬裡遠行?”

  晁蓋看向兩個兒子,詢問道。

  “父親是想告訴兒臣帝國疆域之大!”

  晁衝答道。

  “父親是想告誡孩兒眼見為實!”

  晁鋒回道。

  “說的不錯。”

  晁蓋認真的看向兩個兒子,表情嚴肅,晁衝與晁鋒也急忙凝神聆聽。

  “這帝國疆域之大,即便我們行程萬裡,也不過是北方一隅。地廣人稀之處,即便封賞百年也不用擔憂封無可封,賞無可賞。所以,衝兒,若為帝王,不要吝嗇對有功將士的封賞,要與他們分享開疆擴土的紅利;不要吝嗇對裂土侯爵們的分封,因為偏遠疆域需要他們去填充;不要吝嗇對弟弟們的封國,他們才是你最親近的人。

  鋒兒,你若被封為王,便需替兄長鎮守一方。不要只聽書面之言,要多去走,多去看,這樣才不會被他人蒙蔽,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決策。也不要擔憂後代的前途,帝國之大,只要他們真有才能為帝國立功,並不缺他們的封地。”

  晁蓋認真的叮囑兩人道。

  “是,父親,我們一定兄弟齊心,不負父親所托。”

  兩人齊聲說道。

  晁蓋欣慰點頭,不管將來是否會發生利益衝突,至少現在,兩人的兄弟之情仍情真意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