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315章:7軍抵達
  天啟五年四月十五日。

  羽林、雲夢、解煩三支主力軍團已經完成戰略目標,在駐守城池進行休整。新軍部隊沿著他們開辟的空間進行搜山檢海,擊殺躲入山林的反抗勢力,效果顯著。

  九州地域內最後一支反抗力量都集中到了最角落的鹿兒島一代,薩摩國守護島津家成了最後的地盤。

  四月十八日。

  自平安京前來的使者抵達關口海峽,責問天朝為何入侵扶桑。結果卻連九州的地面都沒踏上,就被馬關城內的羽林軍割掉了鼻子,讓他給天皇帶去天啟陛下的旨意:一、扶桑入侵天朝屬國領地,殺害天朝屬國子民,罪不容誅,需白河法皇剖腹謝罪;二、扶桑拒不向天朝納貢稱臣,更是妄自稱皇,大逆不道,需去除皇號,繳納精米三百萬石,白銀五十萬兩,黃金十萬兩贖罪;三、九州乃是中華特定稱謂,扶桑需割讓九州島平息中華怒火。

  扶桑使者臉上包著滲血的紗布,一路狂奔趕回平安京。

  四月二十三。

  高麗半島戰事已經結束,青龍、雷鳴、雲風、神武、陷陣、浮屠、猛安七大主力渡海而來。

  七大主力在博多登陸,晁蓋也從前線返回,在福岡城招待眾人。

  在歡迎宴會上,晁蓋與大家一邊共飲,一邊聽他們講述高麗之戰的結尾,聽到精彩處,也撫掌叫好。

  仁川之戰擊殺兩萬五千扶桑遠征軍,俘虜敵軍總大將大江匡房,讓扶桑遠征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狀態;

  漢城之戰擊殺西國武士首領平忠盛,俘虜東國武士首領源為義,擒拿高麗攝政尹桑,七歲的高麗王卻被扶桑人“提前殺害”,高麗王室直系絕嗣。

  打著為高麗復仇的旗號,華夏大軍分成四路,攤開平推,遇到有抵抗的城池,圍城之後必炮火轟炸三日後方才攻城,城破之後便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貧苦百姓得到救濟,但城內富戶和高麗貴族卻又被扶桑人“提前殺害”。而那些狡猾的扶桑人總能“卑鄙的逃走”。

  漢軍留下部分兵馬在城內駐扎維持治安,其余繼續追擊逃走的扶桑士兵,到達下一個城池後,繼續上述操作。

  一路平推下來,花費了一個多月才將扶桑最後一支成建制兵馬圍殺在斧山城內,並解救了十余萬被扶桑人奴役的高麗勞工。

  關勝也在斧山召集高麗國內各城池的官吏前來,並在所有官吏和被救勞工的面前,召開了公審大會。

  現場審判了扶桑人入侵高麗、尹桑賣國求榮殺害高麗王室的罪行。將大江匡房、源為義、尹桑凌遲處死。將被俘虜的上千扶桑士兵一並斬首示眾。

  大江匡房、源為義、尹桑被殺時口中塞著麻布,掙扎大喊也無用,在周圍憤怒的高麗人怒喊聲中,穿上漁網衣,被割了三千刀才命喪,劊子手每丟下一片肉,台下的高麗人都擁擠著上前去爭搶,撿起來便放進嘴裡,邊咀嚼邊放聲痛哭。

  之後又將上千扶桑士兵五十人一排跪倒,一排排的砍頭,煞是壯觀。

  關勝也趁這個機會宣布,高麗王室絕嗣,安東都護府將對高麗進行為期十年的代管,十年後再由高麗百姓決定高麗王的人選。高麗高層幾乎已經死絕,剩余的這些官吏也都是一些小門小戶哪裡敢去反對。那些被解救的百姓還沉浸在復仇的喜悅中,根本無法理解天朝代管的含義,反正對他們影響也不大。

  安東軍對高麗的實際控制就此完成。

  遠在九州的晁蓋當時就得到了系統的提示,帝王之證再加一點。

  現在晁蓋的“帝王之證+7: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光環范圍*7。領地內人員每年親和度+7。”

  等十年之後,高麗半島內百姓的親和度基本都達到70點,那時候就算個別人蠱惑,也沒人想要再立什麽高麗王了。

  得到關勝送來的稟報之後,晁蓋立刻進行了回復:

  一、賜封關勝為安東侯,在高麗境內任選十公裡方圓作為封地。

  二、其他有功將士記功報送。

  三、關勝與十節度鎮守高麗,推行華夏官製,恢復生產。

  四、由龐萬春暫統青龍軍與其他主力軍團渡海前往九州。

  五、招募高麗青壯年組成萬人復仇軍,隨行前來扶桑復仇。

  關勝得到回復後,心情愉悅,多年封侯心願終於達成。之後招募高麗復仇軍時卻遇到了一些困難,高麗國內經過戰爭之後,國內青壯年本來就所剩不多,加上錯過了春耕,百姓都想趁著現在趕緊補種些糧食,而青壯年正是勞動主力。真正復仇心強烈,想要為了國仇家恨而戰鬥的,其實並沒有那麽多。

  但這種能記住國仇家恨的熱血青年,一定要送到扶桑來讓他們與扶桑人死拚才行!最後經過一些錢財誘惑,才終於湊夠了一支萬人隊,跟隨華夏七支主力部隊抵達了博多。

  這些高麗復仇軍沒有資格進入城內,只是在城外某處給他們劃了片地方駐扎。晁蓋沒想過靠這些高麗人打什麽硬仗,他們的作用應該是深入敵後去騷擾、襲擊扶桑人,如果臨死前能拚死一個扶桑武士,也就值得漂洋過海將他們運過來的票錢了。

  但是還要等一等,根據收買的扶桑商人提供的情報,白河法皇震怒,如今已經發布全國動員令,正在從陸奧、關東、出雲、近畿、四國、西國等地開展第二次全國總動員,沒有武士的組織地侍參戰,沒有地侍的組織農民參戰,總之,要組織起一支三十萬人的軍隊出征九州。

  為此白河法皇還與藤原等公卿家族和解。貧窮的皇家只有近畿一小塊封地,無論是存糧還是金銀都不多,第一次全國總動員十萬大軍出征高麗,是因為所有人都抱著前往高麗劫掠發財的夢想,很多部隊都是自帶乾糧出發。現在第一次動員的人都死絕了,再想要發動第二次動員,就得靠實打實的錢糧才行。而這些錢糧,皇家只能向公卿們借。

  想要借錢,自然要彎下腰。原本被打壓的藤原氏趁勢重新把控中樞院政,並組織公卿們開會商討,最後達成了一致意見。要他們盡快回到領地發動百姓起兵上洛,扶桑名義上是天皇的,其實本質上是他們公卿們的啊!

  對於扶桑的總動員,晁蓋樂見其成,現在有了七大主力支援之後,整個九州島擁有了十支主力部隊二十五萬人;另有二十萬新兵作為補充。可以說武德充沛,不懼任何挑戰。

  扶桑自己將三十萬青壯勞力搜集好送到自己面前來,送來的越多,將來佔領地方後,搜山檢海的壓力越小。青壯人員無論在哪個國度都是重要的資產,而且損耗之後,得十年才能重新成長起來一批。過度損耗青壯人員的下場,遼國和高麗已經給大家演示過了,那就是斷送國之未來。

  遼國契丹人男女老幼總共230萬人口,卻在天祚帝的騷操作下,先是征討會寧府損失了二十萬,又在黃龍府損失了七十萬,之後又連續幾場戰役丟了二十余萬。能參與戰爭的,大都是青壯,契丹人本就不多的情況下,就這樣被丟掉了一半人口。之後又孤注一擲的集合最後一支青壯兵力圍攻天王城,被全軍擊潰後,民族徹底失去了未來。

  高麗人同樣如此,總共300萬人口,現在人口一百萬都不到了,青壯更是稀少,還被關勝鼓勵著參加復仇團送到了扶桑一萬人.......

  血的教訓歷歷在目。

  這都是在透支民族潛力來賭國運。而扶桑是個尤其喜歡賭國運的國度。

  從根源上來說,就是因為他們的統治階層太固化了。完全以血脈論來統治人民。高貴的血脈永遠高貴,低賤的血脈永遠低賤。這種傳承千年的血脈固化,讓公卿貴族們根本不把低賤的貧民百姓當做人看,在他們眼裡,這些貧民都是用來消耗的數字,只要不傷及到他們的家族,完全沒有切膚之痛。

  但這樣不是很好嗎?利用這些公卿貴族的自以為是,主動把扶桑青壯男子匯集過來送死,自己應該表彰他們才對!

  當然,也不能乾等著什麽也不做,誰知道扶桑這次動員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敵人有敵人的戰略,我方有我方的戰略,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牢牢把住戰場主動權才是晁蓋的個性。

  所以晁蓋先是給駐扎在海參崴港的阮小二下令,讓北海水軍啟程,在北海道建立港口,封鎖津輕海峽。等待下一步命令。

  如今的北海道還屬於蝦夷人,蝦夷這個民族以胡須濃密猶如蝦須而得名,主要居住在庫頁島、北海道、千葉群島、堪查半島上。從久遠的年代開始,從北向南滲透進入扶桑島,形成了扶桑人的祖先“繩文人”。

  後來從大陸飄揚過海而來的“彌生人”從南向北發展,與“繩文人”融合成為了扶桑人。不肯融合的繩文人只能一路敗退,退回了蝦夷島,至今仍與扶桑人戰鬥不休。後世成立的扶桑幕府,將軍就叫征夷大將軍,征討的就是蝦夷人。

  但征討的效果不佳,一直到明朝初年,扶桑才在蝦夷島靠近津輕海峽的地方建立了一個據點。一直到1806年才完全納入領土。

  蝦夷島面積8.3萬平方公裡,只有兩條較大的山脈,森林密布,平原廣闊。既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又有良好的農業平原和捕魚港口,只是維度較高,天氣有些寒冷,與大陸地區的三江平原類似。

  作為移民地點,可能有些困難, www.uukanshu.net 但是作為一處軍事基地,卻很不錯。有豐富的木材可以打造戰船,有豐富的礦產可以冶煉鐵器,有平原可以耕種和放牧,有良港可以獲得魚貨,從而不必為後勤發愁。

  佔據這裡之後,可以隨時襲擊陸奧和關東沿海城池,為將來戰術的多樣性提供了許多選擇。

  至於島上的蝦夷人,那就是阮小二和他的北海水軍需要操心的問題了,相信以他的能力,這些都不是問題。

  安排好海軍事宜,接著就要收獲九州島最後一波好處了。那就是集中到了鹿兒島島津家領地的那些扶桑抵抗勢力。

  經過多日來有意的驅趕,心懷異志,不服王化,強硬不肯屈服的扶桑人基本都匯集到了那裡,正好適合自己一鍋端。

  眾將聽聞有戰鬥,紛紛請戰。最後晁蓋點了兩個人。一是神武軍主將董平,二是水軍主將阮小七。

  他們兩個人成為關內侯已經好幾年,董平在攻滅遼國、掃蕩蒙古諸部、高麗之戰中又立下不少功勞,快到裂土封侯的邊緣,就差一個滅國的契機,正好把九州島最後一個薩摩國讓給他來消滅。

  而阮小七長期鎮守登州,外出征戰、轉運物資、護衛航線,勞苦功高,也是該給他升一升了。陸軍已經有五人裂土封侯,海軍也該有個代表性人物了。

  “神武軍以熊本城為基地,繼續東進,徹底剿滅薩摩國島津勢力。”

  “得令!”

  “小七率領水軍一部,經平戶港,繞外海,包抄鹿兒島海灣,突襲後路,斷絕其出逃路線。”

  “得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