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311章:兵圍漢城
  中華封建軍隊歷來有“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傳統。

  外戰不行,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對外作戰“勝而無功,敗則當斬。兵無戰心,將無戰意。”二是不知天文地理人文政治,盲眼瞎打。

  後世抗戰全面爆發前,倭寇以經商、支援、考古、旅遊等等方式,用了幾十年時間跑遍中華大地角角落落。繪製的地圖精準到每一個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村莊、每一條道路。這種準備工作完備之後,才開始了他們前期勢如破竹的攻勢。

  相反,反觀中華歷次對外作戰,幾乎都是怒而興兵,對敵人那裡什麽都不了解,什麽都不準備,直接就出兵,結果可想而知。

  典型的例子有隋煬帝征討高句麗之戰,瞎眼盲打,勞師百萬,死傷無數,沒有戰果。

  即便是後來大唐蘇定方攻滅百濟國,也是盲眼瞎打的結果,是靠著盛唐軍備碾壓對手,直接攻破了對方首都,這才勉強取得了勝利。得了便宜之後就在海邊築城肆意妄為,但也沒待久,不到幾年就被百濟遺民攻滅了。

  後世蒙元兩次攻打扶桑被滅,更是盲眼瞎打的典型。其中原因太複雜,暫且不論。

  正是吸取了這方面教訓,所以晁蓋對外部勢力的情況搜集非常重視。在晁蓋的叮囑下,關勝對高麗半島的地形和人文政治進行了詳細調查,商隊、山野部落給他們提供了許多有用的情報。

  關勝手中拿的半島地形圖,詳細程度比高麗王宮內的山川堪輿圖還要精準無數倍。一些險要地形,當然也會重點關照。

  比如,平忠盛帶領扶桑武士埋伏的一處狹坡處。

  而平忠盛卻不清楚自己的埋伏已經被識破,還在思索著怎樣完成伏擊,讓自己的戰功壓源為義一頭。

  源、平二族既出同門,又互為仇敵。

  他們都源自天皇一族。但因為天皇沒有姓氏,所以他們這些旁系血脈便根據封地來獲得姓氏。比如,平氏一族源於桓武天皇的血脈,被賜封在平地,所以被稱為桓武平氏。源氏一族源於清和天皇的血脈,被賜封在源地,所以被稱為清和源氏。

  而這些分封出去的皇族,則相當於後世的大名,他們的家族再次分封,就成了佔據各地的小地主。然後根據佔地的位置再次給予姓氏。比如平氏一族的分家,北條、織田、長尾;源氏一族的分家,武田、今川、馬場、多田、村上等等,一聽就是鄉間地主。

  再低級一些的地侍武士,姓氏便是撈到什麽算什麽,什麽井口、田邊、犬養、豬鼻、我孫子之類的,五花八門。再低級的農民就不配有姓氏了。

  而在中樞的公卿們同樣也形成了固定的家門,比如長期把持朝政的藤原氏、阿倍氏、上杉氏、大江氏、久我氏等等。

  地方武士家族雖有實權,政治地位卻不高,被中央朝廷的公卿們所鄙視。這也是源、平二族想方設法也要進中樞的原因,跟董卓進京一個道理:在地方上你再有權,也只是個棋子。到了中樞才有可能做棋手。

  平氏和源氏之間的矛盾最早源於935年,出身桓武平氏的平將門在關東起兵造反,宣布關東八國獨立,在下總猿島築起宮殿,自稱新天皇。逼迫同在關東的源氏稱臣。

  朝廷於翌年派軍征討,雖然叛亂被平定,但是平氏依然成了關東扛把子。1028年桓武平氏再次造反,卻被已經蓄謀百年的清和源氏平定。源氏一族奪去了平氏地盤,開始在關東稱霸。

  平氏一族則被迫將主要精力轉到關西,被稱為伊勢平氏,經過幾代經營,特別是投資白河法皇,得以成為了西國武士領袖。

  到了現在,基本上就形成了西國平氏、東國源氏這樣的地方武士格局。

  這次平忠盛領兵出來伏擊,而源為義則能作為鎮守漢城的大將,讓平忠盛非常不滿。難道就因為他在攻破漢城時慢了一步,被源為義提前斬殺了高麗大將崔允儀嗎?

  可嗖!

  這次我一定要伏擊成功,多斬殺一些漢軍,拿回去在源為義面前好好炫耀一番!

  “嗖!”

  平忠盛耳朵一動,聽到了一聲輕微的破風聲,混蛋,是哪個家夥提前放箭了嗎?若是壞了我的伏擊,我一定把他砍成幾段!

  “嗖嗖嗖!”

  還沒等他扭頭查看是哪個家夥壞了規矩,就聽見破風聲連續傳來,繼而是身邊勇士被射中時的哀嚎聲。

  納尼!

  這些箭是哪兒來的?

  馬薩卡!

  平忠盛急忙用武士刀格擋飛來的弓箭,眼光一抬,只見自己埋伏的半山腰,正被山頂一群穿著皮甲,留著發辮的人挽弓猛射。

  這些野人哪兒來的,我們的埋伏被識破了嗎?

  “撤退!”

  平忠盛不敢再冒險。埋伏一旦被識破,並被反包圍,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嗖嗖嗖”

  回答他的卻是在山頂不斷射下的箭雨,那箭法出奇的精準,幾乎箭無虛發,一個個扶桑武士和足輕被射中咽喉或面門。而扶桑武士的還擊卻因為射程問題,根本無法奏效。

  怎麽辦?

  平忠盛躲在一塊石頭後面望了一眼山下,漢軍已經開始封堵下面的道路了。所以下面去不得。

  再看對面,峽谷另一側埋伏的武士,同樣被野人射手偷襲,武士們哇哇亂叫著想要衝上去與對方搏命,卻被接連射翻,連山頂都上不去。所以反攻也不可能。

  “撤退,撤退!向南沿著山坡撤退!”

  伏擊還沒開始就已經宣告失敗,平忠盛即便萬分不甘,也只能承認自己小瞧了漢軍。當前他隻想要保留住自己的部隊。這四千軍馬是他與源氏爭鋒的本錢,怎麽能全部丟在這個地方。

  但是想來可以,想走哪兒那麽容易。

  頭上箭雨仍然在不停歇的落下,丟下一大片屍體跑出兩百步,脫離山頂的弓箭射程後,卻見前面一群俯身在山溝中的鐵甲士兵衝了出來。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數百身材高大猶如蠻熊,三層鎧甲略顯臃腫的大漢,手持雙手巨刃一邊大喊,一邊向他們殺來。巨刃一下將只有他們腰高的扶桑武士砍成兩段。有點則是一腳飛踹,將扶桑武士踹出數米,跌落山下。有個手持雙斧的大漢更是一個跳躍,將面前一個武士從頭到胯劈成了兩片。

  “救命啊!”

  “這些不是人,他們是沙毗門天的金剛力士!”

  “他們是羅刹鬼!我不要靈魂被吃掉。”

  “塔斯該帶,塔斯該帶,饒命啊”

  ......

  攔路的陷陣營當然聽不懂他們說什麽,即便聽懂也不會在意,大軍行進,沒有閑暇管理俘虜。關勝在埋伏前已經下令:“殺無赦!”

  李逵率領的陷陣營殺的起勁,他們這些百裡挑一,精通山地作戰的百戰精銳,砍殺這些只有一米四到一米五的扶桑小人簡直不要太輕松。峽谷對面鮑旭帶隊砍殺的也很起勁。兩邊比著賽,想看誰能最先結束戰鬥呢,哪兒有時間收拾俘虜。

  此時,在山頂射箭的那些女真射手也正從山頂下來,在山間跳躍騰挪間,弓箭依然不停,一根根的擊殺逃跑的扶桑人。

  “你們猛安營別想搶功啊!”

  手持雙斧的李逵見扶桑人在陷陣營和猛安營射手的夾擊下人越來越少,既想快點結束戰鬥贏得比賽,又有點沒殺過癮。嘴裡還在念念叨叨的“九十六,九十七......”

  一邊念叨,一邊腳步如風衝在扶桑人最多的地方,雙斧如輪般不斷揮舞。

  “一百零三,一百零四......”

  李逵瞅見了一個身高六尺的武將,身穿金色腹卷,外罩陣羽織,上面有揚羽蝶的徽記。頭戴厚重頭盔,盔上兩個犄角兩尺多長,讓他看似有八尺左右。手持一把七尺薙刀,想來定是敵方大將。

  “吃俺一斧!”

  李逵一個猛躥近前,左斧猛然落下。

  “當啷!”

  平忠盛慌忙舉起薙刀格擋,雖然擋住了,但是那巨大的力量,讓他整個身子一挫,跪在了地上,高舉的薙刀裹鐵木柄被壓下身前。

  “追月!”

  李逵右手斧又來,哢嚓一聲,薙刀裹鐵木柄應聲而斷,斧刃勢如破竹繼續劃下,將平忠盛的金色腹卷剖成了兩半,縮了一下身子的他雖然避免了被剖開的命運,但胸前仍被砍傷,鮮血湧出。

  “少主,快走!”

  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兩名扶桑武士在後面拉了平忠盛一把,讓他快跑,自己舉起武士刀攔在李逵面前。

  “一百零五、一百零六!”

  對這種小角色,李逵磨盤大的斧頭一揮將二人的武士刀砍飛,另一斧橫掃,將這兩顆腦袋掃落,掉進旁邊腐爛的溝壑泥潭。繼而又上前一步踹在想要逃走的平忠盛後背,將其踹的連滾幾個圈。

  “橋豆麻袋!橋豆麻袋!噢,不,我是說,我是貴族,你不能殺我......”

  平忠盛在地上側躺著,抬起一隻手哀求,他學過幾句漢語,想要用這門外語求生。

  “一百零七!”

  回答他的是李逵的雙斧,一斧砍掉其伸出的手臂,一斧剁頭。未來叱吒扶桑,囚禁天皇,建立第一代武家軍事獨裁的人物就此命喪。

  “憑地聒噪!害俺浪費了些時間!”

  李逵不滿的嘟囔了一句,抬頭看看峽谷對面,鮑旭他們已經擊殺了那邊伏擊的扶桑人,結束了戰鬥。而自己這邊還有不少殘渣沒清理完。他輸了這次比賽。

  滿臉不高興的李逵也沒了戰鬥的興趣,擊殺這些慌亂逃竄的小矮人,就像擊殺獵物一般,沒什麽挑戰性。不一會兒,這邊也結束了戰鬥,都沒留下俘虜。

  不久,負責處理這次伏擊事件的人在山下匯合,鮑旭過來嬉笑道:“李大哥,怎麽樣?這次小老弟我表現不錯吧?我也沒想到會贏得這麽輕松。當然,還有浮屠營配合的功勞。”

  右側由鮑旭帶領一部陷陣營和山獅駝的浮屠營聯合清理。而左側由李逵帶人和猛安營配合清理。

  李逵沒好氣的嗯了一聲,算是承認他贏了。又看了看配合自己作戰的完顏婁室和完顏壽,不禁道:“為啥他們配合這麽好,快了我們這麽多呢?”

  完顏婁室和完顏壽對望一眼欲言又止,還不是您說想要殺個痛快,讓我們兩個不要下來搶功?否則有我們兩個配合,豈能敗給山獅駝?

  但他們知道自己惹不起李逵這個陛下面前的紅人,乾脆尬笑了一下作為回應。

  “不痛快,不痛快,攻打那漢城,俺要申請做先登!”

  李逵嘟嘟囔囔跑去找關勝請戰。

  關勝也有些為難,陷陣營一開始是作為無需後勤就能快速機動的特種部隊培養。集合偵查、滲透、強攻、暗殺為一體的部隊。結果先後更換石秀、時遷兩位首領之後,這部隊到了李逵手裡,定位越來越奇怪了。

  現在陷陣營越來越向狂暴戰士方向轉變。不知道陛下見到之後會不會責怪?

  關勝正想間,有仁川方向軍情來報。

  “哦?扶桑三萬五千大軍進攻仁川,被殲滅兩萬五千余,戰船五十艘。扶桑統帥大江匡房被擒?”

  關勝摸了摸下巴,將其他各軍主將召來出示了一下情報,待眾人看完之後,說道:“原本計劃是驅逐大江匡房南下,殲滅漢城殘余扶桑軍。但如今大江匡房被擒,扶桑主力重創。高麗扶桑軍群龍無首,時間一長,他們恐怕會放棄大量高麗城池,集合到南方沿海城池。到那時我們再去攻佔高麗人把守的城池,就會失去大義名分。所以此戰步伐,必須加快了。此事我會飛鴿傳書陛下。各位以為如何?”

  “同意!”

  “同意!”

  .........

  關勝作為安東都護府大都督,在晁蓋到來之前,全權負責高麗戰事,各軍主將自然也樂的快點建立戰功,好讓自己的爵位再升一升。

  “既然如此,那我軍就加速進軍,今晚之前抵達漢城之下,形成合圍。”

  “得令!”

  “明日一早,五更造飯,七更攻城。李逵將軍率領陷陣營為突擊先鋒,務必以最快速度衝入王宮之內,控制年幼的高麗王。”

  “得令!”

  “傳令仁川水軍出動,封鎖漢江水面,不允許再有扶桑與高麗士兵南逃!”

  “得令!”

  “以上,行動。”

  華夏軍團高效的運作之下,行軍安靜而快速,直達漢城之下時,夜色剛剛降臨。城內守衛的扶桑士兵急忙匯報源為義。

  “八嘎!平忠盛這個家夥,不會是根本沒有去埋伏,而是獨自逃走了吧!身陷死地而面不改色,慷慨赴死,這才是武士本色!平氏已經忘本了!”

  源為義今年二十五歲,在十四歲元服之後,已經為主君效力十一年了。

  他從小跟在爺爺和義父身邊,作為源氏棟梁培養。在他十四剛元服之時,義父繼任家督,卻被二叔公刺殺。源為義以十四歲年齡初陣,陣斬二叔公,被白河法皇任命為源氏家督。

  但接著源為義又發現,一切都是三叔公的陰謀,是三叔公殺了義父嫁禍二叔公。於是他又再次領兵,擊殺了三叔公,平定了源氏內亂。因此被法皇任命為佐衛門少尉。並率領家中武士進入法皇剛組建的北面武士隊伍中,與右衛門平忠盛同事。

  也許是少年就經歷了這種家族內亂,讓源為義性格暴躁,卻又頗講義氣,經常窩藏那些義匪,這讓他在西國諸地的下層武士中有很高的人氣和威望。但這種做法被白河法皇不喜。但源為義卻一直秉持武士之道,忠心侍主,並未有絲毫逾越。

  “本來以為這次入侵高麗之戰, www.uukanshu.net 會完美落幕,為自己爭取一些功勳。想不到華夏介入,卻讓局勢變得如此不堪了。”

  源為義站在城頭喃喃自語。大江匡房兵敗的消息已經有人看到了,漢江南岸那些潰兵在江邊哭泣著大叫的場景讓漢城內的扶桑士兵也都慌亂不已。甚至有人提出應該棄城而走。連尹桑都過來勸他一起渡江南下前往斧山,甚至扶桑避難。

  但都被源為義拒絕。因為潰兵並不知道大江匡房被俘的消息,讓源為義以為還有轉機。所以寧可身隕漢城,也要在這裡阻攔華夏大軍,為大江匡房整頓江南兵力,甚至從扶桑國內調兵爭取時間。

  “giao桑,故鄉的櫻花快要盛開了。我們怕是沒有機會再去看了。”

  源為義看著外面十余萬華夏大軍圍城,面色淡然的對身邊武士說道。一副慷慨就義的模樣。

  但是第二天。

  華夏巨炮臨城,轟鳴之中,城牆崩塌,扶桑士兵驚叫著“天罰”被轟上天,又被入城漢軍碾壓屠殺。源為義想要入宮挾持高麗王,卻被緊跟而來的李逵率領陷陣營拿下。

  李逵一手夾著七歲的年幼高麗王,一手掐著昏迷過去的高麗奸尹桑,腳下還躺著被踹翻的源為義。

  當把這些俘虜壓到關勝帥帳,源為義看到剛被押解過來的大江匡房,瞬間破防了:“總大將,你為什麽在這裡?”

  “無路賽!跟你一樣,有什麽好問的。”

  大江匡房垂頭喪氣的說道。

  “那我在這裡堅持算是什麽?”

  源為義癱坐在地,一副崩壞的表情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