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350章:兼並金國
  上京會寧府,又稱哈爾濱,是松花江北岸地勢最平坦,水草最豐茂的地方。

  天啟十五年三月,中原各地已經完成春耕,遼東才這邊才剛剛解凍。

  晁蓋率領陷陣營、浮屠衛、羽林軍抵達遼陽城後,帶領鎮守遼陽的雲風軍一起,一路鋪設鐵路抵達黃龍府(長春城),時間已經進入農歷四月份。

  之後,晁蓋又帶上駐扎黃龍府的豹韜軍直撲會寧府。駐扎在牡丹江平原的常勝軍也向金國境內挺進。

  原本支持完顏合刺、元刺、查刺的三股勢力聽聞華夏皇帝親自領兵前來,十五年前天火毀滅會寧城的記憶一下子湧上心頭,全都沒了抵抗的意志,有的出城投降,有的潰逃被抓,只有零散頑固分子余部逃入大興安嶺,三位皇子是徹底丟在城裡了。

  一個上升期的民族,是很難被毀滅的,因為他們上層與下層團結一心,有一根精神支柱,有一條民族脊梁。

  但是十五年前女真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身死,開國諸將死的死,降的降,精氣神泄了,脊梁骨也斷了。

  再加上這十五年來的內耗、腐朽與壓迫,曾經反抗契丹的女真人生活苦不堪言。但那些遷入漢境的女真部落生活在溫暖地帶,賦稅還低。悲慘就是對比出來的,這麽一對比,金國境內的女真諸部下層部民越發不滿現狀,跟上層那些頑固派也不再是一條心了。

  這十五年來,華夏對外移民八百多萬,其中向東北移民三百余萬,東北的玄武都護府內漢民數量早已超過女真、契丹、渤海、奚族等民族之和。通過官辦小學堂普及語言與知識,華夏漢語已經成為東北最流行的話語。

  金國也受此影響,國內學習儒學和漢話的人越來越多,長生天甚至與天道畫上了等號。

  統一北方的基礎已經具備。

  所以晁蓋直接宣布諸部首領為殺害完顏宗峻的凶手予以處死,金國削去國號,全境由玄武都護府代管。

  完顏合刺、元刺、查刺這三個孩子則丟到梁山泊內金國公府,讓這三人與完顏吳起買的孩子們爭搶金國公這個爵位的繼承權吧。

  為了進一步收買這十二部的人心,晁蓋還特意將山獅駝的浮屠衛擴編為浮屠軍,士兵從這些女真部落青壯中挑選。

  山獅駝大喜,五年前完顏婁室的猛安衛就升格成為了猛安軍,征戰南亞,建立無數功勳,如今完顏婁室都已經封爵了,這讓山獅駝羨慕不已,現在這個機會終於輪到他了。

  女真人世代居住在大山之中,雖然養成了強健的體魄,堅韌不拔的意識,但這北方的日子也太難熬了。他們非常羨慕南遷進入漢境的同族。而南遷的同族卻羨慕那些南下參軍的同族。隨著火車貫通華夏南北,在南方獲得封地的女真人坐火車回東北老家串親戚,那一番炫耀,讓東北老林子裡的女真同胞明白,參軍立功就能在南方溫暖平坦之地當地主老爺,從而擺脫窮苦的生活。

  所以山獅駝的招兵計劃非常順利,想要擺脫貧困的人實在太多了。三萬七千五百編制的名額很快招滿。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類似於廓爾喀、蒙古、熟女真、生女真索倫這類不善農耕,不善經營,勇猛善戰的民族,就應該發揮他們的特長,鼓勵他們參軍來改變命運。

  但又不能像大唐信任安祿山、大食信任突厥人、羅馬信任日耳曼一樣,把外族雇傭軍當成國家軍事主力,否則結果必然是外族奪權、鳩佔鵲巢。

  所以,軍隊主體必須用主體民族。華夏地大物博,人口充沛,關中秦兵、廣西狼兵、四川鐵兵、山東青州兵、江蘇丹陽兵同樣武德充沛。以他們為主體,再配合廓爾喀、蒙古、女真、索倫這些民族精兵,進行異地駐防,異地封賞,反而有利民族融合,國家穩固。

  “用心看,用心學。”

  晁蓋此次北征,特意讓十五歲的晁衝和晁鋒一並跟隨,全程參與了滅亡金國之戰。對一些具體事情的處理,晁蓋掰開了揉碎了,給他們逐一講解。

  有些事,既要言傳,又要身教。

  但晁衝卻喜歡身披重甲,手持長槊,跨馬衝鋒,初次上陣就斬殺了兩個叛軍。晁鋒則穩重許多,一直跟隨在晁蓋身旁,觀看父親的處事手段。

  晁蓋是滿臉無奈,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啊。

  處理完金國事務,已經進入五月上旬,北方的天氣徹底回暖,晁蓋下令鐵路繼續向北修築,抵達會寧府、綏化、伊春,實現對北方的完全控制。

  金國既滅,這裡的主力兵團也可以抽調出來了。

  晁蓋下令,由常勝軍鎮守玄武都護府,豹韜軍、雲風軍、浮屠軍繼續西北方向行軍,跨過小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與上京臨潢府的史文恭雷鳴軍匯合,完成對貝加爾湖畔蒙古布裡亞特部落聯盟的最後一擊。

  貝加爾湖又叫捕魚兒海,是漠北草原上的明珠。

  這座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有色楞格河等336條大小河川注入,平均水深730米,最深處達1637米,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這淡水含量相當於3萬個洞庭湖,無愧歐亞大陸第一淡水湖之名。

  貝加爾,在蒙語中是富饒的意思。這裡也無愧富饒之名,作為當年蘇武牧羊之地,周邊有豐茂的草場可供牧民放牧。還擁有豐富的魚類資源,鮰魚、大馬哈魚、龍蝦、海豹、鯊魚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這也養成了布裡亞特人遊牧與漁獵的半定居生活方式。

  漠南諸多蒙古部落被擊敗、征服之後,逐漸北遷進入漠北,或西遷進入伏爾加河畔。但這幾年來,隨著鐵路和沿途鄔堡越修越多,他們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分割擠壓。

  只能有兩種選擇,要麽接受北庭都護府的管轄繳納牛頭稅,派兵服役;要麽像布裡亞特人一樣繼續向北進入更寒冷的北方與野狼和棕熊為伴、或者像土爾扈特人一樣繼續向西跨過伏爾加河進入東歐平原與羅斯人、欽察人、馬扎爾人、突厥人爭奪地盤。

  但是為了北方諸族的全部臣服,哪怕只是名義上的臣服,晁蓋也要進行這一次遠征。

  “父親,北方不都是苦寒之地嗎?征服這裡又有何益?”

  在行軍途中,次子晁鋒有些不解的詢問。

  晁蓋微笑了一下,卻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對另外一邊的長子晁衝問道:“對於你弟弟的問題,你怎麽看?”

  “我當然是騎在馬上看!”

  晁衝騎在一頭雄壯修長的大黑馬上,叉腰大笑道:“古人都說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然如此,怎麽能容許有不服王化的勢力遊離在華夏統治之外,不服父皇的統治呢?如果有,那就請讓兒臣率領騎兵前去征服他們!”

  “可是,兄長,北方苦寒,得之無用啊。還需征調百姓服兵役,到數千裡之外戍邊,徒增消耗。”

  晁鋒搖頭歎道,胯下白馬似乎也在附和主人的說法,打了個響鼻。

  晁衝大手一擺,不以為意道:“普天之地,父皇可以不要,但是他們不能不服,不服就是不敬,便是死罪。況且,那些蒙古蠻子既然可以在這裡生存,我漢族兒郎當然亦可。”

  “總歸有些勞民傷財。父皇以為呢?”

  晁鋒見大哥那興奮勁,知道自己勸說無用,所以想問問晁蓋的意見。

  晁蓋饒有興趣的看著兩兄弟爭論,從他們的話中,也可看出二人雖然一起長大,但隨著性格不同,各方面的觀點都開始有所不同。

  兩個人的思維邏輯,結構清晰,都有自己的論點和論據。

  長子晁衝看似魯莽,憨直,行動快於語言,說話不過腦子,情感外露,不遮掩。作為帝國嫡長子,未來注定的帝國繼承人,他習慣了情緒外露。他站在帝國未來繼承人的角度,渴望征服,不能容忍別人的背叛與脫離。

  次子晁鋒則謹慎許多,明白自己的定位,更偏向於思考。他站在一個臣子的角度,分析北征的優、劣、得、失。

  雙方都不能算錯,只是因為還太年輕,掌握的內容不夠全面,所以顯得稍顯稚嫩。

  “衝兒,為父經常被人稱為天道之子,華夏最有權勢的帝王。但我卻從來不這麽認為,隻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普通人。你知道為什麽嗎?”

  晁蓋先對長子說道。 www.uukanshu.net

  “這是為何?父皇,你的成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怎麽可能還是個普通人呢?”

  晁衝萬分不解。

  晁蓋耐心解釋道:“所謂權力,並非自上而下,對他人的生殺予奪;而是自下而上,別人對你的信仰臣服。

  所謂帝王,並非富有天下萬物,而是天下共同尊崇者為帝。

  我不過是個有幸得到了百姓自下而上的愛戴,得到天下共同尊崇的普通人而已。

  不要因為我們接近了權力,就覺得自己完全擁有了權力,要時刻保持一顆普通人的平常心,正視自己的不足。

  天下土地廣闊,遇到尚未歸順之地,不必懊惱,將其納入治下便可。

  天下人族億萬,遇到不肯臣服之人,不必生氣,派兵讓其衷心臣服便是。

  正視不足,不斷進取,彌補自身,才是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王者的修行之路。”

  晁衝瞪大眼睛,裡面透露出清澈的愚蠢,就差把“沒聽懂”刻在腦門上了。倒是旁邊晁鋒開始若有所思。

  “那要是他們不服呢?”

  晁衝又蠢蠢的問道。

  “子民必然信服,不服者必非子民。”

  晁蓋有點想要扶額,合著之前攻滅金國,後續處理的一系列手段你都沒看明白啊。

  晁衝聞言咧嘴一笑,拍著胸脯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乾掉頭領,分化中層,拉攏士兵,小手段,懂了。”

  懂了,懂了,你懂個甚!

  身為帝王,要學會虛偽的表達,這點基本功都沒有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