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334章:西域治理
  卡特萬草原戰役結束後,晁蓋便命令虎賁、神策、武威三軍休整。讓龍驤軍、鎮西軍、羽林軍繼續西征,一路追殺桑賈爾。

  隨著龍驤軍繼續西征,塞爾柱大敗的消息如同驚雷落地一般震撼了四方。

  如此強大的塞爾柱都一敗塗地,他們繼續抵抗又有何意義?於是中亞草原的花刺子模、葛羅祿人、康裡人,甚至天山以北草原的乃蠻人都紛紛前來納貢。印度河流域的伽色尼、俾路支、信德諸國也前來請降。

  卻被晁蓋拒絕接見。

  晁蓋他現在正忙著封賞將士並制定治理西域的方案。

  西征大軍一路從長安出發,征戰五年,拓土五千余裡,戰死沙場者數以萬計,靠著長安新兵營不斷輸送兵員勉強能維持滿編,但五年下來,軍團戰士已經滿臉疲憊之色,思鄉之情彌漫。

  晁蓋也非不近人情之人,這次卡特萬之戰後,西域不會再有大的戰爭,也是該讓諸軍團好好歇歇了。

  所以晁蓋便讓虎賁軍駐扎撒馬爾罕、神策軍駐扎烏孫裴羅城、武威軍駐扎大宛虎思城,並允許軍隊進行輪休,每次輪休人員兩衛,一次休息半年。

  “一次輪休這麽多人?”

  武松、曲端、吳玠都有些吃驚。如果放在其他朝代,讓士兵回家輪休,朝廷還擔心士兵當了逃兵不回來。但華夏遍地實行集體農莊後,參軍封田成為一條康莊大道,反而不用擔心逃兵的問題。

  至於一次休息半年,他們更是提都沒提,因為帝國疆域太大,士兵們從這裡放假趕回家鄉都得兩個多月吧,再加上趕回來的時間,其實在家裡也待不了多久。

  他們擔心的只是兵少不足以威懾周邊。

  “無妨,我會在這裡留足一年。”

  晁蓋來到西域,在將這裡穩固之前,便不會輕易離開。當年大唐鼎盛期在安西都護府駐兵五萬便足以鎮壓全境,是因為中亞雖然勢力錯綜複雜,但是人口真的不多,那上百個部落,五座城池,總人口不超過六十萬人,控弦之士加起來不足十五萬人。

  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這麽多精兵留在這裡也是浪費。稍微有點難度的是波斯,總人口500多萬,但丟失了二十萬大軍的桑賈爾,很難在短時間內再次組織起大軍,面對呼延灼的攻勢,只能不斷逃跑。

  “有陛下在,如此自然無虞。”

  武松、曲端、吳玠一聽晁蓋要在西域常待,也都安心下來,有陛下在,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陛下一來,整個軍隊士氣爆棚,物資更是補滿,遠程部隊更是增添了許多新式火器,威力成倍增加。如果陛下早來幾天,他們也不用花費什麽心思,直接靠著無敵的火力,平推過去就能將塞爾柱人擊潰。

  “封賞和士兵退役事宜你們也多加宣傳。”

  想要穩固西域,當然還是得移民,這些立功的將士該好好享受一下勝利成果了。如果想要回鄉,100畝以內的封田可以回鄉領受虛封,相當於領取俸祿,但不能實際管理土地;而超過100畝則需在邊疆,可以享受實封。

  考慮到如今中亞草原的特殊性,晁蓋暫時不會在中亞草原封田,而是會選擇像蒙古草原一樣的軍事屯田,先在重要的湖泊、河流兩側建築軍事鄔堡屯田,等時機成熟再讓漢民遷移。

  所以這些退役士兵的封田便是在河西走廊、天山腳下和塔裡木盆地綠洲等地。為此,晁蓋還將安西都護府區域進行了調整。

  隨著鐵路延伸到塔裡木盆地和天山腳下,那裡與中央的距離已經縮短到十五天以內,已經具備設置郡縣的條件,所以,晁蓋下令在河西走廊設置甘肅省,天山一帶設置天山省,塔裡木盆地設置樓蘭省,下設郡縣,由文官前來管理。

  安西都護府的治所,也從玉門關遷至如今的撒馬爾罕城。

  武松等人對此倒沒有特別的情緒,西域苦寒,他們一路征戰,從未有過把握大權,不肯撒手的想法。

  而對於中亞地區的治理,晁蓋也進行了一番規劃。

  第一,奴工令。所有攻擊華夏的國王及貴族皆為叛逆,九族充作奴工。國家名號廢除,改為羈縻州。花刺子模去國,改稱粟特州;東喀喇汗去國,改稱烏孫州;西喀喇汗去國,改稱大宛州;色伽尼去國,改稱巴基州。

  第二,稅收令。對城池征收人頭稅和商業稅,免除其他苛捐雜稅和多次關稅;對部落實行包稅制,由頭領代收十分之一的牲畜稅;免除伊克塔軍事采邑三年的牛頭稅。

  第三,征兵令。所有年滿十八歲男子需作為輕騎兵服役三年,協助漢軍作戰。若是作戰勇猛,根據軍功可分封伊克塔采邑。拒絕服役或逃兵,充作奴工。

  第四,種族令。華夏為華族,其余人為昭武九姓胡族。胡族不允許讀書識字,不允許做官吏。冒充華族身份者充作奴工。

  第五,通婚令。華族男子可與胡族女子通婚。該女子及其後代自動獲得華族身份。華族女子若與胡族男子結婚,自動喪失華族身份。

  第六,認養令。華族可以認養胡族孩童為義子義女,在官府報備之後方可獲得華族身份。

  第七,信仰令。信仰天道自然,諸族有信仰之自由,亦有不信之自由,不得強求。信仰人員可到特定場所活動,不得在場所之外傳道、祭拜。違者充作奴工。

  這七道政令,用意無非就是恩威並施、分化拉攏、潛移默化。

  以前中亞諸國都是世襲加慕強,誰強我聽誰,感覺自己強大就造個反,打不過就繼續當附屬國。因為遊牧政權的松散結構,強者也不會太計較,只要表面臣服,並交納貢品就行。

  這也導致了中亞諸國反覆無常的性格。

  晁蓋可不會慣著他們。既然敢攻擊華夏,那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先把國王和貴族貶為奴工,讓他們國內群猴無主。

  此謂殺雞儆猴!

  然後用免除其他苛捐雜稅和多次關稅安撫城市的商人;用部落包稅制度安撫部落首領;免除三年牛頭稅來安撫伊克塔采邑的基層軍事將領。

  此謂恩威並施!

  用征兵令宣誓華夏對各部的統治權,用伊克塔分封爭取年青一代胡人的心。

  伊克塔采邑,是大食諸國采用的,類似於歐洲騎士領地一般的封地制度。統治者把一塊國有土地或者把某一地區的稅收權授與其將領,作為該將領所率軍隊的軍費開支,並進而發展為世襲的軍事采邑,導致軍隊將領勢力擴大,形成大食帝國後期的封建軍事割據。

  晁蓋的封賞自然不會為自己留下這樣的禍患。將大貴族剿滅,將較大伊克塔采邑沒收之後,再授予胡人的只會是10-100畝左右的小牧場。一群服役三年的義務兵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建立大功勳。晁蓋的目的不是製造軍閥,而是製造小牧場主。

  擁有封地的自由胡人,將是對中亞部落公社的一種瓦解。

  中亞各國有一百多個遊牧部落,總人口五十余萬,另有五座較大的商業城池,人口不足十萬。城池商人一般不參戰,城池青年參軍也隻擔任步兵。

  而那些遊牧部落遵循著古老的傳統,裡面的族民受到部落酋長的控制,就如同華夏南方那些羈縻州內蠻族部落一般,嚴厲拒絕被同化。發動戰爭時,部落酋長登高一呼,部民們紛紛響應,成為控弦輕騎兵。

  如果任由這些部落發展壯大,就會形成比非常大的危害。比如西遼後期,布哈拉部落、乃蠻部落、回鶻部落強大之後都曾再次向西遼發起挑戰。

  所以想要同化西域諸部,就必須瓦解部落公社,將胡人部民從部落中解放出來。就像是把一塊大石頭,分解成一個個小石子,這樣再碾碎起來,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呢?

  此謂分化瓦解。

  至於種族令、通婚令、認養令則是為了華夏移民到來後同化諸部做準備。

  中亞草原上契丹、漢、回鶻、葛邏祿、樣磨、塔吉克、栗特、吐蕃、蒙古、波斯、阿伯、敘利亞、猶大各種民族大雜燴,但一個地區想要穩固,必須要有主體民族,主體文化,華夏擁有上億人口,面對中亞的六十萬人,用不了十年,移民就能呈現碾壓態勢。

  到那時,就可以充分展現華族和漢語的優越性,將其他民族慢慢融合。

  此謂潛移默化。

  至於最後的信仰自由令,就是要讓信仰不那麽狂熱。先降溫,再控制傳教人員的活動。打破綠教在中亞的獨霸地位,再徐徐推行天道教,以自然包容之態,同化當地。

  此謂天道自然。

  政令下達之後,武松、曲端、吳玠開始行動,領取豐厚的物資,分散布防,實行軍功分田、部隊輪休。並將十二萬俘虜貶為奴工,分成三股,跟隨虎賁、神策、武威三軍去擴建城池,打造堅固堡壘和沿河鄔堡。

  而晁蓋則把宋江單獨留了下來。

  “公明啊,你這可算是入鄉隨俗,頗有一番韻味了。”

  晁蓋對宋江這一身花花綠綠的裝扮打趣道。

  “陛下謬讚,小弟只是為了更好的收集情報而已。這西域之人風俗怪異,著裝浮誇,吃飯還用手抓,小弟也是吃了不少苦頭呢。”

  宋江嬉笑著說道。不但大食,印度、拜佔庭、羅馬、西歐現在吃飯都是用手抓。明明有各種金銀做的器皿,每年還從華夏購買那麽多瓷器、杯、盤,但他們的餐具卻一直沒有進步,也是怪哉。

  至於後來用刀叉吃飯,那得是蒙古西征之後的事兒了。

  不過用手吃飯,似乎並不妨礙這些人創造燦爛文明。

  比如,用手吃了一輩子飯的埃及人在黃沙漫天中打造了金字塔;

  一手抓飯,一手持筆的亞裡士多德書寫了邏輯學、政治學、倫理學、修辭學、心理學、生物學一百多萬字的著作;

  權傾歐洲的羅馬神職人員發明了一套用餐規矩:平民五指齊下,貴族隻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不能沾到食物。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仍在用手吃飯的阿三甚至成為了醜國內最龐大的軟件工程師群體,成為智慧和高科技的代名詞。

  所以..........

  他們既然如此聰明,www.uukanshu.net 如此熱愛發明創造,為什麽不發明餐具呢?

  宋江對此怨念很深,每次出恭之後,他都不敢直視自己的手。

  “好啦,你這幾年也不虧,我聽說你還入鄉隨俗的學會了這裡的多妻製,金屋藏嬌了十幾個嬌妻呢?”

  晁蓋笑道。

  “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謠言啊,那些菩薩蠻不過是侍女而已,我豈敢娶番女為妻,我家老父親還不得打死我!”

  宋江連忙解釋,卻暗暗心驚,是誰把自己的情報泄露給陛下的,是了,一定是戴宗這個家夥!一定是他在背後說我的壞話,說不定還有什麽被番女誘惑,樂不思蜀之類的汙蔑之詞!

  “行啦,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公明,你在西域多年,你認為我這政令下達之後,會有多少王國公然反叛?有多少部族舉兵響應?”

  晁蓋稍微提醒一下宋江不可玩物喪志陷入溫柔鄉之後,便說起了正事。

  “王族與貴族必然反叛!但他們人數不多,能裹挾的只有自己的一些親衛。各部族定然保持沉默,因為這些部族酋長狡詐卻短視,畏強且野蠻,必然看不穿陛下政策深意。且我大軍剛剛擊敗塞爾柱二十萬大軍,威勢正隆,那些部族不敢輕易反抗,只會在征兵時陽奉陰違罷了。”

  宋江現在也算是半個西域專家,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如此便好。正適合分散擊破!”

  晁蓋如今手中的機動兵力是三千陷陣營、七千五百鐵浮屠、七千五百猛安衛,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不知道這句話在中亞能不能叫的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