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234章:建國華夏
  政和八年(1118)正月初一,晁蓋正式在東京汴梁登基,國號:華夏。年號:天啟。

  所以,這一天,正是天啟元年正月初一。

  各方主將,除了關勝居於海外冰凍無法行船,其他人皆已回返東京接受封賞。

  文臣以吳用的丞相府為首,正式任命吳用為華夏帝國丞相。

  武將以公孫勝的五軍都督府為首,正式任命公孫勝為都督府副都督。

  重建后宮,正式迎娶扈三娘為皇后,劉慧娘為貴妃。因國家新建,為避免勞民傷財,封後儀式與登基儀式一並舉行。

  扈家得知消息時欣喜若狂,誰能想到一向蠢萌的扈三娘竟然能不聲不響拿下皇后之位。

  “以後咱們扈家莊也都算是皇親國戚啦!”

  “還是陛下念舊情啊,若不然,憑三娘那性子,怎麽可能爭得過聰明的劉家女。”

  已入天道教三十三元老院的扈離欣慰的想道。

  “為了三娘,我這個哥哥也得更加勤勉才是。”

  已任治安部部長的扈成暗暗加油鼓勁。

  三千巾幗營的姐妹也都為首領能成為皇后而歡呼雀躍,只是又有點擔憂,首領成了皇后,這以後巾幗營怎麽辦?陛下不會裁撤了吧?

  “我這傻妹妹也是傻人有傻福啊。”

  李清照也為扈三娘高興。

  劉廣一家得知劉慧娘隻成為貴妃,有些失落,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扈家投靠天王時間更久。

  “不枉小妹一直在陛下身邊忙前忙後,總算有了個名分。”

  劉麒、劉麟如今也是一方大將,對妹妹有個歸宿開心不已。算一算,妹妹都二十歲了,平常人家的子女早在十五六歲就成家了,自從妹妹擔任了天王的秘書官,連個敢上門求親的人都沒,如果天王不開口,自家這傻妹妹可能一輩子不會出閣呢。

  “我家表妹自小聰慧,天資過人,也只有陛下這樣的豪傑才能讓她傾心啊。”

  女飛衛陳麗卿已經和林衝成親,對自家表妹終於成家,也頗為欣慰。

  “教師威武!”

  劉慧娘除了擔任晁蓋的秘書官,還擔任梁山武院教習,教授兵法戰策,積累下大批學生弟子,他們也都為自己的老師開心。

  柴進看著台上的典禮,突然腦筋一動,想起了家中的妹妹,以前陛下不近女色,很多人也不敢推薦,現在陛下后宮已開,豈不是代表著時機已到?后宮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還有許多位置空閑啊!

  柴進眼睛掃了一圈周圍同僚,發現他們許多人神色變幻,應該也是想到了這一茬。

  “不能讓別人再搶先了啊!”

  柴進決定儀式結束後,立刻修書讓妹妹從滄州趕來,這事兒宜早不宜遲,萬一自己妹妹能更早誕下龍子,即便不是嫡長子,這庶長子也有登位的機會啊!

  老趙家已經不行了,得有新的皇權罩著我老柴家啊。

  跟他有同樣心思的人不在少數。

  但晁蓋並不太關注,而是在登基和娶親儀式結束後,立刻回宮寫了一篇《走向新時代》的署名文章,發表在了《華夏半月談》上。

  如今的《華夏半月談》經過數月的發行,已經有了不錯的知名度和普及度。隨著華夏帝國的建立,以“華夏”為名的半月談自然升格成為了官方第一邸報。

  主編李清照現在更是鬥志昂揚,乾勁十足,眾人連夜寫稿,印刷,發向四方。

  隨著公開消息向外擴散,

周邊各國也都得到了消息。  “華夏,華夏?區區梁山賊寇,何敢用如此大氣名號!”

  西安城內,老太師蔡京氣的渾身發抖,晁蓋以他的十萬貫生辰綱起家,蔡京幾乎是眼睜睜看著晁蓋一路發展壯大,到現在開國稱帝的,這種被人一步步踩著上位的感覺實在難受。

  “哎......”

  徽宗趙佶盤腿打坐,閉目養神,他感覺人生如此不真實,有種虛幻的朦朧感。

  晁蓋剛造反落草梁山泊時,大師王昔仔告訴自己說晁蓋不足為慮。

  晁蓋擊敗朝廷多次圍剿時,大臣們也說晁蓋不足為慮。

  晁蓋佔領登州,席卷京東東路時,大臣們依然說晁蓋不足為慮。

  甚至晁蓋攻破應天府、濮陽城、大名府,剿滅二十萬西軍精銳時,大家還說晁蓋不足為慮。

  結果,等童貫水淹晁蓋大軍取得大勝,卻開始說晁蓋威脅太大,讓自己遷都了。

  你都打了勝仗憑什麽讓我遷都?!

  謊言啊,都是謊言!原來自己都一直生活在這些大臣們編造的謊言之中!

  那我是玉帝長子的事兒,就一定是真的嗎?

  不,這一定是真的!否則,我當皇帝這些年,都幹了些什麽呀!!!

  在徽宗旁邊打坐的林靈素面上雲淡風輕,其實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徽宗已經對他起疑了。但他不能表現出任何驚慌,只有死扛下去,才有活命的機會。

  他其實也很後悔,捉弄太子一起退洪水的時候,自己發覺不對,就該及時急流勇退,結果心存僥幸錯過了第一次機會!西遷路上百仙館眾仙紛紛遁逃,自己看趙佶孤苦,心中不忍,又錯失了第二次機會!

  “悔之晚矣!”

  林靈素不久前得到東京道觀同道密信,如今佛家再起,天道教遴選三十三元老,佛家有十一個名額,道家有十一個名額,林靈素名聞天下,正該回來繼續與佛家鬥法。

  林靈素頗為心動。他也聽聞了晁蓋與一頁書相貌酷似的傳聞。民間傳聞天道化身一頁書試探趙佶,結果趙佶轉頭把佛寶獻給了遼人,讓天道失望,於是把天命劃到了晁蓋身上。

  但林靈素覺得事情的真相恐怕不是如此,一頁書神奇無比,晁蓋同樣神奇無比,兩人又相貌一般無二,這分明就是當年晁蓋化妝潛入京城戲耍了他們君臣啊!

  林靈素暗暗琢磨,自己當年對一頁書前輩非常恭敬,至少也算是有一面之緣吧,如果自己去投靠,未必不能奪一個三十三元老名號。

  只是......

  現在趙佶因為各種挫折對自己也開始懷疑,這下想跑也跑不掉了。

  “悔之晚矣啊!”

  林靈素心中長歎。

  .................

  楚州,楚王府。

  大過年的一片雞飛狗跳。

  原因在於王慶多納了兩個妃子,夜夜笙歌,惹得段王妃大怒,拽起寶劍就砍死了兩個妃子,還要繼續砍王慶。

  如果不是有段國舅等人攔著,一代楚王就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妒婦!我身為楚王多納兩個妃子怎麽了?啊,怎麽了!”

  王慶本就是個風流種子,治國的本事沒有,但是溝女的本事很強,段三娘本身就是個五大三粗的母大蟲,哪兒能滿足王慶的喜好。

  以前是沒條件,又入贅段家,老實點也就罷了。現在他貴為楚王,難道還要再忍嗎?

  “混帳,當年仗著我段家的勢才獲得如此尊位,轉頭就忘了一乾二淨?讓老娘好好教教你什麽叫知恩圖報!”

  老虎窩段三娘拋了寶劍,劈手抓住王慶丟在地上,騎上去,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邊打邊罵:“啪啪,服不服?服不服?”

  “我不服!大將快來救駕!”

  王慶但憑呼喊,卻無人敢來幫忙。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是大王與王妃的家事,眾人紛紛離開,連段國舅也命人帶走兩個妃子的屍體離開,不敢久留。

  “啪啪,服不服?服不服?”

  “我不服!哎呦,打人不打臉......”

  “啪啪,服不服?服不服?”

  “我不服,你這個母老虎沒有給我生個兒子,還不允許我找別人了,哎呦......”

  “啪啪,敢揭老娘短,我打死你!”

  “使不得,使不得,我服了,服了,別打了,夫人,我服......哎呦,哎呦”

  一番廝打之後,王慶終於服軟了,對夫人是千般承諾,萬般逢迎。

  正在這時,有人前來稟報,中原晁蓋稱帝的事。

  “什麽?晁蓋這家夥又搶先稱帝了?這可不行,我不能矮他一頭!夫人,我為楚帝,你為皇后如何?”

  王慶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自己當楚王的時候,文武百官不方便勸自己開后宮,可我要稱帝了,那不得按照規格大選秀女嗎?這是傳統啊,傳統不可違啊!

  想來如果是文武百官的建議,這妒婦也沒法拒絕吧?

  “皇后嗎?”

  段母虎果然沒有想這麽多,聽說自己可以成為皇后,許多不快都拋到了腦後,立刻同意王慶稱帝,準備在二月二龍抬頭那一天登基。

  建國號為楚。

  消息傳出,文武百官自然開心,又有新的封賞了,他們紛紛拉幫結派,賄賂兩位段國舅,想要更進一步。但是楚地百姓聽聞全都苦不堪言,王慶當個楚王都要領地百姓貢獻一遍,這要稱帝不得再搜刮一番?

  楚?我看是掘地三尺的“鋤”吧!

  ..........

  江南,杭州城。

  方臘自從擊敗官軍佔領杭州已經半年,得益於晁蓋在中原頂住了官軍主力,方臘沒有大隊官軍圍剿,勢力快速發展起來。

  但方臘並不開心,許多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事情逐漸顯現。

  首先是大量富商外逃,或南下廣州,或西去江州,還有部分乘船出海前往了密州。

  第二是市面上的糧食出現了短缺。魚米之鄉的蘇杭竟然出現糧荒讓方臘措手不及,原本繁華的杭州竟然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甚至連軍糧都出現了短缺,更是讓方臘有些心慌。

  第三是摩尼教首領再次來找自己,推舉他為摩尼教主。

  方臘是漢人,當年加入摩尼教是因為窮困,被其公平、均富的口號所吸引。可現在自己馬上要創建一番偉業,怎麽可能擔任番邦教派的教主,那不是自絕於漢民麽?

  況且摩尼教也不是真的公平、均富。

  但要拒絕也很困難,因為現在聖國治下六州五十二縣,佔領各地的起義首領,大小軍頭,有許多是摩尼教徒。其中不乏厲天閏、司行方這樣鎮守一方的元帥。

  “難辦啊。”

  方臘發現治理國家千頭萬緒,不是自己想象中那麽簡單,他手下也缺乏人才協助。

  丞相婁敏中原本是方有常家的帳房先生,驟然成為一國丞相,他自己都沒搞明白該怎麽治國。

  樞密使呂師囊倒是個仗義疏財的富戶,但大家作戰各行其是,也輪不到他來指手畫腳。

  兵部尚書王寅是石匠出身,一身好武藝,但對於軍製並不精通,只是讓大家用不同的頭巾來代表不同的級別,卻對現在各方軍頭霸佔一方州縣,各行其是沒有絲毫辦法!

  方臘只是名義上的聖公,帶領大家一起抗擊宋庭的招牌。但要是想收繳他們的兵權,那些四方元帥、二十八將可不答應。

  無奈之下,方臘隻好把自己的叔父方垕、三弟方貌、兒子方天定、侄子方傑都放出去領兵,從而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但這樣散亂的兵權結構,面對弱者自然可以一擁而上打順風仗,可一碰到強敵就開始互相推諉扯皮保存實力了。江州之敗便是因此。

  方臘曾不止一次羨慕長江北岸梁山兵馬的令行禁止,攻無不克。近期聽聞晁蓋在東京稱帝,江北的南離大軍進行了盛大的慶祝。

  “晁蓋遠在千裡之外都可以控制軍兵,我卻連眼前的這些軍頭都無法擺平,可恨!”

  方臘在造反之初就計劃過,要劃江自守,苦練內功,成就大業。但這些大小軍頭明顯已經成為了自己成就大業之路上的障礙,還有那摩尼教!

  “你們不要逼我啊。”

  方臘目光越發堅定起來。

  .............

  遼國,上京。

  天祚帝對梁山充滿了怨恨,之前強硬拒絕大臣聯合梁山共抗金國的建議,轉頭就被呼延灼奪了河套包頭城,當地的契丹部落更是潰不成軍。

  現在又得到消息,梁山正式建國華夏,更是讓天祚帝暴怒。

  “繼承漢唐衣缽的華夏正統乃是我大遼!這些南朝之人連傳國玉璽都沒有,何敢自稱華夏!”

  天祚帝暴怒連連。

  大臣們卻聽得膽戰心驚,陛下你都想到的事兒,南朝會想不到嗎?他們自稱華夏,分明就是衝著正統來的,您手中的傳國玉璽不是榮耀,而是招災的災星啊!

  本來面對一個金國就夠他們受的了,若是再來一個搶奪傳國玉璽的華夏,他們大遼這是要完啊!

  (抱歉,今晚只有一章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