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命水滸》第267章:1舉拿下
  作為金軍最後一支機動力量,完顏壽率領的四萬金兵,對臨潢府已經圍困一年之久,臨潢府內的天祚帝等遼國重臣系數被圍,城內幾乎已經到了糧草斷絕的程度,勝利在望。

  但事情卻在今年五月發生了變故。

  遼陽城傳來消息,狼主完顏阿骨打戰死,軍中亂成一片。魯王完顏斡者、漢王完顏烏故乃、吳王完顏闍母、沂王完顏查剌、鄆王完顏吾都補聽聞兄長阿骨打戰死,全都憤怒的想要東歸,去為阿骨打報仇。

  但統帥粘罕壓製眾人,聲稱要以大局為重,滅遼是當前頭等大事,不可輕易撤軍。在安撫好眾人之後,粘罕讓金國勇者完顏壽負責臨潢府軍事,自己帶領一萬兵馬前往遼陽處理先皇后事。

  之後消息便斷絕了兩月之久。

  等到七月份重新有消息傳來,卻是習不失給他們的軍令:粘罕殺父作亂,漢軍北上,急調兵馬回援會寧府。

  完顏壽等人聽完就感覺不可思議,之前還是“大金無敵”,怎麽現在感覺要“日落西山”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完顏壽是粘罕的心腹,出身於來水流完顏部,他絕不相信粘罕會做出殺父作亂的行為!

  “怎麽不可能?粘罕平時就剛愎自用,驕縱自大。我看他分明是想要覬覦皇位,所以才做出此等長生天不容的惡事!”

  魯王完顏斡者立刻跳出來反駁。

  如今圍困臨潢府的四萬大軍中,完顏壽獨領兩萬,斡者、烏故乃、闍母、查剌、吾都補加起來才兩萬,這讓他們早就對完顏壽的軍權虎視眈眈。

  以前顧忌粘罕,現在粘罕倒了,豈能讓你一個部將壓在我們一群王爺頭上。

  “不錯,粘罕作惡,完顏壽,你也脫不了乾系。”

  其他幾位王爺心領神會的開始對完顏壽擠兌。

  “當啷啷!”

  完顏壽也不是好相與的,手中九耳八環刀猛地杵地,發出一陣脆響。目光掃視眾王,道:“眾位王爺,可是要質疑我嗎?”

  完顏壽身高過丈,豹頭虎眼,有萬夫不當之勇。與山獅駝、粘得力、連兒心善號稱金國四大勇士,個人武力遠高於在場的五位王爺,要是他拚起命來,五大王爺聯手,也翻不起浪花。

  這也是粘罕特意留完顏壽在此鎮場的原因。

  五位王爺神情一滯,也有點怕這莽夫不管不顧的火並了他們,於是態度也緩和了下來。

  “壽將軍需顧全大局,如今粘罕作亂已死,具體細節不如等回到會寧府再去查探,如何?”

  魯王完顏斡者說道。

  國內變動,他們也無心繼續與遼人作戰,都想著盡快回歸,應對新的局勢變動。一旦回到會寧府,各路兵馬回到自己的猛安轄區,這完顏壽還不是任由他們拿捏。

  “壽將軍不會貪戀權勢,而置國內局勢於不顧吧?”

  漢王完顏烏故乃說道。

  “當然不會,我完顏壽忠心耿耿,豈容質疑!”

  在簡單的激將法之下,完顏壽答應撤兵東歸。

  臨潢府城內的遼軍見金兵撤走,還以為對方是在誘惑他們出城,一直等了三天,才醒悟金兵是真的撤走了。

  “金兵突然撤走,必有緣故,我們應派出斥候,先弄清楚其中緣由。”

  耶律余睹建議道。

  “胡說!這分明是他們怕了我的威勢,不敢久待了。傳令下去,征集騎兵部隊,我要親率領大軍追殺。”

  原本縮在城內當烏龜的天祚帝覺得自己又行了,

強勢的要求出兵追殺。  “大汗,此時不宜出兵,我們應該趁機出城聯絡各部,休養生息才是!”

  耶律余睹受夠了天祚帝的愚蠢,大聲的反駁道。

  “休養生息?完全沒有必要。我契丹人天生天養,又得佛祖庇佑。再加上我英明神武的統領之下,才有女真蠻奴今日的敗退!此乃佛祖給我的啟示。你之眼界氣量,太過狹小,退下!”

  剛愎自用的天祚帝哪裡能聽進別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的要領兵外出追殺。

  “大汗!我軍被圍在城中一年,馬匹瘦弱,士兵生疏,士氣低落,此時主動出戰,太過不智......”

  “閉嘴,你個蠢貨。你在教我做事嗎?滾出去!”

  耶律余睹是目前大遼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將,這次上京保衛戰的主帥,為抵抗金兵進攻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在天祚帝耶律延禧看來,盡忠職守是臣子的本分,想給他提意見,還不夠資格!

  佞臣蕭奉先見狀,眼珠一轉,出列道:“大汗,臣也請您三思,不可輕易出城追擊。”

  “嗯?你也想阻我?”

  天祚帝詫異的看向自己的應聲蟲蕭奉先,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麽藥。

  “大汗容稟。微臣請您三思,不是想要阻您出城追殺,趁勝追寇乃是應有之義。微臣也相信,我契丹勇士在大汗的帶領下,一定能追殺千裡,斬首金奴。但是,大汗啊,內憂不除,何以排外患?”

  蕭奉先,姓蕭,乃是當今大遼皇后的親哥哥;名奉先,卻無呂布之勇,隻留背刺之謀。

  “你說的內憂是何意?”

  天祚帝臉色陰沉起來。他登基之路並不平坦,爺爺耶律洪基並不喜歡他,父親因為反叛被爺爺賜死,一番機遇巧合,這才讓他登基為遼帝,因此他一生都在與反叛做鬥爭,兩年前才剛殺了一批想要將他推下皇位的叛徒,現在又有了,是誰?!

  蕭奉先悄咪咪的看了看暴怒起來的天祚帝和一臉沉思的耶律余睹,昂聲道:“大汗,余睹居功自傲,非止一日。在守城期間,其多次拉攏部將聚會,更是與文妃所生晉王來往密切。如今臨潢府市井之間已經開始傳大逆不道之言。”

  耶律余睹的妻子和天祚帝的文妃是親姐妹,而文妃所生的晉王屬於庶長子,余睹作為姨父當然支持晉王。

  而當今皇后所生的秦王是嫡長子。蕭奉先作為舅舅,當然就是秦王一黨。

  秦晉二王現在爭奪太子之位非常激烈。

  “如何大逆不道?”

  天祚帝大怒,他還沒死呢,就有人開始勾結皇子了?

  “臣不敢說。”

  “給我說!”

  “是,是,坊間傳言:龍出晉城,血染玉璽;天祚歸西,天下大吉。”

  蕭奉先一字一頓的念出自己編造的讖言,面容嚴肅,邊念邊露出回憶思索的表情。

  當場眾臣聽聞立刻變色,因為這字面意思太好懂了。

  龍出晉城,顯然是在暗示晉王;

  血染玉璽,玉璽者皇位也,血染就是以為武力奪權;

  天祚歸西,真的是好露骨,好直白的大逆不道。

  天下大吉,那又誰說的清呢。

  “混帳,混帳,余睹,你還有何話說?”

  天祚帝坐在皇位上,拍著扶手大叫,一群契丹皇家武士應聲而入,將耶律余睹圍住。

  “大汗怎麽聽信這市井謠言來定臣的罪?臣不服啊。”

  耶律余睹感覺太荒謬了,自己前一刻還是守衛京城的大英雄,下一刻就成了陰謀反叛的罪人,而證據僅僅是一首不辨真偽的市井謠言!

  “大汗,臣有充足證據證明我所說的話。請大汗傳召證人上殿!”

  蕭奉先從三天前看到金兵撤走後,便開始與妹妹蕭皇后商議除掉手握軍權的耶律余睹,人證物證都天衣無縫。

  一番互動下來,天祚帝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殿上眾臣也紛紛開始指責耶律余睹大逆不道。

  無論余睹如何喊冤,天祚帝都不再聽,立刻下旨,將耶律余睹抄家問斬,給文妃三尺白綾,給晉王一杯毒酒。

  “我的皇位,誰也別想奪走!”

  天祚帝鷹視狼顧,陰沉念道。

  經過這麽一鬧,天祚帝也沒有心情再出城追殺。完顏余睹一心為公,想要阻止遼帝盲目出城,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達成了,也是諷刺。

  在遼國忙著肅清內部時,完顏壽等人率領四萬精銳金兵一路急回,到達大興安嶺山脈附近,才得知回歸的重要據點通遼城, 被漢軍攻佔了。

  史文恭率領的三萬七千漢軍鎮守通遼城,固若金湯。完顏壽等人攜帶的糧草、肉干根本堅持不到他們攻破城池的時候。

  無奈之下,完顏壽和五位王爺商議,決定繞過通遼城,從大興安嶺中的小道緩慢穿行,盡快返回會寧府。

  七月份的大興安嶺中一些小路還能通人,只是戰馬受了老罪,一些輜重車輛也不得不丟棄。等他們好不容易翻山越嶺走出來,卻發現自己的行蹤竟然一直都在漢軍監視之下。

  人困馬乏,後有追兵,前有封堵,對方還是裝備精良的以逸待勞。金軍眾人心一下涼了一半。

  “完顏壽,可還記得某家嗎?”

  盧俊義拍馬而出,白馬金甲黃金矛,儀表堂堂,猶如天神。

  “你是那個河北漢人盧俊義?”

  完顏壽對他印象太深刻了。他一直自詡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卻在去年狼主的宴會上栽了跟頭。被盧俊義打翻在地。後來聯合山獅駝、粘得力、連兒心善之力,才算擒拿此人。

  不是說他已經被四太子弄死,屍骨無存了麽?怎麽現在反而成了漢人大將?我命休矣!

  事實上,結果也和他想的差不多。

  史文恭率領三萬雷鳴軍在後,盧俊義率領三萬麒麟軍在前,前後夾擊人困馬乏的四萬金兵,一番鏖戰,完顏壽和五個王爺被擒,四萬金兵被擊殺五千,俘虜三萬,五千多竄入深山老林難覓蹤跡。

  此戰過後,金人最後一支機動兵力消弭。

  只剩下會寧府(哈爾濱)的習不失還在負隅頑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