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命水滸》第277章:向北移民
  有人說,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人頭上就如同一座大山。

  如今晁蓋實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對絕大多數無地百姓有利,但對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階層卻如同天降大山,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尤其是鄆城宋家和曲阜孔家被扳倒之後,率先開始土地改革的京畿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三個地區,哀嚎聲一片。

  在官府、軍隊的通力合作下,許多家庭被有組織、有規劃的送上船,分批次的率先運往遼東半島和高麗半島。

  關勝的安東都護府軍士為這些新來的家庭丈量土地,搭建定居點。

  新的移民定居點由官府統一規劃,建設客家土樓和村外土坯圍牆,具有一定的武裝防護功能。

  每個定居點實行保甲制度,每十戶一甲,設甲長一人;每百戶一保,設保長一人;每千戶為鎮,設鎮長一人、會計一人、民兵隊長一人、醫生一人、教師一人。不同姓氏的人互相雜居,避免形成宗族勢力。

  遷居的人,每戶給地一百畝,山林、湖泊歸國家所有,允許百姓上山打柴、打獵、捕撈、采摘。若發現礦物,需由國家開采。

  浩浩蕩蕩的移民大潮向北方而去。

  除了少部分主動去關外開拓的無地百姓,絕大多數地主和富農家庭一邊遷徙,一邊對晁蓋和官府進行咒罵。

  給予的時候,百姓對你歌功頌德;索取的時候,他們同樣會咒罵你不得好死。

  只要天命值不出現下降趨勢,晁蓋都無所謂。因為只要給了自己天命值,親和度再降低,也有60點保底。

  至於這些人的痛恨,晁蓋同樣無所謂。

  有些事情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只要華夏帝國不斷取得勝利,保持強大,這些人的咒罵與痛恨會隨著時間而消逝。

  舉幾個不恰當的例子。

  澳大利亞是當年大陰帝國的罪犯流放地,結果數百年後這些罪犯後代的總理還專門跑到大陰帝國去尋祖,翻閱各種檔案之後,赫然在某監獄找到了他乃祖的發配記錄。而這絲毫不影響他跪在陰國老太太跟前去舔人家的靴子。

  大清當年有發配各種人去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的習慣,文字獄期間,更是有數以十萬計的漢人被發配寧古塔,結果這些人的後代言必稱“我大清”,還高聲歌唱,希望發配他們先祖的康西大帝“再活五百年”呢。

  近些年,更是有東北某縣為小日子開拓團樹碑立傳,要求所有門店招牌必須統一添加日文的軼事。

  所以說,民眾是善忘的。再加上“帝王之證”每年+4點的親和度,十五年後,這些移民對自己的親和度都將升到擁護的程度。

  到那個時候,漢人血脈在北方扎根發芽,開枝散葉成為既定事實。北方自然也就安穩了。

  時代的一粒塵埃,可以是普通人的頭頂的一座山,同樣也可以化作普通人賴以生活的一條河啊。

  晁蓋現在每月有410萬點的天命值收入,除了每月拿出100萬兌換成貨幣、50萬兌換成糧食和糧票補貼官府運轉;還剩下260萬點,晁蓋就用於補貼北方移民。

  兌換了50萬點的鐵質農具、50萬點的耕牛、50萬點的小麥、大豆、谷物良種。

  北方耕種開發較晚,土地比較肥沃,單種小麥和大豆,也夠季節輪換種植,養活一大家子人了。可如果將來想要開發黑龍江以北的土地,最好是把更加耐寒的土豆、玉米從美洲引進過來。

  後世的老毛子已經證明,在西伯利亞這種天寒地凍的地方,人口1400萬,種土豆再加上漁獵,生存完全不是問題。

  後世的東北三省人口1億多,靠著小麥、大豆、玉米、土豆就可以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

  後世的內蒙人口2400萬,糧食種植面積1.34億畝,主要作物玉米、小麥、土豆,糧食同樣自已自足。

  外蒙人口300萬,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3.47萬公頃,馬鈴薯種植面積1.81萬公頃,依然可以自給自足。

  後世的三胖國人口2600萬,棒子國5100萬,除去商品經濟和外來援助的加成,高麗半島養活民眾4000萬不成問題。

  這樣一計算,北方關外可以容納的人口數量就在1.8億左右,刨去後世工業化加成,以古代技術,只要開發,養活一億百姓也是綽綽有余,發潛力巨大。

  要知道,目前,漢人作為當前第一大族,人口也不過才剛剛近億而已。其他周邊民族蒙古諸部一百萬人,女真只剩六十萬左右,契丹只剩下二十萬不到,高麗三百萬左右,日本總人口六百萬上下。

  西方各國人口同樣不值一提,大不列顛500萬不到,神羅諸國800萬上下,西班牙350萬左右,意大利地區400萬左右,斯拉夫諸公國500萬上下,北方諾曼眾部落200萬左右,人口最多的兩個大國是法蘭西王國1000萬和東羅馬帝國1500萬人口。

  但是西方落後的封建制度和耕種技術,養活這麽點人就有些人滿為患,這也促成了西方各國十字軍東征,搶佔耶路撒冷地區,與中東各部爆發了長達百年的十字軍戰爭。

  人口與土地,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組成國力的重要因素。

  有了人口,才有源源不斷的兵源。有了土地,才能有更好的戰略縱深和發展潛力。

  1100年,法國人口便達到1000萬,而此時的斯拉夫諸公國人口才500萬上下。但是到了1910年,法國國土面積跟八百年前沒有區別,人口增長到4000萬,而斯拉夫領土擴張了百倍,人口增長到了1.2億人,這便是廣闊領土為民族帶來的發展潛力。

  當然,這種潛力基本上也到頭了。到了2010年,法國人口用了一百年時間,人口4000萬上漲到6000萬;斯拉夫人口從1.2億上漲到了1.4億。上漲幅度肉眼可見。

  擁有近億人口的漢民,佔有當前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數量,至少應該佔有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才算合理。佔有二分之一的土地才算是寬裕。

  後世十四億人蝸居在7%的土地上,還在沾沾自喜,那逼仄程度也就只能比阿三國強點了。

  “加快遷移速度,趕在立夏之前將試行的三地人員遷移完成,趕上完成第一季的種植。”

  晁蓋吩咐道。

  立夏之前還可以播種一季谷物和大豆,到秋季收獲,再播種冬小麥。

  錯過時令,後續的移民糧食供應就需要政府加大補貼,會為官府增加負擔。

  在吳用、公孫勝、宋江三方合力之下,四月底,立夏到來之前,京畿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六萬戶,將近三十萬人口完成向遼東、高麗半島的遷徙。

  分配出去土地3000萬畝,但佔據遼東、高麗半島的耕地面積只是一小部分。

  國內集體農莊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有了一年前救災時集體農莊的經營和建設經驗,這次大規模推行集體農莊建設速度很快,也沒有耽誤農耕。

  集體農莊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集體勞動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集體收入、集中分配,可以安定民心。弊端同樣明顯,就是容易養懶漢,降低人們勞動的積極性。

  但歷史證明,集體農莊這種新事物的出現,至少在前期的十年內,比零散的個人勞動更有競爭力。只要給自己十年時間緩衝,就可以統一全國、完成向外移民的正向循環,到那時再包產到戶便是。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後招,所以晁蓋才決定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大刀闊斧的進行土地改革。

  不知不覺,進入到了五月。天氣漸暖,萬物繁茂。

  晁蓋決定把改革的范圍繼續向其他各路擴展。

  燕雲十六州的地主、富農向河套地區移民;龍驤軍負責安置。

  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河東路三個地區向黃龍府移民;豹韜軍負責安置。

  京西北路、京西南路兩個地區向遼陽府移民;雲風軍負責安置。

  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個地區向遼西走廊移民,天王城負責安置。

  預計還會移民十四萬戶,七十萬人左右,秋收之前完成遷移,正好趕上冬小麥的種植。

  “舉全國之力,以移民和農莊改造為最先要務。”

  晁蓋現在每月410萬的天命值幾乎每月都會花光,大把大把的物資兌換,確保移民和農莊改造能快速完成。

  全國因為土地改革而動蕩,國內局勢不穩,晁蓋外出巡察,刷天命值的想法都暫時壓下來了,天天坐鎮梁山。

  越是改革的關鍵時刻,他越是不能輕易離開人們的視線,他需要讓所有關注他的人,看到他穩如泰山的身影。

  有晁蓋坐鎮,在最前方頂著,吳用和公孫勝的壓力驟減,麒麟軍區六萬大軍奔波各地,配合押送移民遷移,果斷而高效。

  華夏國內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周邊各勢力震動巨大。

  “晁蓋果然是小民之見,竟然沒收百姓土地,得罪士紳大族,離身死國滅不遠矣。”

  蔡京聽聞之後大喜過望,攛掇監國的趙桓屯兵潼關,待華夏內亂四起時,出兵恢復失地。

  “腐儒之見!”

  負責軍政的劉延慶當場嘲諷道。

  “焉敢如此!”

  蔡京氣的手指哆嗦,指著劉延慶想罵又帶些忌憚的說道。

  “監國容稟。我大宋如今主要敵人有四,一是東方華夏,二是西北西夏兵團,三是熙河邊境吐蕃,四是川東偽楚王慶。”

  自從大宋落敗,偏居一隅,面臨亡國之危,武人地位驟然提升,作為軍中巨頭,以前幹啥啥不行的劉延慶搖身一變成了國之柱石,手下的西軍精銳更是大宋安全的保障,兒子劉光世、猛將王稟、韓世忠手握重兵。

  這也是劉延慶敢硬頂蔡京的底氣。

  劉延慶繼續道:“目前華夏兵鋒最盛,無論西夏還是偽楚都面臨華夏兵團威脅。所以他們才無暇他顧。而如今,華夏內亂,西夏與偽楚壓力減少,很有可能會侵擾我大宋邊境,此時此刻,我大宋應盡快做好南方和西北的防備,而非屯兵固若金湯的潼關!”

  “荒謬!華夏既然內亂,西夏、偽楚為何不會反攻華夏,而來攻我大宋?”

  樞密院知事張浚反駁道。

  劉延慶白了一眼張浚,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向這個不通軍事,而竊據樞密院高位的人解釋。

  華夏兵鋒之勝,前所未有,劉延慶之前與其交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現在又經過北方數次大勝,威名更勝從前,即便華夏國內生亂,但是軍兵戰力卻沒有損耗絲毫啊。內亂最多讓華夏軍團物資補給出現問題,無法遠征。可若是進行防守,誰敢說能在他們手中討到好處?

  西夏面對一個駐扎在河套的龍驤軍都表現的畏畏縮縮,偽楚更是被金剛軍打的丟了半個荊湖北路,再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侵擾華夏啊。

  而大宋如今偏居一隅,四面皆敵,南方更是被分割亂成一團,這麽明顯的軟柿子,誰都想上來咬一口的好吧。

  “無能之輩,不配與我討論。”

  劉延慶直接一句話頂過去,把張浚氣的吹胡子瞪眼。

  “監國,劉延慶囂張跋扈,言語侮辱大臣,請治劉延慶殿前失儀之罪!”

  龍圖閣直學士汪伯彥手持笏板,閃身而出,高聲說道。

  “臣秦檜不讚同!”

  汪伯彥的得意門生,觀文殿學士秦檜卻站出來反駁自己的老師。

  “會之,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汪伯彥怒斥。

  蔡京、張浚等看不慣劉延慶這些武夫的文臣也對秦檜怒目而視。

  劉延慶卻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這個相貌堂堂的青年才俊。

  “各位大人容稟。下官只是就事論事,覺得劉將軍所言有理。我大宋四面皆敵,唯有劉將軍這樣雄才大略之帥才可以統籌四方,保我等平安,護大宋社稷。大家為何不多聽聽劉將軍的意見呢?”

  秦檜面對眾人圍攻,絲毫不懼,面不改色的侃侃而談。

  “哼!豎子,不足與謀。”

  “淺薄之輩,枉你讀了那麽多年聖賢書。”

  “諂媚之徒,不可與我等同列。”

  眾文臣對秦檜紛紛叱責。

  坐在寶座上的太子趙恆如同泥塑,不發一言,面色看不出喜怒。

  劉延慶掃視一圈眾人,又看了看寶座上的趙桓,冷笑一聲,一甩袖子不再理會眾人,轉身離去,路過秦檜身邊時,露出了一個笑容,向他點了點頭,大踏步而去。

  “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這滿朝文臣皆儒犬,趙家眾人如蠢豬,這天下趙家坐的,我劉家焉何坐不得?說起來,我劉家還是北漢後裔呢。”

  劉延慶出了大殿,一群武裝衛士跟在他的身後耀武揚威的向宮外而去。

  “囂張跋扈!”

  端坐在寶座上的趙桓眼中露出一絲寒芒。

  ...........

  此時的西夏確實如劉延慶所料,數次求和皆如石沉大海,讓崇宗李乾順也冷了半顆心,憤怒於華夏不給他們臣服的機會,聽聞華夏土地改革,大量士紳豪族被發配邊關,立刻把自己的弟弟察哥找來。

  察哥不敢與龍驤軍對抗,卻看中了大宋的延綏之地,建議哥哥趁華夏無暇西顧,先從大宋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好!”

  李乾順也是梟雄人物,果斷下令。

  西夏全國立刻動員起來,戰爭一觸即發。

  ..........

  楚國王慶自從稱帝以來,便開始招納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有了禮製這個大旗,皇后段三娘也無法阻止,但兩人關系卻越發冷談。

  王慶面對魯智深的軍事壓力,連連後退,躲在江陵城以南,憑借長江阻隔自保。

  現在華夏改革開始,金剛軍暫停進攻,楚國壓力驟減。

  “盡快選妃,將我后宮填滿。”

  王慶覺得自己現在運勢不佳,與自己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沒有填滿有很大關系。自己必須再加把勁兒。

  ...........

  盤踞在蘇杭的方臘聽聞華夏改革,卻是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解決自己內部矛盾的方法。

  “沒收富戶財產,施恩無地百姓,顯平等,均富貴,不但能搜刮一批軍資,還能獲得百姓支持擴大兵源。這晁蓋真是敢想敢乾!我當效仿之!”

  方臘想到此處,立刻傳令自己的叔叔方垕,弟弟方七佛,兒子方天定率兵回來。

  如今方臘勢力向外開拓無力,國內物資匱乏,內憂外患矛盾突出。他決定要玩一把大的,利用這種方式死中求活。

  “若能成功,我方臘必定能一統江南。若是不成,大家就魚死網破!”

  方臘恨恨的想道。

  .............

  與此同時,蒙古草原經過北庭軍區年前的幾次犁庭掃穴、焚燒牧草,冬天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一場白災,牲畜大量死亡,人口急劇下降。開春之後各部還沒等恢復,又遭到了北庭軍區掃蕩,很多部落不得不遷移到更北方的漠北和更西方的天山一代。

  草原減丁之策大獲成功。

  但是向草原移民,卻與其他地方不同。

  草原相對脆弱的生態系統,不適合移民耕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不適合養尊處優的地主、富戶遷移。

  所以,草原暫時需要的不是移民,而是軍屯之策。

  “傳令全國,再次征集新兵十萬,來梁山新兵營集訓。”

  “傳令楊志,以大定府赤峰縣為起點,沿草原眾多河流建城寨,二十裡一鄔,六十裡一寨。三個月後,將有軍兵前去屯田放牧。待草原城寨達到百座之時,便是他位列封侯之日。我期待漠北侯的誕生。”

  晁蓋向北庭軍區傳令道。

  剛剛從草原返回燕京的楊志得到傳令,二話不說,立刻調集物資再次前往赤峰。

  大定府赤峰縣作為遼國中京,城防建設不錯,是草原上難得的堅城。吳用派遣官員前來管理之後,也很快派遣大批工人前來,赤峰有儲量巨大的露天煤礦,還有儲量上億噸的優質鐵礦。花費了四個月時間,煤炭廠和鐵礦廠順利建成,每天都有大量鐵錠產出,相應的兵器工廠和煤炭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成為了向草原延伸勢力范圍的橋頭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