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章莊河事件》第23章 謊言真相
  “魏林,我們在訊問你之前,其實已經對周建豪進行了訊問,他供述的版本和你並不相同。”李濤拿出之前周建豪的筆錄放在桌面上。

  魏林似乎並沒有被桌面上的筆錄影響只是平靜的說著“我知道,他的那套說辭就是我教他的……那樣能把他的責任撇的最小。按照我本來的計劃,在我聯系不上他之後,我會遠走高飛,換個地方換個身份生活,他們只需要把一切責任推給我就好。”

  “好,那我們按照你的故事線來說。這裡面有個問題,周建豪只是送王大鵬過來,在你們發生衝突後他大可一走了之,或者向警方報案,他為什麽要聽從你的安排呢?”

  魏林有些得意的笑了起來,挑著眉說道“因為我也讓他成為了凶手。”

  “你是怎麽做的?”李濤接著問。

  “算了,我既然已經被抓到了,也沒有必要再牽扯其他人。很簡單,在王大鵬倒在地上後,我讓周建豪把鋸刀遞給了我,這樣刀上也就有了他的指紋。我對他說,如果他不幫我處理掉屍體,我就告訴警察是他殺了王大鵬,他和王大鵬有財務糾紛,聞君也會作出對我有利的證詞,這樣他就只能聽我的安排了。”魏林說到。

  李濤沉靜著說到“魏林,我不得不承認,你很聰明,懂得順勢而為。但我提醒一下,有很多時候,聰明不等於智慧,公安機關偵破案件不會只聽信片面之詞,證據會幫助我們還原事實真相,到那時你的謊言就不能發揮作用了,甚至會和你的初衷背道而馳。”

  “證據,分屍的鋸刀就在我租住公寓的頂樓消防栓裡,這可是關鍵性證據。”魏林有些急切的說到。

  “好的,謝謝你的配合,你也熬了一夜了,好好休息一下,有什麽想起來和之前說的有出入的地方,隨時找我們。”李濤說完起身離開了訊問室,在出門前對著張斌說了句“傳喚聞君”,這句話說的聲音並不大但足夠讓魏林聽清楚。

  “李隊,您覺得魏林說的話是真的嗎?”趙天楊把魏林簽好的筆錄遞給李濤。

  “哦?為什麽這麽問,你是覺得他撒謊了嗎?”李濤一邊翻看著筆錄一邊饒有興致的問著趙天楊。

  “我看過周建豪的筆錄了,魏林所說的時間線確實要比周建豪的合理很多,但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他好像過於坦率了,又似乎?”

  “似乎在隱藏著什麽?”李濤淡淡的說到。

  “對,就是這種感覺。”趙天楊興奮得點點頭。

  “天楊,你的筆錄做的不錯,看得出在校學習期間基本功練得很扎實。”李濤把簽閱過的筆錄還給趙天楊,接著說道“但訊問工作的魅力在於,他能產生無數個真相,但即便是嫌疑人全面配合講述的真相和事實往往還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倒不是嫌疑人故意說錯,是因為事實上即便是經歷過專業訓練的人是無法絕對客觀,同一件事,同一段經歷,站在不同人、不同的角度,可能看到的真相都會不一樣。而每次回憶和複述的過程中,我們的情緒和觀念又會不自覺的對記憶進行二次加工,讓自己的故事變得更適合自己。”

  “那我們不是很難查明真相了?”趙天楊感覺自己越聽越迷糊,這遠比自己的在學校裡學到的理論知識複雜的多。

  李濤微笑著說到“供述雖然不容易還原真相,但也容易暴露謊言,一個人越要掩飾什麽就會露出越多的破綻。偵查員要盡量刨除感情因素的干擾,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去檢驗嫌疑人供述的客觀環境和因果邏輯,

其實就可以發現破綻。而這些破綻進而能幫助我們攻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線,再排除干擾因素,配合物證工作就能很好的還原案件真相了。你再看看這份筆錄,其實有句話你已經把他記下來了,那裡就藏著你要找的真相。”  趙天楊帶著疑惑回到會議室,從頭到尾又把筆錄順了三遍,果然找到了魏林供述過程中隱藏的細節。正巧張萬鈞和劉國棟一覺醒來,三個人決定先出發去魏林的公寓查找作案工具。

  這是一幢位於周村市場旁的寫字樓公寓,靠近地鐵站的位置吸引不少市區內的上班族在此租住。魏林所在的房間位於西單元十一層西戶,透過西向的窗台可以看到雷城通往西海的跨海大橋橫亙在海面上,寬闊的海面上雄偉的大橋飛架南北顯得十分壯觀。

  三人首先按照魏林的供述來到頂層,打開了消防栓,一把半尺長的鋸刀果然放在消防管道的後面。劉國棟小心翼翼的把刀放進了物證袋,估計魏林有意清洗了刀具,用肉眼觀察刀柄和刀面上已經看不到任何痕跡,仿佛是一把沒有用過的新刀。

  三人又來到了十一層的公寓房,專案組決定抓捕魏林後就向公寓物業要來了鑰匙並查封了房間。事實上物證組已經在前期對現場進行過勘驗並提取了相關物證,但三個人還是想從魏林的生活環境中尋找些蛛絲馬跡。

  這是一間簡單的一居室公寓,房間的空間並不大,裝修也很簡單,比起家這更像是拎包入住的快捷酒店的房間。但即便如此,精明幹練的魏秘書還是把他最柔軟的一面留在了這個小房間裡。水吧台上有他收集的各式各樣的馬克杯,會客廳的電視牆後面有一面書架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房間衣櫃裡除了幾套製式的西裝還掛著不少印花短袖和運動褲,床頭櫃的台面上擺著兩個相框。

  一張應該是魏林的全家福, 看攝影風格還是世紀之初的攝影棚裡的內搭背景,那時的魏林應該正在上中學,一家人的合影中他雖然站在父母邊上瘦瘦小小的,遠沒有站在一旁的兄弟姐妹潑實開朗。另一張是魏林的大學畢業照,他站在老師身後的畢業生隊伍裡第一排的中央,身穿學士服手持畢業證書,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再後兩排的靠邊位置趙天楊看到了那時的聞君,就像魏林說的那樣是個清秀又堅韌的姑娘。

  張萬鈞回到客廳,側身看著書架,書籍的年月不同,新舊也不相同。他試著挑出幾本經常翻看的書放在茶幾上,一本《滄浪之水》、一本《笛卡爾文集》、一本《人性的弱點》。

  趙天楊也隨手翻開其中的一本書,裡面有幾頁應該是魏林經常翻看的“一個正直的女人,為保護自己的名譽而有所猜忌也是很正常。這意味著她不僅僅想避免做錯事情,而且還想避免遭受哪怕是再小不過的一點點流言蜚語,這不需要受到責備……人們通常所說的嫉妒是一種惡,其本性是不道德的,它使人們對於他們所看到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好事感到不快。嫉妒,當它是一種激情的時候,是一種混合著恨的悲傷,它起因於人們看到有某種好的東西出現在了一些他認為不配擁有這種東西的人身上。人們只能認為他擁有這些好東西不過是源於好的運氣罷了。因為那些靈魂的,甚至是身體的好東西,這是人們一出生就擁有的,是人們可以配得上的。因為這是人們在能夠做任何的惡行之前,就已經從上帝那裡接受了的東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