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112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2合1)
第二日。

在趙挺之的帶領下,一份份十萬緊急的奏折再一次擺在趙煦的面前,讓趙煦決策。

而三位宰相則是冷眼旁觀這一幕,他們雖然知道如今的朝堂氛圍不對,但是並未出手阻止,畢竟他們也想試探一下趙煦的本事。

如果趙煦輕易中計,那說明他們支持高太后垂簾聽政是正確的,要是趙煦能夠識破眾臣的計謀,那他們可就要重新審視趙煦親政的可能。

高端的權力之爭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能者上,庸者下。

“簡直是無法無天!”

趙煦看著手中的奏折,怒聲道。

趙挺之等人心中一喜,頓時知道趙煦的情緒已經被他們帶動,只要趙煦一有動作,定然會露出破綻。

范純仁等人心中一歎,官家還是太年輕了,輕易中計了。

趙煦一臉怒聲道:“諸位愛卿請看,提刑司蘇愛卿所奏的冤假錯案中,有一例最為離譜,畢昇之後參與假交子一案,其主謀者無罪,參與者無罪,畢昇之後作為工匠竟然滿門抄斬,審理此案的官員難道是睜眼瞎嗎?”

趙挺之等人心中大喜,蘇遁為畢昇之後平反,正是他們精挑細選的民間冤案,就是旨在激怒趙煦。

蘇軾聽到官家點名兒子的奏折,當下附議道:“此案千古奇冤,不抓主謀竟然拿工匠抵罪,還請官家徹查。”

“準奏!傳令有司徹查!”趙煦怒不可遏道。

“官家英明!”百官紛紛稱讚道,

趙煦環視四周凝重道:“朕最近看到諸位愛卿的奏折,可以說寢食難安,發現民間百姓屢受欺壓,為惡者官商勾結,逍遙法外,善良百姓屢受欺壓,長此以往,大宋危亦。”

“臣等恐慌!”趙挺之等人紛紛恭維道。

文武百官皆目光複雜,心中明白,大宋從今日起恐怕又要開啟變法之路。

趙煦目光環視朝堂,再也不複之前的憤怒,冷靜道:“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唐太宗曾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朕作為大宋之主,又豈能坐視民間百姓屢受欺壓。”

“今日朕特下懲奸除惡令,傳令天下各路、各縣,從嚴從重處理小偷惡霸,地痞流氓,官商勾結等欺壓百姓之惡行。”

“懲奸除惡令!”

滿朝官員不由一愣,他們怎麽沒有聽說過這個新法。

趙挺之等人不由眉頭一皺,他們沒有想到趙煦竟然不按常理,竟然不用新法,自創一法,讓官家故意激怒高太后的想法落空。

不過趙挺之並沒有氣餒,但凡變法必定會有漏洞,到時候他們只需稍微使用一些手段,定然讓這看似大公無私的懲奸除惡令變成惡政。

范純仁三位宰相松了一口氣,雖然陛下依舊有變法之志,然而並未重啟新法,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至於懲奸除惡令,趙煦站在民貴君輕的道德製高點,他們更沒有理由反駁,畢竟這一段時間,朝堂所奏的折子,百姓的確是民怨滔天。

至此,趙煦登基以來,第一個正式的政令正式發布。

“官家頒布新法了!”

雍王趙顥第一時間得到了朝堂的消息,不禁欣喜若狂,果然不出所料,趙煦少年心性,一朝得勢果然耐不住寂寞,如此輕率的就發布了新法。

趙挺之搖頭道:“雍王殿下,懲奸除惡令並非王安石之法,而是新的新法!”

趙顥冷笑一聲道:“無論是不是新法又有什麽關系,只要是變法,只要讓其變成禍國殃民之法不就行了。”

趙挺之點頭道:“雍王英明!”

當下,趙顥立即進宮為母后盡孝,

而趙挺之則秘密收集懲奸除惡令的漏洞。開封城內!

當開封府接到了趙煦懲奸除惡令之後,蘇頌立即一板一眼的執行。

當日開封縣尉范正平帶領開封衙役四出,緝拿開封城內流氓惡霸,所抓之人全部從重處罰。

一時之間,開封幫派風聲鶴唳,或是被抓,或是外逃。

就連流放千裡的高俅也沒有逃過一劫,牽涉到一樁敲詐勒索罪中,又被判了三年。

一時之間,開封城路不拾遺,治安大好。

“好!這些地痞流氓終於找到了報應!”

“官家真是愛民如子!”

“懲奸除惡令,此乃善政!”

一直以來,無論新法還是舊法,皆是管理天下百姓,甚至和地痞流氓一起欺壓百姓,而懲奸除惡令卻讓無數百姓不再受欺負,自然是人人拍手叫好。

開封城內。

趙挺之努力收集懲奸除惡令的漏洞,竟然發現無從下手。

懲奸除惡令打壓的乃是流氓惡霸,這些人本就怨聲載道,如今被官府嚴懲,根本無人替他們說話。

反而因為嚴懲這些地痞惡霸,社會安定人人高呼青天,官員也坐收清名兩全其美。

“不可能?但凡變法皆有爭議,懲奸除惡令不可能完美無缺?”趙挺之不甘心道。

朝堂上下皆知,懲奸除惡令目的乃是鏟除社會毒瘤,定然出自范正的醫國之術,他費盡心機說動雍王,找到報仇的機會,如今卻為范正作嫁衣。

“不!懲奸除惡令並非沒有漏洞,此令一出,開封府大牢人滿為患,此乃酷吏之法。”趙挺之臉色猙獰,終於找到了一個漏洞。

“官家三思,我大宋以仁政治國,懲奸除惡令乃是嚴刑峻法,小罪重罰,民間風聲鶴唳,多有不滿之聲。”

當下,趙挺之聯合禦史,全力攻擊懲奸除惡令乃是酷法。

趙煦反問道:“趙愛卿請詳細說哪些百姓風聲鶴唳,哪些百姓不滿。”

趙挺之頓時愕然,含糊其辭道:“此令過於嚴酷,有損陛下名聲,民間有不少異議,微臣也是聞風奏事。”

趙煦冷笑道:“是那些地痞流氓風聲鶴唳吧!朕怎麽聽說,懲奸除惡令一出,民間路不拾遺,人人拍手叫好。”

當下,趙煦翻開蘇頌的奏折,交給百官傳閱。

蘇頌為人古板固執,然而其人品卻是滿朝公認,有了蘇頌的奏折,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禁微微頷首。

正如范正所料,地痞流氓猶如疥癬癰疽,人人對其厭惡痛絕,根本無人為其出頭,也許會有人重判,然而冤枉者則幾乎沒有。

“官家英明!”百官紛紛道。

滿朝官員複雜的龍椅上年輕的趙煦,其主政的第一令可謂是完美過關。

趙煦看著滿朝官員的反應,不由心中松了一口氣,他的親政首秀總算過關,現在哪怕是太皇太后來也挑不出毛病來。

當下,趙煦再道:“朕頒布懲奸除惡令之後,民間反響甚好,然而也暴露不少問題,不少捕快和惡霸相互勾結,殘害百姓,朕甚為心痛。”

“陛下仁慈。”趙挺之連忙恭維道。

“所以朕決定變法捕快之製。”趙煦再次語出驚人道。

“啊!”

百官一愣,不敢置信的看著趙煦。

趙煦心中冷笑,他剛掌控大權,想要大展身手,僅僅一個懲奸除惡令又豈能讓他滿足。

當下趙煦朗聲道:“捕快主責抓捕罪犯,保護百姓,維護治安,和百姓息息相關,然而大宋的捕快乃是賤籍,良莠不齊,以至於官匪勾結,欺壓百姓,為此朕決定下旨廢除捕快賤籍身份,革除品行不端的捕快。”

趙煦將變法第二彈,盯上懲奸除惡令中表現差強人意的捕快身上。

大宋的捕快乃是賤籍,良家子根本不願意擔當捕快,造成捕快良莠不齊,敲詐勒索成風,在民間風評極差。

呂大防皺眉道:“陛下三思,捕快自古皆是賤籍,又豈能輕易更改,此乃不符合祖法。”

趙煦有了懲奸除惡令的成功,當下強硬道:“自古皆有並非正確的,親上加親自古皆有,結果遺害無窮,纏足也是自古皆有,讓天下女子痛苦不堪,捕快關系到大宋國泰民安,又豈能托付於一群品行不端人之手,朕決定將捕快的身份抬高為吏,招收良家子擔當。”

“抬高為吏?良家子擔當?”

趙挺之眉頭一皺,當下抓住了趙煦命令中的漏洞道:“官家有所不知,捕快可不止普通的職位,他還需要一定的武藝,否則又豈能抓捕罪犯,單單良家子恐怕無法勝任。”

趙煦聞言,微微頷首道:“趙大人所言甚是,昨日趙愛卿上奏大宋冗兵嚴重,正好可以讓良家子出身的禁軍擔任捕快,尤其是為國立功的將士,如此一來,既解決了一部分冗兵問題,讓這些禁軍從抵禦外敵保境安民到維護治安,此乃一舉兩得。”

“立功禁軍擔任捕快?”

百官一片嘩然?捕快需要一定的武藝,而禁軍正好精通武藝,又能激勵禁軍立功殺敵,的確是良方。

“臣代八十萬禁軍叩謝官家大恩!”樞密使曹暉鄭重道。

此法對禁軍極為有利,軍方自然全力支持。

百官見狀,不由眼神一縮,他們沒有想到官家竟然還有一層深意,拉攏軍方,當下紛紛保持沉默,不再反對。

垂拱殿內,

“啟稟太后,懲奸除惡令在民間一片叫好,人人皆稱其為善政。”

太皇太后聽著梁惟簡稟報,不禁一陣默然。

她思想保守,一直反對變法,然而趙煦的懲奸除惡令卻讓她無法下手。

此法打擊是一群害群之馬地痞流氓,收獲的是一片片民心。

試問,當她知道如此良法的時候,恐怕也不會拒絕推行懲奸除惡令。

“母后,官家竟然又亂變法了,他竟然廢除捕快賤籍,讓立功禁軍擔任捕快!”趙顥匆匆進來,氣急敗壞道。

“廢除捕快!立功禁軍擔任捕快!”

太皇太后眼神一縮,趙顥只會前來告狀,而她則看出趙煦此舉的高明之處,非但可以解決一部分冗兵和捕快良莠不齊問題,更能拉攏軍方。

“去!將藥給哀家端來!”

高太后沉聲道。

“是!”

梁惟簡一愣,立即照辦。

很快,湯藥熬好,這一次,高太后並沒有倒掉,選擇一飲而盡。

“母后!官家如此胡鬧,定然會惹出大亂子的,母后可要以國事為重呀!”趙顥在一旁努力詆毀趙煦道。

高太后沉默片刻道:“如今哀家的身體已經康復得差不多了,你就離開汴京吧!”

如今的局面已經不是試探不試探的問題,再這樣下去,她恐怕也要大權旁落了。

“母后!”

趙顥聞言一震,不敢置信地看著高太后,他沒有想到趙煦已經使手段染指兵權了,母后竟然還能容忍,竟然又一次放棄了他。

“官家乃是天下之主,兵權本就是他的,何來染指一說。”高太后一眼看穿趙顥的想法,直接道。

如果說趙煦沒有手段,她反而會很失落,畢竟她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為大宋培養英主。

而趙煦的種種行為,的確有英主之姿,這讓他喜憂參半。

“兒臣………………。”

趙顥還想急需挽回。

“此事已定,不容更改!”高太后直視趙顥道。

趙顥聞言,頓時呆立那裡, 他最了解母后,知道已經母后意已決。

“母后保重!兒臣告辭!”

良久之後,朝著高太后重重叩首,失魂落魄地離開垂拱殿。

然而他沒有看到背後的高太后同樣淚流不止,痛心不已。

如果趙煦真的一朝得勢重啟新法,弄得天怒人怨,她會以國事為重。

如今趙煦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自然同樣也要以國事為重,極力避免皇權之亂。

“太皇太后保重身體!”

一旁的梁惟簡勸道。

高太后搖了搖頭道:“此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哀家今日痛下狠心,總比日後陛下出手強百倍。”

她知道自己讓雍王趙顥離京,趙顥也能榮華富貴一生,這已經是一個母親對他最大地保護了。

隨著太皇太后身體康復,重回朝堂垂簾聽政,雍王趙顥再次啟程離開汴京,這一次再無人挽留於他。

當趙煦得到消息的時候,不禁會心一笑。

這一次,他徹底贏了,再無威脅皇位之憂,如今他距離親政只有一步之遙。

朝堂之上,朝堂上太皇太后和趙煦並列而坐,看似和之前一般無二,實則已經天差地別。

趙煦頒布的懲奸除惡令和改革衙役的法令,並沒有被廢除,也再無人提起,仿佛從未發生過一般。

然而一眾大臣的態度卻悄然改變,之前一眾大臣商議國事,皆直面太皇太后,讓趙煦只能看到後背。

如今都如蘇頌一樣,先是給高太后匯報之後,再恭敬地對趙煦回報一遍。

趙煦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朝堂上下的尊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