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401章 大宋0年危機
“海商回來了!”

隨著跟隨童貫的大量海船到達登州港,整個大宋商界都為之沸騰。

無他!只因為前兩次海商所賺取的利潤太過於驚人,這一次,他們自然也格外關注。

雖然這一次回來的船隻,隻佔童貫下西洋海船的一半,但是這一次出海的規模出奇的龐大,哪怕只有一半的船隊都足以超過前兩次出海的所有船隊的總和。

登州港內!

再一次出現千艘船隻雲集的浩大場面,幾乎所有的大宋有名的商號都雲集於此,更甚者還有遼國耶律南音的商號在此等待,隻為獲得

“佔城國奇珍,貨船兩百艘!”樊三明振奮高呼道。

如今的樊三明是代表朝廷即將成立的商部而來,商部雖然還在籌建之中,卻有了一定的權力,而這一次的海商盛宴就是商部嶄露頭角之時,

這一次,商部不但要妥善的計算海商帶來貨物,並確保讓其賣個高價,同時也要確保即將規劃到商部的市舶司收取到更多的賦稅。

隨著樊三明的一聲令下,兩百艘滿載佔城國獲取的貨船緩緩靠岸,大批的勞力湧上了甲板,開始裝卸貨物。

很快,整個碼頭奇珍異寶堆積如山。

在樊三明的指揮下,來自各地的商賈都紛紛上前,一筆筆價值千貫萬貫大宗交易眼睛都不眨的進行。

沒多久,兩百艘船的貨物被銷售一空,而且一個個都賣出高價。

就在買賣雙方都心滿意足之時,樊三明卻忽然再道:“樊某知道很多掌櫃和船主並沒有完全利益最大化,在此可以由商部作保,諸位掌櫃可以向船主訂購所需的貨物,船主也規避一些風險,運回的貨物不愁銷路,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商部給商行和船行作保?”

樊三明說完,碼頭上所有人都不由一愣。

要知道雖然海商利潤龐大,但是畢竟時間太長,而且是海商帶回來什麽,他們才能買什麽,對海商來說,他們更擔心自己帶回的貨物賣不上高價。

若是由大宋商行提前訂購,海商負責運貨,如此一來,大宋商行能夠獲得大量心儀的貨物,而海商也能減少風險。

“此舉大善!”

一眾商賈紛紛點頭稱善,商部如今即將成立,已經代表朝廷的立場,由其作保,自然眾人信得過。

當下,一眾商行和海商紛紛簽訂下一批的合同,一式三份,並讓商部負責保管定金。

在樊三明的操作下,一艘艘海船靠岸,大量的海外奇珍暢銷大宋各地,與此同時還收獲了大筆筆大定單。

“商部

當下,樊三明看著收取的海量賦稅,和一筆筆半年後的大訂單,不禁心潮澎湃。

他相信此消息傳到了開封城,定然會讓整個朝堂對未成立的商部刮目相看。

當樊三明的奏折到達開封城,

開封城乃是天下首富之地,更是海外稀奇之物最終的貨物集散地,大量的海外奇珍出現在開封城,整個開封城都為之瘋狂。

哪怕再多的海外貨物也填不飽開封城巨大的市場,無論多少珍貴的奇珍在開封城內激不起一絲浪,很快被消化殆盡。

與此同時,樊三明的奏折也到達了開封城,同樣引起了一片嘩然,誰也沒有想到商部竟然有如此妙用,只是在商行和海商之間做了擔保,竟然讓大宋賦稅憑空增加一大截。

“官家大喜,此次南洋船隊歸來,為大宋帶回大量的賦稅,今年才剛剛過一半,各地市舶司就已經收取超過兩百萬貫的賦稅。”

垂拱殿內,戶部尚書范純粹滿臉喜色,向趙煦報喜。

市舶司即將歸於商部,負責管理東洋和南洋的海船的賦稅,隨著下西洋的規模不斷擴大,市舶司的賦稅也隨之擴大,成為朝廷上最重要的財賦來源,而且都是額外的收入,若是平時一年的時間能夠有如此收入兩百萬貫賦稅已經讓朝廷喜出望外。

可是誰能想到樊三明代表商部稍微運作竟然有如此驚喜,照此看來,今年的市舶司的賦稅定然能夠再創新高。

“好!商部剛剛牛刀小試就有如此成就,實在讓朕心中大慰。”趙煦大為暢快道。

自從他繼位以來,奉行開邊政策,每年都消耗大量的錢財,市舶司每年的大量收入,讓他的壓力大為緩解,如今商部牛刀小試,立即又讓市舶司的賦稅大增,自然讓趙煦對組建商部多了一些信心。

“啟稟官家,市舶司的賦稅暴增,最大的當數登州和泉州兩處,只因登州乃是下東洋的起點,泉州是如今已下南洋的起點,如果大宋再獲得西洋出海口,必將讓大宋市舶司必將再翻數倍不止。”范正傲然道。

范正直到提出的西洋出海口的提議,除了三位宰相之外,依舊有很多頑固官員頗為不滿,如今登州和泉州兩處市舶司的崛起,足以讓官家下定決心打通西洋出海口的提議。

最近大理使節被曾布快馬加鞭送到了開封城,不停的拜訪朝廷百官,一邊對大宋表忠心,一邊大肆許諾好處,再加上大

宋經過連番大戰,厭戰情緒高漲,一時之間,反對對大理出兵的奏折多了起來。

范正正好借助登州和泉州兩個出海起點的好處,讓大宋對西洋出海口多一些重視。

“西洋出海口!”

不少性格守舊的官員聽到這個理由,都不禁眉頭一皺。

他們趁著大理服軟的機會,準備勸說官家,莫要妄動刀兵,卻沒有想到非但沒有成功,反而讓大宋更加堅定的攻佔大理,更為大宋預定了下一場戰爭。

“不就是一個出海口罷了,如何能夠決定大宋的國運!”

不少守舊官員大為不滿道,認為范正在危言聳聽。

“臣等讚同,若是大宋獲得西洋出海口,下西洋恐怕將會如同下東洋一般,數月一個來回,非但可以讓大宋的財賦倍增,更能讓我大宋國威威揚四海。”蘇軾盛讚道。

蘇軾位居禮部尚書,隨著大宋崛起,再加上童貫下西洋的影響,海外諸國對大宋朝貢不斷,這讓蘇軾頗為自傲。

“下西洋必須要擊敗蒲甘國,據海外諸國使者曾言,蒲甘國可並非小國,而是西洋一強國,遠非大理所能比。”楊畏眉頭一皺道。

其他保守官員也紛紛進言,陳述遠征蒲甘國的弊端,妄圖讓趙煦打消念頭。

趙煦不由眉頭一皺,蒲甘國國力強大,而且地處西洋之地,路途遙遠,宋軍長途遠征,水土不服。

就算征服大理,大理初定,恐怕難以重用大理兵馬。

范正嗤笑一聲道:“蒲甘國再強,也能強的過西夏和遼國,屆時大宋憑借擊敗遼夏之余威,國內強將悍兵雲集,南下擊敗蒲甘,乃是應有之意。”

“大宋乃是禮儀之邦,曾幾何時竟然四下出兵,戰爭連連,而你邪醫范正就是罪魁禍首。”楊畏指著范正怒斥道。

范正聞言,不以為恥反而為榮道:“那你就說范某的邪方讓大宋變強了沒有,難道爾等願意回到數年前,被遼夏肆意欺負。”

一眾朝堂百官不由默然,雖然目前大宋的行事和他們的理念相悖,但是不可否認,不被別人欺負的感覺很好,甚至欺負他人的感覺更好。

“啟稟官家,微臣曾經在朝廷曾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回去之後,微臣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發現如果大宋不謀萬世,恐怕只有不足百年國運!”范正鄭重道。

“不足百年國運!”

所有百官不由一愣,難以置信的看著范正,范正不過是五品官員,平時更是醫者多於官員,他竟然斷言大宋不足百年國運,簡直是危言聳聽。

范純禮臉色一變,怒斥道:“逆子,你在胡說什麽?。”

范純禮頓時氣急敗壞,官家雖然對范正多有寵愛,但是恐怕依舊不能容忍范正對大宋國運指指點點。

范正卻硬著頭道:“孩兒並非胡言亂語,而是大宋國運不足百年,還和醫家有莫大的關系。”

“和醫家有關?”

滿朝百官不由一愣,誰也沒有想到范正竟然主動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

趙煦不由一愣道:“朕倒好奇,醫家做了什麽,有損大宋國運之事。”

“哦!本相也洗耳傾聽。”章惇似笑非笑道。

他根本不相信范正會主動認罪,在他看來,范正定然又是故技重施,亂出邪方。

其他百官也是如此想法,一副看范正表演的樣子。

范正一咬牙道:“如今大宋攤役入畝變法已經完成,微臣曾經計算大宋的糧食產量和人口,發現以大宋目前的田畝和產量,就算不停的開墾,最多養活兩萬萬百姓,而如今醫家醫術大興,嬰兒出生率和存活率大增,最多二十年就能達到兩萬萬百姓之多。”

百官眉頭一皺,對於大宋人口增長的威脅,范正早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卻沒有想到范正竟然再一次當眾談及。

“二十年大宋的百姓將會達到兩萬萬,四十年後,大宋的百姓又將會達到四萬萬,百年後呢,恐怕將會達到十萬萬之多,這一切只因為醫家婦幼醫術大進,而大宋的土地和糧食有限,如何能夠養活十萬萬百姓。”范正凝重道。

“百年後大宋人口將達到十萬萬!”

此消息一出,滿朝百官不由一愣,當大宋人口突破萬萬之多之時,大宋朝野人人歡呼,認為大宋盛世到來,然而聽到范正預言,百年後大宋人口將會達到十萬萬的時候,滿朝百官心中再無一絲歡喜,只有從心底的恐懼。

“十萬萬百姓。”

趙煦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那可是十萬萬張嘴,需要多少糧食才能填飽,作為帝王,他自然知道讓天下百姓吃不飽飯是什麽後果,恐怕大宋將會狼煙遍地,反叛不斷,別說是十萬萬,就是四萬萬百姓,大宋也將會艱難養活。

百年國運已經是范正口下留情了,若是按照正常發展,恐怕大宋四十年後,都無力養活如此多的百姓。

“邪醫范正,世人果然沒有叫錯你的外號,你果然心術不正,危言聳聽。”蔡京怒斥道。

范正看著蔡京冷笑道:“范某心術不正,范某可以明確告訴諸位,大宋立國百年,人口從三千萬到如今的萬萬人口,諸位可以自己算一下,大宋百年後,大宋的人口將會達到多少?”

其他百官一臉忌憚的看著范正,范正簡直是一個魔鬼,一步步領著大宋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更讓一眾大臣無奈的是,范正所言卻沒有一點錯誤,只要他們稍微懂一點算學,再結合戶部統計的每年新生兒的數量,就能推測出范正所言非虛。

一想到大宋百年內要養活十萬萬人,滿朝百官不由一陣心涼,以大宋目前的田畝和糧食產量是不可能達到的。

“就算大宋僥幸躲過

整個朝堂頓時落針可聞,唯有滿朝百官的喘息聲不斷。

“逆子閉嘴!”范純禮忍無可忍, www.uukanshu.net 怒斥道。

聽到范純禮怒斥范正,滿朝百官卻沒有一絲快意,反而一個個冷汗直流,

“而且據海商傳回的消息,南海諸國乃是天選之地,四季炎熱,水稻一年四季,百姓不用耕種,就能從樹林中采集吃不完的水果。

如今大宋有百姓萬萬,國內的糧食已經有些不堪重負,如果大宋盡得南海之地,讓其作為產糧地,養活十萬萬人也並非做不到,到那時,天下又有誰是我大宋的對手。”范正環視朝堂,傲然道。

趙煦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道:“范太丞所言至理,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諸位愛卿,我們必須要為百年內人口暴增帶來的危機提前準備。”

百官無奈點頭。

別看大宋如今擊敗了青塘吐蕃,甚至是大理唾手可得,甚至日後即便滅掉西夏和遼國,將大宋的疆域倍增,但是這些地方都並非都是適宜居住之地,甚至可以說是大多都是貧瘠之地,根本無法養活更多的人口,而唯一能夠讓大宋養活更多糧食只有南海諸國,能夠為大宋帶來巨大的財富的只有西洋出海口。

“禮部立即控制大理使節,莫要讓其胡言亂語,再傳令給樊三明,讓其以朝廷的名義向海商下達大量的南洋稻谷,大宋想要謀劃百年,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趙煦鄭重道。

“臣等遵旨!”

百官紛紛應聲道。

百官知道,幾經反覆的大理之戰最終定了下來。

此戰不但要打,而且大宋對大理志在必得,更要謀劃南海諸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