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397章 邪方:解救農奴
最新網址:

“農奴?農民也有奴隸?”

百官不由一奇,要知道華夏早就已經沒有了奴隸,只有農民和佃戶,而在遙遠的吐蕃竟然還有最為殘酷的奴隸制度。

范正解釋道:“農奴乃是吐蕃特有的一種現象,介於奴隸和農民之間,他們並沒有財產,還要承受農奴主殘酷的剝削,和高昂的賦稅,乃是吐蕃最底層,最窮苦的一批人,而且數量眾多,大約佔據吐蕃九成以上人口。”

當下,范正將吐蕃農奴制度的詳情一一道來。任何小錯就會遭來最嚴酷的懲罰,未能支付高昂的租金,甚至有可能被判死刑。

“啊!如此一來,那吐蕃農奴又豈能不反抗!”

百官驚呼道,如此說來,吐蕃的農奴如同生活在地獄一般,簡直是歷朝歷代王朝末年還要恐怖。

華夏早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而大宋最多的乃是自耕農,很多地主招佃戶耕種土地,還需要給佃戶留下足以生活的收入,要是按照在大宋推行吐蕃農奴制度,恐怕早就烽火連天,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煙塵遍地。

根據朝廷的統計,只要有三成的百姓失去了土地和生計,那這個朝廷就會處於崩潰邊緣,而吐蕃卻能將如此殘酷的農奴制度推行下去,還沒有讓九成的農奴反叛,在滿朝百官看來簡直是一個奇跡。

“農奴制度能夠推行下去,除了吐蕃領主殘酷的鎮壓,讓其不敢反抗,還有吐蕃佛門也是功不可沒,其宣揚農奴的處境乃是業果。”范正冷笑道。

“業果?”

趙煦眉頭一皺,對於這個詞極為陌生。

蘇軾當即上前解釋道:“業果乃是佛家詞語,又名因果,意思就是前世因,今世果。”

范正憤然道:“吐蕃佛門讓農奴相信他們今世受苦是因為前世造了孽,惟有不斷承受苦難,方可才能洗清罪孽,下世就能轉生到更好的境界,過上領主的生活。”

“這他們就相信?吐蕃農奴足足有九成,領主和僧侶只有一成,哪怕就是有輪回,其也要再受八世輪回才能輪到一次享福。”

趙煦目瞪口呆道。

這些農奴未免太好騙了吧!如此簡單的道理就算不明白?

相反!大宋的刁民就很多,明明大宋王朝對百姓已經夠好了,依舊盜匪不斷。

范正無奈道:“那是一群化外之民,落後愚昧,再加上吐蕃佛家的誘騙,這才讓他們信以為然,當然也並非沒有農奴反抗,只是反抗會遭到更加嚴酷的鎮壓,再加上身體和精神的控制,農奴這才漸漸認命,不過我等慶幸,文明是掌握在大宋的手中,吐蕃農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反而給了大宋快速平定吐蕃的機會。”

“范愛卿的意思是解救農奴?”趙煦眼睛一亮道。

在任何社會窮人最多,尤其是吐蕃農奴的日子過的更是深水火熱,大宋軍隊過去可不是佔領吐蕃,而是解救農奴,這可是王師行徑呀!

“妙呀!”

范純禮醍醐灌頂道。

吐蕃的領主才多少人,僧侶又有多少人,如果大宋能夠將人數佔據九成的農奴解救,那就代表會有九成吐蕃百姓站支持大宋,那原本不穩的吐蕃豈不是瞬間平定,別說進行大迂回戰略的第三步後方無憂,甚至吐蕃會成為大宋的進攻大理的最大助力。

范正點頭道:“大宋不但要解救農奴的身體,還要給農奴分配土地牛羊,讓其成為自耕農和獨立牧民,不再依附於領主和寺廟,還要解救農奴的思想,官家可是親自下令,赦免牧民的業果,赦免其前世的罪惡,讓其不再受吐蕃僧侶的控制。”

百官紛紛點頭,吐蕃農奴的制度實在是太過於殘酷了,只要能夠讓農奴脫離領主和僧侶的控制,他們相信沒有人願意再回到農奴的生活,那時他們能夠依靠的只有大宋朝廷。

“那些土地和牛羊從哪裡來。”章惇忽然詫異道,大宋本就已經財政緊張,若是再撥付大量的錢財解救農奴,恐怕會讓大宋財政雪上加霜。

范正頓了頓,一咬牙道:“農奴世代為領主和寺廟勞作,是時候獲得一些微薄的回報。”

“微薄的回報!”

滿朝百官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范正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農奴直接瓜分領主和寺廟的牛羊和土地。

“吐蕃乃是大宋快速平定的佔領地的一個實驗,如果此法行之有效,日後大宋還有很多新的佔領地來滿足大宋人口大爆炸的需求,足以讓大宋所到之處,簞食壺漿,百姓夾道歡迎,既大大增加大宋的勝率,又能快速控住該地區。”范正鄭重道。

“此乃邪方也!”

章惇沉默片刻,凝重道。

百官也紛紛沉默,他們都是大宋的大地主們,從本質上和吐蕃的大領主以及佔有土地的僧侶寺廟並無區別,范正提議解救農奴的邪方,或許有一天會運用到他們身上。

范正點了點頭道:“此方的確是邪方,但是卻對大宋更加有利,諸位大人心中清楚,大宋武力並不強,而且吐蕃距離大宋山高水遠,若是吐蕃反叛,大宋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進行第二次征戰,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此邪方,一勞永逸的快速平定吐蕃。”

“可是那些吐蕃領主的利益呢?”禦史楊畏質問道。

范正解救農奴的邪方讓他感到心驚肉跳,讓他忍不住為那些吐蕃領主辯解。

范正沉默片刻道:“其一,這些領主乃是吐蕃最有可能的叛亂之源,支持農奴瓜分領主和寺廟的牛羊和土地,一方面可以削弱領主,又可以讓農奴歸心,一舉兩得。其二,這些領主並非是宋人,大宋沒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利益。其三,為了大宋的大迂回戰略順利完成,必要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范正說完,滿朝百官紛紛默然,站在地主的立場上,他們自然不希望使用范正解救農奴的邪方,而站在大宋的立場上,他們不得不承認,此邪方必將立竿見影,讓大宋牢牢控制住吐蕃,這其中的好處讓朝堂根本無法拒絕。

趙煦雖然對此法舉雙手讚同,然而考慮了百官的反應,當下配合道:“諸位愛卿皆是苦讀聖人之書,吐蕃農奴如此水深火熱,豈不是有違孔聖之仁,我等又豈能視而不見。”

滿朝百官不由郝然,他們經常口中宣稱重義輕利,而如今卻面對個人利益和國家大義相衝突,結果被官家抓住了現行。

“官家教訓的是!我等讚同此法!”

百官紛紛附和道。

正如范正所說,農奴制度乃是奴隸制度的變形,早已經被華夏所淘汰,他們此舉也算是順應天道,順勢將吐蕃從農奴制度變更到封建制度。

更別說,大宋還有大迂回戰略需要完成,不可能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貧瘠的吐蕃高原上。

當下,范正的邪方,再度獲得了滿朝的通過。

趙煦見狀大喜道:“傳旨種樸,在吐蕃利用金瓶掣簽的方式選出新的唃廝羅,同時在佛家扶持另一個活佛,從今以後,唃廝羅和活佛轉世必須使用金瓶掣簽,上報開封方可繼位,同時解救所有的農奴,赦免其業果,並為其分配土地和牛羊,讓其成為自耕農。”

“官家仁慈。”

百官紛紛恭維道。

百官相信此法一出,吐蕃定然會快速平定,屆時大宋的目標就只剩下大理。

“傳旨,大理高氏以下犯上,以臣逼君,逼迫大理數代皇族出家,更狼子野心,謀權篡位,自立為帝,朕身為華夏之中,又豈能坐視不管,令高升泰立即退位,將皇位皇權還於段氏。”趙煦傲然道。

趙煦此舉可謂是大義凜然,他乃是帝王,自然對高升泰這種權臣極為痛恨,更別說大宋作為大理的宗主國,為其出頭可以說名正言順。

更別說當初高麗內部同樣也是小皇帝繼位皇權不穩,大宋派遣童貫開辟絲綢之路,順便對小皇帝扶持,讓高麗小皇帝徹底坐穩了皇位,這一次,也算是師出有名。

老實人范純禮眉頭擔憂道:“啟稟官家,據說高升泰身體不好,早有退位之心,若是其順勢主動退位,我大宋豈不是師出無名。”

一旁的范正冷笑道:“父親多慮了,高升泰早有謀逆之心,其剛剛坐了皇位,若無外力乾預,其死後或許會讓自己兒子重新扶持一個段氏傀儡皇帝,繼續把控朝堂,如今大宋主動干涉,高家定然不敢輕易放棄皇位和皇權,否則在大宋的支持下,段家一旦掌控實權,那就是高家的滅門之時。”

趙煦微微頷首,高家掌控大理朝堂,是誰當皇帝都無損高家的權勢,而大宋主動干涉,段家真的有可能掌控實權,高家將會真正感覺到威脅,自然更加不會輕易讓出皇位。

“而且就算高家主動將皇位還給段氏,那就徹底中了圈套,大宋則順勢追究高家謀逆之罪,高家失去了皇權,再失去兵權,那高家必死無疑。”范正重重揮拳道。

如此一來,大理權臣高家無論是否退位,都將落入大宋的圈套,此戰大理內外交困,同時還要面臨吐蕃和川蜀之地兩面夾擊,南下大迂回戰略將會順勢完成。

百官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幸虧邪醫范正屬於大宋,若是在他國,將種種邪方用到大宋身上,恐怕大宋也要遭其毒手。

朝會結束。

有關朝廷的決定立即被快馬加鞭送往吐蕃高原,等到種樸收到了來自朝廷旨意已經是半個月以後了。

“將軍!這一次朝廷準備再派來多少廂兵!”姚雄迫不及待道。

上次青塘不穩,他們向朝廷求援,朝廷最終派來三萬建設兵團,配合青塘守軍,這才穩定住局面,這一次吐蕃高原的面積更勝青塘數倍,朝廷至少要派來五萬建設兵團,不!甚至是十萬建設兵團恐怕才能震懾住局面。

種樸看著朝廷的旨意,臉色凝重道:“朝廷決定暫時不派一個廂兵前來。”

“什麽?”姚雄不禁驚呼道。

雖然他們直接陣斬了溪巴溫父子,消滅了吐蕃最大的抵抗者,然而宋軍在吐蕃畢竟是外人,所能控制的僅僅是邏些城,等較大的城池。

雖然宋軍實力強大,然而宋軍孤軍深入,姚雄始終覺得吐蕃危機重重,處處小心謹慎。

種樸繼續道:“朝廷非但不派遣廂兵前來,還要求我等開春之後,配合川蜀,分兵夾擊大理。”

“這是哪個傻子出的主意,這是要我們宋軍全軍覆沒麽?”姚雄聞言,頓時破口大罵道。 www.uukanshu.net

宋軍本就在吐蕃高原不穩,再分兵一半去攻打大理,恐怕剛剛臣服的吐蕃各部都將反叛,到時候兵少將寡的宋軍將會面臨四面楚歌的局面。

“此乃邪醫范正所獻之策!”種樸道。

“呃!將軍定然是戲弄下官,將廂兵改造成建設兵團,本就是邪醫范正之策。”姚雄不信道。

建設兵團本就是范正的得意之作,再加上范正的邪方哪一次不是立竿見影,他又豈能看不到吐蕃可能存在的危機。

“正是范太丞看到了吐蕃的危機,所以想到了另一個邪方,哪怕不出一兵一卒,也能讓宋軍控制吐蕃。”

種樸不再逗姚雄,將手中的旨意交給姚雄。

“這怎麽可能?”姚雄根本不信,然而當他接過手中的旨意定睛一看,頓時睜大了眼睛。

“扶持兩個活佛,解救農奴,果然是邪醫范正的邪方!姚某服了!”

姚雄頓時讚不絕口道。

作為將軍他自然不管政治,從軍事角度上來看,大宋如果能夠讓九成農奴歸心,別說是讓宋軍留下一半兵力鎮守,就是宋軍盡數出征,吐蕃依舊高枕無憂,甚至他們還能從吐蕃征收不少兵員出征。

“來人,去請大昭寺的高僧請來,同時對一眾吐蕃領主下令,朝廷傳來旨意,讓其來邏些城領封賞!”種樸當下吩咐道。

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十二歲歲等身像,素來對漢人較為親近,再加上如今的大昭寺並非吐蕃佛家之首,卻有一定的影響力,正是大宋扶持活佛的最佳之選。(本章完)

最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