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逆忠臣》第118章 新瓶舊酒
   弘昭十一年頭一天,交浪陷落的消息傳遞到道安府。南蠻眾將士迷惘地望向中軍帳,希望聽到大將軍對不回救給出合理的解釋。等了一上午,將軍的解釋出來了:陛下認為不用救。天子認為國都丟了便丟了,平常兵卒還在乎什麽?

  丟了也好,至少現在南蠻只剩下打下齊州這一條路了。南蠻的領土已經擴展到道安一線,只要攻過齊州,雲澤組織不起任何抵抗,到時候一統天下的南蠻定都在哪裡都行。交浪也僅是被攻破,破城的敵人沒做任何停留便在千夏渡河,應該是要來齊州決戰了。不過失去了地形的優勢,這群人真的會對狀態正佳的大軍造成威脅?

  可造不成威脅又如何呢?大將軍按兵不動,據說這是新皇的意思……想到新皇,南蠻將士們多少帶著疑惑。瞧見過幾次新皇進入陣中,但黑紗覆面誰也看不清臉,按身材來看絕對不是弘昭皇帝,也沒聽說過弘昭皇帝有什麽在世的姊妹。少數能見過新皇真容的將領未對新皇的身份生疑,看來她的皇位得到了不少認同。雖說只要姬柒希認同就行,但服眾還是一件要事。

  說來奇怪,不少上年歲的將領覺得這新皇看著眼熟。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南蠻的皇帝因其特殊性很少當眾露面,需要她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多半是蒙著面,看起來都差不多也算正常。

  南蠻皇位過度的十分順利,平常兵卒只要知道天子是個女人就行了。而女人到底能不能統領天下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現在要想的就是怎麽對付幾百裡外的雲澤人。

  第二次進攻齊州,那惡心的劉夕陽好像不在。少了一個人給了南蠻不少底氣,哪怕自己這邊也少了個天下第一。

  正月初六,大軍開拔道安,向齊州進發。有新皇的禦駕督陣,這次總不會像上次那般狼狽。南蠻行軍十分謹慎,四散的探騎將方圓百裡內的情況全部摸清,舍棄速度,最大可能保留戰力,這一戰的意義所在,馬虎不得。

  二月初,南蠻大軍再次見到了齊州。這次沒有選擇城南駐扎,繞出相當遠的路程在齊州城東百裡外扎營,避開齊州準備多日的防禦工事,也免除了被敵人包夾的危險。

  營地建造了七天,齊州城內按兵不動;待大營徹底建好,齊州仍然毫無反應。姬柒希恐城內有疑,派出百余騎前去打探,結果等了半天一匹馬也沒有回來。

  齊州固守著沉穩,最後一戰還是逃不開攻與守的較量。

  換了天子的南蠻有了不少變化。不像以前由姬柒希全權指揮,這次姬大將軍更多還是一個傳令官的角色。攻城的戰術也多變了許多,至少第一戰,新皇便祭出了新思路:驅趕雲澤百姓開路,其中混進不少兵卒,最後由大軍在半裡外壓陣。

  齊州以不變應萬變,依舊是密密麻麻的箭雨,根本就不在乎城外的到底是什麽人。南蠻倒也堅持,首戰失利的戰術繼續使用,不過是撤掉混跡於百姓之中的兵卒。

  南蠻首戰折損了千余人後,戰局變成了雲澤的箭矢射殺著雲澤的百姓。富足的齊州經過半年的休養,物資充足,根本就不在乎損失的萬余支弓箭;已然麻木的守軍對城外的呼喊咒罵充耳不聞,見人便射,射完就下城牆休息。戰爭遭殃的永遠都是百姓,可誰也想不到這淒慘竟是如此直接。

  入了三月,齊州外已經沒有百姓供南蠻利用的了,南蠻要想要獲勝,只剩下強攻一種辦法。齊州城的富足再次給了他們不小的衝擊,這次要是打不下來,再來一次日後再戰,怕是南蠻耗不起,畢竟,都城已經沒了。更艱難的是,作為陪都的道安又被雲澤人拿下了。

  交浪喪失了治國的功能,臨時朝廷又被雲澤人給偷襲了,南蠻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三月中旬,雲澤和南蠻同時收到一條消息:原雲澤親王楊奇策於仙海稱帝建國,改靖德年號為新梓元年,定國號為“瀛”。據說,楊奇策就靠著十幾人便敢稱帝,瀛國暫時只有仙海一城。這消息多半是調劑戰場情緒的吧?

  齊州和南蠻大軍都是這麽想的,尤其是南蠻,已經做好了看熱鬧的打算。可是事情突然進入了很奇怪的狀態。南蠻新皇突然在陣前宣布,她將下嫁與瀛國皇帝,南蠻與瀛國合二為一,共同對抗雲澤。

  瀛國的建立沒有給雲澤造成任何麻煩,與雲澤對峙的南蠻就這麽諷刺地滅國了。南蠻中將士沉默地待在大營中,希望是新皇下錯了聖旨;可他們看到姬大將軍親自將蠻字旗換成了瀛字旗……突然覺得也就那麽一回事吧!

  改換旗幟之後,齊清大學士在大將軍的陪同下站在軍營中,用盡全力地高喊著,向將士們解釋個中原委。解釋的事情有二。一是南蠻變年號國號非為滅國,只是為了天下一統後拋去諸侯國的限制;二是新皇有感女子縱橫的艱難,決定將南蠻改回由男子繼承帝製,下一任國君交給太子,女子主政徹底退出舞台。

  天下歸瀛,瀛為南蠻一統後的新國號;瀛國太祖為雲澤親王,下一任皇帝則是原南蠻女王和他的子嗣……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兵卒們愛理解便去理解,不愛理解的,那就認了。

  南蠻選擇認可後不足一個月,遙遠的仙海再次傳來消息:瀛國太祖感覺身體不適,直接傳位於太子妘晃。瞧這姓氏多半是南蠻人,不少兵卒從暗地裡得到的消息知道此人便是明晃……

  越來越有趣了。楊奇策長什麽樣子不會有多少人記得,可他二十出頭的年歲怕是不會有錯——那他的“太子”和他同歲?更奇怪的是,瀛國太子竟然在南蠻陣中,並和齊清演了一出無聊的戲碼,與原南蠻女王滴血認親……竟然還真是血緣關系。

  所以,楊奇策、明晃和南蠻新皇到底是什麽關系?這新皇是“新”皇?覺得眼熟的老兵真的就是“覺得”眼熟?

  大營中布滿了疑惑,在疑惑中弘昭皇帝的皇子出現了, 和新皇又來了場滴血認親,竟然還能成功——弘昭皇帝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長個了?兩位女子可以孕育一位後代?新皇在眾人面前摘取了面紗,眉眼的確和先皇有些相似,老兵們也終於記起了新皇的身份。

  蠻真宗、文淵皇帝妘煙——在十幾年前被妘嵐殺掉的前任皇帝。

  好了,既然瀛國是誰的國家如此明顯,那麽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會影響到對齊州的進攻。

  齊州沒把城外的鬧劇當回事,雲澤朝臣未表現出任何好奇,畢竟自己家裡的事情也夠瞧的了。繼位半年的光和皇帝病逝,遺詔直接將皇位禪於攝政王。朝廷對外宣稱的是光和皇帝暴斃——暴斃是怎麽留下遺詔的?

  這個暫且不用管,因為雲澤在某種意義上也滅國了。

  攝政王許多愁維持原先年號光和,改國號為“唐”。

  雲澤和南蠻的決戰,突然間變成了唐國和瀛國的較量。

  很奇妙。

  在東進城匯合的兩駕馬車奔向了齊州,車裡的幾人完全不知道現在的情況。

  光和元年即新梓元年七月,兩駕馬車於道安城聽到了這一消息。

  “滴血認親?果然是未開化的時代……”

  “嵐妹妹,我們現在去哪兒?”

  “救劉朵朵。他總該見見姨娘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