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逆忠臣》第52章 習慣成自然
永澤城的春天總會遲到那麽個把月,靖德四年的也不例外。天氣惡劣影響不大,京城九成的百姓是沒有田地的,大部分不靠天吃飯,沒有依賴那敬畏也不會剩下多少。

  李柯昨天剛進的城,原打算直接入宮結果發現雲澤的京城和南蠻的不一樣。並非是存在差異,而是全面落後。交浪是貴婦,而永澤就是怨婦——還是那種小妾級別的怨婦。

  用女子比喻國都不算恰當,但李柯找不到更好的詞匯形容這奇怪的京城。於是他決定在百姓中住上一晚,接觸一下平常人的生活瑣事;去回味樓蒼空閣轉上一圈,聽聽文人士子的高談闊論。也就一晚,他徹底明白劉夕陽前幾年要面對的是什麽人,顧不得再去感受風土人情,後半夜直接找到了都察院。

  謹慎的李柯只相信劉夕陽說過的幾人,大半夜的去找那右都禦史總算是給了他不少信心——雲澤還是有勤勉的官員。與這位周禦史交談一陣,通過一種很奇怪的途徑入了宮,在大朝之前將京城要面對的局勢告知宮裡。

  被南蠻嘲諷為“更適合做禮部侍郎”的靖德皇帝沒有想象的不堪,至少面對到眼前的危局還能保持鎮定。在寢宮議事的皇帝精力充沛,能難想象天子的狀態僅是睡了半個時辰。他面對四五天后可能會出現的三十萬大軍沒有驚慌……當然也不像是有對策的樣子。

  離大朝還有一個時辰,零微宮中逐漸出現了雲澤重臣的身影。李柯逐一和入宮的大臣打過招呼,待該來的都來了,被太監們戲稱為小朝會的幾人議政就要開始了。

  李柯一直打量著沈相,總想短時間瞧清這位比劉夕陽還年輕的書生有何能耐。看了很久隻覺他比較沉穩,真說能耐還是瞧不出來的。

  靖德皇帝坐在書案前,聽著那位近衛營的指揮使匯報著京城可聚集的兵力。李柯站在末尾靜靜地聽著,實在是想不到不足萬人怎麽和三十萬對抗。

  靖德不斷地點頭,待付寧說完後他問道:“付將軍,離京城最近的守軍在哪裡?”

  付寧沉吟片刻後回道:“恆溪郡有崔將軍率領的三萬人左右,再遠一點是趙將軍手下的一萬人。”

  靖德皺眉道:“李先生,你說丁宗主的大軍會回救京城,這消息可靠與否?為何京城這裡沒有聽到一絲聲響?”

  李柯站出來回道:“回陛下,王爺他擔心消息傳遞的安全性,讓蒼空閣將通知在下後便打住了。”

  他習慣和劉夕陽的交流,話說到一半兒自然會明白。但他忘了現在面對的不是劉夕陽,而是對丕王有著深深忌憚的朝廷。他等了很久沒得到回應,偷偷打量了書案中的皇帝,見皇帝眉頭緊鎖,看樣子是在猶豫。

  這有什麽好猶豫的?就算劉夕陽的話不可信,就算沒有人回救京城,這和朝廷組織起京城的防守有什麽關系?有沒有援兵回救,聽起來京城周圍都只有五萬人,現在要研究的不就是五萬或者不到五萬人對抗南蠻兵臨城下的主力嗎?

  沈鶴樓輕聲打破了沉默:“陛下,臣以為現在當務之急是做好京師的守衛,之後才是去其他方向調兵救援京城。”

  靖德點頭回應,並未開口。李柯不解地看著面前這群人,想了很久也沒明白他們在擔心什麽。只是因為丁宗主大軍回京的消息是丕王傳回來的,所以朝廷就要懷疑大軍回救京城的真實性?這事毫無道理,更不可理喻的是京城好像認定他們是對的。

  李柯重新打量起屋裡幾人。將軍只有一位付寧,然後是右相沈鶴樓,剩下的是禮戶吏三部尚書、右都禦史和承天府尹——這六位大員和軍事作戰有什麽關系?兵部尚書出征不在京城可以理解,兵部侍郎也沒有機會參與進來?京城周圍難道就剩下那麽一位將軍?

  “陛下,聖雲端到!”門口執勤的小太監入門稟報。靖德示意後,李柯回頭望著進來的一位劍客。聖雲端成雲澤的衙門口了嗎?

  丁雷站定,目不斜視地盯著地面,一言不發。靖德問道:“聖雲端現在還有多少人?”

  丁雷回道:“可戰之力六十余人,其中大修者四十三人。”

  靖德望向了馮容,馮容立刻回話道:“回陛下,按照以前的經驗來看,這些人數只夠防守一側城牆。”

  李柯愈發不解。六十人防禦一面城牆?你們準備怎麽守?

  靖德點頭說道:“如此便好。付將軍,你領著近衛營盯好南城門,同時派出探子南下,找到蠻子軍隊的蹤跡。聖雲端負責在東城牆上巡邏,見到可疑人員不用通過朝廷直接拿下!立刻去通知崔永詵趙奉威領兵回京,如果在蠻子過來之前抵達京城便在北大營候命。馮大人,早朝一下立刻封城。具體的步驟等一會兒早朝朕再詢問一下朝廷的意見。”

  封城?李柯一怔。這不是不可以,雖然有利於防守但容易造成京城恐慌,控制不當便會適得其反。前半夜和京城百姓的接觸來看,這群人享受閑適的時候都罵罵咧咧的,真說封城這人心到底能在哪兒?

  李柯苦思冥想的時候周泰拉了他的衣袖,他看了周泰一眼才發現小朝會結束了,無奈跟著周泰出了零微宮,他迫不及待地將疑惑問出。周泰輕笑一聲,說道:“李先生,這個無需擔心。一會兒你看承天府怎麽下的告示就明白了。”

  “相爺!”周泰叫住了前方獨行的沈鶴樓,緊走幾步追上說道:“大理寺那裡有幾個案子積壓的厲害,現在人手不夠國子監也沒人抽調了,你看安排誰過去?”

  沈鶴樓邊走邊想,輕聲道:“溫侍郎這些日子應該有時間,等一會兒下朝了我和他知會一聲。”

  周泰應了一聲,控制好速度讓幾位從宮裡出來的大臣們走在了一起。幾人很少交流,興許是因為局勢的緊張,但在李柯看來似乎不是那麽一回事。

  右都禦史看起來是在詢問丞相的意見,感覺像是指派百官之首去幹活兒;三部尚書走在最後,要不是周禦史刻意為之,怕是幾位大臣都不會有交流;承天府尹在和丁雷談論著什麽,那狀態不像是文人入仕……

  這就是雲澤的幾位重臣嗎?

  李柯的不解還在持續。他應該是目前為止唯一在雲澤和南蠻都參加過早朝的人,早朝的時候站著還是坐著無關緊要, 關鍵是他從來沒見過如此缺乏生氣的早朝。大清早的不應該精力充沛麽,不至如南蠻那菜市場的狀態也不能像進了祖堂這般安靜吧?

  死氣沉沉的早朝,死氣沉沉地持續下去。說話的還是剛才小朝會的那幾人,剩下的大臣只有一句詞兒:臣遵旨。可就是這樣,李柯細細想來似乎問題也解決了。

  這就很神奇了!更神奇的還是下朝後瞧見承天府貼告示的舉動。告示上很簡單,只有五個字:丕王要封城。

  最神奇的還是昨夜罵天罵地的永澤百姓們平靜地接受了封城。從告示張貼到京城六門緊閉,用了不到半個時辰。街上瞬間秩序井然,回味樓裡人還是不少,不過罵天罵地的氛圍突然變成了談論丕王會怎麽玩死南蠻的事情。

  李柯怔怔地站在天字雅間中,對下朝就來吃喝的舉動也沒什麽不快了。他歎了一聲,回身看著幾位大臣。恍惚間似是瞧見了一群饑民在屋中,每位大臣都是掐著兩個包子往嘴裡硬塞,最後用稀飯給灌了下去……

  周泰一抹嘴,瞧見了李柯的不自然。周泰多少能明白這表情意味著什麽,他笑道:“我們都習慣了。習慣這種吃飯方式,也習慣那種議政方式。當然,百姓們也習慣了封城,近衛營和聖雲端更是習慣京城時不時地陷入死地。”

  周泰拍了拍李柯的肩膀,笑的更爽朗:“雲澤剛打完一仗,這就是我們的依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