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轉眼九月二十,高翠生日。
通常小門小戶的婦人不會過什麽生日,煮碗長壽面就算過了,自從高兆懂事(家裡人認為)後,就非得每年給母親大姑過生日,除了長壽面,還要做一個大面餅,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一頓,過生日的那人要分了那面餅每人一塊,高兆這叫沾喜氣。
往年都在前院和祖父在一起擺兩桌,今年因為那厚臉皮要來的賈家一幫人湊熱鬧,所以女眷和小的都在內院,前院只有高文林賈先生和高成繼三個爺們,其中還兩個老爺們。
賈家一大早派人捎來口信,說不用做飯,賈先生答謝那天在高家吃餃子,特訂了兩桌席面午時會送過來。
錢玉蘭來得早,和高兆一起在正屋長輩陪著說話,她帶的禮物是她親手做的一套衣服,高翠接過後,又歡喜又責怪她這麽忙還給大姑做衣服,錢玉蘭說感謝這麽多年大姑對她的好,不嫌棄以後年年給大姑做衣服。
高翠哪裡會嫌棄,只是怕麻煩別人。
沒到午飯時間,賈老夫人就帶著那幾個浩浩蕩蕩的來了。
高翠今天不用乾活,一大早就換上了上了侄女非讓她前陣子趕出來的新衣服,頭髮梳得光亮,抹了桂花水。
賈老夫人來後,坐在正屋的主坐,方桌旁倆主坐,右邊是賈老夫人,左邊是高翠,那也是江氏強按她坐過去的。
小輩們全部站著,學堂今天放假,所以高興哥倆也都在。
首先是高翠帶著弟弟妹妹走上前給大姑磕頭,每人一句祝福話,然後送上禮物。錢玉蘭跟在高兆後面磕了頭。
高翠送了一打襪子,親手做的,高興給大姑買了一個木簪子,陽榮手抄了一本經書,巧雲的是江氏準備的,一個手帕。
高翠歡喜的接過,笑的眼裡有淚,明天上街又可以顯擺了,哪家姑奶奶有她這待遇?
然後是賈西貝在中,一邊王荊州,一邊吳長亮,上前給高大姑磕頭。
高翠急忙起身攔著,“使不得使不得,行個禮就好。”
賈老夫人拉住她說道:“小輩給你磕個頭,沒啥使不得,你就坐下安心受著,我家西貝在高家吃了多少頓燒排骨了,大侄女應該受她這禮。”
高翠無法隻好坐回,三人磕了頭起身,賈西貝舉著小手爐說道:“西貝祝大姑身體健康越過越年輕!”
玉青瓦緊跟上,說了祝福話送了高大姑兩塊面料。
然後王荊州走上前,遞上三個面脂盒,說道:“荊州祝大姑事事順心、福壽安康!”
最後是吳長亮,大家都以為他又要沉默一會哪,聽他很快說:“薰生祝大姑萬事如意、笑口常開!”
又上前一步,給高大姑遞上一個木盒,高翠起身接過,打開一看,是個壽星雕件,木質發紅,看著沒多起眼。
高翠笑眯眯收下,和善的多謝了賈家三個小輩的禮物。
“每年我最喜歡過的只有兩天,一是過年,一是生日,小輩們都來磕頭,看著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以後就天天拜菩薩,求菩薩保佑我明年還能過這兩天。”賈老夫人也是一臉笑容的說道。
高翠想拍手,又收回手,“伯娘說的太對了,我每年除了這兩天,還有我爹我兄弟家六口人的生日,過得最快活,每次到了那一天,就想著一年沒白辛苦,為了明年的這一天,我可得保重身體,將來這個日子還要多,每個侄子侄女都生幾個侄孫,將來我就是老了沒牙了都過得快活。”
“那是那是,過兩年就要增加幾個了。
”說完賈老夫人還笑眯眯的看了眼高兆。高兆回頭看看弟弟妹妹,哦,那是說我了,還幾個?多胞胎呀。
江氏樂呵的說道:“老夫人,過幾年你也要多幾個曾外孫了。”她也看了看吳長亮。
“文林家的,那天都說了,跟著翠兒叫我伯娘,你再這麽見外,我可真生氣了。”
吃餃子那天賈老夫人就讓江氏改口叫她伯娘,當著小輩面,她就一口一個文林家的,小輩不在她就娟娘的叫著,一點不見外。
這當著小輩面賈老夫人又說了一遍,江氏不好再扭捏,喊了聲伯娘。
“對,就該這樣,我來了也舒坦,不然總是叫我老夫人,聽著那麽客氣的。”
“我臉皮厚我弟妹臉皮薄,但心裡一樣把婆娘當自家親戚, 我弟妹給我說了幾回了,說伯娘人好和善,就合和兆兒外祖母江姥姥似的。”
高翠緊著幫弟妹說話,高兆忙問今兒的席面是什麽,說大姑愛吃哪幾樣菜,賈西貝說,是她和祖父去訂的菜,玉青瓦舉手還有我還有我,高興哥倆嘻嘻笑。
不一會兒席面送到,因為高家喜歡一家人團團圍著坐,正屋有個大圓桌,送來的喜面滿滿擺了一桌。
江氏和高翠攙著賈老夫人入座。
前院三人,高文林自從和女兒說過後,對賈先生也有點改觀了,覺得他是個疼家人的好男人,就像他覺得錢縣尉不怎樣,但錢縣尉對自己女兒從沒有那種嫌棄態度,雖然只有一個兒子也注重兒子。所以憑這他還高看錢縣尉一眼。
高文林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種對家人不好的人,哪怕你再有能耐。
和後院同樣的席面,對於三個人就有點多了。
賈先生熱乎的招呼倆人吃飯,一點不外道,跟他是主人似的。
因為過生日的是高翠,所以他也不提什麽生日,隻說難得聚在一起,我們共飲此杯等吧啦吧啦一頓說,帶頭喝了,酒也是他拿來的。
高文林舉杯喝了酒,味道不錯,和初九那晚的不是一種酒,這個教書先生好像有點不務正業,不過人家教書也不錯。
他剛準備夾菜,賈先生說道:“這家店裡菜有幾道做的不錯,嘗嘗這個香酥雞,名副其實,挨著骨頭的肉都酥了,不像有的店裡做的,只是雞皮有香酥味。”
高文林邊夾菜邊嘀咕,雖然是在我家,混吃混喝的是我們,這感覺一點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