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調教初唐》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再設1科
“小治,不是我不願意答應,而是還不到時候。”我搖了搖頭,把架在鼻梁上的墨鏡取了下來,放到了桌案上,抄起了桌案上的涼茶先猛灌了一大口,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

 李治聽了我這話,不由得不滿說道:“俊哥兒,不是小弟說謊,每次您總拿這話來打發人,也做得實在是太不地道了吧﹖”

 “不是我不地道,而是時辰未到,小治,現在是什麽時候,現如今,你父皇業已經下了軍事改革的旨意了,雖說眼下安靜,但是卻也十分反常,就算是陛下有心,可也無力把人力和物力投到渭南這邊來,所以我才不希望現在就去觸動,至少,讓你爹安安心心地去處置軍事改革之事,再有,渭南官吏改製和賦稅改製不過才施行了兩年不到的時間,多一些時間,就多一點把握,正所謂心急吃不得熱米粥。”我衝李治笑道。

 “俊哥兒所考慮倒也有幾分道理,也罷,反正我就是心裡邊急了些,想替俊哥兒您邀一份功勞罷了,對了,昨個小弟撞見了孔老頭和他的那些班底,一個二個興奮地直往裡闖,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是來向我父皇報喜的,《唐韻》業已成書了。”李治也不客氣,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就灌了下去。

 《唐韻》共集有二十四個聲母,三十七個韻母,共計六十一個注音字母,其中收錄了計收字二萬一千余個。另外,還依照我的建議,采取了說文解字的方式,每個字如果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不同讀法的,需要把這個字所組成的詞也要進行注音和解釋。

 《唐韻》完全就是一本大唐帝國的漢語字典。果然,就在李治告訴我之後沒過兩天,李叔叔就把我給拽到了宮裡邊。洋洋得意地衝我擺顯著身前那一大疊厚到極點的稿件,邊上,孔老頭兒亦是一臉得色,因為這東西是他主持編修出來的,自然是沒功勞也有苦勞。

 V“此書一成,《爾雅》、《方言》、《切韻》,怕是連《說文解字》加在一塊,也比之不如也。陛下之英明,日月可鑒,孔老大人之功,利在千秋,日後,但凡我大唐之人,皆能字同文,語同音,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哪裡沒有知音?”我粗略地翻看了一番之後,十分感慨地發表了一番閱後感。

 果然,李叔叔和孔老頭兩人都眯起了眼睛,美滋滋地品味著我方才的真誠讚許,很真誠,咱沒吹牛,有了這本書,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統一全國的語音標準。使得人們對於自己的唐人身份有著更廣泛的認同基礎。

 “呵呵,賢婿之言,深合朕意,孔老愛卿,汝之功績,非常人可及也。”李叔叔一臉歡欣之色,衝孔穎達溫言道。

 孔穎達板起了一張老臉,恭敬地向李叔叔道:“陛下之言愧煞老臣矣,老臣些許微功。若無陛下之明示和大力襄助,再者……”孔穎達的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有些呆板地點我微微頷首:“若無小房大人立意,此事,難於登天爾。”

 我趕緊回了一禮:“晚輩些許微功,哪能當得大人如此誇讚。”

 孔穎達依舊是一副臭臉,悶哼一聲:“老夫從來都是就事論事。你的功勞,老夫不會去搶,但是,這絕非老夫讚同你學術,向你示好之舉。”

 “……”我還能說啥。這老頭也忒好玩了點,誇了人,還告訴對方我其實是恨你恨到骨頭裡。唉,別說我了,就連邊上的李叔叔也是哭笑不得。可我也不得不佩服這位孔老大人,還真是位脾性跟毛坑的石頭毫無二致的吊人。

 這位孔老頭仍舊沒有一點自覺,續向李叔叔進言道:“陛下,老臣以為,《唐韻》既已成書,應該立行印刷,以刊發天下,使得天下之士,皆能同文同音。”李叔叔笑眯眯地點著腦袋,在邊上的我頓時急了,趕緊開口言道:“陛下不可。”

 “嗯?”李叔叔和孔老大人都把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孔老頭是一臉的憤然:“小房大人,爾此言何意?!”,而李叔叔,目光也很疑惑,看了我一眼,又看了孔老頭一眼,那意思,我哪裡不明白,李叔叔還以為我是公報私仇來著

 “陛下,微臣以為,立即印刷是當行之舉,然現如今就刊發天下,卻又不妥。”我趕緊解釋道,首先肯定了孔老頭的舉動,但又做出保留。這下,別說是李叔叔,就連孔老頭也是一頭的霧水,皆搞不清楚我這話是啥意思。

 “陛下,微臣敢問陛下,《唐韻》欲以何音為標準?”我懇切地向李叔叔詢問道。李叔叔呵呵一笑:“自然是以我大唐關中之音韻為標準。”

 我點了點頭續道:“既如此,臣請陛下待《唐韻》印刷出來之後,先交予以長安各個學館學府,由他們進行硏習。然後,待他們分赴我大唐各州縣之時,可先以輔學政,以標準之音韻授於當地之學子,如此百十載後,天下無異音矣。”這話有點吹牛,別說是大唐,就算是後世有了電視廣播等各種各樣的語音媒體工具之後,口音還照樣有天南地北的差別,但是畢竟普通話語幾乎人人都聽得懂,而現在,同樣是以國家的政令為手段,關中音為導向,百十年之後,不敢說大唐天下皆人人一口標準的關中腔,至少關中腔會成為絕大多數大唐子民的口音。

 孔老大人深思良久,看向我的目光有些怪,看得本公子心底犯嘀咕,這老頭兒該不是又要尋我的磋子吧?豈料我正在這胡思亂想的當口,孔老頭倒是向我合手一禮:“小房大人此見,裹老夫多矣,陛下,老臣也覺得此策甚佳。”

 難得,真的很難得,至少孔老頭這種公正公平公允的處事態度實在是讓我覺得佩服到了骨子裡,雖然我鄙視這老頭對我的天演論學說大加攻訐,但是不得不說他的人品還是相當有保障的。

 李叔叔皺起了眉頭在那思量,我也不好催促,畢竟李叔叔身為一國之君,要考慮的是全盤,要怎麽顧及其他方面,而我只需要考慮如何做就可以了。

 “我大唐長安學子不下萬人,但是,每年科舉之後,需要錄取為官者,怕是十有二三,按我大唐令律,但凡錄取者,方有資格為官吏……”李叔叔很是有些憂鬱。李叔叔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為大唐的官吏,都是從這些官學和讀書人之中進行選拔。

 要知道,每年參加科舉春秋二試的人數都不下五千之數,取士之科分秀才、進士、俊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其他醫、卜、星、相、琴、棋、書、畫均可登科。不過,錄取的人數卻並不多,比如今年春試,錄取者不過一百多名,有些科目中十中取一,而有些熱門的科目甚至達到了百中取一的程度。

 而就這麽點人,若是照我的法子都去給大唐各州縣的學政當副手,掌握學府教習音韻之責,怕是把大唐十年的錄取人士全都投入進去都不夠。要知道,大唐共計有州三百五十八個,這一數據是貞觀十八年的, 而現在,遼東道,藤原道,流求大島,還有新佔的南方諸島和中南半島……賣糕的,這麽一算下來,別說李叔叔愁眉苦臉,連我也禁不住兩眼發黑。

 李叔叔站起了身:“這事,確實讓朕都覺得棘手,不過事關天下一統之大計,卻又不得不為,這該如何是好呢?……”李叔叔很煩惱,孔老頭也很煩惱,我也皺巴著臉蹲在原地苦思不已,我倒是有個辦法,可是具體的操作,還有些困難,思來想去,腦海裡邊靈光一閃:“有了!”

 “有了?!”李叔叔和孔老頭都拿眼睛瞪著我,似乎希望我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臣倒是有個辦法,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入陛下之眼。”我乾笑兩聲道,李叔叔咧了咧嘴:“但言無妨,若是可行,便行之,若不行,再作計較也無不妥。”

 簡單,就像後世的普通話等級考試一般,在大唐的科舉制度科目上,再增設一科:韻學。要求也不簡單,至少是六藝能通的讀書人,然後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有一口標準的關中腔,那樣,錄取之後,再設一院,專門讓他們接受韻學和各種基礎學科的培養,等到他們能完全掌握這些知識畢業之後,就把他們派往大唐各州縣學府任教,如此一來,既給天下讀書人增加一條出路,同時,也可緩減大唐師資力量缺乏之憂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