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混在大明搞社團》第592章 雷霆之怒
  而就在孫元化登陸淮南,開始進攻盱眙的同一天。
  鳳陽。
  皇陵。
  “瀛國公真乃忠臣也!”
  鳳陽守備太監劉鎮陪著笑臉說道。
  剛剛祭拜完朱五四的楊都督,一臉莊嚴地站起身。
  “劉公公,你這是何意?”
  緊接著他臉色一沉說道。
  就在同時他後面一幫子將領也紛紛起身……
  “難道劉公公你也對楊某有什麽誤解?什麽楊某真是忠臣,難道楊某做忠臣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難道你也相信那些奸臣的誣陷?難道你也覺得楊某對陛下不忠?”
  楊信怒斥道。
  他身後李自成和張獻忠立刻同時拔刀,凶神惡煞般看著劉鎮。
  劉鎮嚇得腿一軟直接跪下了。
  “瀛國公饒命,小的一時痰迷心竅胡言亂語,求瀛國公饒命!”
  他說道。
  “哼!”
  瀛國公冷哼一聲。
  另一邊中都留守司的將領們一個個冷汗直冒。
  “本爵此次起兵清君側靖國難,隻為朝中奸臣蒙蔽聖聽,故此不得不效法先賢,以非常之舉匡扶社稷,但本爵對陛下之忠心可昭日月,那些奸臣誣陷本爵謀反,只不過是欲擾亂人心以掩蓋其罪行,諸位切不可被這些奸臣蒙蔽。”
  瀛國公說道。
  一幫將領趕緊點頭表示他們完全明白瀛國公的良苦用心。
  當然,明白不明白的也就那樣了。
  反正鳳陽早就被靖難軍接管了,他們這些原本鳳陽各衛的將領,這時候早就被攆到了這裡守陵,外面那些原本的軍戶早就瓜分了他們的田產,沒被抄家也就是他們投降的快,至於楊信造反不造反的,已經不是他們能夠管的了,老老實實在這裡守陵,等待這場戰爭的結果吧!
  話說活著難道不好嗎?
  “主公,蒙古騎兵到了北岸!”
  這時候一名軍官走過來,向著楊信行禮說道。
  “看來盧象升這是不想讓咱們安安穩穩渡過淮河啊,走,去會會這些蒙古騎兵,話說咱們的兄弟們還沒打過呢!”
  楊信說道。
  臨淮關。
  硝煙彌漫,炮聲隆隆。  在北岸的曠野上,無數騎兵的洪流洶湧向前,戰馬的狂奔踏出雷鳴般的蹄聲。
  在他們中間開花彈不斷炸開。
  同樣實心彈的呼嘯也在不斷劃破空氣,

撞擊出一片血肉飛濺,但卻絲毫無法阻擋數量形成的洪流,哪怕在淮河南岸是數以百計的大炮在狂轟也沒什麽用,炮彈飛越遼闊河面後根本沒有什麽威力,同樣也沒有什麽精度,哪怕數以百計的大炮,在超過三千騎兵面前也沒什麽用。
  “穩住!”
  已經升為旅長的李錦吼道。
  他前方一個不大的陣型,背對著淮河列陣,守護後面的浮橋。
  這個陣型不是莫裡斯式。
  整個陣型不是三線陣,而是主力全部壓在一線。
  但不同於一字排開的莫裡斯式,這個陣型是品字形。
  最前面是一個三十六乘六的長矛方陣,而在長矛方陣兩側是各十六乘六兩組長矛手。
  在這個前鋒後面緊接著是左右各一個同樣的長矛方陣,中間有一片空檔,而在兩個長矛方陣兩側,各有一個三十二乘六的火槍方陣,所有火槍手都是四乘六一組,每一組之間有較大間隔便於通行。
  而火槍方陣外是少量結陣的騎兵保護側翼,騎兵同樣分四個小的陣型,左右各兩個,兩個騎兵陣型中間,各有組二十乘六的火槍手。
  再後面是一個和最前面一樣的長矛火槍陣型……
  好吧,這是古二爺式。
  一個標準的配有騎兵的瑞典旅級倒t陣型。
  而他們面對的,是來自漠北草原的蒙古騎兵。
  外喀爾喀部。
  或者說現在的大明順昌郡王所部。
  這支來自遙遠漠北草原的騎兵是最先到達淮河的,盡管他們正在忍受初夏季節淮北炎熱的折磨,但這些來自現代蒙古東北部和內蒙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騎兵,仍然展現出他們的悍勇。
  他們也別無選擇。
  因為他們為大明皇帝而戰獲得的報酬,是北方那些族人渡過饑荒的唯一希望,大明皇帝給他們軍餉,他們轉手把軍餉交給商人,後者負責把糧食給他們運到草原,盡管糧食價格高到離譜,但這些糧食卻是他們族人活下來的唯一希望。
  關外今年的氣候並沒有好轉,實際上接下來只會越來越嚴重,很快就會變成原本歷史上林丹汗和野豬皮決戰時候,整個草原餓殍遍野,這時候整個世界都在感受氣候劇變的威力,並不是說大明被這場天災毀滅,林丹汗某種程度上也是被天災毀掉。
  倭國也在進入寬永奇荒。
  歐洲……
  歐洲正在減丁。
  天災對他們的影響,完全被三十年戰爭的屍山血海抵消了,實際上整個十七世紀歐洲無數血腥戰爭的根源就是饑荒。
  包括英國內戰。
  所有人都在饑荒中掙扎著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
  跟著林丹汗試圖以武力搶掠失敗的碩壘,迅速選擇了做大明皇帝的順昌郡王,用當雇傭軍來生存下去,此刻馬背上的騎兵們,像他們那些橫行歐亞的祖先般呐喊著,在馬背上夾著他們的長矛,凶猛地撞向前方這個小小的純步兵陣型。
  “變陣!”  李錦吼道。
  下一刻原本六排的火槍手中第二排上前與第一列並肩,半跪在地上舉起已經不需要支架的新式火繩槍。
  第三排和第四排同時上前。
  他們並排站在這一排的身後,身體前傾略微弓腰同樣舉起火繩槍瞄準,緊接著第五排和第六排上前同樣成一排站在他們後面舉起火繩槍,整個陣型前後四組,一共近六百支火繩槍同時瞄準騎兵的前鋒。
  整個陣型其實並不寬,加起來也不過才兩百多米,這樣的寬度正面騎兵前鋒沒有多少。
  頂了天也就一百騎。
  “穩住,沒有命令不準開火!”
  李錦喝道。
  所有火槍手看著遠處撞擊而來的洪流靜靜等待著,沒有人後退,盡管第一次上戰場的他們,心中同樣充滿畏懼,但他們身後就是家園,是剛剛得到的幸福生活,是那些翹首企盼的親人。
  他們不能後退。
  哪怕戰死在這裡也不能後退。
  而三個長矛方陣同時支起長矛,六重長矛林依然足夠。
  騎兵的洪流在迅速清晰起來。
  千軍萬馬的衝鋒,讓地面的顫動同樣清晰,後方的炮擊依然繼續,開花彈不斷在騎兵中炸開,甚至因為引信問題在天空炸開。
  所有士兵都在顫抖。
  這是本能,沒什麽丟人的,步兵面對撞向自己的騎兵,恐懼,顫抖全都是本能,但信念讓他們的雙腿牢牢釘在腳下的地上,然後默默看著騎兵的洪流接近,很快不足五十丈,然後不足三十丈,緊接著二十丈……
  但開火的命令依舊沒響起,所有士兵繼續默默等待。
  然後是十丈。
  最終的命令在騎兵的前鋒到達十丈內一條畫好的白線時候響起……
  “開火!”
  李錦吼道。
  然後無數同樣的喊聲響起。
  所有火槍手扣動扳機,近六百支火槍的齊射同樣如雷霆響起,打完子彈的前面兩組火槍手連看都沒看對面的情況,按照平日的訓練,以最快速度收起火槍後撤,退到三個長矛陣中間的空檔重新裝彈。
  而他們前方已經人仰馬翻。
  盡管靖難軍是前後兩列,但兩列之間也就是一杆長矛的長度,這點距離可以忽略,前排火槍手開槍時候騎兵最近的已經到了不足三十米,哪怕對於後面的火槍手來說,距離也就是三十多米而已。這樣的距離火繩槍能夠到達實戰四成的命中率,近六百支火繩槍對著正面也就一百來騎齊射,結果是騎兵前鋒幾乎無一幸免,全部倒在了密集的子彈下。
  他們的倒下讓後續騎兵不得不減速以繞過他們,或者控制著戰馬從他們身上跳過去,但結果就是整個騎兵陣型一片混亂。
  不過仍舊有成功的。
  但可惜他們已經失去了最初那種仿佛勢不可擋的衝擊速度。
  當他們在彌漫的硝煙中衝到陣前時候, 需要面對的是無數長矛。
  結果沒有懸念。

  零散的騎兵撞擊這樣的長矛陣與自殺沒有什麽區別。
  還有些很聰明地選擇繞過,但他們還需要繞過後面的兩個長矛陣,於是他們繼續向兩側繞,他們本能地選擇左右兩個火槍方陣,後者但後者和第一排的火槍手一樣,迅速向長矛手後方撤退,而旁邊的騎兵卻舉起了短槍,密集的槍聲中那些蒙古騎兵紛紛倒下。
  但仍舊還是有部分突破攔截,衝進火槍手讓出的空檔。
  然而……
  後面還有一個陣型。
  最後一個陣型兩側火槍手扣動扳機,密集的子彈攢射中,死屍一下子堵塞空檔。
  後面的蒙古騎兵繼續繞……
  再繞就是騎兵方陣了,而且騎兵方陣裡面還有一個火槍方陣正在等待他們的光臨。
  但這時候之前的火槍手們完成了裝填,原本撤退的長矛方陣中間的火槍手最先開始了射擊,緊接著原本在長矛方陣兩翼的火槍手同樣完成裝填,走到了遍地死屍中間,新一輪雷霆之怒再次降臨在蒙古騎兵頭上……
  (終於清靜了,今天還是兩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