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混在大明搞社團》第232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
“明卿兄救我!”

 原本歷史上在常州獻城投降的莊應會,被五花大綁著跪在運河邊,伴著兩旁絕望的號哭聲,淒慘地朝著運河上喊道。

 在那裡一艘船正駛過。

 當初慫恿他身先士卒的陳仁錫正站在那船頭,和幾個他不認識的士子在說著話,盡管相距不過十丈多點,但卻沒有轉頭看他哪怕一眼,就仿佛他根本不存在一樣,然後伴著腳下船的迅速前進,直接奔向前面已經開放的運河浮橋……

 後面還有更多這樣的船。

 正在運河邊砍下的一顆顆人頭讓這些青蟲瞬間清醒了。

 沒人再鬧了。

 全都老老實實承認了失敗。

 就在前面那些阻擋的船隻被撐走後,後面那些載著青蟲的船隻,全都在岸邊無數目光的注視下,仿佛他們不是來堵運河的一份子般,一邊對岸邊的殺戮視若無睹,一邊迅速向前通過浮橋,繼續駛往遙遠的北方終點……

 還是要去請願的。

 堵運河只是意外而已,只是一群頭腦不冷靜的士子個人行為,像後面這些都是飽讀聖賢書,都是公忠體國的,他們對楊信的惡行不滿,也只會通過合法手段去京城敲登聞鼓。他們怎麽會堵運河,這種明顯試圖為個人利益要挾皇帝的行為豈是忠臣義士所為,之前只是他們堵了前面,後面的忠臣義士也沒法繼續向前而已。

 絕對不是一起堵漕運。

 他們對於這些不識大體的士子一樣是要唾棄的。

 反正事情就這樣了。

 話說不這樣還能怎樣?

 繼續向前堵,那楊信的屠刀肯定接著落下,這個惡賊已經在岸邊擺上一個個萬人敵等著了,那毒煙一熏誰也扛不住,任何陣勢也得崩潰。跟這種奸臣沒有道理可講,大家還是繼續在陳幼學帶領下北上,到京城敲登聞鼓向皇帝遞請願書才是正理。

 總之所有青蟲以最快速度通過揚州鈔關。

 而在他們後面甚至原本被堵住的漕船都已經開動,揚州運河堵了整整五天之後,在這第六天被楊信的屠刀硬生生通開,這場轟轟烈烈的堵運河大戲,就這樣以青蟲們的失敗而告終。這時候甚至就連京城裡天啟處置的聖旨都還沒來,畢竟五百裡加急往返也得至少八天時間。

 實際上天啟早知道這些,楊信從黿頭渚回來就把奏折送去了。

 同樣在這裡大開殺戒,用一批士子的人頭徹底震懾江南士紳,這也是楊信和天啟計劃好了的。

 天啟同樣也想砍一批人頭。

 但他作為皇帝必須維護形象,所以這個惡人由楊信來做,楊信在處置此事的聖旨到達前,迅速用這種手段解決此事,但天啟的聖旨內容肯定是安撫,無非就是在南京指定哪個大臣,過來安撫一下士子們。但他的聖旨到的時候,楊信已經把人頭都砍了,那這件事就屬於令人遺憾了,事後再給楊信罰一年的俸祿,他們君臣倆就把這件事糊弄過去了。

 至於那些文官彈劾楊信……

 九千歲那裡堆了整整一箱子的彈劾呢!

 願意彈劾就彈劾唄,反正皇上又從來不看,九千歲也從來不往內閣送,這樣的奏折只要那些官員願意,他們就是趕著馬車往通政司送都沒用。

 “你們這些騙子!”

 莊應會看著陳仁錫那從面前經過的身影,悲憤地咒罵著。

 陳仁錫肯定聽到了。

 但是……

 他依然沒看這裡哪怕一眼。

 莊應會長歎一聲,估計是歎息自己的愚蠢,怎麽就相信了這些家夥,然後他看了看兩旁一顆顆死不瞑目的人頭,而就在此時他頭頂一道寒光劃落……

 “看看吧,這就是聖賢弟子。

 唐朝時候的書生喊著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追求的是下馬寫詩上馬砍人千裡覓封侯。宋朝時候好歹還有嶽麓書院所有學生為迎擊胡虜戰死,還有崖山的寧死不降。到咱們大明這才砍了一百來顆人頭,就一下子全都老實了,再過幾百年,估計就用不著砍人頭了。

 直接就會跪下獻媚了。

 這可真是一輩不如一輩了!”

 楊信感慨地說。

 “你是在說我嗎?”

 衍聖公幽幽地說道。

 “呃,咱們是朋友,我豈能這麽說你!”

 楊信說道。

 “不過這儒家弟子的確需要好好整肅一下了,回頭你給陛下上個奏折什麽的,就說要恢復君子六藝,這儒生骨頭越來越軟,說到底就是平日不鍛煉。你應該提議以後科舉取士必須要考君子六藝,也不用太好,能達到熊廷弼的水平就行了,達不到的就算是舉人也不能考進士。”

 他緊接著說道。

 話說這樣應該是一件很歡樂的事情。

 想想一幫風流才子們,不得不騎在危險的馬背上,顫巍巍拉那些硬弓的場景就很令人愉快。

 反正有熊廷弼當模板。

 熊廷弼可是能騎馬跟隨騎兵一起長途行軍的,雖然射箭水平不好說,但就憑他過去武舉的出身,再加上目前的身體素質,拉開步兵戰弓估計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而他作為目前大明少壯派官員中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可以作為天下儒生模板的,衍聖公上奏,天啟下旨,剩下就是整個大明那些偎紅倚翠的風流才子們哀嚎了。

 衍聖公沒有回答他。

 不過楊信真要是逼他,他還是會屈服的,這樣其實也不是壞事。

 至少對於北方士子有利。

 尤其是陝西,遼東,河西走廊,這些原本相對偏遠,科舉上一直很沒有存在感的地方士子來說,通過這種可以說體育考試,先刷下去一批在秦淮河上泡軟了的南方士子,絕對能夠增加他們的進士比例。要是衍聖公真上奏,說不定朝廷還真就有一定支持者,到時候楊信就可以看笑話了,如果趕的緊些,說不定這一科就可以看到。

 畢竟正式的考試還得過完年後的。

 “大帥,都砍完了!”

 黃三走過來說道。

 “扔那裡吧,誰愛給他們收屍就隨便了。”

 楊信說道。

 這時候豫章社那些人乘坐的船在他面前駛過,他抬起頭看著船上,李明睿,熊文舉,宋家兄弟,這些老熟人都在。

 同樣這些人也在默默地看著他……

 然後楊信把面具摘了。

 他一臉燦爛的笑容看著這些人。

 對面全傻眼了。

 然後楊信就像揮動小手一樣揮動著那個金燦燦的面具……

 “豐生兄?”

 宋應升驚叫道。

 緊接著一幫人全都清醒過來。

 “惡賊,我跟你拚了!”

 宋應升發瘋一樣衝向前,差一點就落在河水裡,好在他哥哥迅速把他拽了回去。

 然後他崩潰一樣嚎啕大哭著。

 李明睿幾個則木然地看著這張熟悉的面孔。

 這時候一切都已經真相大白,他們全都被這個惡賊給騙了,一切都是這個惡賊的陰謀,他騙他們堵運河,他騙他們走到這一步,然後他又來鎮壓,用這一堆士子的人頭在皇帝面前邀功。

 太惡毒了。

 但他們卻不敢說。

 因為他們一旦說出去,那麽他們也完了,文震孟那些人雖然找楊信報仇的膽量肯定沒有,可遷怒他們然後找他們發泄怒火的膽量肯定有,說到底這是他們的責任。要不是他們蠢到被楊信欺騙,上了這個惡賊的當,就不會有眼前這一百零八顆人頭,實際上加之前的,他們在這裡已經可以用死傷慘重來形容。

 所有人都會遷怒他們。

 他們在江南士林再也無法立足。

 如果他們裝作不認識楊信,那罪魁禍首只是這家夥的凶殘。

 如果他們說破此事,那罪魁禍首就是他們的愚蠢,找不到人報仇的江南士紳會把他們當成替罪羊,然後他們也就徹底完了。

 所以,大家還是裝不認識的好。

 當然,他們也可以豁出去未來,就是去找皇上檢舉他。

 但是……

 他們有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嗎?

 “你們互相認識?”

 衍聖公頗為心有靈犀地說道。

 “你認識他們?”

 楊信一臉純潔地說道。

 “江西豫章社的一幫新科舉人,白鹿洞書院山長舒曰敬的得意門生,都是江右士林這一輩的佼佼者,此次恐怕這裡面至少有一半能高中,想來以後你會認識他們的,就是不知道他們會用何種方式與楊僉事共事,經歷這段時間的這些事情之後,他們對閣下應該是刻骨銘心了。”

 衍聖公說道。

 很顯然他的心情又愉快了。

 “哈,我就喜歡這樣的年輕人。”

 楊信笑著說道。

 這時候鄭之彥再次走了過來。

 “楊僉事,如今運河已經通航,不知這揚州各門何時開放?”

 他滿臉堆笑地行禮說道。

 很顯然他已經受到深刻教育,知道自己必須換一種方式來面對楊僉事,這種商人轉變立場速度毫不遜色青蟲,這種身兼青蟲和商人雙重角色的就更懂事,要不是此刻還在大庭廣眾之下,估計這時候會票已經掏出來了。

 “我想一想!”

 楊信說道。

 然後這家夥一副深思熟慮的表情,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鄭之彥疑惑地看著他……

 “把他捆起來!”

 突然間楊信低下頭指著他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