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原因確實如徐光啟想的那般,李可灼確實比歷史上更早的開始接觸朱常洛。
背後的勢力一計不通之後,便開始另一計。
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他就便想打入朱常洛內部。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李可灼發現有問題存在。
太子現在尚未繼位,行事小心而謹慎。
想要通過女色一途,似乎不大行得通。
原本就有鄭貴妃虎視眈眈的盯著,現在莫說是連禦幾女,就是幾天都不見的有一次。
太子妃薨逝以後,太子便不曾設置妃位,如今太子宮裡更是只有六個選侍,太子已經三十有五,身邊的女人可不多。
進獻虎狼之藥的方法似乎並不合適,需要再找其他機會。
或許,補藥是個不錯的選擇。
徐光啟自然不知道李可灼在想什麽,但是他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有限,需要抓緊。
“公公,我那些東西何時能運來?”
他問向身側的王安。
“這就到了,慈慶宮人少,大人您多擔待,這就能搬過來。”
那些東西可是今天的主角,徐光啟等不來東西,可沒有辦法向朱常洛獻寶。
兩人正等著東西到來,忽然傳過來一陣若隱若現的吵鬧聲,不過很快便壓下去。
饒是徐光啟年紀夠大,已然無法阻擋他那一顆八卦的心。“那是……”
按理說,深宮裡的事情,王安作為太子身邊的大太監,不應該說才是。
誰知,王安竟然小聲的說道,“恐怕是西李手下人,又在為難王才人手下人了。”
徐光啟也是隨口問一句,他沒想到王安能說出來。
“王才人可是那位?”
老徐說著,拿眼角撇向宮外,朱由校待的地方。
王安不再說話,只是點點頭。
這話裡似乎是有話啊。
徐光啟心裡明白,王安這是有些話不方便自己說,想要經過他的嘴傳遞給需要傳遞之人。
朱由校也好,方書安也罷。
只要是現在得寵之人,能在太子或者聖上面前說上話的人就好。
想來也是,雖然王才人現在並不得寵,但是朱由校怎麽說也是長子,將來能禦極天下之人。
母以子貴,西李再囂張,等到朱由校位置上一個台階,那麽又將是一回事。
此時王安賣好給朱由校,雖然不是站隊,但也是要讓他知道,自己不是西李的人。
此刻,徐光啟心裡有了念頭。
看來,王安故意安排他在這裡等著,就是想讓他聽見該聽見的事情。
想到這一關節,老徐的心裡又謹慎些。
宮裡的人,一個比一個不好對付。
個個都是使用計謀的好手。
心裡記下此事後,徐光啟剛調整好心情,運送著單車的隊伍就拐過彎進來。
這下子,更加深他的想法。
若是王安不是有意為之,那就奇怪了。
登堂入室,再見太子。
此刻仔細觀察,太子面色蒼白,確實不像健康之人應有的顏色。
但是,也並非真有什麽疾病,不過是稍有些體弱,加之年幼時候風寒,所以傷了心肺。
只能說是慢性疾病,卻不是什麽傳染病之類。
“殿下,老臣徐光啟,承蒙厚愛,特來求見。”
“原來是皇孫的師傅,快請坐下,無需多禮。”
朱常洛待人接物之上確實沒的說,畢竟他算是從宮裡底層起來的,雖然身在太子之位多年,但是一直擔心福王上位,所以向來小心翼翼,除了在心腹面前偶爾強勢一番。
面對大臣,特別是外臣之時,總是端著。
徐光啟能感覺出來,
他和太子之間雖然客氣,但是隔了一層什麽,這不是他想要的狀態。“聽聞徐學士不但孔孟學問精妙,就連西人那些學問也是造詣極深,可以說是學貫中西了。想必先生來教導校兒,定然能事半功倍。”
這……
老徐心裡剛開始回過味來,這和那日在外邊宅子見他赫然是兩種狀態。
完全是公事公辦的樣子,就像是從未見過的兩個人。
未免也太過客套。
使出反常,肯定有什麽不尋常之處。
看太子說後邊的話心不在焉,徐光啟便瞥了一眼,發現四周站著好幾個小太監。
難怪!
他心頭一凜,定然是當中有別處的耳目,所以太子才做出這般的反應。
他稍一思忖,便計上心來。
等到太子中斷片刻,他隨即說道,“殿下,老夫倒是有些佛郎機傳過來的好東西,不過麽,此事不同尋常,若是知道的人多,白白浪費佛郎機修士不遠萬裡帶來的方法,還請您屏退左右,不靈光就不好了。”
徐光啟這一番話,正對朱常洛口味。
他便招呼一聲, “王安,徐學士的話沒聽到麽?”
王安心領神會,拿著拂塵四處嘩啦著,公鴨嗓高喊著,“都還愣著什麽,趕緊滾一邊兒去,都想聽學士的法子啊,那可是寶貝,你們可沒那福氣。”
不一會兒,整個慈慶宮大殿裡沒了人影,小太監們不知藏到何處去也。
王安揮揮拂塵,也要下去的時候。
徐光啟叫住了他,“王公公且慢,此處還需要你幫忙。”
通過來之前的對話,老徐基本肯定,王安肯定是完全忠於太子,那樣的話,單車和深蹲的事情還需要王安在一旁幫助。
“殿下,我這法子,可是佛郎機宮廷秘方,結合藥物使用,不但能延年益壽,體質康健,更能有助於行房,可謂一舉三得!”
前邊,朱常洛還是例行公事的聽著,到最後一句,分明眼裡瞬間閃過一道光。
“西人的東西?真有效?”朱常洛說到。
“殿下,西人崇尚只有王后一個女人,盡管如此,他們依舊能保證王位傳承,不會中斷,便是此法的作用。”
春秋筆法的事情,徐光啟自然熟悉。
他將話說一半,卻隱藏著一些信息。
歐陸上王位確實一直能傳承,但是不見得是父傳子,也有可能傳給女兒或者是其他繼承人。
畢竟王位傳承有著繼承人的順序。
這裡無人問也就不解釋了,畢竟王位確實一直在傳承麽……
“若是能有助於傳宗接代,那必須要嘗試一番。”
不得不說,徐光啟這個理由,實在是太冠冕堂皇了。
在大明,還有什麽能比傳宗接代這個理由更讓人認真的行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