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鮮,吃遍天,能將一手功夫用到極致,那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雖然說,方書安的手段每次都是披著一個嶄新的馬甲。
但是那些研究過他套路之人,已經做好下一步的準備了。
在外行人眼裡,方書安的平板玻璃一定會進入市場。
所以,才開始的階段,他們就打算先準備好資金,看看一旦市場行情有波動,就準備囤積居奇或者是放量砸盤!
可是方書安的做法,幾乎讓人們都失望了……
他怎麽就能這麽乾呢?
這也是方書安做出決定的一個原因,雖說萬變不離其宗,真正實施起來,也有他本身的特點在其中。
此番就是想讓別人猜不明白,他自己究竟幹什麽。
……
萬歷對方書安的大暖房念念不忘,朱常洛並不放在心上,他現在更想著乾點實事,所以對方書安的新動靜,更多的是關注在能創造多少價值上。
自從聽聞那小子講述產業鏈和龍頭效應以後,現在的朱常洛也學會進行分析。
通過對方書安呈上來的文書,結合自己的判斷,總算是有個大致的印象。
雖然平板玻璃是歸類到衣食住行的住上面,但是他首先影響到的是吃食。
方書安此前已經解決果菜存放的問題,罐頭經歷過開始的高價以後,現在開始降價,從王謝堂前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一個罐頭,涉及到上遊的陶罐、木塞、種植,中遊的醬料和糖鹽、下遊的小食肆以及酒館,按照方書安提供的產業模型,帶動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創造了十分重要的流通價值。
沒有科技革命的萬歷年間,實際人口已經增長到可怕的程度。
只不過由於人頭稅的存在,所以說人口的隱匿也是十分嚴重。
而且受限制於生產力,很多時候在人口密集地區,有大量閑置的勞動力。
方書安的一系列工坊,包括新生的罐頭工坊,在吸納勞動力上,簡直不要太厲害。
畢竟在製造業起步階段,更多的都是人口密集型產業。
大明究竟隱匿著多少人口,沒有人給出準確數字。
根據調查,光是京城左近,隱匿下去的只怕要超過三成。
除了早就知道結果的方書安,其他知道消息的官員都是心裡大驚。
一個是驚訝於人口的隱匿,另一個則是產業的可發展性。
為此,朝堂還引起一番爭論……
隨著繁峙縣事情煙消雲散,已經沒有人在去關注那個弱點了。
似乎他就像是沒有存在過一般,不過,由於朱常洛對此事的雷霆手段,人們即便是再往上彈劾,也沒有任何回音,留中不發,全部留中。
如果事情真是老方所為,禦史們就是打破頭都要衝上去。
但是隨著事情的進展,人們已經認識到,事情只是衝著方從哲的陰謀。
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解除他的嫌疑,但是越來越多的調查線索已經指向對方從哲有利的方向。
這樣的情況下,禦史們再鐵頭去撞,目的就太明顯了。
那可不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是為了黨派之爭和個人恩怨。
東林黨以及其他對方從哲不滿之人,並不會因此善罷甘休,他們沒有在此找到可以下手的地方,自然又會去別處尋找。
能做到一朝首輔,除了極個別的人,大多數都有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秘密。
方從哲近幾年確實手腳極為乾淨,早年的一些事情不是之前折騰過就是已經沒有什麽作為進攻的手段。
但是麽,禦史是幹什麽的,就是盯著雞蛋找縫,只要是他們想要找,
就沒有天下找不到的裂縫!以錢謙益等人為首的一撥人,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他們下手的方向。
王化貞仍舊是奔走的主力,還別說,他蹦達的如此厲害,簡直都快跳出來了,仍舊沒有被方從哲等人針對。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別人都見他跳腳厲害,也都跟在身後搖旗呐喊。
比如說房可壯,身為禦史,同時又是東林人年輕一輩的代表。
他也不會放棄任何能夠攻訐方從哲的機會。
“你們的意思是,真的能彈劾他們影響糧食?”王化貞雖然是主力,但是對於被人提出來的問題,他持保留態度。
方書安等人造出來的東西,還真沒有一個說用不上,而且每一個都給大明帶來了收益。
但是,民以食為天,即便是果菜能製成罐頭,卻無法滿足人們對主食的需求。
米面這樣的東西,才是食物需求的大頭。
不說其他,方書安旗下的產業,粗略統計, 在京城就有超過十萬工人。
那些人可都是強勞力、壯勞力,這些人都出來,必定會形成勞動力空缺。
“自然可行,那些工人們雖然有些是從南方而來,但是大部分都是順天府之人,他們常年在此做活,根本沒有休息的時機,如何能有時間去照顧農田?”房可壯說的義正言辭,好像數據經過他分析一樣。
“房大人,此事可靠麽?”王化貞疑問到。
“自然可靠,我是找順天府處得到的消息,那些吏員統計過,在京西不少村莊裡,家裡有兩個兒子,都在工坊做活計。男人在也就罷了,連女人都在做活。家裡只有他們垂垂老矣的父母以及年幼的娃子,誰來照料那些莊稼?”
房可壯此番準備可是下了些功夫,下邊的吏員專門走訪過並且形成材料。
他將其拿來,琢磨其中的價值。
“我認同房大人的意見,那方小子不是總說什麽事實勝於雄辯?房大人也是自己拿到的數目,到時候在朝堂上,只要報出來,看他們還怎麽招架?”
在繁峙縣的事情影響不到方從哲以後,他們總算是只要到一個突破口。
不管市場搞得多好,不管能增多少所得稅。
這些都不是根本,如果大明到了飯都吃不起的情況下,要些奇淫技巧的來的錢財又有什麽意義呢?
他們確認方案以後,便迅速組織人手,開始對方書安的彈劾。
隨著工坊的建立,已經有官員在彈劾,說會影響到農事。
本來就不斷征發人去遼東,現在又有大量用工,壯勞力們怎麽說都是短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