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校花凶猛》第462章 明修棧道
當然現在劉宏偉還沒有鬧明白柳若依這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劉總,如果我們精誠團結做下去的話,單單是內地這個市場就足夠易視科技活得很好了,幾百萬銷售量就是幾個億、十來億的銷售額了,亞洲市場的推廣同內地市場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推廣模式才能快速打開,以後你會明白亞洲市場憑著易視科技是沒法打開的。”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這種套路雖然俗氣,但是的確管用,劉宏偉只是被未來的巨大前景衝昏頭腦,才會想把蛋糕的大部分都吃到自己嘴裡。

  劉宏偉明白過來,在這個市場上,他現在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柳若依的做法相對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克制了。

  能夠借著這股東方發展起來,比什麽都重要。現在討論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也是自己有點飄了。

  所以對於柳若依的敲打,劉宏偉也總算是清醒了一點,最終將柳若依提出的條件接受下來。

  股權的稀釋是他核心利益所在,自然不會讓步,但是在銷售渠道和流動資金注入的監管使用方面,只要不影響自己的生產和銷售,那就沒有什麽問題。

  除開柳若依,劉宏偉在別的地方根本拿不到這麽大規模的資金,而有了這麽一筆資金後面對同行將會有多大的優勢,劉宏偉都不願意向柳若依提及。

  接下來,就是雙方商討這筆資金怎麽注入使用了。

  顯然,這同貸款是不同,所以不能直接通過永祥銀行貸款出來,而此刻的永祥銀行也沒有申請到在內地開展普通銀行存貸業務的資質。

  但是這筆錢也不是風投,不涉及到股權的變化,所以沒法用風投的方式進行投入。

  不過這事也難不倒柳若依,她前世在投行上工作那麽多年,自然非常了解投行業務有很大種。

  其中就有一個叫企業信托債券。

  易視科技的流動資金,最終以一種企業信托債券的方式解決,永祥銀行旗下的企業債部門,以百分之七點五的利率為易視科技提供2億港幣的三年期企業信托債券,這部分資金托管到永祥銀行專用帳戶上,為易視科技的元器件采購和生產流動資金支出戶。

  而這部分企業債券資金來源就是永祥銀行的信托基金帳戶,這樣資金的來源就可以避開了內地銀行監管,不是永祥銀行直接的銀行業務。

  而對於這個帳戶進行嚴謹的支付監管,加上核算元器件的合理成本,確保支出方面不會出現虛假,加上柳若依派到易視科技的財務監督,相對來說除非這批元器件產出的產品有問題,才會導致貨款最終血本無歸。

  但是柳若依現在將產品的一半以上要求同香江成立的銷售公司來進行銷售,甚至在亞洲其他區域銷售品牌方面也由香江公司負責,易視科技相當於OEM供應商。

  所以有一半以上的產品是柳若依直接控制之下。

  對於這樣的銷售公司,柳若依並沒有費勁兒就搞定,趙家和李家都有不少相關的科技產品銷售公司,這事同ATV的關系又非常重大,趙大少和李二少基本不用催促,就很快從倆家旗下銷售公司抽調了骨乾出來,重新組建了一家亞洲衛星科技有限(AST)。

  依托趙家和李家的亞洲原來渠道人脈關系,AST的SmartTV衛星天線系統很快就鋪開了渠道,只不過進入不同國家後,按照當地的習俗重新取當地品牌進行推廣,由於價格低廉,質量可靠、使用方便(傻瓜式接線柱設計和節目全內置開機接電視即可),smartTV在東南亞一推出就成為當地衛星天線的熱銷產品。

  對於沒有進行衛星天線管制的國家,AST公司直接以品牌產品的方式打廣告進行推廣,主要以直銷為主,這樣還有不少利潤;對於有管制或當地渠道勢力強勢的國家,AST公司直接以招聘代理商方式推廣,通過銷售量大小返點為渠道留足了利潤空間,產品這塊保持微利。

  這個低價傾銷的策略,比起另外那些專職做衛星天線的廠家來說,目的都完全不一樣,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裡,衛星天線的亞洲區海外市場,將會被柳若依旗下的smartTV不計成本的傾銷幾乎趕盡殺絕。

  不過這一行業的腥風血雨就不在柳若依的考慮之列,現在安排好未來的ATV推廣事項後,接下來就是按照計劃一步步的推動。

  有著極光傳媒的共同紐帶,ATV和瓊海衛視在共享節目資源方面開始進入良性渠道,很多ATV的自有電視劇,開始大規模進入瓊海衛視電視劇頻道,現在ATV理順了同趙家、李家之間的關系,以這倆家的人脈資源,只要電視劇內容上沒有偏差,引進到內地播出當然不存在什麽障礙。

  原本對柳若依還有些想法的孫大少,如今被柳若依一招幾乎廢掉了手裡大部分生財之道,現在正焦頭爛額處理自己的生意,捅破了他的灰色渠道後,如果按照正常渠道想賺錢,他孫大少有的是要解決的問題。

  至少一年倆年內孫大少都不會像原來那樣躺著就把錢賺了。

  對於極光傳媒來說,再有一年的發展,估計孫大少的老子都不敢說對極光傳媒再暗中動什麽手腳了。

  以柳若依的規劃,再多一年時間,網聚的發展將會笑傲整個門戶不說,企鵝的發展也會脫穎而出成為新媒體中重要的一環。

  最重要的是,ATV的發展將會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隨著柳若依的衛星天線暗中普及推廣的得手,未來ATV增加上億電視觀眾都是毛毛雨!

  要知道就算是易視科技一家,柳若依給他們的規劃就是一年出1000萬套,每套衛星天線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區,至少對應七八個電視觀眾都算是少的,如果在一些亞洲相對貧困的村莊,可能一套衛星天線帶來的電視觀眾是數十人圍觀!

  更重要的是,柳若依提前催生的這一波衛星天線小型化浪潮,會在內地引發一次普及性推廣,易視科技打壓下來的普及成本,很快就蔓延到整個行業,易視科技的競爭對手在海外市場或許沒法同柳若依旗下AST硬鋼,但是在內地這個廣闊市場,他們有的是辦法搶份額。

  所以整個衛星天線的行業規模,遠遠不止1000萬這個市場估算,而是數倍於此,如果易視科技的衛星天線系統被破解盜版得多,那就相當於柳若依推廣ATV的用戶發展非常順利。

  如果加上珠三角落地,單單內地的覆蓋人口可能就是好幾億!加上亞洲區其它地方的人口覆蓋,10多億人口的覆蓋率都有了。

  這個才是柳若依的陽謀。

  有了這個海量的人口覆蓋,ATV的價值,那就不是翻一番的問題,未來成為亞洲主要電視媒體之一,光ATV那就是價值數百億的超級媒體了。

  有這麽好的平台,這也是柳若依為什麽有底氣讓極光傳媒在內地進行大規模人才收割了!

  現在柳若依的這個套路,極光傳媒的高層和李二少基本上都知道了。

  正因為這樣,趙大少和李二少這倆個簡直佩服得要死,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柳若依竟然有著這樣異想天開的主意,而是仔細推敲後,這個主意盡管有難度,但是並非真的完全沒法實現。

  衛星天線在內地的推廣是有一定的政策風險,但是打擊程度並不是非常堅決,至少對趙大少和李二少這倆經常去內地的人清楚,即便在城市中,內地都經常能夠看到不少大型的衛星鍋存在。

  當然大城市這一點要少些,但是在中小城市,那真是沒有什麽人在管。

  柳若依現在的策略就是往農村和中小城市去普及,價格上雖然比起村村通這種有補貼的稍微貴一些,但是架不住柳若依要求研製的這種衛星天線系統使用簡便,而且收看的台要多得多啊。

  村村通衛星接收機頂多是內地衛視台加國家電視台頻道,柳若依讓易視科技開發的卻在看到這些內地衛視台之外還能看到香江台,當然為了魚目混珠稍微混淆一下目的,無線和火鳥台也放進去了。只不過調試效果最好的還是ATV,最重要的是這個香江台還隻放娛樂節目。

  不管是綜藝節目也好,音樂節目也好,還是電視連續劇也好,全部都是娛樂性的,讓各種口味的電視觀眾都有選擇到自己喜歡的節目機會。

  毫無疑問,柳若依的這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是有一定風險,時間一久,內地也不是誰都看不出來這邊做的事情。

  不過只要ATV在播放內容方面自我克制,不要做得過火,確保節目老少鹹宜,柳若依的這個事情就算後面有人看破也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砍掉容易出現不可描述問題的新聞版塊,走純娛樂化路線的ATV,未來就算拿不到內地落地的機會,只是也不會列入被打擊的名單之中。

  趙大少和李二少這些家學淵源的人精,別的事情看不到柳若依那麽遠,那麽精確,但是這件事他們卻有自己非常確定性的看法。

  事實上,AST銷售公司的成立,已經讓這倆個人非常明確地擺明了態度,就是不行一切代價促成柳若依的這個構想。

  亞洲東南亞和東北亞的推廣,相對內地推廣來說,更多是看銷售的渠道能力,以趙家和李家渠道人脈,現在香江還真不敢有幾家跳出來說比這個更強的。

  產品拿出來後,AST可以同步推廣到這些國家,根本不會缺錢扣扣搜搜一家家推廣起步,而是高舉高大直接全面鋪開,只要產品質量過關,易視科技這種一鍋三星的產品在這些市場就是大眾的神器!

  至少可以收看到一百多個免費電視頻道的東西才賣他們幾百塊錢,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只要ATV的節目質量能夠在這些電視台中佔據上風,顯然ATV的收拾人群就會快速擴大。

  柳若依的這個套路,同後世把智能電視機作為生態流量入口產品套路如出一轍,自然比現在這些衛星電視台更加高明。

  注冊smartTV後,未來柳若依就算在智能電視技術相對成熟的時候插足這個領域也不稀奇,屆時將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和網絡電視系統集成進去,再進行大規模廉價銷售,成就網絡時代的新媒體神話也不會突兀了。

  當然這些就扯遠了,在手機都還是按鍵的時代,有線寬帶才剛剛起步,現在如果同別人說十多年後的這些黑科技產品,恐怕就算大家接受能力再強,也會認為柳若依無稽之談了。

  全媒體這條路,在柳若依補上了終端接收這個環節後, 基本上就暫時補全了。

  前端內容製作有自己的電視劇團隊和藝人隊伍,後端有播放衛星電視台和接受裝置的支撐,整個生態上面,現在放眼整個亞洲區都沒有別的媒體比柳若依的這個布局更加完善。

  雖然說現在看起來要花不少錢才能將這個生態鏈打造起來,最終形成一個雄厚的媒體新勢力,有柳若依選擇電影和電視劇前瞻性極強的眼光,能夠抓住這個時期的爆款影視劇,那麽內容端就沒有虧本的可能性,過了幾年將各方面人才網羅到位,那就基本上什麽都不怕了。

  想想未來內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頂尖藝人都歸屬在極光傳媒旗下,每年出產三分之一左右的的影視劇節目和音樂產品,這樣的內容製作端已經可以讓所有競爭對手望而生畏了。

  偏偏極光傳媒還有自己的渠道,無論是電視劇播放的衛星電視台,還是電影發行渠道,甚至接下來在進行極光傳媒的二次融資後,利用新融資的資金,柳若依就會進軍內地的院線市場,屆時利用寬裕的資金組織一條面向內地主要城市的院線,全媒體最後的環節真的就齊活兒了。

  以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智能手機出現的時候,順勢切入到移動互聯網上,攜強大的內容資源和渠道資源,柳若依想不出十多年後誰家還有這麽強大的資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