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容凌將書握得緊緊的,神情嚴肅道:“明珠,還有沒有帶什麽話?”
小圓子搖搖頭,末了又道:“只是聽紫梅說,郡主又瘦了,天天望著太后娘娘放她出去。”
燕容凌想到,顧芳華悶在小佛堂的樣子,好奇道:“這次她就乖乖的抄《女戒》,一點也沒鬧?”
正好,慈寧宮裡,鍾太后也在問繡春:“珠珠兒,她一點也沒鬧?”
繡春將特製的茉莉花茶遞給鍾太后,笑道:“回娘娘,郡主這次乖乖受罰,真是一點沒鬧。”
“你該不是珠珠兒闖了禍,瞞著哀家吧?”
繡春忙道:“太后娘娘可不能誣賴奴婢。小佛堂裡什麽都沒有碎,筆墨紙硯也沒有換新的,要是起火了,也瞞不過太后娘娘啊?”
鍾太后輕啜一口,放下茶盅,半靠在扶臂上,笑道:“也是,那丫頭做什麽都驚天動地的,難得這次轉了性子。”
“娘娘,郡主大了,懂事了。這次出去雖然行事莽撞了些,可出發點是好的。聽老錢說,這次要不是郡主,怕六皇子和顧二公子他們,還陷在通州,生死難料的。”
繡春趁機勸道,鍾太后也歎道:“說起來,哀家竟然不知道,胡駱是皇后的人。珠珠兒,又是從何得知?”
“郡主聰慧過人,想必是什麽時候在坤寧宮偷聽的,要不就是分析出來的。”
繡春這話鍾太后愛聽,也讚歎道:“珠珠兒從小就聰明,不過五六歲,就能在假山偷聽到有人要害小六。自己還手短腳短的,就知道去救人,還叫她救成功了。只是,唉!”
“太后娘娘別歎氣了,如今郡主的身體,可是完全沒有大礙了。只是,聽說在通州那夜,廝殺血腥恐怖得很,怕這幾日郡主都睡不好。”
繡春邊說,邊看鍾太后臉色。看她若有所思,又補充道:“聽說,郡主可是又清減不少。”
鍾太后回過神來,笑罵道:“老貨!你就知道拐著彎替她求情!”
繡春笑道:“太后,郡主知道錯啦!要不然,也不會乖乖呆在佛堂抄書。您就看在她出去吃了不少苦,放她出來吧?”
想起顧芳華這次的膽大妄為,鍾太后就是一陣後怕。
忍不住坐起身子,又罵道:“她就知道逞強,沒想過萬一失敗了,胡駱連她一起殺了。哀家這個孤老婆子,還有什麽盼頭!”
繡春看鍾太后還沒有解氣,也不敢再勸,隻道:“抄書本就辛苦,要不奴婢讓小廚房,備幾道郡主愛吃的菜?”
鍾太后賭氣道:“就讓她吃素!清清她腦子!其他人就是死光了,也用不著她去逞英雄救人。”
繡春忙小心賠著不是,輕輕替鍾太后打扇。
過了一會,鍾太后這又才悶悶道:“算了,看在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上一道葷菜。隻準一道!”
繡春忙笑著附和道:“好,好!就一道。”
鍾太后舒服的靠回去,又想起一事,問道:“夏春說那個葉十三,現在怎麽樣了?”
“回娘娘,聽說郡主把葉十三交給顧二公子,好像是在棉花巷買了個小院子安置。據說進了京學堂,其他的奴婢也不清楚。”
鍾太后忍不住道:“你說,會不會是珠珠兒看上他了?聽夏春說長得整齊。”
繡春“撲哧”一下笑了,調侃道:“這宮裡的幾位皇子也好,蕭公子也罷,那個是差的?郡主不過是看那兄妹可憐,出手相救而已。”
鍾太后訕訕拿過茶盅喝了一口,念叨道:“眼看著珠珠兒就要長大了,哀家能不急嗎?”
“就是啊!郡主都大了,太后還把人家關佛堂抄書。”
“你又來了!不許替她求情!”
……
等小圓子走後,燕容凌走進書房,揮退下人。坐在椅子上傻傻看著《三十六計》,好半天都不敢打開看看。
眼看手心裡都攥出了汗,燕容凌這才深吸一口氣,輕輕翻到那一頁。
先前只是仿佛看到宣紙上有字,現在看得真切了,上面的確有字。是明珠的筆跡,卻不是他想的那種意思。
娟秀的字體,內容卻豪邁大氣。
“大周疆域,寸土必爭!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
“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
燕容凌手輕撫著宣紙,越讀越覺得,心中一股豪情衝天而起,忍不住鋪紙磨墨,將這兩句話謄抄下來。
與此同時,南熏宮裡的燕少洵正在琢磨。
如今父皇萬壽節將至,不少國家派使臣來賀,究竟該送一樣什麽禮物,才能脫穎而出?
他本來打算抄襲《沁園春·雪》,再根據大周的歷史,做點適當的修改,準備當眾吟詩為賀。可想到那麽多使臣來賀,還是要多做準備,爭取一鳴驚人。
燕少洵在穿越前,也是個歷史渣,不過好歹看了不少電視劇,對朝代還是有大致認識。
大周,不是燕少洵所熟悉的任何朝代。
燕少洵這兩年發奮讀書,也鑽研過這個時空的歷史,發現春秋戰國都真實存在過,秦始皇也統一了六國。
只是秦沒有二世而亡,而是扶蘇繼位,延續了四百多年。後來秦末民不聊生,大周開國皇帝揭竿而起,這才建立了大周。 如今建國已有兩百多年,算起來,應該是大唐時期。
既然歷史上沒有東西兩漢了,那也沒有漢武帝、霍去病和衛青等人。那有些流芳千古的話語,就可以借來一用。
燕少洵一邊盤算,一邊寫下“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然後又將大漢改成大周,可似乎單薄了一些,又在前面加上“大周國土,寸土必爭。”
寫完之後,燕少洵左看右看,還覺得少了點什麽,提筆重新寫下“大周疆域,寸土必爭!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這才滿意的放下筆。
至於使臣來賀,燕少洵記得,好像在哪個博客上看過。朱棣曾說過,大明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後來也做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如果把這些拿出來講,在這多國來賀之時,一定能得父皇另眼相看!
燕少洵越想越興奮,覺得可行,又洋洋灑灑寫了篇策論,這才滿意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