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師夫婦日常》第五百八十章 風波
小說網,最快更新帝師夫婦日常最新章節!

  康平十年春,16歲的康平帝再次被群臣催婚。

  先帝子嗣艱難,康平帝當初流亡在外數年才得以認祖歸宗,承繼大統,使大周避免了繼位之爭而陷入動蕩。如今康平帝已經16歲了,早就到了立後選妃、綿延子嗣的年歲。為了避免先帝一朝的悲劇,群臣自然認為康平帝越早有子嗣就越好。

  這一次,康平帝沒有再以年歲尚小,或是國事繁雜而推辭,欣然應允。

  於是,春風一吹,滿京城的年輕女孩子都如枝頭的花朵兒一般齊齊綻放,姹紫嫣紅,無盡風光。

  淮安王妃忙得腳不沾地兒,一場花會接著一場茶會的,將京城適齡的姑娘宴請了個遍,以便康平帝立後選妃——雖然,她知道這不過是白費功夫罷了。

  作為宗室之中最值得信任的人,淮安王夫婦自然是一早就得知了康平帝對於立後的真實打算。

  別看眼下這花會茶會的一場接著一場的,辦的是熱鬧非凡,而且每一次康平帝都會像模像樣地蒞臨,引得在場的姑娘們芳心浮動,可這些都不過是康平帝為了保護自己心心念念的葉家大小姐,故意放出來的迷霧罷了。

  葉澤銘雖然勉強算得上是朝中新貴、天子近臣,然而葉家到底根基淺薄,就算是綁上譚家,跟京城裡的那些世宦之家比起來,也完全不夠看的。康平帝要立葉蓁為後也就算了,可他竟然還想一輩子隻守著葉蓁一個,這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若是康平帝再越過欽選,直接欽點葉蓁為後,只怕到時候局面會更加不好收拾。為了先順順當當地立葉蓁為後,同時也讓她免受“魅惑君上”或是“秉性不貞”的指摘,康平帝隻好不辭辛勞地請來眾人陪他演了一場又一場相看選妃的戲碼。

  葉澤銘和譚馨見康平帝待葉蓁如此體貼,心中更安。

  如此忙活過了整個春天,夏天到來時,康平帝終於做出了最後的決定——立葉蓁為後。

  康平帝的這一決定驚呆了眾人。

  葉蓁雖然也參加了不少宴集,但是根本就沒見她跟康平帝有過什麽非同一般的舉動和情意,甚至於他們二人都沒有單獨說過幾句話,怎麽康平帝偏偏就挑中了她做皇后?

  有人不滿,難免抱怨。

  有那清醒的人,聞言便會反問一句:“難道你見聖上參加這麽多次宴集,有跟誰特別親近過嗎?”

  眾人一愣,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麽回事!

  除了宗室和韓家這樣親近人家的姑娘,康平帝會多問幾句以表關切之外,對於那些有心進宮的姑娘,康平帝還真是不怎麽搭理。即便是有幾個野心大、膽子壯的故意設計靠近康平帝,也會被及時趕到的淮安王妃等人化解,或是,直接被王平等親衛攔在三步開外,尷尬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

  這麽說起來的話,大約是葉蓁出身遼東的身份讓康平帝本能地覺得親近吧。畢竟,當初要是沒有那些人的保護與照養,康平帝也未必能夠順順當當地長大,並且順利被先帝認回,立為太子,承繼大統。

  眾人失望之余,自以為揣摩清楚了康平帝的心意,然而在“不是自家孩子不如葉蓁”的寬慰之後,更多的則是擔憂,擔憂康平帝一心提拔遼東舊人,反而將他們這些人擱置在後頭。

  有了這個念頭,那自然就要立刻付諸行動,以免將來定局已成,處於被動。此舉即便是不能夠勸得康平帝打消立葉蓁為後的念頭,至少也得讓康平帝明白眾意,不在以後一味地重用遼東故舊。

  可是,眼下這種話並不好直言,所以便有人拿“選妃”的名號上書,奏請康平帝立後的同時也要廣選妃嬪,以便綿延子嗣,穩固江山社稷。

  康平帝對於群臣的心思一清二楚,所以以少有的強硬駁了回去:“朕自幼飽受內宮傾軋之苦,為此痛失母后,亦未曾承歡父皇膝下,心中實在悲愴惕然。后宮混亂,實乃禍國之本,故朕絕不會未曾立後,便行選妃!”

  康平帝雖然態度強硬,但也未敢現在就將此生絕不納妃的話拋出去。

  他現在不過是要立葉蓁為後,就讓這些人擔憂到妄圖以乾預他的婚姻來立穩朝堂了,若是此時再跟他們坦誠自己的打算,還不知道得招來多少真心假意的以皇嗣為重的勸告呢!

  他不想自己和葉蓁的婚事徒生波折,更不想葉蓁被推到風口浪尖。

  那些人不敢直接對他這個皇帝說什麽不敬的話,但是對於根基不厚的葉家可就不會那麽客氣了。用腳趾頭也能想到,若是他真的坦誠以待,到時候群臣將會如何攻訐葉家,而那些不明事理的長舌婦又會如何非議葉蓁。

  他娶葉蓁是為了和她白首一生、幸福美滿的,可不是要讓她招致罵名、心中不快的。

  康平帝少有的強硬讓朝臣心中更加不安。

  但是很快,他們便又將心放回了肚子裡。

  在新一年的官吏考核中,康平帝嚴守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於官員的升降、獎懲皆合情、合理、合法,並不因為對方出身遼東就予以寬貸,也並不因為對方出身他處而借機打壓。

  甚至,康平帝還親自提拔了幾個世宦之家的子弟——官職雖不甚高,但是禦筆欽點的榮譽卻足以向世人和子孫誇耀!

  一場立後不納妃可能帶來的風波,就這樣被康平帝強硬且平靜地化解了。

  朝臣們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不由地凜然——單看這份堅韌的心性和熟練的製衡之策,他們的小皇帝,是真的長大了!

  眾人感慨唏噓之余,又多生出一股建功立業的豪邁來。

  身為人臣,誰不想得遇明君,一展抱負,功在設計,流芳千古呢?

  連康平帝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為了自己今後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的一番運作,竟然意外提振了整個大周官僚集團的士氣,為後世之人大家讚美的“康平中興”奠定了基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