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師夫婦日常》第三百三十八章 證明
元嘉帝接過來一看,是一枚玉佩,質地細膩,上有龍紋,雕刻栩栩如生,乃帝王所獨有。

“這是朕賜給端妃的玉佩!”元嘉帝一眼就看了出來,頓時激動地握緊玉佩,看向小望之,激動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趙貴妃咬牙暗恨,面上卻笑得一派純善,扶著元嘉帝,柔聲勸慰道:“聖上,臣妾知道您思子心切,也恨不能這孩子就是端妃妹妹的遺留於世的孩子,但是天子血脈不可混淆,這塊玉佩並不能完全證明這孩子的身份呀……”

韓彥皺眉,趙貴妃這顯然是在胡攪蠻纏,故意混淆視聽,哼,困獸之鬥耳,不足為懼。

倒是鎮國公見狀暗暗驚訝,明明方才小望之沒來時,趙貴妃不是這樣說的。可見女人天生善變,恃寵而驕的趙貴妃更是個中翹楚。

可是趙貴妃說的也沒錯,天子血脈,未來大周的帝王,謹慎一些也是沒錯的。

只是韓彥這會兒除了這塊玉佩,並沒有別的能證明小望之身份的信物。

韓彥略一沉思,上前一步,打斷趙貴妃的話,拱手道:“啟稟聖上,當初帶皇長子逃離出宮,端妃娘娘為了有一日能讓您和皇長子父子相認,特地給了臣這塊玉佩,說是您在她入宮不久,因她對答得體,於慈安宮中賞賜的。”

“不錯。”說起當年,元嘉帝面露幾分緬懷,“朕記得當時和母后說起《論語》中孔夫子困於陳蔡之間,顏淵食米的典故,感歎知人之難。

“端妃那時還是端嬪,侍立再旁,聞言便誦了諸葛孔明《出師表》中幾句,曰,‘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母后便笑說端嬪雖是女子,卻有魏征遺風。朕亦頗有感觸,便將這塊玉佩賞賜給了端嬪。”

趙貴妃聽元嘉帝說起他和端妃的當初,恨不能將端妃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屍曝曬,然而面上還只能忍著,強笑讚道:“端妃妹妹才學出眾、見識不俗,遠非我等可比。”

她出身奴籍,能有幸得趙太后賞識,陪著認幾個字就不錯了,哪裡懂什麽《論語》《出師表》的?

她要是有韓琬的出身,定然比她做得還要出色!

元嘉帝一聽趙貴妃這話,便立刻丟開心頭的那點回憶和感慨,不避諱有外人在旁看著,就連忙安慰她道:“愛妃此言差矣。秀竹挺秀、牡丹富貴,各有各的好處,怎麽如此妄自菲薄。”

然而趙貴妃卻並沒有被元嘉帝這話安慰道。

什麽叫“秀竹挺秀、牡丹富貴,各有各的好處”,難道在他元嘉帝心裡,自己和韓琬一般地位,不分高下嗎?!

小望之眼見著元嘉帝對趙貴妃的寵愛和體貼,想到為了救自己出宮而被迫自焚的生母,眼神黯然地垂下頭去。

韓彥不想再看元嘉帝和趙貴妃秀恩愛,更不願意小望之因此而倍受打擊,遂拱手道:“端妃娘娘若是知道聖上對當日之事記憶猶新,只怕也會含笑九泉吧。”

事實上,臨死之前,對於縱容趙貴妃逼迫她們母子倆至死的元嘉帝,長姐是滿懷怨恨的。

怕趙貴妃再從中作梗,韓彥遂坦誠道:“啟稟聖上,當初端妃娘娘為保皇長子平安,特地將人寄養在太后宮中,由太后娘娘親自照養。

“皇長子右邊肩胛骨上有一塊紅色近圓的胎記,聖上只需派人回京向太后娘娘求證便是。”

只是,京城離著遼東千裡之遙,誰知道等待的這段時間,趙貴妃會不會從中做妖。

要知道,如今稟明了小望之的身份,等待取證期間,小望之可就只能留在圍場了,

他們就想照拂也不能事事都照拂到。誰知韓彥話才剛說完,就聽有人在帳幔外跪請道:“奴婢可以替韓大人和皇長子證明。”

屋內的人聞言俱是一驚。

元嘉帝驚坐而起,宣召道:“快快進來!”

語罷,便見之前守門的內侍躬身進來,撲通一聲跪伏在地,激動泣淚道:“奴婢證明,韓大人說不得不錯,皇長子右邊肩胛骨上有一塊紅色近圓的胎記!

“當初也是韓大人不畏生死,得端妃娘娘宣召入宮,救下皇長子,在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相助之下,逃出宮中……”

韓彥聞言,示意小望之解下上衣,背對驚怒交加的元嘉帝,露出右邊肩胛骨上的胎記。

那小內侍猶在激動啜泣稟奏:“奴婢和太后娘娘身邊的李公公是同鄉,有次替聖上送玉如意給太后娘娘,恰好聽到小兒的哭聲……”

趙太后為了保護好不容易得來的孫子, 本來是要借故將他殺掉滅口的,是李公公替他求情作保,又說他是替元嘉帝去送擺件兒的,貿然殺了只怕會引人生疑,不如留他一命在元嘉帝身邊留個眼線,趙太后這才留下他一條命的。

為了報答趙太后的大恩大德,韓彥帶著小望之潛出宮禁時,是他提前得到消息,裝作無意間透露消息,讓元嘉帝親自去逮已經逼得端妃縱火焚宮的趙貴妃,讓對方急於應付元嘉帝,一時不能騰出手來追殺韓彥和小望之。

趙太后和王皇后這才能夠順利將韓彥和皇長子送出宮中,一路護送出了京城。

要知道,在后宮,出了趙太后和王皇后宮中,趙貴妃倚恃帝寵,隻手遮天。

後來元嘉帝決定北上秋狩,趙太后提前得知韓彥的計劃,便叮囑他跟隨北上,遇到事情照應著點,必要時挺身而出,替皇長子證明身份。

他一直等啊等啊,忐忑煎熬,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心頭的那塊千金重石總算是搬開了!

小內侍渾身輕松,趙貴妃卻又氣又恨,差點沒能維持住面上的鎮定和恭順。

百密一疏啊,沒想到她多少大風大浪都過了,最後竟然會栽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內侍手裡!

什麽叫“端妃娘娘被迫焚宮自盡”“韓大人攜帶皇長子在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幫助下潛逃出宮”,這一句句、一樁樁,分明都是衝著她來的!

皇帝敬重的妃子、皇帝的親生兒子,誰有能耐讓他們在后宮活不下去?!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