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不好了,施琅大軍來襲!”
劉國軒急匆匆闖進鄭成功的帥帳,大聲稟報。
“呵呵,施琅真夠心急的,十天前剛派了施肇序來,今日就來攻打金門,他就不怕永歷斬了他?”鄭成功不慌不忙地說道。
“都督,不會吧,沒有永歷的旨意,他敢來進攻?”劉國軒問道。
“永歷要收拾民心,他不會無故攻打我們的,因為我們不是他的敵人。如此急迫,肯定是施琅自作主張。”鄭成功道。
“那怎麽辦?打還是不打?”
“不能打,施琅兵力是我兩倍,又有手榴彈之利,我們不是他的對手。為今之計,只有‘拖’,我料永歷並不知情,若他知曉我們去台灣,他一定不會攻打我們。”
“所以,都督之意是拖到永歷聖旨到來?”
“是。”
“那怎麽拖?”
“施琅隻所以急著來攻打我們,就是怕我降了以影響他的地位。所以,得派個人去見他,將我欲去台灣的打算告訴他,看看能否打消他的顧慮。如果他仍要堅持進攻,告訴他,我就向陳仲武投降。”
“妙,都督把握人心的功夫細致入微,國軒佩服。怪不得都督一點都不慌呢,原來早有定計啊。”
“哈哈哈,國軒,先別把話說滿了,施琅現在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而且野心極大,他會不會按我說的做,還在兩可之間。這樣吧,你把陳永華找來,他和施琅關系最好,讓他去見施琅。”
“遵令!”
……
陳永華,字複甫,漳州龍溪人,年方十五。其父陳鼎,也曾是鄭芝龍帳下官員,被清兵所殺。
別看他年紀這麽小,卻才思敏捷,見識超群,深得鄭成功賞識,稱他為“當世之臥龍。”
鄭成功進軍台灣以圖自立的策略,就是陳永華所獻。
施琅性格孤傲、強勢,很難與人相處,在鄭成功帳下這些大將中,偏偏與這個十五歲的少年談得來。歸降永歷之後,他也曾派人來勸陳永華,可惜陳永華回以“父子兩代事鄭氏,恩義有加,實不忍相背”,不肯來投,讓施琅非常遺憾。
陳永華得鄭成功之令,乘一小船到明軍大營,求見施琅。施琅一聽陳永華來了,大喜,以為他是見情勢危急,前來投靠,忙令快請。
兩下見禮畢,施琅欣喜地問道:“複甫,此番前來,是來相助哥哥的麽?”
“施大哥,小弟世受忠孝伯大恩,怎肯賣主求榮?施大哥就別難為小弟了。”陳永華答道。
施琅一聽他話裡有話,不稱鄭成功為都督,而稱他為“忠孝伯”,似有所指,臉一沉問道:“複甫,諷刺為兄背叛了鄭氏?”
“不敢。施大哥,小弟深知你和伯爺一家的恩怨,且一直與你交好,哪敢諷刺大哥?”
“那麽,複甫,你是來給鄭成功做說客的?”
“是,施大哥,小弟此來是想勸你息兵罷鬥,放鄭伯爺南去台灣。”
“呵呵呵,複甫,你說夢話呢吧?複甫,你也看到了,當今聖上乃萬歷爺嫡親血脈,若論皇家血統,比隆武、紹武二帝更近。當今鄭成功一直打著隆武爺的旗號,不肯歸順聖上,嘴上說忠於明室,顯得那麽忠心耿耿、多情多義,只不過是蒙騙世人罷了,其實他心裡打什麽主意,你知我知,不過就是想保住家財,謀圖自立罷了。複甫,你敢說不是嗎?
還有,聖上一直沒有動他,只是希望他能幡然悔悟,回到反清複明陣營中來。前者因為鄭芝龍事清的事,聖上理解鄭成功左右為難的心情,沒有強逼於他,可如今鄭芝龍死了,而且是被清奴所殺,無論是從國仇還是家恨哪方面來說,鄭成功都不該執迷不悟。前者,我派肇序前來吊孝,並好言相勸,他倒好,提了兩個苛刻條件,一是斬李成棟,一是求封王爵,這分明就是不想降嘛。如今我大軍圍了金門,倒想起走了,哪有那麽便宜的事。複甫,別白費口舌了,如今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他現在想降也已經晚了,更別說讓大哥放他一條生路了。”施琅冷笑著說道。
“施大哥,您別急,先聽我說幾句,行嗎?”陳永華聽施琅把話說完,連忙說道。
“行,你說吧,大哥知道你素來能言善辨,且看看你能不能說動大哥我。”施琅道。
“施大哥,鄭伯爺心裡如何想,作為下屬,小弟我不敢置評,但大哥如攻打金門,小弟倒是以為有三不可。”
“哦?說說看。”
“鄭伯爺不管是不是奉永歷爺為正朔,但名義上仍是奉隆武旗號,同是明室之臣,並沒有降清,而且也永不會降清。施大哥,如今天下大勢是明清爭奪天下,永歷爺一直在強調天下漢人應該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清奴,你如進攻金門,大義上站不住腳,是漢人打漢人,如今清奴大兵壓境,怎麽難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這是一不可。 ”
“大哥如果執意要打,無非就是兩個結果,一個是鄭伯爺殊死抵抗,當然,以鄭伯爺的實力,絕對不是您的對手。但大哥豈不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理?讓這麽多軍士死在內戰之中,而不是死在抗清前線,大哥您覺得妥當嗎?還有一個結果就是鄭伯爺自知打不過,隻好降了。大哥,您覺得如果鄭伯爺真要降了,對您是好事還是壞事?事實上,小弟臨來之際,鄭伯爺已經說了,如果大哥苦苦相逼,他就向陳仲武投降。此為二不可。”
“他敢?!我不許……”施琅一聽就急了,想說“我不許他投降”,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這話怎麽能明示於人?
“施大哥,陳仲武是什麽人您不是不知道,他可是皇親國戚啊,雖然是您下屬,但您能不許他受降嗎?”陳永華緊跟了一句。
“那……,三不可呢?”施琅沒想到鄭成功能使出這招,他要投降確實不是施琅所要的,所以沉吟一會兒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