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崛起1639》第334章 火力覆蓋
當天開始,張家口哭喊聲震天,除了八大晉商,留城裡做小生意的漢人商販也難逃此劫,家產俱被抄沒,女子罰為軍伎,身強力壯的男性,充入軍中,年老體弱和貌醜的婦女,充作勞役,小孩子沒用,全部殺光。

 范永鬥等人年紀不小了,都是四十來歲五十歲的模樣,也被作為勞役使用,運送物資,加固城防,他們的華梁美宅再也不屬於他們,被清軍的大小將領佔據,他們的妻子美妾,成了別人的胯下玩物,而他們自己,被看押在軍營中,吃著摻了樹葉的稀粥,難以下咽。

 半夜的時候,王大宇受不了這個打擊,趁別人都在沉睡,解開了自己的褲腰帶,懸梁自盡了!

 其實哈善敢於搶奪八大晉商的家產,一方面是確實沒太把這八人當回事,奴才的家產,不都是主子的?主子征用,難道不是天經地義?

 另一方面,八大晉商辦糧不利,多爾袞很不滿,作為正白旗都統,在旗中的地位僅次於旗主的多爾袞,自然是多爾袞心腹,他不怕多爾袞將來怪罪,更何況他實在沒有信心堅守太久,一旦張家口城破,必然滿城被屠,與其如此,還不如搶奪漢商的財產家眷,先快活快活,縱是死了也值。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李信並沒有立刻攻打張家口,而是布置起了任務:“二瓤,你帶幾個得力的兄弟,攀山繞到張家口後面,擇有利地形,埋伏起來,假如清軍從張家口退往宣府,立刻包抄,盡量不要放跑一人。”

 在張家口東南方三十裡處,是大名鼎鼎的宣府鎮,清軍完全可以退入宣府,沿長城逃竄入山區。

 “得令!”

 二瓤施禮而去。

 親衛連的戰士,李信是當作特種兵訓練的,攀山越嶺,個個都是好手,不片刻,連二瓤在內,一共五人,準備好了簡陋的登山工具,還有些飲用水和乾糧,繞過張家口,消失在了茫茫群山當中。

 張家口至宣府間,多為丘陵地帶,地形雖然起伏,但道路較為寬闊,不易設伏,不過在距離宣府五裡處,有一座山頭名為草帽山,約高六十來丈,形似草帽,山前的道路隻十多丈,顯然是最佳設伏地點。

 二瓤大喜,留下兩人在原地觀察,便帶著剩下兩人去匯報李信。

 “好!”

 李信看著二瓤畫出的地形圖,點點頭道:“乾的不錯,今次的任務,交給親衛連,有沒有信心?”

 “有!”

 黃海猛挺起胸膛,大聲回應,卻似有意,若無意的瞥了眼何虎。

 何虎哼了聲,他也想參戰,但是前鋒營的訓練科目裡,沒有攀山越嶺這一項,只能眼睜睜看著親衛連立功,其實親衛連的作戰任務不多,存在的意義,主要還是保衛李信以及聽李信使喚。

 今次是因張家口一帶的地形複雜,普通兵種很難完成任務,李信才不得不出動親衛連。

 李信又道:“黃海,我給你五天時間,你親自帶三百名弟兄把物資送入草帽山,五日之後,我將發起對張家口的總攻。”

 “得令!”

 黃海抱拳施禮,大聲應下。

 當天夜裡,黃海帶著親衛連戰士攀越山嶺,去往草帽山,其實單純攀山不難,主要的還是各類武器和戰備物資,如槍械、火藥、棉衣、食物、飲用水、地雷和手榴彈等等,都要靠人背著走,一次運送不了多少,而且潛伏的地點還要足夠隱敝,以免被宣府守軍發現,功虧一簣。

 五日來,親衛連戰士晝伏夜出,每夜都要運送好幾趟,不過沒人叫苦,都摩拳擦掌,同時在這五日裡,蕩寇軍也沒閑著,不時朝城頭打炮,零零星星三兩發,打一炮換個地方,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總攻之前的定位。

 把裝藥量、炮管仰角標記出來,就足以推算火炮的大致攻擊范圍與著彈點。

 在孫元化時代,就有了具體計算火炮射程的公式,後隨著孔有德降清,這一套計算方法方法也被帶到了滿清,因此哈善不難揣測蕩寇軍的意圖。

 可是蕩寇軍的火炮打的遠,他根本無法可想。五日之後的清晨,三個炮兵團在步兵與騎兵的保護下,率先架開了117野戰炮,那一枝枝黝黑的炮管斜指天際,看的城頭的清軍頭皮發麻。

 事實上張家口的守備是非常嚴密的,清軍繼承完全繼承了明軍的火炮,面積不足一平方公裡的堡壘,擁有各型火炮近五百門之多,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如果明軍軍心不潰散的話,李自成即便破了太原,也打不下大同,因為大同是宣大防線中,一南一北兩大最重要的堡壘之一,火力與城池的堅固程度更甚於張家口。

 至於再往東的張家口、居庸關,哪一座不是堅固雄城?但是人心散了,再堅固的堡壘,再好的武器都發揮不了作用。

 而清軍的士氣倒是高昂,可是打不到乾著急啊,況且他城裡就那麽些人馬,出城作戰又不現實。

 一名佐領向哈善道:“大人,流賊火器犀利,戰士們留在城頭,只會成了活靶子,反正北面沒有城門,不怕他破門而入,不如暫時將全軍退往城內,隻著少數人觀察流賊是否會架梯子攻城即可。”

 “嗯~~”

 哈善想想也是,腳下的那個兩人寬的門洞,在蕩寇來的第一天,就用條石堵死了,東西兩側是連綿山嶺,有的地方還有長城環繞,唯一開的門是南門,城頭確實沒必要留人,於是揮揮手道:“下去罷!”

 “喳!”

 一眾清軍大喜,隻留了不到十人在城頭,躲在城垛後面,其余近千人一窩蜂的下了城。

 不片刻,炮聲鳴響,一枚枚炮彈打上城頭,磚石四濺,哈善還慶幸於自己的英明決定,可是漸漸地,臉色變了,蕩寇軍的火炮陣地逐漸前移,還有093也在加入,這次李信出征,帶了六個火炮團,足足486門火炮,一輪輪齊射,把炮彈打進了張家口城裡。

 張家口是一座軍事堡壘,長寬只有幾百米,意味著炮彈可以打進城裡的任何地方,一片片的屋頂被砸爛,城池裡轟隆隆巨響不斷,無數清軍與勞役抱頭鼠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被炮彈擊中身亡,地面的殘肢碎屍,漸漸多了起來。

 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血腥味。

 這也是沒辦法,攻城戰中,要想不誤傷平民是不可能的,避免平民死傷的唯一辦法,只能是使用傳統方法爬城,可這必然導致戰士們傷亡大增。

 一邊是降了大清,已經剃發易服的老百姓,另一邊是花費諸多金錢與精力的自家戰士,該舍棄誰,根本不用多想。

 李信是打算用火炮不間斷的打擊張家口,直到清軍受不了,向宣府逃竄。

 “大人,這樣不行啊,要不退入宣府吧?”

 地下室裡,有佐領向哈善急聲道。

 “娘的,老子就不信他能一直打,再等等!”

 哈善恨恨罵了句。

 根據炮擊強度來估算,蕩寇軍至少打了近萬發的炮彈,如此密集的火炮攻勢,在以往的戰鬥中是不曾有過的,哈善還在強撐。

 畢竟那個時代的作戰,火炮的重要性雖然越來越大,但火炮仍是作為一種輔助作戰手段,當時人沒有火力覆蓋,火力清場的概念,通常是用炮兵摧毀敵方的重要工事,然後步騎兵一擁而上,打仗主要靠人力。

 當然,這也與封建時代落後的生產力有關,人命不值錢,相對而言,炮彈更值錢。

 不過李信來自於現代,遠程火力打擊的重要性他比誰都清楚,能少死人,他寧願多花錢,而鑄造炮彈也不麻煩,無非是一枚枚的鐵球,每當繳獲明軍或清軍的破爛火炮,以及鑄造野戰炮失敗剩下的碎碴,都送回爐融了,鑄造成炮彈,成本相當低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