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崛起1639》第281章 國之將亡
崇禎深吸了口氣道:“吳三桂已率領數萬精兵從山海關勤王而來,北京城不要緊了!”

 魏清慧驚喜道:“我朝三百年江山,國基永固,從英宗皇爺以來,北京幾次被圍,都能逢凶化吉,這次也是如此,請皇爺從今不必過於焦急,損傷禦體,請下手詔,催吳三桂的救兵速來好啦。”

 “叫司禮監來人!”

 崇禎點了點頭。

 魏清慧退出暖閣傳旨,崇禎則用朱筆給吳三桂寫了一道手諭:諭平西伯吳三桂,速率大軍來京,痛剿逆賊,以解京師之危!

 不片刻,司禮監把手諭拿去。

 魏清慧也奉來了一杯香茶,放在禦案上,崇禎正默想著心事,想著皇帝連日飲食失常,夜不安寢,憔悴已甚,難得此刻心情略好,便柔聲道:“皇爺,既然有了天大的好消息,吳三桂將率關寧精兵來解北京之圍,請皇爺稍寬聖心,到養德齋禦榻上休息一陣吧。”

 崇禎沒有吱聲,他正在想著王永吉的軍情密奏是否可靠。

 他知道王永吉曾經親身馳赴寧遠,敦促吳三桂率兵勤王,後王永吉飛奏吳三桂正向山海關趕來,再後就沒消息了。

 正當崇禎心急如焚之時,忽接王永吉又一密奏,如同絕處看見救星,不免心中狂喜,於是把密奏拿來重看一遍,倘若在往年,崇禎會把王永吉的飛奏宣示內閣,由主管衙門將這一消息布告京師臣民,以安人心。

 只是近來的經歷使他變得慎重,無數次,他在希望與絕望之間輪回,他的廟謀無助於大局,他對吳三桂救援北京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他擔心吳三桂因闖賊勢大畏戰,或李自成分兵阻截,自從三大營在沙河潰散以來,亡國的陰影就籠罩在他的心頭,隻恨滿朝文武竟無一人能為他分憂。

 由於心事重重,他沒注意到魏清慧進來送茶。

 本來奉茶這種微末小事,是用不著魏清慧這個管家婆親自來做,可是國家亡在巳夕,不惟她放心不下,所有的宮人也各自擔心,又因宮中規矩森嚴,別人沒法得到消息,只有她常在皇帝身邊,不僅乾清宮的宮女向她打聽,連皇后的坤寧宮也是如此。

 她也想盡可能的打聽消息,畢竟流賊大軍就在城外,事到如今,她已經不怕崇禎責備了,國家一亡,皇帝也罷,奴婢也罷,反正要同歸於盡!

 魏清慧柔聲問道:“皇爺,已經來了大好消息,為何還要如此憂愁?”

 倘在平日,崇禎不會與魏清慧多說,但亡國之禍已在眼前,他對宮女的態度也變了。

 他惱恨文武群臣誤國誤他,痛恨每遇一事,朝臣們爭論不休,而今日卻無人入宮向他獻救急之策!

 危難時刻,還是自家的奴婢可靠啊!

 崇禎感動的兩眼通紅,歎了口氣道:“吳三桂來京勤王,怕是遠水不救近火,賊兵已到北京城下,三大營已潰散,京師靠數千大監與市民百姓守城,何濟於事!”

 魏清慧大膽問道:“滿朝文武難道就沒有一個肯為皇上盡忠報國的人?”

 崇禎搖頭不答,禁不住滾出熱淚。

 魏清慧更加明白亡國的慘禍已經臨頭,也落下眼淚,哽咽說:“但願上天和祖宗眷佑,國家逢凶化吉。”說完,就掩面痛哭。

 崇禎也沒有責怪,與魏清慧相對流淚。

 這時,新承欽命任京營提督、總管守城諸事,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進來,將崇禎給吳三桂的手詔放到禦案上,跪下奏道:“稟皇爺,如今各城門被逆賊圍困,且有眾多賊騎在四郊巡邏,還聽說有賊兵往通州去,給吳三桂的手詔送不出去了。”

 崇禎大驚道:“東直門和齊化門都被包圍了?”

 王承恩道:“連外城的東便門和廣渠門也被逆賊的大軍包圍,奴婢去齊化門巡視,遇到本兵張縉彥,他將皇爺給吳三桂的手詔退還奴婢,帶回宮中。”

 崇禎臉色淒慘,默然片刻,問道:“崇禎二年,東虜進犯北京近郊,何等危急,袁崇煥接到勤王詔書,留下部分人馬守寧遠,親率滿桂、祖大壽等大將與三萬精兵,火速入關,日夜行軍,扎營於廣渠門外,使北京轉危為安。

 以袁崇煥為例,吳三桂知京師危急,他率關寧騎兵,從山海關兩日夜可到朝陽門外,北京便可可以萬無一失,你認為吳三桂會及時來麽?”

 王承恩伏地不敢回答。

 近十年來,由於東事日壞,北京朝野私下議論袁崇煥的人多了起來,都說袁崇煥是少有的奇才,崇禎先輕信了朝臣的誹謗,又中了反間計,枉殺袁崇煥,自毀長城。

 他清楚崇禎近幾年也從廠臣密奏朝野私下議論,反省自己,心有悔意,但為了面子,不肯承認自己錯殺了袁崇煥,也不願為袁崇煥昭雪。

 崇禎看見王承恩俯首不語,問道:“你也聽說袁崇煥死得冤枉?”

 王承恩叩頭道:“奴婢不敢妄言,風聞朝野早已有此議論,吳三桂只是一員武將,論忠貞、論謀略,都不能同袁崇煥相比,皇上,眼下十余萬逆賊已把北京四面合圍,吳三桂的救兵怕是……不會來了!”

 崇禎流下眼淚,痛心地問道:“城上的守禦情況,你去察看了麽?”

 王承恩哭著道:“皇爺,事到如今,奴婢隻好冒死實奏,城上只有三千太監,老百姓和三大營的老弱殘兵上城的也不多,大概三個城垛才攤到一個人,守城百姓每天隻發幾個製錢,只能買幾個燒餅充饑,城上又冷,大家饑寒交加,口出怨言,無心守城。”

 崇禎急問道:“逆賊今夜是否會攻城?倘若攻城,如何應付?”

 王承恩道:“逆賊陸續來到城下,尚在部署兵力,以奴婢忖度,逆賊很可能明日攻城,今夜尚平安無事,但須謹防城中有變。”

 崇禎又不敢置信的問道:“城內派兵巡邏,查拿奸細,難道沒兵了?”

 王承恩道:“三大營在沙河禦敵,不戰而潰,留城的兵力雖然按冊尚有五六萬,但是前兩天經戎政侍郎王家彥按冊點名,始知十之八九都是缺額,實有官兵人數不足五千,且多是老弱無用之人,充數支餉罷了,王家彥同奴婢商議,從中挑出千人上城,余下的分在內外城輪班巡邏,如今北京城裡,全是些不管用的老弱殘兵啦。”

 崇禎已經不指望吳三桂來救,守城兵力又空虛,亡國滅族的慘禍就在眼前,他大汗淋漓,渾身戰栗,但他畢竟性子剛烈,很快就深吸了口氣道:“土木之變,英宗皇爺陷敵,也先兵勢甚盛,挾英宗皇爺來北京城下,認為北京唾手可得,那時國家何等危急?朝中卻有兵部尚書於謙,打退也光,使京城轉危為安。

 朕非亡國之君,可是十七年來,滿朝文武泄泄遝遝,徒尚門戶之爭,無一忠心謀國之臣,倘若朝中有半個於謙,又何至於會有今日啊!”

 說著,就再也忍不住,掩面痛哭。

 王承恩也抹著眼角道:“這是氣數,也是國運呐。”

 崇禎哽咽說:“雖是國運, 倘非諸臣誤朕,國運何竟至此,隻說從天啟至今二十年中,國家何嘗沒有人才,皆因朝廷多是妨功害能之臣,蒙蔽主上,阻撓大計,陷害忠良,使人才不得其用,不得其死。

 從天啟朝的熊廷弼、孫承宗算起,到本朝的楊嗣昌,都是未展抱負就群起攻訐,使朝廷自毀長城,而有今日之禍,朕非亡國之君,而遇亡國之事,死不瞑目!”

 王承恩知道城陷只在一二日內,也伏地悲哭,卻不知拿什麽安慰崇禎。

 幾個乾清宮中較有頭面的太監宮女屏息立在窗外,也是有的偷偷揩淚,有的悄悄走開,到別處哭出聲。

 過了一陣,崇禎還不死心的問道:“真沒辦法給吳三桂送去手詔,催他火速率騎兵來救京師?”

 王承恩猶豫片刻,便道:“兵部已無辦法送出手詔,請容奴婢再去同廠臣密商,厚給賞銀,無論如何,今夜派遣個忠心敢死之人,縋出城去,將皇上手詔送到吳三桂軍中。”

 崇禎哽咽說道:“趕快去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