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晉軍在戰場上就是無敵的代名詞,想要戰勝進軍,僅僅是憑借康居目前的實力是不夠的。
戰爭已經很殘酷的證明了康居軍隊比較晉軍有著多大的差距,即便是給予康居一年的準備時間,想要戰勝晉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晉軍之中的利器,是之前康居的將士所沒有接觸過的,如果在器械上沒有優勢的話,戰爭一旦開始之後,康居一方會處於什麽樣的劣勢,目前的戰爭狀況就是很好的說明。
康居將士的不斷倒下,激起的是康居將士內心深處的恐懼,他們在面對晉軍的時候,心中有著諸多的不安和惶恐,若是有著可能的話,他們想要從戰場上離開。
之前的事情已經很好的說明了,想要從戰爭中走脫,有著多大的難度,晉軍在對戰敵軍的時候有著強悍的戰鬥力,而康居一方的督戰隊伍,在阻擋退後的袍澤的時候,可是沒有心慈手軟的說法。
戰爭一旦開始之後,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如果一場交戰面對凶猛敵軍的時候,軍中將士就會撤退的話,這樣的軍隊在戰爭中豈能行得通。
晉軍的繼續前行,換來的是康居將士的惶恐不安。
就在此時,黃敘率領三眼神銃隊伍,突然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康居將士見到這一幕之後,逃離戰場的速度更快了,這樣的舉動所帶起來的效應是很大的,康居軍中的將士見到這般的情景之後,爭先恐後的想要從戰爭中離開。
晉軍進城短短的時間,已經造成了康居將士五千人以上的損傷,反觀晉軍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是很小的,這就是雙方的實力帶來的差距。
對戰晉軍勝利,想要得到勝利,可不是表面上那般簡單的。
晉軍的戰鬥力,會讓敵軍體會到,什麽叫做凶悍的進攻。
康居士卒的撤退,起到的影響是很大的,後方的士卒不知道前方究竟是發生了什麽樣的事情,不過晉軍在戰場上有著極為強悍的戰鬥力,他們是清楚的,前軍已經敗退,就算是他們在戰場上有著更多的堅持,能有什麽樣的用處呢,還不如直接從戰場上撤離呢。
這樣的影響所帶來後果是嚴重的,不知情的將士,在得到命令之後,甚至還沒有來得及走上前去,就看到己方的將士撤退,不明真相的他們,直接從戰場上逃離。
連帶的影響,讓康居大軍瞬間成為了戰場上逃離的一方。
康居大將敷哪托愣愣的看著眼前的一幕幕,心中有些難以接受,康居軍隊在阻擋晉軍進攻的時候,雖說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是敷哪托沒有想到的是,康居的軍隊竟然會兵敗如山倒,在面對晉軍進攻的時候,直接掉頭逃竄了。
要知道這裡就是康居王城,如果王城落入敵軍手中之後,對於康居的軍民來說有著何等的影響是能夠想象的。
晉軍和匈奴大軍進入城內之後,讓康居的守軍經受了巨大的危險,不能從這樣的危險之中走出來的話,就會承受失敗所帶來的危險了。
康居的將士豈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他們在這等時候,不敢輕易的上前,晉軍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用彪悍的戰鬥力將他們征服了。
對戰晉軍,在很大程度上來看的話,與找死是沒有什麽樣的區別的,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逃離戰場呢。
王城的穩定,對於康居會產生莫大的影響,如果他們連自身的性命都難以得到保證的話,就算是王城安全下來了,又能夠有著什麽樣的用處呢。
王城的安危是重要,但是在一些將士看來,他們的性命也是極為重要的。
督戰隊伍,在這等時候,也是極為無奈的,數名士卒想要從戰爭中逃離的話,督戰隊伍就算是稍稍忙碌一些也是能夠應對的,關鍵是現在從戰爭中逃離的是大量的士卒。
不少督戰隊伍的士卒,見到這般情景之後,當即放下了手中的兵刃,跟隨著逃亡的士卒一起流竄,不然的話,一旦為想要逃離戰場的袍澤追上的話,他們說不定會有著性命的危險。
其實身為督戰隊伍的士卒,也是有著頗多的不容易的,在戰場那個上他們要做到六親不認,對待袍澤的時候,是有著殘忍的一面的,可想而知他們尋常時候與袍澤之間的關系是什麽樣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讓督戰隊伍的士卒,漸漸的被孤立起來。
但是當督戰隊伍的士卒出現在戰場上之後,還是能夠給軍中將士帶來很大的震撼的。
兵敗如山倒,不外乎如此了,大將敷哪托尚且沒有下達命令,大軍就已經自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這等時候,想要將軍中將士聚集起來,阻擋敵軍的進攻,是有著很大的難度的,就算是敷哪托在軍中有著一定的威望,此時急於想要離開戰場上的康居將士會對敷哪托的命令聽從嗎。
這些都是戰場上會存在的問題,敷哪托豈會不明白其中的事情。
康居的大將,內心是苦澀的,臨危受命,成為康居大將,成為大將之後,卻是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唯恐己方的城池在敵軍的進攻下會宣告瓦解。
面對晉軍和匈奴大軍進攻的時候,敷哪托有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晉軍的進攻手段面前,任何將領都是難以保持淡定的,晉軍的進攻手段,超乎了尋常將領的認知,他們以往在戰爭中或許接觸到了不少的敵軍,然而在晉軍這般的進攻手段面前,什麽所謂的阻擋,顯得是那般的沒有用處,這樣的情況,對於康居的將士來說才是最大的打擊。
敷哪托的心中有著諸多的不甘心,就這般輕易的放棄了嗎,城內可是還有著萬余兵馬,在晉軍的進攻面前,康居的防守顯得是那般的脆弱,這樣的事情放到任何一名將領的身上,都不會好受的。
晉軍的勢力之強悍,對於戰場上的情況已經造成了太大的影響,康居大軍的失敗已經成為了定局。
“撤退!”敷哪托無奈的下達了命令。
中軍將士得到敷哪托的命令之後,暗中松了一口氣,如果敷哪托在這種時候仍舊不放棄的話,衝鋒上前的就會變成中軍的將士,以中軍將士目前的狀態去阻擋如狼似虎的晉軍,顯然是有著很大的難度的。
晉軍將士在戰場上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令人心驚,他們寧願接受戰爭的失敗,也不願意面對晉軍的衝擊,當這樣的心態出現在軍中將士身上的時候,一場交戰其實距離落幕已經不遠了。
敷哪托之所以選擇撤離,就是為了保護康居王從戰場上離開。
戰爭的失敗,來的這般的迅速,甚至晉軍的一些手段還沒有在戰爭中施展開呢,這樣的突然失敗,讓康居的文官武將惶恐不已,尤其是跟隨康居王前來戰場觀看形勢的官員,更是如此。
這場交戰對康居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不能從戰場的失敗之中離開的話,他們將會在戰爭失敗之後付出性命的代價。
但凡是走到一定位置的官員,對於自己的性命還是比較看重的,當戰爭不能得到勝利之後,他們想要盡可能的離開戰場,最起碼不用在應對敵軍進攻的時候死去。
保護康居固然重要,當軍中將士不能阻擋來自敵軍的進攻之後,他們衝鋒上前,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大王,速速離開吧,我軍已經阻擋不了敵軍的進攻了。”敷哪托面色恓惶的說道。
這位在匈奴和晉軍進攻的時候,仍舊保持著淡定的康居大將,此時心中有著諸多的不安,軍中的形勢,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軍中將士大規模的從戰場上逃離,已經讓戰場上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的話,失敗就會成為必然的局面。
康居王的心中有著諸多的悲哀,但是康居方面在這種情況下,缺少應對的手段,就算是康居王的心中有著再多的不甘心,也只能承認,這場交戰,康居方面失敗了。
這場失敗來的是這般的突然,突然到讓康居王沒有諸多的防備。
“離開王城吧。”康居王歎道。
在交戰沒有開始之前,康居王在朝中官員面前表現出來的鬥志是昂揚的,勢必要率領軍中將士在交戰中有著更大的作為,然而等戰事失敗之後,康居王卻是選擇離開戰場。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能夠走到康居王的位置上,他對於當前的一切肯定是比較重視的,再說人有著存活下去的希望的時候,誰願意面對死亡呢,盡快離開戰場,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只有離開城池,才有希望。
康居王能夠想象到接下來康居的子民會面臨什麽樣的命運,不管晉軍對待康居子民的時候是什麽樣的態度,匈奴軍隊進入戰場之後,可是無窮的劫掠的開始。
從以往的情況上來看,匈奴將士在戰爭勝利之後的舉動,是令人驚顫的。
康居的命運,似乎是已經注定了。
“大王,只要離開王城之後,我們就還有機會。”似乎是看到了康居王心中的失望,敷哪托勸說道。
康居王微微搖頭道:“康居的勇士,有多少能夠逃離王城呢,就算是本王離開之後,想要卷土重來,談何容易。”
“只要活著,就會有機會的。”敷哪托語氣篤定的說道。
康居王沒有反駁,戰爭失敗之後,就要承受失敗所帶來的代價,從戰爭中逃離,看似簡單,實則不然,晉軍肯定已經有了諸多的布置,如果能夠將康居的重要官員一網打盡的話,對於晉軍和匈奴大軍來說才是最為有利的,他們在接下來佔據康居的時候,會更加的順利。
康居將士試圖從戰場上離開,晉軍在追擊的過程中仍舊是保持著嚴整的陣型,但是匈奴大軍的表現就不同了,他們蜂擁上前,見到逃離的康居士卒,毫不猶豫的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在康居軍中,也是有著強悍之輩的,雖說康居的大軍失敗了,面對匈奴將士的追擊與殺戮,他們奮起反抗。
面對晉軍的時候,康居將士有心無力,但是與匈奴大軍交戰的時候,他們還是有著應對的辦法的。
匈奴將士在追擊的時候,承受了不小的傷害,這更加激起了匈奴士卒的野性,面對受傷想要投降的康居士卒,匈奴人仍舊展開了殺戮。
康居大軍的全面潰敗,讓晉軍和匈奴將士振奮不已,越來越多的晉軍進入城內。
當黃忠率領烈陽弓騎進入城內之後,城內的交戰仍舊是在激烈的進行之中。
騎兵縱橫疆場,所向披靡,在進入城內之後,仍舊是如此。
黃忠率領烈陽弓騎,直取王宮,王宮,代表的是王城最為重要的地方,晉軍將其佔據,對於晉軍接下來的行動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如果是匈奴軍隊佔據王宮的話,不定會出現什麽樣的後果呢。
目前匈奴與晉國仍舊是聯合的關系, 雙方並沒有撕破臉面,而在晉軍進攻王城的時候,匈奴軍隊的確是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如果在這種時候,向匈奴軍隊出手的話,對於晉軍穩定城池是沒有著更多的好處的。
盡可能的安撫匈奴人,讓匈奴人感覺到勝利的希望,他們對於晉軍肯定會有著更多的感激。
而匈奴人在進攻的過程中可能會有著劫掠的舉動,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戰爭是勝利之後,匈奴將士肯定是想要從戰爭中獲取更多的好處,而給匈奴將士造成傷害的康居人,就要受到一定的懲罰。
康居和匈奴在晉軍將領的眼中,都是異族,在對待異族的時候,晉軍將領向來是不會心慈手軟的,只要能夠讓異族的軍隊在戰爭中損失更多,晉軍將領就不會有更多的猶豫。
匈奴大軍之前與康居軍隊的交鋒,沒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就是很好的說明,在形勢危急的時候,晉軍將領沒有接到來自中軍的命令,就不會輕舉妄動,即便是匈奴軍隊在戰爭中付出了諸多的代價,在晉軍將領看來,這樣的事情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