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竟然是李白》第112章 邊貿總管
最終,尚方寶劍那種虛頭巴腦的東西,李白並未開口。

 隻是以邊城民風彪悍為由,將郭子儀、仆固懷恩、李光讚、趙志、愣娃幾人,提升了官階並調入欽差行轅隨行護衛。

 本來隻是普普通通的一場朝會,誰曾想,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欽差大臣。

 說真的,李白對此很是恍惚。

 這名頭,聽起來是很拉轟呀!也確實夠威風、夠得瑟!

 可是,差事嘛!確實也很棘手啊!

 太祖他老人家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李白深以為然,故此他決定即刻出發,親往邊關諸城走上一遭。

 身為欽命邊貿總管的少府少監,李白一行人離京之時,鼓搗出來的動靜還是不小的。

 鳴鑼開道,護衛景從,屬官、屬吏一大堆,欽差大臣的八面威風,端的是王八之氣側漏!

 除了郭子儀等一幫武將隨行護衛之外,周文、周立、袁淵、李迎淮等人亦是請命相隨。

 就連孟浩然亦是不甘寂寞,非要前來湊趣。

 斷了科場念頭的他,眼見著李白火箭似竄升,他的建功立業之心,隨即也活泛了起來。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此番的邊關之行,孟浩然執意相隨,李白也不便推辭,索性也就調他入行轅了,此等小事如今對他李大總管來說,那就是舉手之勞、毛毛雨。

 其實,對於王維的挖牆腳行為,李白心中雖然有那麽一點點不爽,但是並無恨意。

 說真的,對於王維飛蛾撲火一般的做法,李白其實是深表同情與惋惜的。

 畢竟,玉真公主的真面目,他已經徹底看清楚了。

 事情之所以發展成現在這般模樣,一切全怪玉真公主那個娘們太淫蕩。

 風流成性不說,心野的收都收不回來了,能怨得了別人嗎?

 曾經的他,還天真的想要去改變這個女人。

 然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後來他才明白,當初那隻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想當然罷了。

 故而,對於孟浩然與王維過從甚密,李白心中真的毫無芥蒂。

 一行人經京兆府,過鳳翔府,出關內道,一路隴州、寧州、銀州、夏州、靈州、瓜州、涼州轉下來。

 擁有後世觀念的李白,認為同吐蕃互市相當的有必要。

 若是用後世專業詞匯來形容,兩國互市,妥妥的就是國際貿易。

 兩國各取所需,不但能彌補生產力,調節生產關系,而且還能惠及廣大的大唐子民。

 將剩余的,低價值的生產物資變成高額利潤,大大的好事呀!

 至於戰略物資嘛!

 那就要看,怎麽看待這個問題了。

 米國面向全球賣的武器,算不算戰略物資?

 隻要科技不斷進步,拿低端的戰略物資賺大錢,也不是不可以嘛!

 李白一圈轉下來,腦子裡大概也已經有了互市的相關章程。

 吐蕃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製膠、毛織等。

 像青稞、小麥、蕎麥這些糧食,他們自己吃都不夠,可想而知,跟本不可能有多余的拿出來互市。

 唯有犛牛、馬、駝、羊、毛織,這些有可能剩余的物資,應該才會拿出來互市。

 而大唐的茶葉、布帛、絲綢、陶器、鹽、先進的鐵器、銅器,向來都是與外邦互市的好標底。

 然則,此番既然重啟邊貿,那就不能像之前那樣一盤散沙、各自為戰。

 李白決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本民族謀取利益。

 宋、明、清幾朝推行的茶馬法、鹽鐵法、絲綢陶器法,對於他這個後世歷史專業生來說,自然是不陌生的。

 即使照搬過來,在目前的大唐帝國,這些規章制度亦是先進的。

 想到就做,為了避免惡性競爭,李白出台了鹽、茶、絲綢、布帛、陶器、鐵器、銅器等物資的邊貿專賣管理法。

 這裡面,著重要說的便是茶葉與絲綢。

 別的其它幾類,或許吐蕃非鋼需,而茶葉與絲綢卻是吐蕃平民與貴族須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

 吾大漢民族與番邦相比,戰馬資源歷朝歷代都是短板。

 這一點越往後發展,弊端就越凸現。

 故而,長久以來以茶易馬,一直是漢民族獲得戰馬的最佳途徑。

 及至宋、明兩朝更甚,依賴性遠遠大於前朝。

 遊牧民族有著得天獨厚的戰馬資源,為了長期保持這種戰略上的壓倒性優勢,他們不願意將戰馬賣給缺馬的漢人。

 可是,由於遊牧民族長期食用肉類及奶製品,缺少新鮮蔬菜及水果,茶便成為必需品。

 高原、草原上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之說。

 茶葉的確可以預防及緩解,遊牧民族普遍高發的胃腸道疾病。

 因此,他們非常依賴漢族的這一特產。

 漢人獲悉這一玄機之後,為了得到戰馬,也就嚴令禁止私茶出境。

 遊牧民族在自身短板的限制之下,不得不退而妥協。

 正是從這個時代的後期開始,他們便同漢民族開始了以茶易馬的官方貿易。

 久而久之,這種方式便延續了下來,茶葉也一躍成為了一種,有效製約遊牧民族的戰略性資源。

 李白這其實也可以算作是,順勢而為。

 到了明朝,在我國西南、西北,等邊境都設有關卡、買馬場、賣茶場,專司以茶易馬事務,也設置了專門的管理機構――茶馬司、茶引批驗所等機構。

 用以管理茶馬交易,進而保證茶馬互市的公平公正,及監督沿邊少數民族隻能與官府,從事以茶易馬交易,嚴禁私販。

 在川陝、雲貴、浙江、福建、中原等產茶之地設置有“茶課司”,專門負責從事茶的收購和運輸組織工作。

 在成都府設置都大提舉茶馬司,負責全盤以茶易馬事務,和茶馬的轉運事宜,由於茶,具有戰略性,因此衙門的品級很高。

 都大提舉茶馬使, 簡稱茶馬政,等同於一省承宣布政使,屬於從二品文臣。

 呵呵,隻不過明朝的這個從二品,充其量也就隻相當於他這個唐朝的從四品。

 或許在某種情形之下,還要遜色一分。

 但是,能為此專門成立了這樣一個衙門。

 由此可見,茶馬邊貿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既然宋、明兩朝已經有了完備的茶馬制度,李白要做的,那就很簡單了!

 在章程之上修改,總比開創一種全新模式來的容易吧?

 還真讓李白事先料到了!

 果然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膽大妄為敢陰奉陽違者,還真不缺!

 李大總管這回,看來又得殺雞儆猴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