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初唐大農梟》第217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
如果說親民的政策和舉動,只是讓於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變的更加偉岸了。

  那麽,煙花在天空中爆裂,給整片天空帶來絢麗的色彩之後,則是在於秋偉岸的形象上,增添了一重神聖的光環。

  這麽絢麗的色彩,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們能夠看到的。

  得知這是於秋親自為慶祝上元節,給全城百姓準備的禮物之後,百姓們對他的敬仰,用敬若神明這個詞來形容,就太貼切不過了。

  上元節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都是要在晚上進行的,不止是放煙花這麽簡單,於秋名下各個產業對此都做了準備,各種彩色的燈籠在天黑之前,早已掛滿全城,在一百零八發煙花燃放完畢之後,所有人開始點燈,頓時將城內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各處寬闊的路口,早已架好了火堆,有烤牛羊肉的,有烤雞鴨兔子,甚至豬肉的,更多的,則是穿著奇裝異服,把臉上塗上色彩之後,圍著火堆起舞。

  俄難舞和魚龍舞,是上元節必須有的項目,自然是不能少的,於秋還專門讓人按照錢幣上華夏神龍的模樣,扎了九條色彩不一的大龍在城內遊行,所有臨街的門面,都會讓龍進到屋子裡面鑽一遍,寓意龍來財來,風調雨順,四季平安。

  於氏的糖水店,率先開啟了免費活動,只要能猜對店門口掛著的彩燈上的謎語,就能免費喝到一杯糖水店的熱奶茶,大多數題目,基本都是送分題。

  比如,洺州都督是誰?

  洺州都督剛剛頒布了什麽政令?

  還有類似兩橫加一筆或者兩豎加一筆寫一個字等等的遊戲,完成就可以得到一杯奶茶,這讓奶茶店成為了嘴饞的孩子們的天堂。

  張喜兒看到孩子們喝到奶茶時享受的模樣,心裡十分開心和滿足,在她看來,糖水店裡產出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喝的東西了,可惜於秋說,麥芽糖的甜味還不是很純,水果糖的成本又太高,大量製作不劃算,等洺州製造的海船去到了嶺南,一定會帶回來甜味更加純正的蔗糖,還有香味十足的桂圓糖,荔枝糖和椰子糖的。

  不過,大人們關心的卻和孩子們關心的不一樣,一些擺放著家具和各種農耕工具的攤位,才是他們更加願意湊熱鬧的地方。

  這些攤位可不是要出售這些東西,大家同樣可以靠猜燈謎,做遊戲,免費獲得,主持的人會通過一些做遊戲的環節讓大家知道,洺州對於惠民,有哪些具體的政策。

  比如,農具有缺,是可以讓裡長找縣衙免費申請領取。

  比如,農民個體戶,是可以找民政署免息借貸牛羊牲畜,或者雞鴨家禽去養殖。

  你覺得自己有本事養好十頭犛牛,或者一百隻羊,或者更多數量的兔子,鵪鶉什麽的。

  那麽,你去戶籍所在縣的民政署申請借貸養殖,一年之內,這些犛牛若是下崽了,一半歸養殖的農戶,一半歸民政署。

  羊也是一樣,不僅可以得到一半的羊羔,還能將羊毛剪下來賣錢,所得收入,全部歸農民自己。

  兔子和雞鴨鵪鶉這類繁殖較快的動物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可能都不用一年,農戶就能還上本,並且將自家的養殖規模擴大。

  而且,只要你去民政署申請借貸養殖成功,民政署還有專人指導你養殖技術,對於養殖成績好的農戶有額外獎勵,對於養殖狀況不佳,有養死情況的農戶,著重跟進。

  當然,民政署這樣的機構還有很多,不僅僅是在養殖方面,各種新式農耕工具的使用方法,簡單的耕種知識,都有人負責教學,總而言之,它就是一個負責將幫助百姓將產能放大的部門。

  這些新政,都通過上元節的這次全民聚會,以開心快樂的方式,告知了百姓。

  盧家有一位沒有改姓的叫盧耀的族老在各個攤位前逛了一圈之後,突然開始渾身顫抖,拉住同行的幾個兒孫大聲喊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三公子大才,三公子大才也!”

  “父親這是怎麽了?現在可沒有誰再把三公子喊三公主了。”二十來歲的盧少陽向盧耀問道。

  “大朗可知,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盧耀抓住盧少陽的胳膊問道。

  “孩兒記得,這是論語泰伯篇中的句子,意思是說百姓愚昧,可讓以讓他們服從,不能讓他們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多了就會心思雜,容易鬧出事情。”盧少陽答道。

  “錯了,大錯特錯,孔夫子說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說,百姓們自己知道怎麽發展,可以任由他們。當百姓們不知道怎麽發展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怎麽發展,三公子的這些新政,就是告訴百姓們怎麽發展,他施行的,是聖人之道,你等著看吧!洺州的富裕,將會是李唐任何州縣都不可比擬的,因為,百姓越富,洺州會越富,洺州越富,百姓則更富。”盧耀激動的道。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讓同樣在那些攤位面前圍觀的許多百姓都聽到了,最近一段時間,讀書認字,接觸論語的工匠和農民有很多,但是真正學論語的人卻不多。

  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學問還不夠,沒有資格接觸到論語這個層次的學問而已,其實是於秋不願意讓人教他們太多這些大道理,現在聽有人說起裡面的內容,頓時便有很多人將注意力聚攏了過來,其中一個年輕些的工匠率先開口問道,“於都督真的施行的是聖人之道嗎?難怪我們洺州在戰後這麽快就恢復了生機,比以往最好的時候過的都還好。”

  “是啊!是啊!咱們洺州有於都督,一定能過上更好的日子的。”許多百姓跟著那個年輕人搭話道。

  盧耀則是好像自己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衝衝的拉著兒孫就往都督府的方向走,他要問問於秋,自己偶然之間想到的這個點,是不是對的,論語,是不是真的可以像自己想的這樣斷句。

  很快,他就在都督府附近的街道上看到了親切的跟每一個聚攏過來感謝自己的百姓握手問好的於秋,然後,強行打斷了於秋籠絡民心的這場秀。

  “三公子,老朽有一句話,不問出來心裡就不痛快。”

  盧耀也是五十多的老人了,於秋剛剛還說完自己要敬長者,當然是不好當著大家的面食言而肥的,笑著看向他道,“你有什麽問題,可以對我直說,能夠幫你們解決的,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解決的。”

  “敢問公子,論語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否能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盧耀雙目緊盯著於秋道。

  原本以為他有什麽棘手的事情,自己要礙於面子先答應他呢!原來是這麽個問題,於秋沒多想,就點頭道,“當然可以,應該說,這才是正確是斷句。

  因為,孔夫子是一個致力於推行教育,推行儒家學說的教育家,曾經周遊列國講學,又怎麽可能會主張愚民政策呢?他四處講學的目的,不就是想讓所有人都明白道理,學習知識嗎?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將其念做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實是因為咱們沒有標點符號,竹簡上也沒有那麽多可以用於空格的地方,導致了有心人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胡亂的解讀了聖人之言,使之得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論語裡面像這樣被大家斷錯句的地方簡直是太多太多了,這才導致了儒學中分出了好多個派系,思想意見不能統一,需要加以更正規范才行。”

  “原來,真的是這樣。那麽,用上三公子剛才所說的標點符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麽?”盧耀一陣恍然大悟之後又問道。

  “會好一些,但是,未必能徹底解決。因為,為了精簡字數所用的文言文,根本不適合作為文化的傳載體,只有形容準確的白話文書,才能讓大家在學習前人知識的時候更少的出現偏差,古人因為筆墨貴,記錄不易,不得不采用文言文記錄,但是到了今天,咱們卻不需要那樣了。

  上元節之後,印刷作坊, 和造紙作坊,將會全面運作起來。

  屆時,會有很多有準確記錄各方面知識的白話文書推出,讓所有人學習起知識來更加準確,更加容易,真正的讓大家做到知之,用之,讓咱們洺州的百姓更加博學,強大。”於秋越說聲音越高道。

  “原來,三公子施行的真的是聖人之道,這下我就放心了。不過,肯請三公子將這標點符號的使用之法傳授給老夫,老夫願意用此殘軀,將盧氏所有藏書都重新斷句,並且將其譯成白話文,流傳天下。”聽完於秋說的話,證實了心中所想的盧耀眼神中爆發出一陣炙熱的光芒道。

  其實,於秋對於這些傳承年代久的遠典籍並不怎麽看重,其中大部分原主都讀過,基本沒有什麽實際用處,他也從來沒有教山莊的孩子們學習那些知識。

  倒是這些東西,對於當下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有很多幫助的,因為他們都沒有讀過什麽書,愚昧,不懂得道理,教授盧耀標點符號的事情,於秋在山莊隨便拉一個小孩出來,都能做到,誰叫他不肯改姓,只能去掃盲班任教,沒有獲得進入山莊居住的資格呢!

  不過,讓他這樣的老人家去譯書做注解,倒確實是能幫於秋省下好多事,推行文化,普及教育的工作,可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人一起出力。

  在於秋點頭答應了盧耀之後,洺州城內,盛傳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的話題,便又被傳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