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初唐大農梟》第203章 又來1撥送錢的
於秋沒有錢了,準備低價出售一些好東西,這個消息自王門口中不脛而走。

  然之後,在兩三天的時間內,一大幫拿著錢的人就趕到了洺州。

  這無疑又是於秋一個成功的營銷策略,他向來是把東西收著賣,讓花錢買了自己東西的人,以為自己佔了便宜,比如,武安縣的這些大棚蔬菜。

  一如他和王門所說的一樣,現在大雪封路,將這些菜運送到長安洛陽去,換成糧食再運回來,一來一回的損耗就去掉了七八成,利潤太少,還不如留著自己吃了。

  但是讓這些人以為有便宜可佔,帶著錢來洺州買,那就不一樣了,就算降價一半賣給他們,也比自己賣出去要多賺兩三成,更何況,有王門和於秋的成交價托著,他的售價根本不會太低。

  所以,自從王門進入洺州,看到這些蔬菜,他就成為了於秋套路的一環,他要是不來,於秋的菜可就真的要分給洺州百姓吃掉了。

  “公子,縣衙來了好多人,說是來買咱們的菜的。”於安在大棚裡找到正在種植番茄的於秋道。

  “帶錢來買東西的都是客,要好生招待,對了,都有誰?”於秋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問道。

  “上的了台面的,有關中韋氏的韋兆豐,杜氏的杜衝,還有洛陽長孫氏的長孫祥,其余各家,所帶錢財,都不超過五十萬貫。”盧安口中所謂上了台面的意思,就是帶著百萬貫以上的貨款來的。

  “崔鄭王李幾家沒有來人麽?”於秋有些詫異道。

  按說,這些北方世家,冬日裡對青菜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啊!

  “他們沒來,但是,門下依附的小家族來了不少,或帶著二十萬貫,或帶著三四十萬貫,想要分散購入,壟斷一些州縣的市場,此外,幽州彭國公和任城王也派人來了,他們沒有錢,就是想找咱們借一些,提供軍士的夥食。”於安道。

  “借?”

  於秋歪頭想了想又道,“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他們用朝廷撥給他們的軍糧抵債的話,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優惠價。這事你去談,粗糙的糧食換成美味的青菜,他們應該會很樂意的,讓王君廓和李道宗本人有好處賺,這單生意才做的長久。”

  洺州缺的是糧食,哪怕是粗糙一些的雜糧,也能用來喂養牲畜和家禽,只需要做一下交換,就能讓原本只能養活一兩頭牲畜,三五隻家禽的青菜,養活十幾頭牲畜,三五十隻家禽,這就將青菜的價值放大了好幾倍。

  逐漸熟悉於秋辦事風格的於安基本懂了他的意思,讓所有和你做生意的人有錢賺,你的生意才會越做越寬,河北道百萬人口,除了一半在洺州以外,至少有三成以上在幽州和營州,其余各州,不過是零零散散分散著一兩萬人口而已,五千戶以上中州都沒有幾個。

  這也就是說,河北本土最大的市場除了洺州以外,就是王君廓和李道宗的治下的幽州和營州了。

  由於劉黑闥已經將北地的世家門閥屠盡,這些不用被剝削,而且還享受兩年免稅政策的百姓,一定會很快富裕起來,讓他們享受洺州的產品,拿自家產出的糧食或者其它東西供給洺州所需,就能大大的節省於秋的一些剛需成本。

  畢竟,本土的糧食物資,比外地來的糧食物資要少很多運費。

  打通了王君廓和李道宗的關系,讓他們從中得利,就會讓幽州和營州富余的產出向洺州這邊供給過來,是兩利的好事情。

  至於如何讓他們個人謀利,則是一個帳面上的功夫,如果按照河北市價,一斤蔬菜換五斤糧食的話,帳目上是這麽多,報給朝廷就沒問題。

  而實際上,於秋可以給王君廓和李道宗打個七折,一斤蔬菜,實收三斤多糧食,多出來的三成的利潤讓他們自己裝進腰包,交換了越多,他們賺的就越多,何樂而不為呢!

  不多時,於秋大棚蔬菜田乘著馬車來到了武安縣衙,洺州各縣的縣衙,不像李唐朝廷那樣,設置的是公堂,主要用於審案判決。

  它更加像是一個酒樓客棧,擺著各種精美的座椅茶幾,主要是用來接待客人的。

  因為在於秋將權力結構重新分配了之後,縣衙不負責審案宣判之類的事務了,隻負責民政,又叫做民政署,獨立出去的法院和治安署才有審訊室,和用於判決的公堂。

  而且,法院和治安署不僅可以捉拿審問犯罪的百姓,官員有不法,他們也一樣可以進行審問,宣判,民告官這樣的事,在洺州,是允許的。

  而民政署所擔負的職責,也不像李唐朝廷那邊,負責給百姓設立條條框框的規矩,征稅收,征徭役之類的。

  他們隻負責兩件事,公共建設和產業發展。

  比如武安縣要修建縣衙的房屋,這屬於公共建設,他們就可以去人到各個鄉裡協調抽調人手,來城裡上工。

  再比如於秋要在武安縣種大棚蔬菜,這屬於產業發展,需要人手,他們就去各個鄉裡協調,抽調人手,並且告訴他們工作時間,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平時沒事的時候,各鄉裡的裡長,會組織大家乾分配到各戶的責任田,還會做一些開溝,修渠,引水的工作,遇到上一級有抽調,才根據實際情況協調人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時期的百姓愚笨,生產能力差,而且,目前他們得靠於秋發給他們的救濟糧過生活,臨時用集體制度管理他們,會讓生產力放大許多。

  倒是乾活才有飯吃這一條,是洺州一直以來執行的規矩,大家都很理解。

  不過,等明年分配到戶的責任田地裡有了產出,各家都有了余糧,這種臨時執行的集體制度,也會解除,於秋想要打造的是一個自由的洺州,至少,百姓們是選擇經商,還是選擇務農,務工,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果然如於安所說,縣衙裡的人不少,百多平的大廳裡,數十張鋪了暖和的皮毛毯子的靠背椅都坐滿了,連兩邊的小廳裡面,都坐滿了人,於秋一到,他們頓時就圍了上來。

  “在下長孫祥,奉族叔長孫無忌之命,前來與於都督交涉些買賣……”

  “在下韋兆豐,奉族兄韋挺之命,前來與於都督談些買賣……”

  “在下杜衝,奉族叔杜淹之命,前來與於都督交涉些買賣,這裡,還帶了族兄如晦的信函給於都督……”

  來的都是些沒有出仕的年輕人,對於秋還算恭敬,紛紛向他抱拳,自報家門。

  實在是他們不恭敬不行啊!前幾日尉遲老黑和程咬金家突然就賣起了豆芽和饅頭,大家一打聽之下,才知道他們是與於秋合作做的產業,上百個攤子,直接將長安一百零八坊開了個遍,生意火爆的不行,這種日進鬥金的買賣誰不想做?

  更何況,這兩個大嘴巴一早就將於秋會在洺州修建洺山書院,教學生科學技術的消息傳回了長安家裡,他們家的小子哪裡藏的住事,與各家的小夥伴或道別,或相約,沒兩天,就搞的長安人盡皆知了。

  這科學技術,可就是搞這些新鮮名堂的東西,各個收到風的家族, 自然是不肯落人後,要跑來探探於秋的口風的。

  “洺州是個十分開放的地方,非常歡迎各位客人到洺州來貿易和交流,大家一個個來,我一定會讓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長孫祥你先說。”於秋一改之前那種拽拽的模樣向大家道。

  看到他這個姿態,到場的許多世家子心裡便道,於秋果然是缺錢了,如果不缺錢,他能把姿態放這麽低嗎?

  之前賣糧種的時候,他可是又限量,又拍買,現在卻是一個個來,一個都不打算放過的樣子,一會兒到了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殺殺他的價。

  “在下奉族叔之命,是想向於都督買些新鮮蔬菜瓜果到長安洛陽售賣,如果可以的話,我長孫氏還想比照尉遲家和程家那樣,和於都督您合作,在關中和洛陽修建大棚,種植這種反季節蔬菜,在市場上售賣,不知道於秋都督需要些什麽條件?”長孫祥既然獲得了第一個發言的權力,便也不避諱他人了,直言不諱的道。

  “蔬菜瓜果倒是可以賣些給你,不過,這修建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可是個十分複雜的技術活,投資相當的大,所需人手也特別多,我需得知道你長孫氏具體要做多大的規模,才好與你們談價錢。”於秋點頭道。

  眾人一聽有門,立即就興奮了起來,紛紛朝於秋喊道,“於都督,我家長輩也是想與都督合作,修建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條件可以任您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